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古战场”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一书,由军事地理学者宋杰先生撰写。此书通过大量丰富的史料以及七十三张插图,详细剖析了从夏商到南宋末年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枢纽,为读者们揭示了地理环境在战争中的重要影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之前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更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日前,有读者留言:厦门知名美食“沃头蚝干粥”中的沃头,指的竟是翔安澳头?其实,这在老厦门的人眼里,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却让一些新市民出乎意料,认为这是个“冷知识”。记者注意到,目前厦门区域内,的确还有一些地点,存在不同的名称或写法……更多
天津北方网讯:惊悉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因病长逝,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不胜悲恸,11月25日向南开大学致唁电,对叶嘉莹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叶嘉莹先生家属表示深切慰问。11月26日下午,张伯礼带着天津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来到南开大学在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设立的悼念场所吊唁……更多
百姓记录|七旬老人手绘连环画 再现伯父“11·27”脱险经历
又到“11·27”。阴雨绵绵,寄托生者无限哀思。傅显渝在已完稿的手绘连环画上又改了几笔。他总盼望着能再完美一点——这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在心目中的分量远远超越以往任何一本获奖作品。作为“11·27”大屠杀脱险志士傅伯雍的侄儿,这位年过七旬的重庆画家先后历时五年……更多
秦琼身材魁梧,天下统一后为何病了?原来尉迟恭的下场就是答案
一个勇敢的人一定是相对而言的,关键就在于在不同人的眼里,勇猛的可不是同一个人。就比如在说评书人的眼里,最厉害的一定是李元霸。加上史书的记载上当之无愧的,应当是秦琼。在统一的战争中,秦琼神勇无敌、具有大将风范,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天下太平后,秦琼的身体竟然迅速"垮"了……更多
花荣初上梁山、一箭便让众人折服,为何唯有晁盖不相信他的技术?
花荣常被人称作“小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有名的飞将军,顾名思义花荣的射术也不在话下。事实的确如此,劫法场救宋江、梁山射雁以及三大祝家庄等情节中他的射术都立了大功。不过在花荣初次上梁山时,首领晁盖似乎对他并不是很信任。话说一日花荣秦明等好汉受了宋江的引荐前往梁山入伙……更多
朱元璋为何定要传位给孙子朱允炆?背后有何隐情?
在明初,太子朱标死后,其实朱元璋还有很多优秀的儿子,如朱棣等可以做太子。而朱元璋为何独独选择了年幼而懦弱的朱允炆继位呢?朱元璋到底怎么考虑的?"传承有序"朱元璋在世时,为后世子孙做了很多安排,一方面是为了防微杜渐避免皇权不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江山有序传承。因此……更多
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就除掉他?学者:没技术含量
魏忠贤,天启一朝司礼秉笔太监,很受别人的恩宠,权倾的时政,时人称"九千岁"。就这样,如此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崇祯皇帝继位不久,三下五除二就把魏忠贤就搞定了。用很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崇祯自己做的太复杂,解决掉魏忠贤没有任何政治危险,也没有所谓的不能克服的困难。忠贤排除异己……更多
象棋的楚河汉界竟是因为他?
象棋为什么要分楚河汉界?原因竟是项羽射的一箭?众所周知,象棋里的楚河汉界来源于楚汉之争,战局中斗智不斗力,通力擒拿敌军的将帅,但双方将帅并不能照面,这都沿袭了楚汉争霸的文化底蕴。相传,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在现今河南荥阳一带爆发大战,刚开始双方你攻我守,打的有来有回……更多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竟然做了上门女婿?是实属无奈,还是另有隐情
导读: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主要功勋人物,很多人都认为李白就像诗歌中唱的那么美好,人生性自由、随意盎然,能够活出自己、做自己,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李白不是这样的。李白从小就饱读诗书,自觉自己应该走遍名山大川,看遍天下风景,于是去了很多地方游览……更多
在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形象并没有传说中的丑陋,反而五官较端正
苏轼挥毫泼墨,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写了这样两句:"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于是,流传千古的"环肥燕瘦"就这么出现了,"肥"这个字也从此成为了杨贵妃的代名词。实际上,单单从这首诗上也能看出来,苏轼的意思很明显:杜甫觉得书法要看中"瘦硬"……更多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通过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
"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大败吴王夫差复国的故事。蒲松龄在科考落第时曾撰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下联就以勾践忍辱负重但终成功之事自勉。在《左传》中就可见勾践的记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更多
你知道女皇陈硕真吗?虽自称女皇,但结局让人痛惜
说起女皇,我们第一个都会想到武则天。但是在历史上,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一位自称女皇的女人,这位女皇就是陈硕真。相比于武则天来讲,陈硕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结局。公元620年,陈硕真出生于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他的命运是十分不幸的……更多
苏轼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但有一首诗少为人知,开头便是名句
想必大家对唐诗宋词都不觉得陌生吧,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唐诗了,那时候还不懂自己学的诗是说了个什么意思,只知道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就越来越能读懂唐诗了。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就十分羡慕那些大诗人。小编也是这样,若是周围有朋友写了一首诗,就会觉得他很有学识……更多
宋朝时期文官的地位都很高,可以形容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时期,文官的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错,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以说是文人的天堂。另外由于北宋时期"冗官"问题严重,许多官员没有实际工作,他们开始追求享乐,纵情声色,纳妾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苏轼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词人,对妻子王氏一往情深,曾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更多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寇准,是北宋名臣,曾经在北宋抗击辽朝的进攻之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达成了“澶渊之盟”,奠定了北宋和辽朝近百年的和平时期。寇准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自己非凡的才华,敏捷的思维。据说在他七岁那年,村里的私塾里请了一位先生,族长和这位先生商议:“教书姨娘,给谷三石……更多
纵横捭阖鬼谷子,三寸舌压倒百万军
我们都知道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压倒了百万大军”。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是纵横家,有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毫无疑问,鬼谷子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作为春秋时期的人士,他的谋略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并不妨碍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更多
醉里挑灯看剑,率五十人杀进五万人大营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大家都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大家也知道。这位大词人,的确也是柏舟最喜欢的文人之一。但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他笔下的豪侠武将气正是辛弃疾本人的写照,驱逐胡虏(抗金)、收复山河故土是他一生的愿望……更多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跪吗?方丈机智回8字,挽救全寺性命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是子承父业而坐上皇的,但是以农民出身最终坐上皇位的,也不是没有。第一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刘邦,他生于乱世,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是个十足的小混混,无才无德。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像项羽那样的战神居然也会输给这样一个人,让刘邦成为帝王。第二个就是朱元璋了……更多
秦始皇一生都没册立皇后,有五大猜想,究竟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大帝国——秦朝。然而,历史上有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那就是秦始皇一生都没有册立皇后。根据这个说法,秦始皇没有册立皇后是出于政治目的。他认为在大一统的国家中,设立皇后的地位会给其他贵族家庭带来政治权力和地位上的争夺……更多
梅花妆下的智者:武则天与上官儿的宫廷传奇
在唐朝那个风华绝代的时代,除了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威风凛凛,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女子——上官婉儿。她不仅是武则天的得力助手,更是那个时代的才女,智慧与美貌并存。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一场关于她们的传奇故事,顺便看看梅花妆是如何成为风尚的!上官婉儿:才华横溢的秘书上官婉儿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更多
明景帝朱祁钰下场悲惨:做恶人不彻底,做好人不合格
按正常情况,朱祁钰是无论如何也与大明的皇位无缘的。他爹明宣宗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后生的长子朱祁镇,另一个是罪奴生的次子朱祁钰。朱祁镇一出生,就既是长子又是嫡子,而朱祁钰生下来后,由于母亲身份低贱敏感,他爹都不敢放在宫中抚养,直到朱膽基快去世前,才将其接回宫中……更多
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的底气
权臣擅自废立皇帝,是乱臣贼子的标签,如王莽、董卓;皇帝被权臣废立,是一个朝代走向灭亡的标志,如西汉、东汉末年。西汉权臣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改立汉宣帝刘病已时,霍光对大汉的忠诚,并没有因此被否定,西汉王朝也还远没有走到尽头。虽如此,并不代表霍光行废立大事时,就轻松自如……更多
得志时有多猖狂,失意时就有多悲惨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靠投机钻营、打压踩踏他人,以获取自身的成功。更有甚者,通过构陷残害同僚,以别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一时得志,风光无限。但,时间拉长,这些人终究逃脱不了“当打手,背黑锅,担骂名,遭清算”的宿命,终究为他人做了嫁衣而不自知,正所谓苍天何曾饶过谁……更多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 跨越67年的师生唱和 用一生践行追随顾师的初衷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杨敏如晚年在大院给邻居义务讲宋词,黑板由学生抄录。晚年杨敏如先生 2014年5月2日,叶嘉莹与席慕容等在南开大学。2014年5月10日,庆祝叶嘉莹诞辰90周年的《叶嘉莹教授手稿著作暨影像展》在南开大学举行,被晚辈们簇拥着的叶先生以洪亮嗓音,逐个讲述作品和影像背后的故事……更多
同门师姐、诗词教育大家杨敏如之子 独家委托新报向叶嘉莹先生致以哀悼 愿杨叶二位先生“词与远方 历经不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晚年叶嘉莹先生。新华社资料图少女时代的杨敏如 杨敏如先生和羅沛霖先生1943年顾随先生(中坐者)及学生们,后排右二为叶嘉莹。 资料图片 天津北方网讯:“消息传来,叶嘉莹先生辞世,不可推辞地,替母亲献上一段,对她同仁姐妹的一片敬仰。”这是大洋彼岸的羅晋于当地时间11月25日……更多
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才是烛影斧声的最大可能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气陡变,大雪飞降,寒气逼人。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光义入大内,摒退左右,酌酒对饮。宫人远远地只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作退避谦让之状。饮罢,漏鼓三更,殿外积雪数寸。忽闻太祖手持柱斧击地,大声对晋王言:“好做,好做!”遂后解衣就寝……更多
神奇的司马懿定律——史上被比作司马懿的七位人物竟没一个善终
聪明睿智如诸葛,阴险狡诈似仲达。这种盖棺定论式评判并非从一开始就有,至少在两晋时期,说这个人像司马懿,褒义的意味更浓。一、司马遹肉糜帝司马衷之子,晋武帝司马炎长孙,最早的“好圣孙”说法就来自于他。司马遹的出生实际是个意外,其母谢玖,原为晋武帝才人,聪敏、善解人意……更多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600年来,身上的谜团至今难解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仁宣盛世”的主攻手,在位十一年,把明帝国带上了新高度。同时,朱瞻基又背负着明王朝的最大谜团——杀父继位。600年来,人们一直围绕这个问题争执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就试着为读者还原那些年的真实。展开朱瞻基,让我们先从《国朝献徵录.汉庶人传》里的一个桥段说起……更多
刘邦:从乞丐到汉高祖,他是如何颠覆历史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或智勇双全,或才华横溢,然而,刘邦的故事却以其独特的传奇色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意义,深深吸引着后人。这个出身平民的乞丐,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刘邦传奇人生的面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专访《考古者说》导演张兵:将镜头对准低调的“考古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中国考古诞生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璨若星河,“考古人”的生活却鲜有人知。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热播
2025-02-25 17:16:00
一个战斗的印刷所,揭开了一场“对望”的序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记者葛俊俊从复兴中路走到黄陂南路,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印入眼帘。这里是“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展
2025-02-25 14:31: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5 15:21:00
走进新开放的金代皇陵 寻找远去的历史
金代皇陵俯瞰图 金代皇陵地处房山区云峰山◎申哥日前,房山区区长底志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将全面启动
2025-02-25 12:15:00
踏入春日东太行,邂逅漫山春雪,峰峦藏秀,入目皆是诗意风光。摄制|殷雪迪、王文静、李树峰
2025-02-25 09:00:00
“听到我要练书法,女儿买了五斤墨水。我一开始就在废报纸上练习,在三个月内,写了两百多斤的废报纸……”在湖南隆回滩头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2025-02-25 09:08:00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