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的同路人——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己的父亲宋徽宗。宋徽宗听到之后非常高兴。但是怕天下读书人说闲话,就把当时的榜眼王昂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赵楷也就成了历史上,当状元时间最短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成为状元身份最高的人。相传历史上,康熙皇帝当太...……更多
崇文重教迈德村
...们不会忘记故土,不管如何时移世易,他们都铭记先祖是读书人。祠堂里那座流芳几百年的经学堂是迈德村的骄傲,从建成开始,这里一直是族中子弟习文诵读之地,两百年来,这个乡村私塾培养出了众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可谓...……更多
由庙宇而成书院的文昌宫
...在这里读书,又为这所学校写过校歌,更使之声名远扬。读书人崇祀文曲星文昌宫最早是文昌祠。天津设卫后,明永乐四年(1406),在城外西北角相继建造庙宇,文昌祠为其中之一。文昌又名文曲星或文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例申送。二是鸦片战争后,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兴义府读书人面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家危难与民族危机,与广大国人一样投笔从戎者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武科举取中名额的比例。自1840年至清末,在全省武举解...……更多
明代史上“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不同的下联与之对应,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以及趣味性,是读书人切磋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有幸被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当时的读书人无不精研对工,为此楹风日盛。这个阶段也涌现出了许多楹...……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却乐善好施,时常出资赈灾济贫、赞助书院,又格外爱重读书人,沈阳多位举人、进士生计窘困时都曾得其接济。他得知少年锡钧追随名师,好学思进,欣然以女儿相许,又在北京谋得官缺并购置房产,保证女婿能在那里边做官...……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以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更多
...传出读书声,便上门高唱:“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读书人开门后,差役便把桐油加进灯盏,临走还要说:“府台大人祝相公用功读书,获取功名。”在兴义府任职14年,张锳为学子添灯油坚持了14年。有时还带上儿子张之...……更多
聊聊明末一个苏州世家
...激烈的竞争、漫长的考程,对于每一个身处这条赛道上的读书人来说,都无比的辛苦和焦虑。姚希孟自己的科举之路也并不顺利。万历三十二年,第二次乡试落榜的姚希孟深受打击,在与友人的交流中屡屡表达“雄心半欲灰矣”...……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更多
“清官难断家务事”新解:一个功名与收入相去甚远的时代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追求一生功名显贵自然成为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这无论放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相信同样适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院试(由府、州、县长官监考,通过考试者为秀才)、乡...……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藩虽然没有进入前三名,但能位列三等进士,已经是不少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了。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曾国藩在第三场朝考中再接再厉、再进一步,位列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充庶吉士。貌不惊人的曾国藩为何能在第...……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学额的增加推动了书院文化的繁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为休养生息,资助学子赴试,萍乡又修建了乐英、乐泮、尚宾、劝贤四堂。清咸丰九年(1859),在萍乡百姓的共同捐助下,乐英堂和乐泮堂得...……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是在明清。尤其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许多读书人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考试答题的技巧。加上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出版行业非常兴盛,教辅也就成为一门大生意。在众多教辅当中,卖得最火...……更多
文化中国行 | 张之洞父亲张锳与安龙
...役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读书人应声开门后,差役便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早取功名。”安龙招堤。张锳入黔从贵阳驱车前往黔西南州安...……更多
和珅作威作福了二十多年,有一样钱却始终没动过贪心
...然高中举人,而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甚至参加了多次考试的读书人却纷纷落榜了。一时间百姓的舆论和呼声传遍了整个京城,咸丰听闻此事后也感到十分的疑惑,于是派专人对此事进行了核实和调查,巧的是戏子平龄在协助调查前...……更多
在考场上出“丢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皇宫里举办的殿试,那可是能入朝为官的好机会,大多数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也都不过于此了。中举之后的李蟠家经常有贵人来访,其中赵员外就是常客,只见赵员外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踹了他的儿子一脚:“叫你没出息,几十岁...……更多
...舍、内舍、上舍。类似于今天的本科、硕士、博士。天下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录取成为外舍生。外舍生再通过一年一度的公试,升补为内舍生。但内舍生如果三次月考(私试)不通过,要降为外舍生。内舍生有两年一次的舍...……更多
《繁城之下》魏知县为何要用鱼死网破的方式,替陆家父子报仇?
...度的获知国民信息。而陆直不但改了名换了姓,还考取了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功名。很明显,明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严重的疏漏。而这个疏漏便是腐败原因造成的。本图片来源于网络酥油泡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味道?魏知县之所以...……更多
唐伯虎的真实人生:从才子到悲剧的转变
...伯虎直接在这次乡试当中,再次摘得了头名。通过乡试的读书人,在古代被称之为举人。大名鼎鼎的‘范进中举’,指的其实就是这场考试。范进考了一辈子,才好不容易考上了举人。而唐伯虎刚刚因为逛青楼被处罚,转眼就在...……更多
红楼梦:贾雨村多奸诈?你看他得到甄士隐50两银子为何谢都不谢
...闱大比日近,贾雨村终于着急向甄士隐求“赞助”。不过读书人的方式更加文雅,可不像刘姥姥臊眉耷眼的直接开口。他借吟诗作对以铭志,将抱负展现给甄士隐,是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甄士隐也终于认为...……更多
李岩与牛金星:李自成身边的重要谋士
...由自己取而代之的意思。李自成转战河南期间招纳了一些读书人留营效力,其中出名的有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品高贵、足智多谋却真假成谜的李岩明末清初的各类私家笔记(野史)对李岩这个人物的记载介绍很...……更多
为何说张居正为大明续命了百年
...开挂神童张居正的父亲是张文明,父张文明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在考了七次乡试都不过,沦为当时的笑柄。儿子张居正生于嘉靖四年的湖北荆州,家中出身贫寒,在自己出生的前天,祖父还梦到了...……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并在日后掀起“太平天国”运动。01科举时代,一个普通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三重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称举人,通过会试的是贡士,唯有殿试以后才能成为进士,进而入朝为官。但实际...……更多
红楼梦:穷书生拿到50两银子连夜出走,却错失富家翁更重要的馈
...行前对熟悉的一个小沙弥留言,让他传话给甄老爷,就说读书人不信“天时”,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贾雨村这边急忙上路,却不知他错过了最重要的一个礼物。原来甄老爷不光为他准备了路费行囊,更考虑替他写两封举...……更多
窥斑见豹“书院风”
...科举生员提供资金支持。吴攀桂、吴世奕注意到海南不少读书人本有资格外出赶考,却因为“第路重洋,行囊稍欠,未免踟蹰难前”。因而,创设宾兴不仅仅为了送别科举生员,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家的义务捐赠,为考生提供院乡...……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圣人其实也如多数人一样天生愚笨。曾国藩祖上没有出过读书人,其父曾麟书立志要让曾家成为书香门第,结果屡考屡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竟和儿子一同赶考,每次都名落孙山,爷俩成了七里八村的名人。是这爷俩笨?...……更多
...聪慧过人、日记百字。父亲称赞钱穆:“肯定上辈子就是读书人,日后必成大器。”1906年,钱承沛早逝,临终前对钱穆的遗言唯有一句:“汝当好好读书。”此时孤儿寡母,家道中落。但钱穆的母亲坚持不让孩子辍学,她曾言...……更多
你知道“加油”的来历吗?与马拉松赛的渊源
...学院,如增建兴义府试院,重建珠泉书院等。尤其是他为读书人添灯加油劝学激励的故事,更加让人感动。 古时候,读书人如要苦读,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开销。晚上读书需要油灯,而照明一个晚上就需要不少油。经年累月,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
华裔连体兄弟,在美国马戏团打拼发财,娶一对洋姐妹,生22个孩子
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毛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缪塞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奇是进步的推动力
2025-02-24 15:41:00
戴安娜才是爱情的第三者?查尔斯对卡米拉说:我想变成你的卫生棉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出嫁了,她穿着一身雪白的泡泡袖婚纱,而旁边的查尔斯穿着一身黑色的制服。在婚礼上戴安娜展现出自己最天真愉快的一面
2025-02-24 15:49:00
一位高僧告诫我:一个家庭衰败前,往往会出现这两种征兆,要小心
家庭是避风港,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的根。所以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对家庭的重视都异常高。无不希望家庭兴旺
2025-02-24 15:50:00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笔,世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2025-02-24 16:00:00
抗战剧里日军炮楼都有探照灯,旧中国这么落后,日本人从哪接电?
1937年的华北平原,日军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一座座新建的炮楼里,日本兵张大着眼睛,紧盯着漆黑的夜空。他们知道
2025-02-24 16:03:00
旧上海的骗子们是如何行骗的?手段新奇,规矩森严
张继贵,旧上海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据说杜月笙每次见到他,都得喊声爷。他有个徒弟叫张仁奎,是青帮的开山鼻祖。怎么样各位,这张继贵是不是很牛
2025-02-24 16:07:00
桂林男子抓贼导致贼身亡,家属索赔天价,法院判决还社会公道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踏实奋斗出来的钱财
2025-02-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