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能会想: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为什么还要提出“做中国人”这样一个题目来呢?我们近百年来一直向西方学习,可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推动了我们国家多方面的文化发展;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也丢失了中国心,越来...……更多
艺术赋能全球人文之城
...化讲坛艺术赋能全球人文之城11月19日,由解放日报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解放日报第78届文化讲坛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我眼中的上海文化气质 奚美娟让“中国声音”在世界回响 余 隆让艺术寻找自己的土壤 ...……更多
东西问|王海洲:中国电影“再民族化”何以可能?
...生院院长王海洲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中国人从20世纪初开始运用并发展电影这一新兴艺术,“再民族化”是中国电影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任务。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电影艺术在怎样的历史背...……更多
元朝: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之一及其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元朝的疆土元朝的疆土面积大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括贝加尔湖元朝的疆...……更多
越南歌手杜氏清花:中国音乐刻在我的基因里
...,中国老师、朋友对我的教导和帮助,让我感动。我很爱中国人,很爱中国。”杜氏清花表示,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中国就是她的第二个家,她将把更多中国的好歌曲带去越南,也把越南的音乐介绍到中国,增进两国艺术的交流...……更多
看不见的关紫兰,近现代美术资源的“虹口之问”
上海虹口地区素有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北区”要地之谓,其作为近现代中国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地带,素有国际艺术社区的文脉基因,蕴藏着丰富的国家记忆的艺术资源。长期寓居于虹口的中国现代油画名家关紫兰(1903年-1985年)...……更多
人民日报关注 | 越南留学生感受中国舞之美
...民日报》刊发题为《感受文化之美 搭建交流之桥(走近中国文化·架起友谊桥梁)》的报道,其中报道了来自越南的广西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明英学习中国舞,感受中国舞之美的故事。“学习中国舞是美好的经历...……更多
2023南山区文艺人才推广计划⑥|高永胜:放笔写性情,水墨染风雅
...永胜认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写的是中国精神,传达的是中国人坚毅不屈和浪漫不羁的风骨和情怀,这也是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艺术家心潜于笔端,画上的每一笔,都体现着他们在自然造化之外,归于内...……更多
《了不起的中国颜色》圆满收官:中国颜色凝聚万千诗意
...人物以及对颜色的运用与传承,用唯美的视听表达,呈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古老文化沉淀。第一集中上官婉儿巧用胭脂遮盖脸上的伤疤,创出“花钿妆”这一妆容,成为了当时女子间的潮流,不少网友都在感叹“古人在色彩运...……更多
...田青文集》后,田青又再版了《禅与乐》,推出了新著《中国人的音乐》,年过古稀依然笔耕不辍。其中,《中国人的音乐》先后获得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优秀作品等荣誉,受到社会各界...……更多
蕃茄田艺术《“龍”重登場》公益儿童艺术展开幕
...上,龙也是权威的标志。龙的形象和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蕃茄田的孩子来说,了解和学习龙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更多
一把二胡行天下 马晓辉龙年春节美国公益行收官
...国风典雅喜庆的旗袍与大家交流,展现浓浓的新春氛围和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她拉起二胡,一呼一吸间流露中国文化的气韵与二胡艺术的魅力。马晓辉说:“让传统佳节和中国音乐、中国故事更好地结合,让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更多
首届中国·中山郑景康影像双年展23日中山开幕
...创新、培根铸魂,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引领作用,围绕“中国人·中山人”的形象塑造,探讨并激发影像在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中山郑景康影像双年展应运而生。陈江梅。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江梅...……更多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东方文化如何走向自信?
...说明美国政客的狭隘和短见,事实上,也脱不了钩,不是中国人不想“脱钩”,美国的利益也要求无法“脱钩”。邢广程:我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为当今人类面临一大堆共同问题,包括气候、灾害、贫困等等,应对这...……更多
让中华文化绽放时代风采(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近年来,许多优秀影视作品反映中国人所珍视和坚守的价值观,受到观众普遍欢迎。比如,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之所以热播,除了动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之外,还因为它鲜明体现出...……更多
国博新展“华彩万象”——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与探索
...术家的作品中呈现出新的发展与传承。石窟艺术的发展是中国人对外来文化艺术包容并蓄的体现还是得先聊聊石窟诞生和发展的故事。在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僧人们开始在山崖间开凿寺院,石窟寺就此...……更多
“依山傍水·山水圈2024学术年展”(第一期)开展
...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山水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自古就与山水形成依赖关系,而古代文人更有对于山水的亲近与迷恋,并尤其钟情于山水间感悟人生智慧,求得人生快乐。作为中国传统山水文...……更多
聊聊跨越康雍乾三代的宫廷画师郎世宁
...他就是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一个意大利人,却在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艺术巨匠。他的一生,不仅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也用自己的画笔,绘制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精神。郎世宁出生于1688年,年轻时就对艺术有着浓厚...……更多
雅宴菜里原烹味,“老猎户”里新精神
...的评级标准,用中国文化去评价中国菜,让中国菜更适合中国人。原烹雅宴“老猎户”,高山流水“新精神”。这个新精神,由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同时焕发出新时代的精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美味,吃得...……更多
国内外学者齐聚青岛探讨心灵治愈之道——第十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在青岛圆满举行
...象的六爻探讨了心理学中重要的“自我”概念,指出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的自我转化之路。对于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太平洋整合学院(PGI)创办校长史提芬·艾森斯塔特(Steve Aizenstat)指出:“在如今的科技世界...……更多
真顶流! 真正的中国式“豪车”还得看红旗
...曾运用的红旗立标,是象征着现代化中国的图腾,代表了中国人在新时代里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方向盘中心那朵金色向日葵则寓意和合与共、欣欣向荣。2023年,全新红旗L5与公众见面,更深刻的结合与运用了中国风韵。大尺寸直...……更多
...收藏史、美术市场史、美术博物馆史等不同的研究方向。中国人有着从历史看未来的观念,对艺术管理的历史研究,可以形成中国艺术管理独特的学术根基和理论基点,这既是形成新思维的基础,也是建设艺术管理中国学派的重...……更多
山海有灵,豫园灯会点亮两座时尚之都
...通过“文化出海”的全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世界聆听中国故事,感知东方文化之美。重现“神话”旖旎景致,尽展中华文化极致魅力红色锦鲤腾空跃出水面,演绎“鱼跃龙门”的奇景;七彩龙马与神兽白鹿优雅站立,梦幻感...……更多
...活的人。”佳玥告诉记者,到北京的第一天,她就感受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这与此前周围人向她讲述的中国大相径庭,丝毫不见传闻中“悲伤灰暗”的色调。“永远要去看看现实什么样,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佳玥说,在...……更多
这部高分纪录片,凭什么让观众连追三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所在的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何以成为我们?”纪录片《中国》来到第三季,放在开篇的问题,是对前两季主题的收束,也是新一季内容的起点。(图/《中国》第三季 创世)从《创世》...……更多
中国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国交”)和费城交响乐团(以下简称“费交”)于11月10日晚携手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一场“纪念费交访华50周年音乐会”再续中美古典音乐文化50年情缘。11月8日,费城交响乐团指挥特里斯坦·...……更多
让传统纹样活在当代中国人的审美里!揭秘《年锦》幕后故事
...时的葫芦、灯笼等寓意吉祥的纹样,观众领略到千百年来中国人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意趣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于蕾:图案纹样诞生的时候就是民众的艺术,那些千百年来延续下来,至...……更多
Z世代助力海派民乐燃放中国自信
...代助力海派民乐燃放中国自信B站“上美影宇宙”节目《中国人不蹦洋迪》冲上微博热搜,自得琴社创制世界杯主题曲视频获海内外网友点赞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自得琴社创制的世界杯主题曲视频在海内外视频平台获得了数十万...……更多
据新华社瓦莱塔3月15日电 马耳他艺术双年展中国馆15日在马首都瓦莱塔圣埃尔莫堡举行开幕式。展馆主题为“寻迹”,展出深圳艺术家严善錞的西湖主题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地理距离的文化盛宴。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更多
从上海“豫园”到郑州“家园” 豫剧人探索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的无限可能
...让观众看到了豫剧的浪漫,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中国人的浪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孔培培认为,传统戏曲走到今天,不得不沉下心来,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舞台,要再思考如何走近现代观众...……更多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七旬“好婆婆”悉心照护重病儿媳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七旬“好婆婆”悉心照护重病儿媳——记2024年第一季度孝老爱亲类“宝鸡好人”刘芬芳刘芬芳 当儿媳身患重病
2024-06-08 00:09:00
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你披星戴月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烙印着坚韧与决心,那些漫漫长夜中的孤独与奋斗,终将化为遍地繁花的盛景。愿你的未来,如你所愿。
2024-06-08 00:16:00
孙可闯: 孝老爱亲见真情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今年59岁的孙可闯是鸠江区沈巷镇灯塔村螺滩村村民,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2013年他辞去外地工作回到家乡
2024-06-08 01:29:00
吕正红:守护乡亲们健康25载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吕正红指导患者用药阳春三月,在波光潋滟的洪泽湖畔,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村民们都熟悉这样一个身影:在渔民上岸前
2024-06-08 03:01:00
西安文艺舞台“粽”情欢乐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听一曲秦腔惬意满满 观一场舞剧魂穿长安西安文艺舞台“粽”情欢乐儿童剧《哪吒》剧照。(本组图片由记者 尚洪涛 摄)秦腔《白蛇传》剧照
2024-06-08 03:17:00
普通话羞耻症
本文转自:今晚报●网络新词语普通话羞耻症“普通话羞耻症”是网友们对自己的语言习惯的一种调侃。不少在外地求学或工作的网友
2024-06-08 03:57:00
走错考点忘带证件 好“的哥”紧急护送
本文转自:今晚报本报讯(记者刘畅)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南开区灵隐道的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考点,守护在考点门口的高考应急服务出租车司机杨文彬先后帮助两名考生
2024-06-08 03:58:00
临沂第一中学:高考第一天结束 考生淡定走出考场
大众网记者 李梅 临沂报道6月7日,随着下午5点考试铃声的响起,一年一度的夏季高考第一天正式结束。在临沂第一中学考点,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淡定从容;家长们翘首以盼,在考场外举着手
2024-06-07 20:10:00
纵览视评|致考生: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今天,高考首日,咱河北共有67.4万多名考生奔赴考场。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全社会来说,是件大事,因为这不仅涉及万千考生的前途
2024-06-07 21:38:00
非虚构写作|千佛山居小记
文|白湖两年前的夏天,我们一家搬到千佛山脚下一栋老式红砖楼里,开始了一段新生活。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只有我每天坐在家里写作
2024-06-07 17:06:00
考场新经济 考点附近“一举夺魁”花束热卖
6月7日下午16时30分,高考第一天的考试即将结束,西安高新一中南校区考点外,四五个小摊都在卖“一举夺魁”花束,价格定为“67
2024-06-07 17:16:00
济南高考考点外,家长望眼欲穿
周青先 济南报道6月7日,2024夏季高考考试首日。济南山师附中考点,场内考生在拼搏答题,场外众多家长全程守候。
2024-06-07 18:1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7日7点50分许,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陆文杰遇到考生家长求助,称有一考生身体不适
2024-06-07 18:29:00
【直击高考】考场外 有一种爱叫“陪伴”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彭典)6月7日14时15分,在贵州师大附中门口,考生有序进入考场。“认真审题,别紧张。”“好好考
2024-06-07 18:36:00
如何让爱情保持新鲜感,这几个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在漫长光阴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纽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然而,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维系这份深深的感情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2024-06-07 1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