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7 09:05:00 来源:戏说三国

寇准,是北宋名臣,曾经在北宋抗击辽朝的进攻之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达成了“澶渊之盟”,奠定了北宋和辽朝近百年的和平时期。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寇准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自己非凡的才华,敏捷的思维。据说在他七岁那年,村里的私塾里请了一位先生,族长和这位先生商议:“教书姨娘,给谷三石,外加伙食钱四千。但是,如果教错一个字,就要罚谷一石,如果教错一句文章,就要罚钱二千。”这位先生满口答应了。

没想到,这位先生是为“白字先生”,在教书的过程中,屡屡犯错。族长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就请这位先生去家里吃饭,希望能警醒一下这位“白字先生”。调皮的寇准就在族长和先生的身后跟着。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走到半路,街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先生还要卖弄一下才学,张口就念:“泰山石取当!”调皮的寇准立刻在旁边纠正,笑道:“先生错了,罚谷一石。”先生满面羞愧,族长只得告诫先生,以后再不可犯错,否则只恐先生教了一年书,最后什么都没有拿到。这位“白字先生”连连点头。

没想到,回到书房,他教学生念《论语》的时候,又把“曾子曰”念成了“曹子曰”,把“卿大夫”读成了“郷大夫”,寇准立刻又站起身笑道:“先生又错了两次,罚谷二石。”“白字先生”哭笑不得,这时,他的“工资”只剩下四千钱了。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可能是因为念白字念习惯了,也可能是这位先生本来就太马虎,第二天他教书的时候,又将“季康子”念成了“李康子”,将“王曰叟”,念成了“王四嫂”。

“白字”先生屡屡犯错,七岁顽童写下一首妙诗,令人笑破肚皮

寇准站起身,张口就念出来一首打油诗:“三石租谷苦教徒,先被泰山石取乎。一石输在‘曹子曰’,一石送与‘郷大夫’。四千伙食不为少,可惜如今全扣了。二千赠与‘李康子’,二千送给‘王四嫂’。”

众顽童哄堂大笑,这位“白字先生”越发羞愧难当。后来族长知道了这件事,只得辞退了这位“白字先生”,另外给村里的孩子们请了一位真正有学问的先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隔着肚皮 截取小肠缝出新膀胱
...患癌男子切除膀胱,医生妙手免除其终身挂尿袋之苦隔着肚皮截取小肠缝出新膀胱患者出院时向医护团队送锦旗。反复血尿一年后,福州50岁的陈先生查出浸润性膀胱癌,必须切膀胱保命。可膀胱
2024-01-18 07:44:00
红楼梦:落难知府遭遇五岁顽童,被花样百出的手段戏耍,羞辱败走
...事。”课堂经他一闹,哪里还能学习。先生初不过以为是顽童厌学之伎俩,谁知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的个性就是如此顽劣乖张。课堂之上虽多无礼,但与女儿相处却最是有礼有度。那两个陪读之丫头,
2024-10-06 16:33: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老顽童”黄永玉逝世曾为西安世园会授权十六幅作品作为收藏版门票票面图案■记者 职茵 据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14日发出讣告:黄永玉因
2023-06-15 04:35:00
...可血糖还是经常居高不下,有时还会出现低血糖。竟是“肚皮”惹的祸接诊的内分泌科陆源源主任对赵先生的糖尿病病情进行了详细了解,同时对赵先生进行胰岛素注射部位的体格检查。赵先生平时
2025-02-17 09:16:00
“老顽童”黄永玉 人只要笑 就没有输
...九十九岁 留下遗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老顽童”黄永玉 人只要笑 就没有输12岁离开家乡流浪,14岁发表作品,32岁靠着木刻全国闻名,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
2023-06-15 00:16:00
那个95岁开法拉利的老顽童,走了
作者:荠麦青青四十多年前,56岁的黄永玉写下了一首小诗《假如我活到一百岁》:“长寿、长寿,厮杀了整整一个世纪,同志们撇下我走向天堂,战场是那么寂静,战壕里,剩下一个活着的我...
2023-06-15 10:43:00
乡村顽童个零嘴儿
...里乡亲,谁也不会说闲话。小囡小肚皮,能吃多少?乡村顽童个零嘴儿,至今难忘。
2024-04-07 14:54:00
痛风10年不注意 痛风石长进肚皮和眼皮
...了一位因常年不注意,使得痛风石不仅长在关节,更长进肚皮、眼皮的患者。患者郭先生近来身体每况愈下。他的肚皮、眼皮都分布着小米粒一样大小的痛风石,痛起来让他倍感难受。车楠仔细询问
2024-04-20 06:39:00
知名漫画家、被称为“漫画顽童”的萧言中先生于11月18日凌晨因病离世,享年58岁
知名漫画家、被称为“漫画顽童”的萧言中先生于11月18日凌晨因病离世,享年58岁。先生在 2003年受聘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为特聘专家。他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无比痛心和深深的惋惜!
2023-11-22 09: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