• 我的订阅
  • 国内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3 21:37:00 来源:南海网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编者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倾力打造海南第一档聚焦种业领域的融媒体特色专栏“果然有种”,积极探索媒体+种业品牌服务,讲好种子+果子的故事,展现海南种业、中国种业的新作为、新突破、新成果。海南省融媒体中心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利声富

海南盐碱地再闻稻花香。10月31日,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乐东南方滨海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种植的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平均亩产421.5公斤。弥补华南滨海盐碱地强耐盐优质水稻品种空缺,具有重大推广潜力。此前,乐东黄流镇黄东村60亩滩涂上种植的耐盐碱水稻亩产540.49公斤。

昔日盐碱滩,今日米粮仓。近年来,海南先后在三亚、文昌、乐东等市县试验,筛选鉴定出一批表现较好的耐盐水稻品种(种质)以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实践“藏粮于地”农业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为充分挖掘我国耐盐碱综合利用潜力,让耐盐碱地变丰产田,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乐东耐盐水稻测产现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供图

耐盐水稻海南试种再添新品种

宽阔的滩涂上,试验田稻浪起伏、金黄一片。收割机一阵来回忙碌后,将饱满的谷粒哗啦啦倒出来。

10月31日,在三亚市崖州区、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的滨海盐渍地试验示范基地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测产现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种子总站、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地块,通过收割、脱粒、水分测定、除杂、称重,实收结果为平均亩产421.5公斤。

7月11日,菁两优326先后在三亚、乐东的盐碱地上播种,7月31日开始移栽。水稻移栽时耕层盐分控制到1‰-3‰,灌溉水盐度3‰-6‰。并通过淡水洗盐、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增施土壤调理剂等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措施,有效促进耕作层土壤盐分下降,肥力提升。

“经田间调查,菁两优326的有效穗、结实率相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35.6%、40.4%。”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菁两优326是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育种团队自主选育,在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联合体中表现突出。是全生育期3‰盐水浓度下,一等优质、抗白叶枯、亩产400公斤以上的耐盐杂交稻新品种。

耐盐水稻一般是指能够在盐分浓度为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长的水稻。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在三亚、乐东试种成功,弥补华南滨海盐碱地强耐盐优质水稻品种空缺,具有重大推广潜力。

海南耐盐水稻试种接连传喜讯

因长期海水倒灌,海南一些市县土壤的盐碱浓度很高。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推进农业水稻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盐碱地要粮食,海南先后在三亚、文昌、乐东等市县开展耐盐水稻试种实验。

为加快南繁成果转化,推动耐盐碱水稻品种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1月,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和乐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乐东黄流镇黄东村、利国镇乐二村等创建约300亩的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示范种植中,我们选择盐度在0.3%至0.6%的田块,有盐碱土壤代表性、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形状规正等特性。”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仕明说,示范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是由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海南大学等科研单位推荐的爽两优1143、骆红优1564、爽两优459、九九新香等4个耐盐碱水稻品种、

针对该块盐碱地盐分比较高,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建设了一套盐度可控可调的盐分配总系统,对盐碱地进行稀释。

5月,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实现首次收获。经专家测算,这片耐盐碱水稻亩产540.49公斤。“这样的产量在近几年海南耐盐碱水稻示范种植中算高的了。”王仕明说。

自2019年起,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市崖州区大蛋村30亩盐碱地,开展耐盐碱水稻的育种、鉴定、示范等科研工作。将超优千号、叁优壹号两个耐盐碱水稻作为示范先锋品种播种。

试种中,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员发现,如果遇到降雨量比较大,土壤和田间水的盐碱度极不稳定,给超优千号、叁优壹号两个耐盐碱水稻品种耐盐碱性的标准化鉴定带来极大挑战。为此,科研人员建设了两套由地下井淡水、近海河口盐水、供水管道、提水泵、盐水配水池、供电系统等组成的盐度可控可调的盐水配兑系统。并通过机电设备及防雨设施,构建一套盐度可控可调,且不受降雨、地下水返盐影响的鉴定体系。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乐东耐盐水稻测产现场。记者 利声富 摄

让更多海南盐碱地飘满稻花香

四面环海的海南,台风季节海水倒灌情况不少见。海水倒灌的盐碱地种不了普通水稻怎么办?能不能培育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水稻品种?

早在1999年,海南省科技厅就批复建立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开展耐盐作物遗传育种的实验室。

随后,海南省内重点科研机构纷纷参与耐盐水稻研究。经过几年的实验,海南成功筛选出“特优458”“特籼占25”“特优1号”等耐盐水稻品种,能够在含盐量为0.3%-0.5%土壤中生长。

耐盐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让更多海南盐碱地飘满稻花香。

2012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耐盐水稻研究团队,对其进行系统性的选育、开发。一方面引进耐盐水稻种质资源,一方面对自己的耐盐水稻种子资源进行筛选、鉴定和评价。最终,从319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8份耐盐浓度0.5%的种质资源。经过多年试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育成“热盐1号”“热盐2号”等耐盐水稻新品种。

后来,海南大学与湖南农科院联合研究的“海湘030”“海湘016”“海湘121”在江苏含盐0.3至0.4﹪的沿海滩涂上种植,其中“海湘030”亩产高达400公斤,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有滩涂面积200余万亩,水稻是沿海滩涂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目前,耐盐水稻在三亚、儋州、文昌、万宁、乐东等多地试验种植。

耐盐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推广起来,能够让更多荒滩变良田,更好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接下来,海南将通过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加快南繁成果转化落地,提高耐盐碱地、撂荒地的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乐东耐盐水稻测产现场。记者 利声富 摄

为全国盐碱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事实上,海南耐盐水稻试种成功,既可让更多海南盐碱地飘满稻花香,又可成为全国耐盐水稻南繁育种基地。

由于北方冬天比较寒冷,无法满足耐盐水稻的生长需求,每年,国内的耐盐水稻育种机构的研发人员将育种材料带到三亚等市县进行南繁育种。每年5月前后,再将繁育的耐盐水稻材料带回北方繁育。后期,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各个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示范种植。

“海南盐水和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具备周年育种和全年鉴定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育种和品种鉴定的效率。”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说。此外,海南地处中国水稻种植区与东南亚稻区的过渡地带,对于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开展耐盐碱水稻种植,能起到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种才能产好粮。海南耐盐水稻试种接连传喜讯,探索的种植方法和手段为后续耐盐碱水稻育种效率和品种鉴定效率提高,以及服务全国耐盐碱水稻育种工作奠定探索经验,为耐盐水稻大面积推广示范奠定坚实基础。

“在海南筛选鉴定出表现较好的耐盐水稻品种(种质)以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实践‘藏粮于地’农业战略中的关键作用。”艾治勇说。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这是国家耕地红线外,有开拓潜力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袁隆平院士生前多次表示,如果能在1亿多亩有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每年则有望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

为增加“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2022年,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山东、广东、江苏等地11家单位共建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符金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昔日盐碱地  飘来稻花香
... 2024年08月24日 第 08 版)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盐碱地,水稻摇曳生姿,荡起万顷碧波。郭 晨摄工作人员在吉林大安龙沼镇龙海灌片03片区为稻田补水
2024-08-24 04:23:00
“桃源稻乡”千亩水稻开镰
...什么香?孙岩祥告诉记者,秘密就藏在水稻的生长土壤——盐碱地。“盐碱地里种出来的粮食,不光是水稻,任何粮食都比普通土壤种出的好吃。”孙岩祥告诉记者,“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是水稻最
2023-09-15 00:58:00
稻花香里看丰年 辽宁盘锦水稻即将迎来大丰收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盘锦,160多万亩高产水田几乎全部由盐碱地改良而来,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先后诞生了近60个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种,预计2023年盘锦水稻最高亩产可以达到1600
2023-09-24 11:35:00
水稻丰收季,盐碱地养大螃蟹
...消息: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就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更加稳固的保障。
2023-09-24 00:30:00
...小凡 视频记者 李小凡风起稻花香。9月13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高效绿色生产技术观摩在东营召开。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学标、东营市农科院院长燕海云出席会议。山东省
2023-09-15 11:15:00
镇赉:稻蟹共养 一地双收
...2022年,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在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撂荒盐碱地,建设了5000亩“以养促改、节本增效”技术示范区。通过有机结合水产养殖与土壤改良的方式,利用养殖水层条件和河蟹活
2023-09-18 01:26:00
寻找新质生产力⑦丨盐碱地里稻花飘香 300多份海水稻小品种新材料三亚收割
...专栏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2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盐碱地里,稻花飘香。阳春三月,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袁两优1号和广红3号等海水稻品种以及
2024-03-24 21:14:00
第三季“稻花香里说丰年” 暨第五届东营稻田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在垦利区稻田画景区举行
...面。西侧以“耕农田 耕心田”为主题,围绕自然资源、盐碱地农业、研学探索的设计思路,以东方白鹳呈现东营东方白鹳之乡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资源,涵盖生态研学;以机械化展现现代农业的
2023-08-14 11:44:00
大庆市大同区用以实践成效检验思想大解放成果
... 葛金鑫)金秋时节,油城大庆叠翠流金,硕果盈枝;万亩盐碱地水稻、万亩板蓝根、万亩月见草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挂图作战,压茬推进......13-15日,东北网记
2023-09-18 22: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十堰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应对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蒋巍 周贤林 翁红通 讯员 刘宏伟)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2025-10-08 19:37:00
同喜同贺中秋国庆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与您“移”起过佳节
鲁网10月7日讯当中秋的明月遇上国庆的红旗,“超长黄金周”便带着双倍的喜悦与期待款款而来。在这个家国同庆、双节同辉的美好时刻
2025-10-08 19:41:00
西兴高速改扩建工程突破核心瓶颈 能源金贸高架桥全幅贯通
10月7日,随着最后一跨预制箱梁精准落位,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能源金贸高架桥实现全幅贯通。这一重要节点标志着项目正式突破核心建设瓶颈
2025-10-08 19:58:00
西延高铁完成时速385公里提速试验线路设备已达高速运行条件
黄色检测车如闪电般穿越黄土高原,西延高铁以385公里时速试验成功,老区人民的“高铁梦”正照进现实。国庆期间,DJ502次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跑出时速385公里的试验目标速度值
2025-10-08 20:00:00
假期不宅家|有图有数据!河北,你还是太全面了
10月2日,游客在正定古城游玩。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一转眼,假期进入倒计时这个假期河北究竟有多火先来看数据↓↓↓10月3日河头老街当日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游客在河头老街游玩
2025-10-08 20:00:00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