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苕上漫笔
徐 湖
湖城苕梁桥南堍的洗帚弄,原是一条狭窄的长弄,在历史上,弄的东侧原有一条小河。北与漕渎、馆驿河相通,南与霅溪的新开河、横塘、月河漾和江子汇相连。因此,环绕这块的陆地,就形成了一个“岛屿”。
史载,梁时,在这个“岛屿”上居住一位姓苏的女子,后女子嫁给了南朝梁的散骑侍郎章景明,生下女儿章要儿,而章要儿后来成为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朝的建立者——高祖陈霸先的妻子,即宣皇后。章要儿的母亲苏氏也因此被拜为安吉县君。为了显示章氏的尊贵和荣耀,那条小河后来就称“贵泾”,地名称“贵泾浦”,又名“章浦”。后来,随着人口增多,屋宇连片,形成市井,在此设行政区——贵泾浦。屈指算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查阅多种史籍,可以看到,贵泾在民国时还存在,河上架有两座古石桥——寿仙桥和贵泾桥,通往狭窄的洗帚弄。桥的东面还有杨树街。后来,因贵泾逐渐淤塞,被分段填平成路,两座古石桥亦被拆除。
沿苕梁桥南堍市河的亲水长廊到甘棠桥,西面与洗帚弄接壤,到甘棠桥直街为界,直街的门牌1号,原是近代著名法学家、历史学家沈家本的故居。故居东面是魏家弄,旁边是旗纛庙。1914年,湖州商人王亦梅等人利用旗纛庙旧址,创办吴兴城厢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又名吴兴电气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为吴兴县公安局驻地。在1994年,旧建筑被拆除,新建了丽晶大酒店和甘棠桥小区。
过去,从赵孟頫故居(甘棠桥一侧),沿现在的市河、月河漾到洗帚弄,还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名“孙衙河路”,后称“孙衙河头”。除了民房外,在西面的路口处,明代中叶时,建有一座石牌坊——贵泾坊。路边,还竖有为纪念清初湖协副将张士元的《镇台张公去思碑》,以及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关帝庙。
1909年,陆心源的长子,京津救济善会的创始人、被誉为“湖州善人”的陆树藩,在关帝庙旁边创办湖州东区公立典业初等小学堂,后来,学校曾改名“湖州贵泾小学”。在1992年,新建洗帚弄小区、改建洗帚弄和扩建湖州贵泾小学(时称东风小学)时,杨树街被拆建为学校的一部分,关帝庙(时已成为民居)也被拆除。在1994年建成闻波兜小区时,孙衙河路南面的一段,成为所前街跨洗帚弄,至月河桥的延伸段。
孙衙河路(头)的路名,可以追溯到明成化年间,在成化《湖州府志》中记道:“元赵子昂宅在府治东南甘棠桥南,今为千户孙氏所居。”
现在的月河桥西堍,闻波兜小区内的健身活动场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还是一个河滩。后来,被湖州驳船运输社使用,成为修理船舶的地方。1969年,吴兴县运输公司(后改名湖州市汇通实业总公司)成立后,在河滩建成简易客运码头,开设湖州至莫蓉、含山、洛舍的乡村客运航班。后随着乡村公路的发展,客源逐渐减少才停止运营。在建成闻波兜小区时,贵泾坊和《镇台张公去思碑》,也移到了小区健身活动的场地上。
星移斗转,时过境迁,现在,贵泾浦(章浦)这个地名已鲜有人提及,唯留成为历史的一个印记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