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朝向土地的歌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00 来源:贵州日报

■ 杨秀廷

乡村有魂,萦系着村魂寨胆的就是遍地生长的歌谣。

民歌在乡村大地上生机勃发,滋润人心。生活在黔贵大地上的各族人民,自古有唱歌的传统,节日礼俗、生产劳动,都以歌为伴。人们世世代代学歌、唱歌、传歌,人生的礼仪习俗,大山的神话传说,帝王将相的故事,本地重大历史事件、乡规民约、婚嫁、农事等等,都被编进歌谣里,通过歌谣传唱,引导人们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教化子孙,传承文化,促进各民族的交往融合。

在乡村行走,总会与民歌相遇。传统乡村文化在被冲击的同时,也在被重塑,乡村里,人群应和着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呼唤,不断地往外走,原有的文化传承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村里最旺盛的精神作物就是思念和回望,在这样的乡情里,民歌的根最是扎得深,扎得稳,也最是牵动游子的心魂。民间歌谣的复苏,已经成为乡村里一种温暖的守望和期待。

山寨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人们唱起生命的礼赞,感谢祖先赐福,祈祷土地吉祥。一个生命在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得不向尘世告别的时候,人们则唱起了挽歌,送别“一个熟透的果子”落地,回到大地的怀抱。悲欢苦乐、生老病死,都可借用歌声来表达,这样的歌唱,有爱与哀愁的倾诉,有族群传统价值观的述说,也有个体对生命、劳作和爱情的憧憬、愉悦、忧伤、失落,因而民歌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比如一首流传在黔东南的苗族民歌这样唱:“大山砍柴不用刀,大河挑水不用瓢。一棵树上一窝雀,一滴露水一匹草。”凝练而生动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和人们对一草一木的敬惜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人生在世要珍惜光阴年华的寓意。

民歌与乡愁,构成了乡村俗常的记忆,人们背井离乡的欢颜苦楚和对故土家园的款款深情,借助民歌演绎成对生活和命运的爱与和解。在时光泛滥后湮没了一座座村庄的乡土,民歌让乡土在葆有梦想的同时,还生长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内心的苏醒,给村庄提示思念和疼痛。

乡村社会曾经温暖了一颗颗守望故土家园的乡心。费孝通先生那一代人,特别是那个时代从乡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对乡村最是深情。费先生认为乡村社会的美好,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乡村社会里,唱歌不仅是情感寄托,而且能够消解生命的困惑,如一首民歌唱道:“唱支山歌来解闷,喝口凉水打湿喉。凉水解得心头火,歌声解得人忧愁”。乡村的时光,在这样的歌唱里,变得清澈、舒朗,人们的心里,会从歌声中体悟到生命的恩泽,享受到生活的阳光。

黔东南是民歌盛放的沃土,“歌养心,饭养身”的生存理念调教着一代代山里人,也丰润了这片乡土的情感慰藉。无论是自上而下的道德伦理建构,还是蓬勃于社会底层的礼俗生发,人们都通过歌唱来表达对天地万物的善意。这里“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歌山花海生息着山地民族蓬勃的乡愁。近年来在苗乡侗寨出现的“道德歌堂”“民歌调解矛盾纠纷中心”等创新实践,人气不错,这是民歌主动融入当下的一种时代表达,既传承了民歌的根脉,又找到了民歌契入新时代的创新路径。

民歌有自己的生存系统和自我修复能力,哪怕是微弱的,却未曾停歇,民歌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因为人们深信,朝向土地的歌唱,可以医治受损的记忆,那些被岁月磨损和遗失的美好,在民歌里或许还能重新寻找得到。而今的乡村,虽然许多传统的唱歌仪式和活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但人们日渐认识到民歌传承的意义,民间歌谣又在新生活的更迭中找到了新的传承载体——那就是活跃在流动人群中的民歌QQ群、民歌微信群等,在那里,人们会听到萦系着乡愁的民歌。“光阴流走情意在”,民歌的故事,跟着新时代的脚步,走出山村,走出大山,又悄然走进人心和期待。

民歌记录着乡村的晴暖和忧伤,那些被大山挤压得或尖厉或深沉的歌喉,那些向天长歌或低到尘埃的歌唱姿势,都是爱与哀愁的生命陈词,是一座座青山,一条条溪河,一个个村寨,一支支族群,经由时光磨砺的心灵史。乡村记忆虽然在时光的堆积中不断被覆盖,而关于民间歌谣的那一页,却在一代代人的情感擦拭中历久弥新。

民歌是乡村的精神胎记。找到民歌,就能找寻到我们的故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唱响乡村振兴!山东小戏小剧春节假期格外忙
...故道我的家》是张显祯创作的一首合唱民歌,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化。这些年,古桑群树影斑驳间,公园内潺潺溪水旁,古桑民歌经由夏津县民间艺术团的演绎传遍大街小巷。他们演得认真,过
2024-02-14 08:56:00
乡村行·看振兴丨云南三家村:唱响边陲群众幸福歌谣
...村旅游初期,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他就带头干:流转土地开办农家乐,将农家种植养殖业等纳入到农家乐业态中,让各项产业实现互嵌式发展。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过去73%的村民都靠外出务工
2023-11-25 13:57:00
文脉传承 戏韵流芳 《国风超有戏音乐会》走进广东新兴县
...民系的发祥地,广府文化在此浸润着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这里既有百年传承的粤剧、热烈奔放的南狮,也有清幽雅致的茶艺和流传广泛的民间歌谣。新兴县青山绿水,幸福宜居,是一座“藏于
2025-06-20 14:34:00
走出大山为何又重回大山?她的回答在歌里
...感乡,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黎家人,从小跟着奶奶哼唱黎族民歌,对音乐格外痴迷。在她儿时的印象中,学校师资紧缺,一名老师兼任好几门课程,学生一个学年能学到一首新歌曲都成了奢望。泥泞的
2024-04-02 08:45:00
采诗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内参资政
...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可见,不同时节有着不同的气候状况,而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通晓时节,对于农耕意义重大。除此以外,这首诗
2022-12-25 15:07:00
海洋历史文化名港名镇名村 | 三亚保平村:千年古村落的保护与守望
...的历史。千年古树环抱,龙溪凤水交汇,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平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海南十大文化名村、革命老区村。2010年,被列入
2023-12-09 00:10:00
妩媚的药乡
...老赵,他们都是军转干部,都做过驻村扶贫工作,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都已经退休,但依然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宣传板党文化和乡村振兴,成为板桥的文化名人。在这个春天,我们相会在
2024-05-19 00:39:00
《醉吴歌》将于6月19日全国公映
...纂《山歌》的传奇历程,首次在大银幕上全景式呈现江南民歌的文学魅力与人文价值,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山歌,全国各地皆有,尤以吴地山歌最为兴盛。冯梦龙作为明代通俗文学
2025-06-18 14:25:00
E法黔行|当侗歌邂逅法治:民歌普法绘就榕江和美乡村“新枫景”
...,这块凝聚侗族传统治理智慧的青石旁,新添了数十块"民歌普法"展板。"我们把相邻权纠纷编成《拦路歌》,把婚姻家事写成《坐夜歌》。"三宝侗寨村民杨妮轻拢发间银簪,抚过新制的普法歌
2025-02-24 04: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