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3 17:06:00 来源:杭州网

【学习进行时】秋分时节,瓜果飘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故事。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亲切关怀。

这些年,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走进田间地头,看收成、察粮事、问民情,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留下了许多生动故事。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2024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时,走进果林了解相关种植、技术和管理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小苹果,大情怀

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

连片的苹果树生机勃勃,色泽浓红、五棱突出、果形高桩的花牛苹果,缀满枝头。每棵树挂果200多颗,重量达100多斤。

总书记走进果林向现场的果农、农技人员等详细询问花牛苹果品质特色、种植技术、市场销路等,并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花牛镇二十里铺村村民董桂红告诉总书记,她从开春到现在忙活疏花疏果、套袋、铺防草布等工作,“一天工资110元,一年收入就是3万多元”。

总书记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小苹果,大情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走进老乡们的果园,悉心察看、共话前景。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特意坐上越野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山梁高处的苹果种植园察看。得知坡地上种植的苹果亩产4000斤,能够收入2万多元,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一定要坚定地把苹果产业抓下去。”

2022年,金秋十月,总书记走进延安南沟村的苹果园。看到苹果托起了乡亲们的致富梦,总书记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火红的苹果,镌刻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密码,连接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2024年3月19日,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民驾驶农机翻耕田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

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

沿着田边小道,总书记走向农田深处。

一旁的稻田里人们正在育秧,秧盘上的种子刚刚播下。“你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始插秧?”总书记走上前仔细察看,并同在场的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亲切交流。

“4月上旬和中旬。”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总书记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引来大家会心的笑声。

“一亩地纯收入能有多少?”总书记关切地问。

“兼种油菜的话,加上种地补贴,大概可以拿到1300元到1400元。”

在场的种粮大户陈帅宇是一名“90后”返乡大学生,带头成立了一个合作社,承包了2800多亩水稻田。总书记和他攀谈起来:“大学学什么的?回来多久了?”

“我是学工商管理的,回来9年了。”

“打算继续干下去吗?”总书记问。

“肯定继续干下去,现在国家对种粮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越干越有劲了!”小伙子高声回答。

离开稻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家中看望。戴宏告诉总书记,自己承包了48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稻,去年种田纯收入55万多元,政府还补贴了7万多元。

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种粮户不能吃亏,有钱赚,才有种粮积极性。”

考察期间,总书记强调:“党中央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广大农村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过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2023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沧州市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考察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深入田间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我国除了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地区等,都有大片盐碱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专门考察了耐盐碱作物培育情况。

2023年7月,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山东东营、河北沧州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他指出,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对现有大面积盐碱耕地进行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挖掘单产潜力。

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用好耕地存量的同时提高土地增量,将显著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这是7月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习近平走进玉米地,察看玉米长势。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0年7月22日,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玉米地一望无边、绿浪滚滚。

玉米地头,总书记谈及此行初衷,“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关键就看秋粮了。今年灾害不少,我很关心东北这里的农作物长势。”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5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从2007年起,这里开始探索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

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离察看黑土保护情况,并同在场的农业专家攀谈起来。

在听农业专家详细介绍保护黑土的梨树模式后,总书记关切地问,“这个模式总结推广了吗?”

“梨树县已经推广了200万亩,全省推广了1800万亩,计划推广到4000万亩。”

“这个工作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保护黑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关心黑土地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利用等情况。2020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 方 王子晖 华明 丁向峰

主笔:刘 淼 张芮绮

参与记者:金佳绪 潘子荻

新华网制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坚决扛起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重大责任使命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坚决扛起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重大责任使命景俊海胡玉亭与农民群众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本报9月22日讯(记者黄鹭 于小博)9月23
2023-09-23 02:10:00
...义市绥阳县调研“三农”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
2024-02-21 06:09:00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邕宁区与广大农民群众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西日报》讯(记者陈贻泽)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
2023-09-24 06:50:00
过去一年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足迹
田间地头话发展、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调研方法。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看长势、问收成、察民情。人民至上。人民领袖的“三农”情怀再次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2023-09-24 22:16:00
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区调研春耕备耕和“三农”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2024-03-14 07:40:00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 努力建设彰显吉林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 努力建设彰显吉林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胡玉亭主持本报9月21日讯(记者黄鹭 于小博)今
2023-09-22 01:11:00
时政微观察丨多彩三湘行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分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三湘大地,深入长沙、常德等地,对学校、企业、历史文化街区、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时政微观察》梳理发现,总书记此行的考
2024-03-23 20:48:00
刘国中出席在安徽芜湖举行的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
...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调动亿万农民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
2023-09-24 03:29:00
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誉,都是他无怨无悔建设祖国、家乡的证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调研。3年来,张岳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坚守科研前线,勇攀科技高峰,将个人价值
2023-09-14 03: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25年九江市“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专项招聘活动热闹收场
8月8日晚,南山公园九江第九届青岛啤酒节现场人头攒动,除了美酒美食与精彩演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夜场招聘会在此同步升温。由九江市就业之家联合濂溪区
2025-08-12 10: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许君强)今年,石家庄市以“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截至6月底
2025-08-12 10:57:00
本报特约评论员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2025-08-12 10:58:00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紧扣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学校共青团创新构建青马工程“筑基、铸魂、淬炼、领航
2025-08-12 10:58:00
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品牌 石家庄启动首批市级老字号认定 河北日报讯(记者许君强)老字号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
2025-08-12 10:59:00
滨城区市场监管局:党建引领风帆劲 “你点我检”暖民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鹏飞 通讯员 尹虹为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滨城区市场监管局机关第四党支部通过“党建+服务”的工作模式
2025-08-12 11:00:00
杭州47个片区入选城市更新省级试点 有你家附近的吗?
2025年度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近日公布,杭州市4个区(县)、47个片区入选,总量居全省首位。老旧小区改造、厂房活化利用
2025-08-12 08:09:00
“真是太方便了!我本来打算取号排队,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新开了‘碰一下’专区,能直接办。”刚办理完社保缴费凭证打印的居民李女士兴奋地说
2025-08-12 08:09:00
“灯光角度差几度,农产品的卖相和下单率就大不同,这次学习解决了不少实操难题。”在参观临安区“江南舅舅”直播基地时,来自淳安“大下姜”的农品主播张华深有感触
2025-08-12 08:09:00
这几天,上城区艮山西路融信中心15层,智海星河(浙江)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办公空间正紧锣密鼓地装修中。“我们即将迁入1300平方米的新家
2025-08-12 08:09:00
“挂件太精致了,拿到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满是阿姨们的心意!”不久前,“浙BA”杭州赛区钱塘战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应援礼——由“钱塘湾嫂”团队赶制的30余件手织篮球挂件
2025-08-12 08:09:00
为民宿揽客,本应凭借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体验,可有人却动起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的歪心思。余某某是杭州淳安县金峰乡某民宿的实际经营者
2025-08-12 08:09:00
唐山市路北区举办“返家乡”大学生城市体验官推介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张立武摄河北新闻网讯(杨佳璇)为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感受唐山之好、唐山之美、唐山之新,激励青年学子在投身家乡建设中锻造过硬本领
2025-08-12 06:34:00
河北新闻网讯(郭洁清)“这血淋淋的教训,比安全规程上的文字更扎心!”近日,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公司(简称“开滦欢矿公司”)综采三队会议室内
2025-08-12 06:35: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2025年上半年以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锚定任务目标,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8-12 0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