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省内水稻产业“大咖”齐聚东营,共同探讨盐碱地高效绿色生产技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5 11:1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 视频记者 李小凡

风起稻花香。9月13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高效绿色生产技术观摩在东营召开。

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学标、东营市农科院院长燕海云出席会议。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团队成员、农业技术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先后到东营市农科院耐盐水稻科技创新基地、东营市本来农业公司水稻基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基地等进行了考察观摩。

在耐盐水稻科技创新水稻基地,东营水稻综合试验站站长魏立兴重点介绍了耐盐水稻品种选育、水稻绿色生产等试验示范情况。与会专家观摩了试验站开展的0.3%-1.2%梯度盐水筛选鉴定千余份水稻材料的田间耐盐表现,水稻螟虫性诱剂防控效果,水稻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的长势对比情况等。另外,与会专家参观了试验站承担的4项国家、省级水稻区域试验,对参试的38份水稻材料进行了查看,讨论分析了水稻育种趋势。

在东营市本来农业公司千亩水稻绿色生产基地,与会人员观摩了优质稻新品表现和水稻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效果,并对公司的黄河口大米产品进行了品鉴。东营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王智华介绍中重度盐碱地水稻、旱作物和上农下渔等不同生产模式,与专家讨论交流了其关键技术应用和比较效益等,提出了滨海盐碱地应宜稻则稻、宜旱则旱、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耐盐水稻生产,促进重度盐碱地的高效利用。

此次观摩会还邀请专家对开展的水稻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试验进行田间测产,测产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微咸水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比较明显。其中,水稻返青后利用0.5%的微咸水进行灌溉处理,水稻产量亩产达到495.6公斤。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省水稻产业体系全体人员确立了盐碱地综合种稻改良及配套技术、适生水稻选育等合作方向,下一步,将加大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稻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及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盐碱地向高向绿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盐碱地向高向绿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草-牧-园”模式,加强盐碱地绿色生态利用□记者 李广寅 报道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的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本报记者
2023-09-11 09:55:00
唤醒“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吉林西部地区有盐碱地上千万亩,近年当地探索河湖连通、以水改土、科技赋能、引资奖补等绿色治理措施,让一度生态恶化的西部重现水草丰美、候鸟翔集的生态底色,实现
2023-06-01 06:08:00
点赞!东营4人入选139期“山东好人”
...感谢并送来医药费,燕爱华同志都一一婉拒。周红:坚守盐碱地,风吹稻花香 周红作为东营农业龙头企业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领军人物,以“绿色安全、健康百姓”为信仰,长期深入田间一线开
2023-11-08 17:28:00
“三位一体”改良技术助力新疆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疆,综合施策,让昔日荒滩成高产良田——盐碱地变身“新粮仓”吉林大安海坨乡盐碱地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基地里,农民在查看收获的稻谷。新华社发新疆地区农耕史,是
2023-11-14 10:22:00
海水稻缘何在离海最远的新疆获得高产?
...,从2018年试种至今,连续多年实现高产。目前,在新疆盐碱地里种植的海水稻大约3万亩,通过种植海水稻,不仅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不菲收益。什么是海水稻?海水稻不
2022-12-26 13:28:00
东营市东营区:盐碱荒滩化身农户“黄金粮”
...东营区辛店街道成寨村,原本是沟壑纵横,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荒草地,为开发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地力肥沃、设施配套的新增耕地,农技人员通过探索适合不同土壤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和技术
2023-09-28 22:38:00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观摩会在盐举行
...创新中心华东中心落户盐城,进一步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当前,我们正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着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文章。”羊维达在致辞中说,希望通过此次
2023-10-23 02:13:00
寻找新质生产力⑦丨盐碱地里稻花飘香 300多份海水稻小品种新材料三亚收割
...专栏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2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盐碱地里,稻花飘香。阳春三月,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袁两优1号和广红3号等海水稻品种以及
2024-03-24 21:14:00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2007年起,这里开始探索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
2024-09-23 17: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