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校尉营访关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0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西校尉营访关帝

胡春良 文/图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代时太原府城内有27座关帝庙。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战乱及时代变迁,如今太原城区内仅存5座,即大关帝庙、唱经楼春秋阁、西校尉营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西寨关帝庙,其中西校尉营关帝庙的历史最悠久。

西校尉营关帝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西校尉营25号,北邻钟楼街,南50米为校尉营小学。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代,后经明清几次重修。现存建筑包括正殿、献殿、钟鼓楼、寝宫,均为明代遗构。1983年8月,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关帝庙,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南北长57.93米,东西宽32.55米,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建有山门、献殿、正殿、后院寝宫,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东西配殿、钟鼓楼,总占地面积1275.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9.55平方米。

喜欢关公文化,心生向往久矣,一日终得瞻拜为幸。

西校尉营关帝庙比较秀小,山门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朴素、纯净而美好。山门正中是“关帝庙”三个字的匾额。楹联为:千秋正气壮山河,一代精忠悬日月。山门左右两边有一文一武两人塑像,推测左为赵累,右为王甫。周仓、廖化、赵累、王甫等均是关公忠实的部众,后世和关公被共同奉祀。

献殿和正殿前后布列。献殿东西两侧为钟楼和鼓楼,但没有放置钟鼓。献殿有壁画,内容为“夜读春秋”“刮骨疗毒”“土坡约三誓”“汉津退曹”“义释曹操”等三国经典故事。

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绿琉璃瓦覆盖,前檐明、次间出卷棚顶抱厦。正殿塑像为关公、周仓、关平三人,乃近年所塑。关公右手放于膝上,左手向上举起,戎装披黄袍,周仓持刀,关平捧印。

东配殿亦塑有关公、关平、周仓塑像,关公雄威神猛坐在中间,周仓提刀站立,关平一手按剑一手叉腰。

西配殿同样塑有关公等三人塑像,关公的形象为老年时期的,左手按剑直立于胸前,左右站立两员武将。

正殿后面为寝宫,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脊部莲花座承垂花柱式八瓣花形脊瓜柱组合构件雕刻精美,独具艺术魅力。寝宫正中为关帝及关娘娘塑像,乃坐像。关帝和关娘娘的塑像在一起奉祀,非常罕见,这也是西校尉营关帝庙一大特色。关帝和关娘娘塑像两侧各有12尊尚乐侍女及2尊类似指挥者及管理人员塑像。塑像高约1.5米左右,宋人装束,衣纹深邃重叠,飘带左右盘旋飘逸,面部丰满,比例适中,神态专注,相互间又似有呼应,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系元代作品。原关羽夫妇塑像旁的12尊尚乐侍女,1964年移入了晋祠唐叔虞祠,现在我们看到的仿制侍女像,是一比一的复原品。这在《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有记录:“关帝庙后院寝宫内存元塑侍女像12尊,现存于晋祠博物馆唐叔虞祠内。”

和关帝庙相邻的是奶奶庙,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专门为关娘娘建造祠堂,也是太原特有的文化遗存和带有民俗色彩的人文景象。

西校尉营关帝庙不仅是关公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太原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关帝庙已得到了修复和很好的保护,这是历史文物之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形意生辉——秦晋传统瓦作艺术展”,11月5日在太原市校尉营关帝庙开展,全面展示基于传统瓦作艺术衍生出的艺术创新作品,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中华传统瓦作技艺源远流
2023-11-05 18:22:00
...女兵连》展”“育才学府革命摇篮展”。关帝庙博物馆在校尉营关帝庙展出“红梅吐艳又一春——杨改梅剪纸艺术回顾展”,在南肖墙关帝庙展出“城市相册”专题展、太原城市记忆展,在唱经楼展
2024-04-29 22:26:00
...福长。2月2日,“龙年龙趣”山西传统民俗文化展在太原校尉营关帝庙开展。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关帝庙博物馆、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
2024-02-03 20:26:00
...,形意生辉——秦晋传统瓦作艺术展”,11月5日在太原市校尉营关帝庙开展,新华网客户端给予关注。报道介绍,秦晋地区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遗存了丰富的传统瓦作艺术实物,并保留着完备
2023-11-10 07:45: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关帝庙博物馆、太原市迎泽区校尉营小学校、太原市杏花岭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秋高气爽,在这金色的季
2023-09-12 17:09:00
杨改梅剪纸艺术回顾展在太原开幕
...满人间”。春和景明,繁花似海。地处省城钟楼街脚下的校尉营关帝庙迎来了一场非遗佳作的艺术盛宴,这场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的“红梅吐艳又一春”——杨改梅剪纸艺术回顾展,将以深刻的主题
2024-04-18 17:14:00
坚守岗位有耐心 服务居民不“打折”
...和群众服务需求激增的双重考验。面对人手紧缺的情况,校尉营社区工作不放松,服务居民不“打折”,积极解决居民诉求,得到居民的肯定。“我家1岁的孩子发烧了,没有退烧药怎么办?”“我
2023-01-05 07:17:00
...察叔叔,拦住那辆车!”9月17日傍晚,柳巷派出所民警在校尉营小学护学执勤时听到孩子们的求助,注意到一辆黑色比亚迪轿车迎面驶来,当即上前将其拦停。这时,追赶而来的孩子们你一言我
2023-09-23 07:11:00
“格格”走街串巷倾情服务居民
...就在大家忙着备年货、买新衣、打扫房屋除旧迎新之时,校尉营社区的网格员们,整日穿梭在大街小巷居民院落,用真情守护居民,用行动温暖人心,用辛劳和汗水,营造出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1
2023-01-19 0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