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都柳江畔的晨雾还未散尽,三宝鼓楼已传来清亮的歌声。"调解纠纷莫要慌,款约碑前细思量......"身着靛蓝百褶裙的侗家阿哥阿妹指尖划过琵琶弦,将民法典条文化作山泉般的调子,在村中鼓楼广场唱响。2月22日,“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采访团刚踏入榕江县三宝侗寨,就被这穿越时空的法治对话所惊艳。
走进三宝侗寨,只见鼓楼前的款约碑历经风雨,碑文里依稀可辨"和睦相处""有难相帮"的古老盟约。如今,这块凝聚侗族传统治理智慧的青石旁,新添了数十块"民歌普法"展板。
"我们把相邻权纠纷编成《拦路歌》,把婚姻家事写成《坐夜歌》。"三宝侗寨村民杨妮轻拢发间银簪,抚过新制的普法歌本。这位年轻的歌师,正和阿哥阿弟一起将"防电诈""遗产继承"等法律术语,编织进传唱千年的侗族歌调。
转过鼓楼翘角飞檐,初春的寒意也抵挡不住村超足球场的热浪。绿茵场上,2025年贵州村超预选赛第五轮比赛正酣畅。赛场旁,普法宣传也热闹开展。在“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里,县检察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榕江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张庆介绍,他们将法律宣传手册分发给前来观赛的市民,“在村超赛事期间,我们会主动找到观赛台上的群众,来对他们进行一些普法,或者在赛事期间主动为群众提供一些法律服务。”张庆说,在2024年的夏季赛事上,"双语调解员"吴方锦就处理过一起游客纠纷:"有位外地球迷和本地商户起了摩擦,我们用'款约调解法',既讲法理也讲乡情”。吴方锦翻开的调解记录本里,村超开赛以来的237件纠纷,98%当场化解。
夜幕降临,古榕树上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三宝侗寨的“法治夜校”就会准时开课,村民们捧着手机扫描古树上的二维码,跳转进"法治榕江"直播间。“上周刚讲完网络消费维权,这周要教大家防电信诈骗。”三宝侗寨法律明白人吴忠平调试着直播设备。大屏上实时滚动的弹幕里,"萨玛"(侗语"祖母")们用方言讨论着刚学的法律知识,十万+的观看量让这个深山侗寨与数字时代紧密相连。
吴忠平介绍,他们以歌为媒,双语普法,很多邻里纠纷,婆媳矛盾都在歌声中轻松化解,多年来,村子实现矛盾不出村寨。
这也是近年来,榕江县借助少数民族地区“饭养身,歌养心”的文化风俗传统,创造性地用民歌、山歌等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寓教于乐,进村入寨的生动实践。同时,榕江县还探索创建了“123”民歌普法新模式,通过建立“一套机制”,做实“两个载体”,用活“三个抓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法治宣传的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少数民族民歌普法新模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月光漫过2400年树龄的"古榕群",鼓楼、款碑、球场、直播间在光影中叠合成奇妙的蒙太奇。当古老的"款约"智慧与现代法治精神在民歌中相遇,当沸腾的村超激情与基层治理创新在绿茵场交融,这座黔东南小城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法治注脚。正如老歌师杨秀珠新编的歌谣所唱:"法治清泉润青山,古调新声共悠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一审 方勇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