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时期推举贤良之士、进行礼仪教化,私学和游学的界限在哪里?
...时期,选士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多次诏贤良进宫谏言,如公孙弘、董仲舒等,这些名士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了。特别是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政策为察举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明确了选...……更多
​东汉时期,刘焉能在汉末立足,是因为曾向汉灵帝提了一个馊主意
...刘焉主动为老师守孝而辞去中郎,逃过党锢之祸,却被举贤良方正,重新入仕为官,平步青云,官拜九卿;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积极向皇帝建议而放任益州,躲过朝延斗争,反能割据为王,开创偏安一隅,位极人臣,福荫后...……更多
公孙弘后来居上,从海上牧猪到位居宰相
...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大下之士。” 其中的“置明师”就是设置儒家思想经学之师,也就是后来武帝所设置的五经博士。而“养天下之士”就是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汉武帝立即采纳了董仲舒...……更多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可以看出,察举在武帝时代已有了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是排除了有关习治...……更多
楚国选拔人才的方法是什么?揭秘春秋时期楚国的人才制度
...些人为躲避祸乱逃往其他国家避灾。当时逃离楚国的有才之士有申公巫臣、伍子胥、文种、范蠡、李斯等等,不仅使楚国人才中空,后来更是给楚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到楚悼王时期,悼王推行吴起变法给楚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改...……更多
汉朝的察举制影响深远,既是汉朝繁荣的基础,又是其覆灭的推力
...立的王朝输送了大批的官吏,并且也输送了大批的有才能之士。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文学卒吏,后迁任左内史\",在任期间,\"既治民,劝农桑,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得人心;择用人厚土,推情于下,不求名...……更多
商朝时期的历代帝王谱
...商朝。商汤即位后,他深知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任用贤能之士。于是,他任用了仲虺和伊尹为相,这两位贤能之士都为商汤治理国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在商汤的统治下,商朝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他鼓励农业生...……更多
...垄断官位的情形有所改变,一些出身社会下层的“英俊”之士,逐渐得到了入仕的机会。在对待秦朝的思想方面,西汉的官方历史意识,在汉武帝之后开始发生变化,从含糊的泛泛否定转而为总体否定,否定中不再包含肯定,对...……更多
科举没有之前是怎么选拔人才
...武帝即位的第一年,十月,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亲自对这些人进行了以古今治国之道为主题的策问,应对的人有一百多名。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就是在这次策问中被武帝赏识,任命他做江都相。元光元年(前13...……更多
奢侈之风盛行:汉宣帝时期的婚嫁压力与王吉的改革建议
...、官宦子弟为朝廷官员。汉武帝虽然开创了察举制以挑选贤良,但多数还是以官宦世家子弟或者外戚为主。他们多以祖辈的蒙荫获得高官厚禄,骄傲蛮横、鱼肉百姓。王吉建议可以多给这些人钱财以保证他们的富贵,但不可以再...……更多
西汉初期郎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
...、齐缗王时期设有“稷下学宫”,吸引列国的贤才和饱学之士前来讲学,巅峰时期有数千人在稷下讨论学术、参议政治,为齐国君主建言献策。齐王更是对这些学者优宠有加,七十余人被授予上大夫的称号,享受贵族才有的特权...……更多
清朝时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入祀贤良祠?
...合院的古建筑,门牌号为地安门西大街103号。这座建筑叫贤良祠。祠内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庭院,建筑格局均为对称式布局,宏伟庄重,古树参天。贤良祠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当时,雍正皇帝下诏称:“我朝开国以后,名...……更多
盘点唐代10大有为之君
...和碌碌无为之辈,但大部分君王都是血性男儿,都是有志之士。世言汉称七制、唐羡三宗,但是唐朝远非三位有作为的君主。接下来,我们就对大唐十位颇有作为的君主进行一个简述排名!1、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可能确实有...……更多
窦氏与汉武帝的权力较量:西汉王朝背后的暗流涌动
...朝政的不满促使了他进行一场宏大的变革。刘彻邀请贤良之士入京,亲自向他们询问治理国家的经验,并选留了一百余人。这举动预示着汉朝将开启新的政治风向。然而,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丞相卫绾为了支持武帝的新政,试...……更多
古代最传奇的丞相,年近50还在养猪,60岁入朝为官
...在合适不过了。 汉武帝继承皇位后,为了招揽天下有才之士,就给各地官府下了一道圣旨,必须要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虽然当时的公孙弘已经60岁了,但因他在当地以才气而出名,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被推荐给...……更多
...建议速开科举,以富贵尊显的优裕地位吸引满汉各族有为之士,并多次荐举贤才人仕;后主张功罪连坐保证了荐举人才的高质量以及官僚队伍的高效率;他性格直率,对国家大政方针敢于直言相谏,敢言的政治风格闻名于朝野;...……更多
察举制与征辟制,是汉代优秀人才选拔晋升的重要途径
...推举贤才以为官‍除察举制外,对于声名远扬,格外优秀之士会有朝廷直接聘请,发展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又分为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征聘两种形式,由皇帝聘请为官的被称为征,由地方官府聘请为官的被称...……更多
从‘处士’到‘议士’: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汉文人政治演变
...贤良”、“孝廉”之选,具体便是“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意在望择有志之士。朝廷的政策如此,对于民间的处士而言,仕途显然是十分光明的。本身处士无论是朝堂或是民间的声望就不低,新的察举制度对他们而言更是...……更多
聊聊先秦至唐之禁书都有哪些
...卫给的鼓动下实施的:“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而“垂相卫给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但在短短的一年中,赵给、王减便因激怒“喜老子言,不说儒术”的窦太后,皆下狱而...……更多
公孙弘是西汉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开创“以丞相褒侯”先例
...及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在这次举荐之中,已经六十岁的公孙弘以“贤良”之名被菑川国推介给长安朝堂。后来,武帝派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被认为没有啥才能...……更多
揭秘商朝时期的婚姻与继承制度
...样做不仅密切了与有侁氏的关系,还得到了伊尹这位贤能之士。此外,商还通过与干国的联姻,加强了干国对商的政治依附关系。其他臣属于商的各地族氏方国也常主动将女子嫁与商朝,这种联姻被称为贡纳,有些出于政治义务...……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不易携带的龟甲、兽骨,使得平民当中开始出现大量饱学之士。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促使平民纷纷逃离贵族井田,转而开垦自己的私田,引发井田制的崩溃。拥有私田的平民家庭得以供养家庭成员中的脱产者读书。如此,平民...……更多
揭秘金朝的陵寝制度
...朝建立后,金帝建立了陵寝制度,逐渐与过去的习俗划清界限。上图_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中文名完颜敏1.皇帝与陵墓制度完颜阿骨打是晋太祖,名气应该是相当有名的。但他最初的陵墓在各种细节上都透...……更多
牛弘有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类诗人,创作以咏物、宫体、宴游为主,但已超出了时空界限和社会广度,充分发挥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公元589年牛弘晋升为太常卿后,诗风及意境发生重大的转折,由粗狂变得委婉含蓄,由宫廷描写到社会生活,在实质上突...……更多
他是做官做到极致的“十朝元老”,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
...”。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能历经十朝而不倒自有他的独到之处。是忠臣还是小人??我个人觉得,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太片面,不能因为一个...……更多
南北朝时期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府户、营户、胡户、厮养户等。这一阶层形成之初?等级界限尚未严明?因此?良贱相婚现象较多。太和改制中法制改进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礼法结合?慎刑明法二是法不避贵,执法严明。北朝婚姻礼仪和等第的规范、鲜卑贵族与汉...……更多
为何外籍人才纷纷投奔秦国?
...这些变化都促使了各国的人才流动,到了战国后期,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实现个人价值纷纷涌入秦国。二、宗族血缘关系的瓦解,世袭制度衰落,士阶层开始崛起 随着周天子的权力衰落,贵族阶层逐渐失去了对...……更多
魏晋时期孝道观念的转变与影响
...之情持以弘扬的态度,但对孝之礼却不能统一。传统礼法之士对孝之礼是竭力维护,而部分玄学名士对此就褒贬不一。魏晋士人面临着孝之情和孝之礼的冲突,对此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少,无论是皇帝崇孝的行为,还是庶人的...……更多
从放猪到丞相,聊聊公孙弘的传奇经历
...习《春秋》杂说。“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建元元年(即前140年)公孙弘六十岁,以此推算四十多岁时为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根据《儒林列传》的记录,“孝惠、...……更多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民间选拔,比较了解底层人民生活情况的一派人员,称为贤良文学派,反方则是代表国家现行既得利益的西汉财政部长桑弘羊。天赋异禀的经济专家辩论中桑弘羊一派的观点是,力主继续发展国有企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否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
哪些明星年轻时候特别漂亮,是你从未想到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一位扮演者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石榴的扮演者苑琼丹,虽然在戏中,石榴的长相不是太过好看
2025-02-22 2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