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黔贵大地,一场“法润人心”的大幕正悄然展开。
近年来,贵州以大数据为引擎,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少数民族特色为纽带,将网络普法融入时代脉搏,打造出兼具创新性、地域性和实效性的法治宣传新范式。2月21日至25日,“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采访团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后,一路纷纷点赞数字赋能下的贵州红色基因、民族文化与大数据融合的法治宣传,正在为全国网络法治建设贡献着独特的“贵州经验”。
数字赋能:大数据立法与智慧普法双轮驱动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深谙“法治是数字经济的基石”。 2016年以来,贵州省先后颁布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全国首部省级大数据安全保护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和全国首部省级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地方政府规章《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逐步构建起覆盖数据共享、开放、安全的全链条法治体系,成为全国大数据立法的“领跑者”。
在普法实践中,目前,贵州正打造“法管家”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出“AI+法律”智能服务,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搬上“云端”;通过“E法黔行”品牌矩阵,打造短视频普法、直播释法等新场景,以“网言网语”破解“法言法语”的传播壁垒。如2024年“网络普法看贵州”短视频征集活动吸引超1.2亿次浏览,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案例。而贵阳新印1950文化创意街区更将法治元素嵌入商业空间,通过模拟法庭、诚信亮照等“沉浸式普法”,让法律知识在商圈与社区落地生根。
红色铸魂:法治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交响
贵州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之地,红色血脉中流淌着法治的基因。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游客通过AR技术“触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感悟革命年代的法治实践;老城街道的“行走党课”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民法典》条款并置,以历史映照现实,让法治教育直抵人心。而在贵阳的“红飘带”数字体验馆,全息投影再现毛泽东手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场景,观众扫码即可获取条文解读,红色法治文化以科技之力焕发新生。
黔东南州依托“黎平会议”遗址推出“双语普法”(汉语+苗语)直播;毕节市在“鸡鸣三省”景区开设“法治山歌擂台”,将《乡村振兴促进法》编成苗家飞歌,让红色精神与法治实践在数字时代完成“跨时空对话”。
民族共融:法治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响诗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普法工作与民族文化“同频共振”。在榕江县三宝侗寨,千年侗歌“邂逅”法治,民歌普法绘就了和美乡村新画卷;剑河县在“六月六”仰阿莎文化节上,法治宣传与苗族水鼓舞同台;三都水族卯节中,法官化身歌者,将《民法典》编入水歌对唱;雷山县聘请非遗“嘎百福”传承人,用传统曲艺演绎法治故事。
“普法山歌”“法治蜡染”“法扇传情”……贵州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民族语言、非遗技艺与节庆符号,既破解了语言障碍,又激活了文化认同。如望谟县在芒果丰收季开展“芒芒人海”普法,金沙县火把节发放“法治小扇”,法治宣传与民族生活的深度融合,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群众共识。
成效与启示:从“普法高地”到“治理样本”
贵州网络普法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群众法治素养,更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遵义红色法治示范带通过“五民主三公开”制度,将民主集中制精神融入社区治理;丹寨县“七进一专列”普法活动联动非遗展示,实现法治与文旅的双向赋能。数据显示,贵州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提升23%,群众法治满意度达92.6%,法治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
从大数据立法到红色基因解码,从民族风情浸润到数字技术赋能,贵州的网络普法实践证明:法治建设绝非刻板的说教,而是根植于文化、服务于民生的系统工程。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实交织、科技与人文共舞,法治精神正以多元姿态融入每一寸肌理,为新时代“中国之治”写下生动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一审 方勇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