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30 14: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其祖父上官仪的一生也是一段不可不说的传奇。上官仪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是两代皇帝的近臣。但世事无常,上一刻还是人人敬仰的宰相,下一刻就被皇帝李治抛弃,成为阶下囚,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上官仪

一、家道中落,削发为僧

608年上官仪出生在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自幼随父亲上官弘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其父上官弘是隋炀帝的近臣,但这时正值大隋王朝末期,民变和兵变此起彼伏。隋炀帝依旧沉迷于酒色之中,在第三次沿着大运河到江都宫中时被大将军宇文化及率领御林军冲入宫中用练巾将其勒死,穷奢极欲的隋炀帝的一生到此为止。

上官弘和他的次子上官瑾都被叛乱者杀害,只有这时少年的上官仪藏匿起来,逃过一劫。自此上官仪为了自己的性命削发为僧,躲进深山古寺,成了一个小沙弥。在寺庙中他研习佛典,涉今通古,著文做诗,这一段迫不得已的经历反而给了上官仪学习和沉淀的时间。

二、得遇贵人,青云直上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他便遇到了他的贵人。贞观元年(627),上官仪得扬州大都督杨仁恭的赏识,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唐太宗御笔钦点为弘文馆直学士。弘文馆的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是在自己府中开设的文学馆,包括房玄龄、杜如晦等功臣,表面是文学馆,实际是军师团,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助其登上帝位。李世民登基后将文学馆改为弘文馆,招纳天下贤士,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上官仪的重视。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唐太宗李世民

上官仪人生的巅峰是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时,贞观二十三年(649),唐高宗李治继位,自此至之后上官仪一路升迁,到了龙朔二年(662),短短十三年,官拜宰相,涉及中枢权利机构。一时之间上官仪风头无两,此时他的诗歌也在民间传播开来,带动起一股文人争相模仿的潮流——上官体。

三、骤然生变,身首异处

可是人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那么的讽刺,上官仪以文闻名,最后却因文家破人亡。高宗自武则天封后以来,身体每况愈下,武后逐渐掌握大权。李治身边的人不是没有做过斗争,但其舅父长孙无忌也败于武则天手下,时间一长,朝中多数重臣逐渐归于武则天阵营。李治心中早有不满,看着自己身体的病痛日益加重,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武则天彻底架空,但这时候纵观朝野,却只有上官仪还能称得上是可以说真心话的人。

麟德元年(664),因武则天在宫中行压胜之术,宦官王伏胜告密,李治终于找到借口废后。当晚高宗将上官仪召入宫中商议此事,上官仪进言道:“皇后专横,海内所不与,废黜以顺人心”,于是高宗马上让他起草废后诏书。上官仪作为两代君主的近臣,草拟诏书无数,他绝不会想到这道诏书之前他还是天下文人的榜样,位高权重的宰相,这道诏书之后他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武则天

武则天早在高宗身边安插了眼线,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左右奔告于后”,皇帝身边的宫人马上跑着去告诉皇后,甚至在诏书墨迹未干之时,武则天已经气势汹汹的来到高宗面前。高宗一向懦弱,武则天软硬兼施,哭诉自己与高宗的感情,生儿育女的辛苦,尽心辅佐朝政的功劳,质问高宗“我到底有什么罪”,高宗已被逼到墙角,心虚害怕至极,战战兢兢的说“此事与我无关,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做的”。

揭秘上官仪:从僧人到宰相,因一道诏书家破人亡

唐高宗李治

高宗的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时之间,恐惧、害怕、惊讶、失望种种复杂的情绪糅杂在一起在他的脑子里横冲直撞,让他眼前发黑,几乎要昏倒。高宗出卖了他,上官仪面对昔日感恩效忠的皇帝只剩下失望寒心,堂堂天子竟如此言而无信,不敢担当。让他攀上人生巅峰的是他,把他推下深渊的也是他。

就这样上官仪成了替罪羊,不久后,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陷上官仪谋反,与其子一起处死,抄没家产,还是婴儿的孙女上官婉儿与母亲没入掖庭,成为官婢。武则天死后,唐中宗继位,册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上官仪的冤案才被昭雪。

纵观上官仪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曾在低谷处与泥土里的蝼蚁作伴,也曾登上顶峰欣赏东升的旭日,最后竟是由于如此戏剧性的原因,使其家破人亡,令人感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才情出众,却命途多舛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说的就是唐代才女上官婉儿。后世评价她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但其人品、功过是非却褒贬不一。有人赞美她才华横溢,也有人批判她诌媚。《景龙文馆记》
2023-10-24 11:21:00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甘心侍奉灭族仇人
...骨也不翼而飞,只能从出土的墓志铭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上官婉儿,那个唐代权倾朝野的女宰相。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共982个字,不到千字,却记录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一夜之间,上官婉儿从名
2023-06-25 09:27:00
...眉,被冲进去的军士斩杀于卧室。 李隆基进入太极宫,上官婉儿闻得外面有变,手持蜡烛出来迎接,拿出了唐中宗李显驾崩后自己亲手草拟的诏书,诏书上写着,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韦皇后参
2024-06-05 06:06:00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惨遭黥刑,一切都是因为爱情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杀父之仇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之间有着杀父之仇。上官婉儿的父亲是当朝的丞相上官仪。因为当时响应了唐高宗废除皇后武则天的心思,在起草废后诏
2022-12-24 21:24:00
聊聊凭文采、姿色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宰相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公元664年,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被杀,一同被杀的还有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和她的哥哥上官琨儿。上官仪贵为宰相,替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这才导致祖孙三代被
2023-03-15 22:23:00
女宰相上官婉儿,是怎么成武则天秘书的?
...自下令给她编纂文集,她是谁呢?名门出身她就是著名的上官婉儿,她出身很好,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大臣上官仪,但是,上官仪因为参与起草高宗武则天的诏书,在唐高去世后,武则天掌权,不仅上
2023-02-18 19:16:00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还有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而其中,相传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关系,上官婉儿也是在被武则天发现之后,在脸上刺字,却没想到又是因此让上官婉儿显得更加妩媚,甚至
2023-07-21 20:57:00
上官婉儿犯了什么大忌不死都不行
...说,很多事情都是狄仁杰进行办理的。其次就是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对于后人来说,两人都是不陌生的。其次武则天还进行了科举制的应用,这让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上官婉儿出身官宦世
2023-05-15 16:48:00
上官婉儿到底做错了什么,会被李隆基所杀
历史中,因“才智”被留名的女子,屈指可数,上官婉儿就算一个。 凡事皆有因果。李隆基执意要杀才女上官婉儿,源于她的野心和欲望。上官婉儿的祖父名叫上官仪,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拜
2023-06-20 2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