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长航期间做好健康防护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长航期间做好健康防护■张海玲毕新岭姜晨绘海军官兵在长航期间,受环境影响,较容易出现失眠、晕船、日光性皮炎等疾病。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及发展过程,可以帮助官兵准确判断自身情况,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整理了一些长航期间的健康防护知识……更多
科技助力春耕“加速跑”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田畴染新绿,春耕正当时。近日,伴随着“铁牛”的轰鸣声,辽宁越秀辉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40万亩种植基地春耕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正式启动。2021年以来,越秀辉山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该公司利用北斗卫星的定位与导航功能,在百余辆农耕拖拉机上安装自动驾驶系统……更多
从A到D 你会怎么选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饮料进入分级标识时代从A到D 你会怎么选饮料瓶上标注了“糖脂指数”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0糖”“0卡”“0脂肪”的饮品成为深受追捧的新卖点。今年3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正式启动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通过标注等级……更多
激活“一朵菌”的致富密码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监督故事激活“一朵菌”的致富密码“菌种采购没有问题了吧?技术指导上门服务了吗?”暮春时节,永仁县宜就镇羊肚菌种植基地生机勃勃。伴随着春耕、春种、春管工作步伐,镇纪委干部来到这里,与种植户扺掌而谈。“老板卖给我们的菌种都是经过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把关的……更多
做好“五一”假期及春夏季疫情防控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五一”假期及春夏季疫情防控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报道:27日,记者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微获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五一”假期及春夏季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更多
雅诗兰黛旗下品牌含致癌物舆情风波未息
本文转自:中国医药报【热点扫描】舆论不断追问公众期待真相雅诗兰黛旗下品牌含致癌物舆情风波未息事件概述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独立实验室瓦利苏尔(Valisure)公布的一份抽检报告显示,在一些过氧化苯甲酰(BPO)痤疮治疗产品中苯的含量可能“高得令人无法接受”……更多
糯米饭里的故乡情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每每闻到那浓郁的醇香,我总会想起奶奶做的糯米饭,想起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光,想起那欢声笑语,糯米饭勾起的是我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回忆。奶奶很疼我,每年“三月三”,她总会早早地在门前那口沧桑的老缸里泡好枫叶水,用那水做我最爱的糯米饭。有一次,天还没亮……更多
晴隆县:移栽头花蓼 增收有“良方”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久旱逢甘霖。连日的阴雨天气,为头花蓼移栽提供了良机。4月23日清晨,走进晴隆县光照镇野麦冲村马京组中药材头花蓼育苗基地,一箱箱鲜嫩的头花蓼幼苗长势良好,煞是惹人喜爱。不一会儿,基地便忙碌起来,起苗、点数、装筐、搬运……周边群众齐聚基地,抢抓时令……更多
82岁老人突然昏迷 原来是脑内“炸弹”惹的祸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两个月前,82岁的肖奶奶突然感到头痛,以为是流感并未重视。一周后,老人的突发头痛明显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全身抽搐、昏迷的症状,被120紧急送到株洲市人民医院。经过辅助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当时,患者病情极其危重,要救命……更多
新农机“出马” 单产提升“有道”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装有辅助驾驶系统的播种机正在作业田畴染新绿,农事催人忙。4月25日一大早,伴着隆隆的机器声,平定县岔口乡红富庄村的一片农田里,玉米播种前的准备作业已经开始。市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赵根所熟练操作,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整片地的撒肥、旋耕。“一会儿……更多
“井冈山”品牌要“特上加特”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龙玉然“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工程。2023年,“井冈山”品牌农产品销售额74.4亿元,平均溢价15%以上,带动近40万农户增收,其中脱贫户收入增长13.9%,增幅全省第一。“井冈山”品牌入选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100强(列85位)……更多
从“四镇建设”看荫营高质量发展轨迹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阳泉大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5G蛋鸡标准化养殖项目建设现场刘备山下,荫营河畔,坐落着郊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荫营镇。淳朴的荫营人从不乏乘风破浪的勇气,唯旗必夺、争创一流像是他们的性格基因。过去这一年,荫营镇可谓硕果累累: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更多
水城区3万亩烤烟移栽忙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烟农搬运烟苗。□本报记者 张 兰眼下正是烤烟移栽的关键时期,水城区各种烟乡镇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烟农们正抢抓时节,铆足干劲进行烤烟移栽,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走进水城区阿戛镇盐井村,成片的烤烟基地经过起垄、覆膜后,整齐划一、颇为壮观……更多
乘坐“熊猫专列” 乐享美食之旅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熊猫专列”上推出的钵钵鸡和其他特色美食。胡志强 摄胡志强 杨 晨“熊猫专列”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卡通与浪漫的感觉,而这趟列车的一大特色便是“熊猫美食”。难以想象,乘坐一趟火车出行,可以一边吃着钵钵鸡、熊猫汤圆、龙抄手等特色小吃,一边欣赏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更多
“蔬菜博士”结缘黔西南州菜心产业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杨学东博士(中)在菜心基地传授十字花科授粉知识“种植菜心,要避免高温影响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义龙新区德卧八光海子菜心基地,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说着普通话的科研人员小心叮嘱菜农种植菜心的注意事项。育苗、移栽……更多
“接二连三”闯新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接二连三”闯新路——一季度黄冈经济微观察二本报记者 沈红星 汪欢 通讯员 董旗礼 王洋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52.96亿元,增速6.3%,较全省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全省第二;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89.87亿元,增速6.8%……更多
紧盯关键问题一抓到底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宋华英主持召开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警示教育会议紧盯关键问题一抓到底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本报讯(记者谢霄凌通讯员李瞳)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华英主持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警示教育会议,集中观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督导检查情况专题片……更多
比村名更美的是共建风貌的用心
本文转自:青年报咖啡馆的内部设计和集装箱外的葱郁树木相映成趣。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干耀祖为露营地取了个既俏皮又充满本土味道的名字。 美丽乡村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值得借着春日跋涉一番的,每一处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似乎都能赋予生活峰回路转。而对于当地村民而言,或许也能趁着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更多
紫薇镇 不负农时不负春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邓贵飞) 万物生,忙春耕。当前,正值农忙时节,为抢“农时”,不误“农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紫薇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美景。“整地、拉线、挖沟、撒肥、起垄、覆膜、播种”,大家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鲜食玉米种植现场,劳动的村民如起舞的精灵般摇曳生姿……更多
合水镇 千亩烟叶移栽忙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林家彩) 农事催人忙,移栽正当时。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高寨村大坡百亩高标准烟田里,层层梯土阡陌相连,条条烟垄线条分明,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高寨村大坡移栽现场,工人们打孔、发苗、栽苗、埋土、浇定根水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更多
株洲马拉松即将开跑 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2024年株洲马拉松将于5月4日上午鸣枪开跑,据了解,共有1.5万名国内外跑友报名参加。马拉松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长跑项目,我们要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呢?来听听株洲市三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的建议。赛前做好充分准备1.赛前要做好心理准备,马拉松是一项强度大……更多
玉屏枹木垅村提高 林下土地利用率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记者 石珍英 通讯员 田建园) 近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郁郁葱葱的密林里,十几个村民抢抓农时,正在玉屏贵福菌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栽种鹿茸菇,搬运、翻土、挖槽、下菌段、覆土,现场一片繁忙。“家门口工作,早上采菌,下午上棒……更多
它,让柳州螺蛳粉更酸爽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工人查看发酵罐上的数据。工人将食醋装箱。醋包是袋装柳州螺蛳粉里的配料包之一,一包食醋倒进柳州螺蛳粉里,酸爽可口。食醋生产成为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柳州螺蛳粉里的醋包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近日,记者走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的市醋宝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食醋生产车间一探究竟……更多
节前探访多地餐饮市场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吃得放心!节前探访多地餐饮市场江苏扬州富春茶社的包子开启热气腾腾的早茶时间,甘肃天水古城小巷的麻辣烫吸引着众多食客,湖南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伴着人们畅游夜市……五一假期在即,各地诱人的美食引发人们无限向往。记者在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探访发现,为了让游客吃得放心……更多
乡间田头有盼头
本文转自:青年报 今年年初,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共有9个区的48个乡村获评“示范村”。打开搜索引擎,以“上海乡村”为关键词,互联网会为你找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关联提问,比如说——“上海也有乡村吗……更多
脾胃虚寒体质是什么表现?——中医赵晨教授解答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不足,阳气温煦能力减弱,出现一系列寒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应用相关的药物的方式进行调理。脾胃虚寒的表现症状有胃痛、腹痛、呕吐、泄泻等。1、胃痛:胃部一直都在隐痛,病者害怕冷喜温,喜欢揉按,在空腹的时候,胃痛会变得更加严重,在吃了一些食物之后……更多
相由心生?抬头纹越多越容易患心脏病是真的吗?
相由心生,是指人的内心状态和外貌表现之间的关联,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性格特征可以通过他们的外貌表现出来。但是,这种说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抬头纹越多越容易患心脏病又是不是真的呢?今天将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关于相由心生,科学界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人的外貌和内心状态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更多
肠道有息肉,排便时常出现3个信号,别忽视
肠道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至肠腔的隆起物,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随着息肉的长大,可能会引起肠道出血、腹痛、腹泻等。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肠道息肉的存在,尤其是排便时出现以下3个信号,可能是肠道息肉加重的表现。信号1:便血肠道息肉在受到大便摩擦或者挤压时……更多
得了癌症,五年就是一个坎!减少病情复发,做好4件事
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五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五年生存率是衡量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代表着经过治疗,癌症患者能够生存五年的比例。尽管癌症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在不断提高,但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患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减少癌症的复发呢?以下4件事对于减少病情复发至关重要……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铜川市印台区秸秆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本文转自:阳光报■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侯娟郭 勇刚 文/图6月中旬,记者走进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穆家庄村一组的麦地,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
2024-06-21 00:09:00
麻味的清溪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袁久胜在我看来,汉源花椒给重庆火锅也做了不小的贡献,而汉源花椒最好的产地在汉源的清溪镇,清溪委实有些古老
2024-06-21 01:15:00
早诊早治 关爱“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每年的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今年的这一天也是“夏至”,北半球光照时间最长,旨在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
2024-06-21 03:02:00
黄花菜的美味密码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物种笔记】◎梁永刚山珍干菜家族中,金灿灿的黄花菜是有一定地位的,几乎可与木耳齐名。黄花菜的名字很独特
2024-06-21 03:36:00
走进黑土地深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吉林,105家科技小院正为乡村振兴助力——走进黑土地深处本报记者 李 舫 刘少华 门杰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1日 第 08 版)吉林省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
2024-06-21 03:37:00
樱桃红了心更暖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助力京郊振兴发展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夏天到了,樱桃熟了。对于通州区西集镇通宇仁合樱桃园的负责人韩先生而言,这个夏天,是个暖洋洋的丰收季节
2024-06-21 04:40:00
攻关种业 壮大产业——看吉林如何做强人参特产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长春6月20日电题:攻关种业 壮大产业——看吉林如何做强人参特产新华社记者薛钦峰、胡戈6月,东北的长白山地区不仅迎来旅游旺季
2024-06-20 17:54:00
白酒+老鹰茶入火锅有啥作用?看留学生沉浸式学重庆火锅
知道为什么在火锅打锅时,要加高度白酒和老鹰茶吗?近日,“火锅中国·麻辣万里”外籍学徒“学”火锅在重庆一家火锅店举行。在古街旧巷浓厚的烟火气中
2024-06-20 20:09:00
仁怀市盐津街道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居民安全意识,6月20日,盐津街道组织党员干部在体育馆广场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
2024-06-20 20:09:00
遵义汇川消防联合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综合体灭火疏散应急演练
6月18日,遵义市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大连路街道办事处在昆明路亨特购物广场开展城市综合体灭火疏散应急演练,共计120余人参加
2024-06-20 20:09:00
口腔健康专家谈|坏牙、智齿都可能诱发口腔肿瘤,千万别大意
孙淑玉烟台报道实习生张雪通讯员王茜玮李姝慧智齿不发炎就不用处理?残根残冠不拔也不影响口腔健康?怕疼、怕花钱甚至只是因为怕麻烦
2024-06-20 20:33:00
我国十年来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新华社电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
2024-06-20 20:50:00
困扰20多年,“X型腿”变直了
毕节市纳雍县的郝连(化名),年近七旬,因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20年之久,且未经规范治疗,双腿严重外翻,演变成了“X型腿”
2024-06-20 22:13:00
赤水市长期镇:“五老”宣讲进校园 护航青春伴成长
6月19日,赤水市长期镇组织镇平安法治办、镇“五老”志愿者走进长期中学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活动。课堂上,“五老”志愿者与禁毒宣传工作人员通过PPT课件演示
2024-06-20 22:13:00
近期,我市发生多起患者在公共场所癫痫发作事件。当患者癫痫发作时,现场群众该如何科学急救?6月20日,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梁毅平提醒
2024-06-20 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