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西汉初,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汉书·文...……更多
状元李春芳的幸运与平庸:科举考试背后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社会,为了选拔更多人才,科举考试成为通往朝廷官职的主要途径。许多文人通过这一途径,最终在朝廷中谋得一席之地。科举考试被视为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而皇帝对这些文人格外看重。朝廷中的大臣多为...……更多
上官婉儿:从罪奴到唐朝女官的崛起与陨落
...宫妃子的敬仰,还有一位是以正面形象被载入史册的就是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是唐初大文豪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出生时家境贫寒,为了填饱肚子选择出家当和尚,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由于文采比较出...……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南宋和金朝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尽快安定天下呢?通过科举制度来拉士人,无疑是绝佳选择。这样一来,杨业和元好问两人的经历和家族就成了绝佳的历史见证。杨业不仅是说书评戏里的主人公,还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武...……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为何汉代察举制成为皇帝的毒药,门阀的蜜糖?
...,正式确定了察举制度。但是并不是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当上官了,在察举制度的背后也隐藏着考试环节,经历过了政府的考试和别人的引荐才能正式的通过察举制度,这种为官制度为后世的的科举制度作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和先河...……更多
察举制与征辟制,是汉代优秀人才选拔晋升的重要途径
...形成了官僚利益集团。数百年之后由隋朝确立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在考试方面与察举制有一致之处,但科举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破除了他人举荐,而规定可以自由报考,通过同一标准的考试来选拔人才,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更多
​科举制度确立与进士轻薄,朱元璋却认为科举取士于国家无用
...备。 实习期的考核进士们分到各部院主要是跟着本司堂上官工作,这些部门领导会在一段时间后将手下实习生的情况报给吏部,这人行不行、能不能做事老领导们稍微考察就知道了。据《嘉靖新例》记载各衙门观政进士:“每...……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民人家的读书人走上仕途的渠道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这样一场国家举办的选拔考试中夺得好名次。但是自古以来,南北就有差异,文人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北方多战乱,不如物产丰富的南方富饶,北方文人平均...……更多
武则天创立了一个机构,成为统治阶级笼络人心的手段,被后世沿用
...武则天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创立就是设立了武举,让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化内容方面,对于国家选举重要的军事将领有着重要意义,也让武人做官有了一个正规的途径,当然也是被后世所学习,影响了古代的封建社会...……更多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其祖父上官仪的一生也是一段不可不说的传奇。上官仪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是两代皇帝的近臣。但世事无常,上一刻还是人人敬仰的宰相,下一刻就被皇帝李治抛弃,成为阶下囚,落...……更多
在古代,达官贵族的子女如果想做官,也要参加科举吗?
一般来说,古代达官贵族的子女也会参加科举,因为科举是一种公平的选拔制度,可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官职和声望。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做官,比如荫补、转官、买官等。荫补是指朝廷根据官员的品级、功绩...……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更多
韩愈碑志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
...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科举参考价值是衡量古文实用性的首要标准,而作为文学总集中最重要的一种,古文选本选录古文首先受到科举及教育的影响。其主张科举考试当以实用为主,延续旧制,...……更多
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制度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
所谓科举制,是指采用分科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统治阶级权衡各阶层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选材制度,唐太宗曾经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然而...……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郎,暮登天子堂”说得正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将高考比作科举,以此形容高考的难度和重要性。真正了解科举后,才知道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科举实在太难太难。先说录取人数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沿用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但是其沿用的效果其实并不好,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因素依旧存在。但在五代十国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其实是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会所在,官员任免的真正权力依然是朝廷选拔。2.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上述提到举孝廉的基础是“选拔”,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度”,而这一种制度的本质就是举孝廉的另一种体现,更加倾向于门阀氏族的...……更多
古代最幸运的考生,因皇帝出差错被钦点为状元
...代社会当中,为了能够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所以都会举办科举考试,有很多文人就是凭借着这条路,最后才能够在朝廷当中当官,所以有很多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都会从小苦读书。因此,当时科举考试可以说是文人当官唯一...……更多
汉代太学的兴起与勤工俭学
太学古代的落魄读书人多是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来当官,当官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又能获得丰厚的俸禄来补贴家用。古代的最高学府名字叫做\"太学\",太学生是由太常选送的正式生。虽然政府免除了食宿费用,但是日...……更多
聊聊古代文人的求职之路
...去获取功名。获取功名,从隋唐开始就有了通途,这就是科举考试。隋唐所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制度的重大进步,从此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士子开始有了进人社会高层的途径。唐代从初唐到中唐都是充满机会的时代,有...……更多
清朝悲催文人蒲松龄,一生科举不第,书写仙狐志怪传奇而得名
...氏祖先来此定居。此后,繁衍400余年,虽非世家豪族,但科举功名者不断。关于蒲松龄族属,学界争论不休,有说是蒙古人,也有说是阿拉伯人,更多人认可蒲松龄自撰《族谱序》中的汉族身份。蒲松龄之父蒲槃,科举不利后,...……更多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该都会有一名状元,那么便是有121位状元,可实际上能当上官只有20人。其余状元或者说进士等等人才,全部消失于历史的汪洋中,没有名讳留下来。那么,便表示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当官,大概率还是会回家种田。然而后世的宋...……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时期产生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在南北朝时期萌...……更多
武则天造字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儒门
...和李治合伙收拾褚遂良就是一个开端。并且她在位时期把科举制做到了公平公正,糊名制就是她发明的,结果发现录取上来的进士基本还是属于儒门一派的。然后她就又搞了个匦检制度,这个制度简单点说就是自荐,你要觉得你...……更多
...花架下宴请文人学子,花落谁的酒杯谁就要饮酒作赋。02科举取士,苦中作乐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拓宽了文人的发展道路。同唐朝的科举制相比,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比如增加殿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者皆...……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科举制自隋唐创立以来就逐渐发展完善,到了明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成熟的选官体系,考试的层级、防作弊方式、考官的选拔以及批阅试卷决定排名都已经有着相应的流程。然而自科举诞生以来,就有着一种潜规则伴随...……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是增加了录取人数,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样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貌似后来就出现了冗官。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更多
霍光与扬雄:西汉双星,权臣与文人的不同命运
...哥,因为没能继承皇位,心中不满,联合同为辅政大臣的上官桀、桑弘羊,趁着霍光休假的时机,假托燕王的名义上书,告发他有不臣之心。昭帝看了这封信,没有说话。第二天,霍光听说了这件事,心中担心,不敢进殿。昭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访古村·觅乡愁②|安顺本寨屯堡:藏在岁月里的大明遗风
开栏语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024-05-29 21:37:00
在古代,太史是什么官职?为什么可以世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历史非常重视。相传在夏朝,就已经有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对抗日趋激烈
2024-05-29 22:13:00
一个普通人记忆里的百年变迁 ∣ 自传体小说《难忘的记忆》出版
20世纪40年代,姜中毅出生在大方县一个美丽的民族山村。在迄今八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从崇山峻岭的山村,走向北京,又回归贵阳
2024-05-29 22:3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徐 平 5月29日,天台县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井水思维”和“洪水思维”
2024-05-30 00:2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暨纪念陶宗仪专题展览在路桥开展一方扇面,一段先贤往事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5月28日
2024-05-30 00:31: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南丹讯 “在百度App输入‘南丹汽车总站’,能准确显示新搬迁汽车总站信息,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近日
2024-05-30 00:53: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本近期,我于《上海日报》看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马二先生憔悴白门》。此文刊于1942年5月1日,作者署名“老子”
2024-05-30 01:09:00
梁实秋在雅舍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殷艳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
2024-05-30 01:37:00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2024-05-30 02:08:00
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古韵甘肃】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林则徐留存墨宝 武威市博物馆藏林则徐画像张克复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2024-05-30 04:18:00
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
2024-05-29 06:23:0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
2024-05-29 06:13:00
“徐茂公”其实是来自于《隋唐演义》这部小说当中的名字,指的便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功勋之臣“徐世勣”,他的字为“懋功”,由于他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5-29 06:32:00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商前几的人物,有人说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那统一三国的就是蜀国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24-05-29 06:43:00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2024-05-29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