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郑新
有两种美丽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一并书写、吟咏。它们的花朵形态俏丽、令人赏心悦目,结出的果实甘美可口、具有实用价值,它们还组合成一个固定的词语,蕴含着多种美好的寓意。它们就是桃和李。
桃和李这两种植物,都原产于中国。考古学家曾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尔雅》中有“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说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栽培李树了。
在古代,农业生产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国家是否兴旺、人民是否安居乐业,从农业发展中可见一斑。《尚书·周书》记载:“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周武王灭商,凯旋后,安定天下,偃武修文,把战时征用的牛马放归田园,恢复农业生产。试想那山野之间,桃树成林,远观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一幅画面,不用别的花作陪衬,只用桃花,便是一派太平景象。
桃和李在中国广泛种植,饥馑时为人们补充口粮,富足时又带给人甜蜜,同为“五果”之一。大概由于花开同时,生长的地域、结果的样子都十分相近,所以二者一直被并称并举,进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重要的意象。
桃李通常在仲春时节开花,“始雨水,桃李华”,桃李花开,春天就来了。桃李各自绽放,美得各有千秋。桃花明丽鲜艳,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桃花怒放的美貌,惊艳千年。李花则洁白清雅,它花梗细长,花萼嫩绿,花瓣洁白,虽小而繁茂,别有一番素雅。梅尧臣一句诗写出了两种花朵的不同:“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
《诗经·召南》有言:“何彼襛矣,华如桃李。”桃李盛放,恰似女子灿烂的容颜。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一脉相承,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用桃李的花朵来比拟女子娇艳的美貌了。
桃李花开繁盛,而花期短暂。望之易感时光飞逝,不觉间更加珍惜青春年华。黄庭坚《寄黄几复》诗中有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一杯酒、一盏灯,只是几个常见意象加以组合,倏忽间时光流转,江湖漂泊的暂聚与久别、快意与失落,便强烈地表现出来了。李白《杂曲歌辞》中也有诗句“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不过,既然青春易逝,就更要珍惜光阴,韦应物《拟古诗》中有言“自惜桃李年”,以此勉励自己。
桃李的花期虽然短暂,它们的生命却一直在延续。古人有云,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说的是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能在树下乘凉,秋天能摘取果实吃。这种不招摇却肯付出、能奉献的精神,让桃李成为了美好品格的象征。我们熟知一句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花开得美丽、果结得可口,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以致在树下踩出了一条小路。只要品德高尚、真诚、忠实,自然就会感动人,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