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 杨秀廷乡村有魂,萦系着村魂寨胆的就是遍地生长的歌谣。民歌在乡村大地上生机勃发,滋润人心。生活在黔贵大地上的各族人民,自古有唱歌的传统,节日礼俗、生产劳动,都以歌为伴。人们世世代代学歌、唱歌、传歌,人生的礼仪习俗,大山的神话传说,帝王将相的故事,本地重大历史事件……更多
揭秘:南齐南梁的历史传承与萧道成的崛起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政权是由萧姓建立的,而且是前后继承的关系,即南北朝的南齐和南梁,虽然南北朝后期江陵(今湖北荆州)还存在一个北周卵翼下的后梁萧氏小朝廷,不过史家一般都不承认。萧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最早可以上溯到商朝。现在普遍的说法是,萧姓的始祖是春秋初期宋国萧君子大心……更多
揭秘三国:他们三人的死,直接导致魏蜀吴衰败
前言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火纷飞。在这个乱世之中,究竟是谁主宰了天下的命运?是那些声名远扬的猛将们,还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操纵者?关羽:蜀汉的"威震华夏建安十四年,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曹仁所镇守的南郡将近一年。曹仁兵少,可曹魏的将军却没有一个前来救援。这是为什么呢……更多
李清照:婉约词宗大胆示爱,揭秘她与赵明诚的故事
前言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同样在宋朝也有着许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书写了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篇。然而在众多豪放派的诗词中,她的诗词却非常的婉约、含蓄,就连一首表白诗词也写的极其含蓄,甚至有些多愁善感。但是这首诗词却更表达出一个女子对男子的深深爱意……更多
大明王朝的权力游戏:东林党与阉党的较量
前言大明王朝的兴盛与衰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大明的灭亡被归因于众多因素,其中阉党与东林党的角色备受争议。然而,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士大夫们的行为与无耻。他们作为国家的精英阶层,本应肩负起维护国家稳定的责任,然而却因私欲与虚荣,背叛了信任,腐化了政治……更多
司马光:保守派领袖与北宋衰落的幕后推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司马光砸缸的典故。然而,他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据说正是因为他,才导致了北宋的衰落。究竟发生了什么?司马光生活简朴,只吃粗粮,穿普通衣服。他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人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更多
“金屋藏娇”背后的权力游戏:汉武帝与两任皇后的悲剧命运
“金屋藏娇”的典故来自于汉武帝求娶馆陶公主之女陈阿娇时,向其承诺若阿娇嫁给他,他愿用金子造一间屋子给她住。然而,这并不是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美好爱情的开始。在成功登临帝位后,汉武帝刘彻很快就厌弃了骄纵的陈阿娇,以她利用巫诅咒之术为名,将她废入冷宫,后又再娶卫子夫为后……更多
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华文明向西探索以及寻求与西方对话——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郑炳林《敦煌通史》郑炳林 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民族交融的乐园、多元文化汇聚的舞台。《敦煌通史》对敦煌地区漫长历史时期民族状况的考察,证明了敦煌是“华戎所交”诸民族竞相绽放的都会……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首部省级区域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书发行存史资政育人,同心续写华章□ 本报记者 颜 颖4月25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该志也是全国首部全面系统记述一个省级区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历史与现状的全媒体志书。省政府副秘书长……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郑新有两种美丽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一并书写、吟咏。它们的花朵形态俏丽、令人赏心悦目,结出的果实甘美可口、具有实用价值,它们还组合成一个固定的词语,蕴含着多种美好的寓意。它们就是桃和李。桃和李这两种植物,都原产于中国。考古学家曾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遗址中……更多
无念不在国家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喻迎昉 蔡旭高攀龙塑像 资料图片在无锡的东蠡湖北岸、蠡湖大桥东侧,有一弯灵秀的曲堤。堤上植满柳树与桃树,堤前筑有形似圆月的石台,堤外是浩瀚辽阔的蠡湖,堤内有座明亮通透的小楼,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可楼。这是晚明思想家高攀龙(1562年—1626年)辞官归乡后所建造的隐居读书之所……更多
郑珍成为比肩尹珍的硕儒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尹珍文化中心尹珍像。 (石阡县档案馆供图)贵州省博物馆藏郑珍手写《荔波县志稿》。 (石阡县档案馆供图)张文建尹珍和郑珍都是贵州历史上的著名文人。尹珍同盛览、舍人并称汉代“贵州三贤”,被誉为西南文化的“拓荒者”。郑珍与莫友芝并称清代“西南硕儒”……更多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苕上漫笔徐 湖 湖城苕梁桥南堍的洗帚弄,原是一条狭窄的长弄,在历史上,弄的东侧原有一条小河。北与漕渎、馆驿河相通,南与霅溪的新开河、横塘、月河漾和江子汇相连。因此,环绕这块的陆地,就形成了一个“岛屿”。史载,梁时,在这个“岛屿”上居住一位姓苏的女子……更多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石可欣 通讯员马超)4月24日下午,省直机关组织召开各界青年弘扬五四精神、投身“十大战略”座谈会。省直和中央驻豫各单位、省直各院校团青工作负责人及省直青联三届委员会委员代表200余人现场聆听。座谈会上,来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更多
烽火江南:三重镜像中的人世悲欢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大世界》海飞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尤佑海飞创作的《大世界》,是一部宁波版的《悬崖》。故事集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宁波。曾经在上海大世界马戏团变戏法的朱三,目睹了一场枪杀案,死者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陈昆。就在这个雨夜,朱三变换了身份……更多
儋州举人陈京本劝学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官府为陈京本立的“举人”牌坊。 陈祥勇 摄■ 杨江波陈京本,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举人,生于儋州峨蔓福花村。据民国《儋县志》记载,陈京本“贫苦力学,颖悟过人,乾隆甲午贤书,少时曾往黎方耕种”。陈京本年少时就酷爱读书,但家境贫寒,幼年失怙……更多
王莽改制为了强国富民,为何却将国家拖入深渊
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有人说他‬是奸‬诈‬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失败的改革家‬,有人说他‬是狂‬妄‬的空‬想‬家‬。‬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王‬莽‬,‬王‬莽是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亲王曼……更多
仪福帝姬被金兀术霸占后,到底去了哪里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是个文艺男,他诗书画堪称一绝。但是自古以来太有文艺细胞的男人都不是好皇帝,宋徽宗赵佶也是一样,他在位期间不理国事,专心于文艺创作,风流,成性,贪图享乐。国家在这样一个皇帝的统治下,自然民不聊生,兵力薄弱。皇帝不务正业的报应很快就来了,金兵南下进攻大宋……更多
汉景帝哪位侍卫得窦太后重赏封为官员,司马迁将他载入正史
古代帝王之言,如天威雷霆,不容任何人忤逆辩驳,凡抗旨不遵者,轻则处死,重则满门抄斩。汉景帝时期,皇帝身边的一位贴身侍卫,却在抗旨之后得到封赏,并且被封为官员,一路低开高走,甚至曾一度威震匈奴,最终被司马迁载入史册,留名青史。郅都抗旨不遵反得窦太后重赏郅都,西汉的杨县人……更多
索额图为何超过鳌拜,成为清朝罪人
1983年,在北京西边的太舟坞,当地村民在挖鱼池的时候,意外发现清朝权臣索额图的墓地。索额图家族的祖坟是位于西直门外的索家坟,因为索额图是以谋逆罪去世的,所以没有资格葬在祖坟,这才另选墓地。今天,结合史料还原清朝索额图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分析索额图的恶名为什么会超过鳌拜……更多
被放逐的明朝第一才子,为何凄凉终老蛮荒
关于明朝的风流倜傥、生性洒脱、才华横溢的人物,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最为熟知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然而,历史上并无“江南四大才子”这个说法,比较确切的说法是“吴中四才子”,即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周文宾是虚构的人物……更多
明朝第一皇太子妃是谁,朱棣为何降她位份240年
1369年,常遇春乘胜追击,率军继续攻打元朝上都开平,元顺帝仓皇逃走。此战取得丰硕战果,全歼驻守开平的元军,缴获车马物资不计其数,有效摧毁元朝军队,彻底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8月,在妥善安排开平留守事宜之后,常遇春带领胜利之师凯旋回京。当时正值酷暑时节,明军南归走到柳河川的时候……更多
汴京是怎么被攻破的?不是金军凶猛而是北宋太无能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七,女真东路军开始进攻汴京。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初二,女真东西两路军围攻汴京。这之后就是金军攻城、宋军守城,以及宋钦宗时不时地亲临慰问。闰十一月初二,金军进攻善利门,被击退。闰十一月初三,金军进攻通津门,被击退。闰十一月初四到初六,金军持续进攻善利门……更多
明朝第一位贤王是谁,为何意外扯下朱棣“遮羞布”
公元1393年,明朝初期著名“蓝玉案”爆发,朱元璋用意欲谋反罪名诛杀蓝玉,牵连人数超过万人。为了警告朝臣,朱元璋用草木填充蓝玉的皮囊,在全国各省轮流传阅,当蓝玉的皮囊到达蜀地后,蜀王朱椿请求朱元璋中止传阅,将蓝玉的尸身永远留在蜀地。朱椿是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更多
孙镗欲擒故纵,挽救大明危机
北京保卫战中,明军奉命背城而战,大将孙镗同样列阵九门外,负责抵御西直门的敌人。这一战尤为惊心动魄,是时,也先的部队强攻西直门,孙镗面对疾风般的进攻,一时间被打得节节败退。虽说守卫北京城的部队足足有二十多万,可是分配到九门,人数也不会太多。于谦曾下过死命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更多
清朝时期,陕西人为何纷纷移民到巴蜀地区
引言:有人说,四川是中国方言体系最繁杂也最复杂的一个省份。其他省份不同市区的老百姓,虽然口音也有差别,但大家也能够听懂彼此的意思。可是四川不一样,不同市区的人,有时候真的无法理解同省老乡话语的意思。不过,四川部分地区的人民,倒是能与其他省份的朋友言语相通。比如湖北……更多
杨 玄感打响了反隋第一枪,为何只坚持了两个月就一败涂地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就在隋炀帝率军在高句丽死磕辽东城的时候,杨,玄感在背后狠狠捅了他一刀。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攻城几十天,离破城仅有一步之遥,一匹快马来到军营,随即隋炀帝得知,杨,玄感起兵叛变了。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由于父亲的功勋,杨,玄感在朝中也是位居高位……更多
辛苦攒下了五支主力大军,为何没有一支姓赵
至绍兴五年十二月,赵构总共攒下了五支主力大军,分别是张俊的行营中护军、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韩世忠的行营前护军、岳飞的行营后护军、吴玠的行营右护军。这是赵构能够抗衡女真大金的最硬家底儿。但这五支大军全都不姓赵,而是各有所姓,即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真正姓赵的军队……更多
上官婉儿为何以悲剧结尾,她走错了哪一步
上官婉儿是唐朝人,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名臣文人的后代虽多,但同样出名的却没几个。可上官婉儿就不一样了,她做为唐朝有名的才女,集诗书吟咏才华、政治管理能力于一身,在那个封建时代以女子之身深受武则天器重,最终官至宰相。这份成就放眼整个中华历史,那都是屈指可数的……更多
明清时江南城镇文化是怎样帮助社会发展的
引言: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后的高光时刻,明清两代集前朝之大成,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展到了成熟完备的阶段。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南一带大大小小的城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城镇不仅是富人修生养息的风水宝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