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5: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武帝去世后的西汉内部,依旧是矛盾重重,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内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在此背景下,以辅政大臣桑弘羊为首的一派,主张延续汉武帝时期的国家经济政策。

而以另一位辅政大臣霍光为首的力主休养生息,恢复国家元气。

在此背景下,公元前81年,西汉的首都长安,一场轰轰烈烈的围绕国家盐铁酒政策的总结、辩论大会就此展开。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辩论的正方是霍光从民间选拔,比较了解底层人民生活情况的一派人员,称为贤良文学派,反方则是代表国家现行既得利益的西汉财政部长桑弘羊。

天赋异禀的经济专家

辩论中桑弘羊一派的观点是,力主继续发展国有企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否则仅仅靠那点税收,国家支出捉襟见肘,哪里还有钱去支撑起讨伐匈奴人的巨大开支呢?

而贤良文学派认为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贪污腐败,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

至于和匈奴人的战争嘛,我们国家一直都是礼仪之邦,只要向外展示我们国家的仁德去感化他们就行了嘛!实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法最高策略,还打什么仗?把节约的钱用来改善民生不是更好的事情!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这次辩论的结果,以桑弘羊一方的失败而结束。

可能这也是他独木难支所致,毕竟孤掌难鸣。但是这场总结辩论大会大家都是各执一词,各说各的,驴头不对马嘴。而且不久之后,桑弘羊就因为牵扯谋反案件,被霍光给杀了。

这之后令人不解的是,西汉朝廷最后依旧是延续盐铁国家专营的政策,这样来看桑弘羊来说貌似也没有输给贤良文学派。但是从桑弘羊之死的内幕深入剖析,就能明白这场辩论核心争斗的是什么问题。

桑弘羊此人从小也是个神童,十几岁的时候数学天赋特别是计算能力十分突出,受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武帝的青睐,顺利地进入太子府做起了一名后备干部,这绝对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职业。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了解汉武帝的都知道,这个千古一帝刻薄寡恩是出了名的,对自己没用的人,轻则扔在一旁,重则找个理由就给你免了。

可桑弘羊在汉武帝身边当了几十年官,还是负责财政的官,足以证明他的手段和能力肯定不俗。

多措并举充实国库

历史记载,桑弘羊在经济上是非常有建树的。第一是桑弘羊辅助汉武帝,实行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货币制度改革。

在桑弘羊的建议下,西汉政府收回了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不再允许私人铸造货币,并成立了专门的货币监管机构,只有首都的货币专门机构有货币发行权和铸造权。

除此之外还下令毁去了之前的货币,方便新的货币政策推行,此期间的“五铢钱”可谓是影响后世几百年。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第二是实行盐铁酒的专营,一边鼓励百姓生产制造食盐,但不允许私自销售,一边是把百姓煮好的盐收购,然后安排政府的专业商铺销售。

在全国各地设立铁官,主管铁矿的开采和冶炼销售。由政府控制酒的生产和销售,民间不允许私人酿酒贩卖。不过酒的专营没有实施多长时间就被废除。

盐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铁是加工各种生产生活,以及军事装备的必须原料,这两样被垄断,中央财政的收入简直直线上升。

第三桑弘羊推出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法就是把各地区上贡给朝廷的那些贡品,按照等价法换取土特产,然后又把这些土特产拿到缺货的地区去销售,为朝廷获取利润。

平准法就是朝廷出面把各地的大宗商品收购到一起,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再次出售出去,不仅平稳物价还可以赚钱。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桑弘羊推行的这些经济措施,不仅为当时的汉武帝对外征战,提供了强力的财政支持,而且货币制度的改革避免了国家内部的动乱。

毕竟之前的七王之乱,就是因为各地的藩王有铸造货币的权力,可以大肆敛财从而和中央对抗。

可对西汉政府在经济上作出如此贡献的大经济学家桑弘羊,最后为什么又不得善终呢?这也得归咎于他的经济方面的制度问题。

成也经济败也经济

第一是因为“纳粟拜爵”和“捐纳赎罪”的制度最后导致恶果。

“纳粟拜爵”就是你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后就可以给予官职,类似捐官。

“捐纳赎罪”就是你犯罪只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罚金就可以减免罪行。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的确这两种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迅速为政府带来极大的财税收入,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严重破坏朝廷的法度和权威,简直祸害百姓。

如果这样搞下去,不用去打匈奴,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给玩废。可见桑弘羊的出发点只是为汉武帝,纯粹一心一意为汉武帝赚钱,而不是在国家的层面考虑,这也是他自己埋下的祸根之一。

第二盐铁酒专卖政策是双刃剑。从古代的封建体制来看,盐铁的专卖其实要比私人买卖好,因为朝廷统一供应有利于国家的稳定,避免社会动荡威胁政权。

但是酒的专营就有点说不过去,这就危害商人的利益,导致了一定的社会矛盾,所以在汉武帝去世之后,这一点也在辩论大会上被贤良文学派拿来攻击桑弘羊。

最后桑弘羊取消了酒的专营,当然这背后有霍光的授意,目的为了打击桑弘羊。

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经济政策的延续与政治斗争的漩涡

第三点则是政治斗争因素。汉武帝时期多年对匈奴的征战导致国家的元气大伤,民生凋敝,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此时的新政府,当然是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而不再是搞国家资本垄断市场那一套。再不让利于民,估计整个大汉帝国稍不留神就得全部崩盘。

这些理念汉武帝晚期已经意识到,但他不明说,时常通过诏书隐晦表达了这些政策理念。

所以霍光杀桑弘羊压根不是什么叛乱谋反罪,只是两条政治路线的分歧而已,贤良文学派也只是霍光找来的枪手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抨击桑弘羊这些人的政治方针,为即将实施的新政营造良好的舆论。

国家选择不同的政治路线,必然意味着新的利益分配和政治势力的洗牌,这才是霍光和桑弘羊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杀桑弘羊的理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可怕的阴谋斗争
...。那么独尊儒术的背后单单是如此原因吗?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很快他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国师——董仲舒。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理论被武帝所赏识,他在自己这篇文章中
2024-10-20 10:43:00
读懂窦婴的死,才明白汉景帝的城府、汉武帝的无情呢?
...身之祸。他的死背后,隐藏着的是两个帝王——汉景帝与汉武帝,又是如何在权力的漩涡中操控生死的?窦婴的崛起与风光无限窦婴,生在有名的世家。老爸窦长君可是西汉初期的风云人物,老妈又
2024-12-16 10:04:00
汉武帝刘彻:开创盛世的伟大皇帝
...的重要地位。本文将全面探讨汉武帝的生平、政治成就、经济政策、军事战略和文化贡献,以及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一、早年经历与即位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长子
2024-12-02 09:24:00
西汉猛将霍去病,5千兵战11万匈奴军斩首数万
...了十一万匈奴军,斩首数万敌人,但最终却因涉及权谋被汉武帝毫不留情地杀全家的传奇故事。这位超猛将名叫霍去病,他出生在军人世家,早年投身军旅,一展雄才。霍去病年轻时便展现出卓越的
2024-01-09 15:30:00
晁错:汉朝的“改革先锋”,如何在权力游戏中跌宕起伏?
...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意识到国家治理中的种种问题。二、汉武帝的得力助手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改革之路。这个时候,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成为汉武帝的重要
2024-12-19 10:12:00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帝王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施,逐步削弱了外戚和权臣的权力,增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政策上,汉武帝实施了“均输法”和“平准法”,旨在调节市场价格,缓解民众的经济压力。他还鼓励农耕,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国
2024-10-10 10:46:00
西汉晚期的社会危机与土地兼并问题
前言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达到了帝国的最强盛阶段,这种强盛不仅仅体现在西汉王朝内部的经济迅速发展、封建制度的愈发成熟等方面,更体现在西汉王朝的对外政策上。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已
2023-12-31 15:43:00
宫廷风云录:卫子夫从歌姬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宫廷风云变幻莫测,宠爱与绝情间,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汉武帝刘彻,那位开疆拓土的霸主,除了留下辉煌的历史篇章外,他的情感纠葛也令人啧啧称奇。卫子夫,一个平凡出身的歌姬,命运却因一
2024-03-14 05:39:00
汉武帝建元新政失败,他对窦太后让步是因为害怕吗?
汉武帝对窦太后的让步,并不是害怕,而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事实证明,最后的胜利是属于年轻的汉武帝的。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继位以后,汉武帝就想有所作为,实行建元新政,汉武帝的新
2023-07-04 14: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