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黑土地上选种备耕忙——铁岭蔡牛镇张庄玉米合作社见闻“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一过,在辽宁黑土地上,如春雷一样的备耕火热展开。2月12日上午,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更多
关注秋收丨辽宁铁岭:黑土地上的“种田经”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沈阳10月20日电 题:辽宁铁岭:黑土地上的“种田经”新华社记者武江民、阚思邈根根玉米棒硕大丰满,株株大豆“摇铃”,田地里的赵玉国被丰收的喜悦包围,向近百名外地农民讲起自己的“种粮经”...……更多
技术翻新 单产攀高——辽宁黑土玉米耕种见闻
...,不起垄,直接完成播种、施肥等所有工序。蔡牛镇张庄合作社是这项耕作技术的受益者。张庄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10余年来,这片田坚持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蚯蚓多来,土也越来越厚实。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更多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进入11月,东北黑土地秋收基本结束。乡村里,烘干塔机器轰鸣,农民们正把烘干后的粮食装进粮仓;村路上,满载着蔬菜、饲草的货车往来穿梭。秋收后的东北大地,是一派丰收忙碌景象。良种...……更多
辽宁16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启秋收益100余斤
一望无垠的黑土地,金色的稻浪翻滚,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机车轰鸣声由远而近。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省盘锦市,16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启秋收。“今年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可以在手机端实时了解水稻长势,明确什么时间...……更多
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东北黑土地耕作新观察
...,一场稳面积、转方式、促增收的耕作交响曲正在奏响,黑土地上的耕耘画卷徐徐展开。科技赋能: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乡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上,几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匀速行驶,机...……更多
...辽宁日报铁岭市昌图县通过抛撒有机粪肥等措施积极保护黑土地——给黑土地“加油”为生产优质粮助力本报记者 王晓波初春时节,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张家炉村的农田间,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开展施肥作...……更多
听,黑土地上传来丰收乐章
...。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9月,吉林大地俯瞰如画。广袤的黑土地,集汇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托举出遍地的耀眼金黄。蓝天下,榆树市八号镇大岗村玉米植株密实又整齐。“我们实行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你看,这玉米棒儿...……更多
“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业指导。”贾贤荣说。未来可期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东北黑土地因稀有而珍贵,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辽宁省铁岭县张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挖开一株玉米旁的黑土地,黑土层和玉米根系清晰可见。“我们持续运用保...……更多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旬,秋收后的东北迎来一场降雪,田野里逐渐安静下来。黑土地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高高的“楼子”装满了玉米,泛着金黄。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虽然局部遭受洪涝灾害,但粮食作物总体长势好于常年,粮食生产再获...……更多
梨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黑土地筑牢“大粮仓”
...梨树县委、县政府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黑土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广“梨树模式”,创新良技良法,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3年,梨树县以‘梨树模式’秸秆还田为主体,探索...……更多
相约农博|守护大国粮仓——粮食“强芯”助丰收 科学耕耘黑土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8月22日,在临近长春农博园12号门的玉米及栽培展示区,这里占地3000平方米,主要展示玉米优良品种及托管模式。往来的人群中,不时有本地及周边各地赶来的农民朋友驻足,三五成群交流着各个玉...……更多
...。在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吴家村禾谷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大片的田地方正平整,水泥沟渠崭新整洁。“今年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农田450公顷,特别是水渠修好后,渠道保水量大、灌溉速度快,原来7天的灌溉任务...……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喜上眉梢:“和3年前总书记来的时候相比,现在我们的黑土地保护、农业现代化等方方面面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这玉米棒长得多结实。”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更多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养好用好黑土地——记双辽市辽南街秀彬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娄秀彬“农民土地托管,我们合作社统一使用种肥、统一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终极目标,让农民真正过...……更多
保护黑土地  育出吨良田
...着堆放如小山般的玉米,喜上眉梢。丰裕村被誉为巴彦“黑土地保护第一村”。丰收的密码,就是精心呵护黑土地“大熊猫”。从2018年开始规模化实施黑土地保护,同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相衔接,将土地进行平整,合理地...……更多
这里的玉米种植尽显“科技范儿”
...地建在张庄合作社,因为这里地处黄金玉米带,有宝贵的黑土地,还因为赵玉国这个老把式,在种地上有很多实用的办法。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上,张庄合作社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更是实现了相互促进、合作共赢。赵玉国会借助科...……更多
“水肥一体化” 打通黑土地“经脉”
...断地输送“能量”。 梁闯 摄 本报记者 梁 闯金秋十月,黑土地上一派繁忙。连日来,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天雨合作社)的几台收割机正忙着开展秋收作业。与其他玉米地块不同,一条...……更多
黑土地里话丰年——全国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秋收观察
...该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面积达285万亩,不仅使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持续深入,更为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助力,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梨树县青堆子村,一台台农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隆隆作响,收割、摘穗、剥皮一次...……更多
...术等种田经验分享给周边农户,让丰收的喜悦播撒在这片黑土地上。2022年,杜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头实施大豆扩种计划,种植大豆3000余亩。当年,扎赉特旗大豆示范田创内蒙古旱地大豆高产纪录,并以大豆亩产303.4公斤的...……更多
...提升耕地地力,对项目区内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等黑土地保护技术措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户等,给予服务和物化补助;对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家庭农场等主体和实施保护性...……更多
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丰收筑基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生态功能逐渐退化。近年来,黑龙江省正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更环保、...……更多
吉林:土地增效 农民增收
...满满奋斗心】本报四平10月5日电(记者任爽)金秋的吉林黑土地,处处秋色怡人。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着边际。清风吹过,金黄色的玉米棒露出了头,田野里随之泛起层层黄绿相间的波浪。面对丰收...……更多
乡村振兴|“老农人”闯兴农路
...用农机库房和粮食仓库,紧锣密鼓地建起加工厂。八月的黑土地,青纱帐里一个个玉米棒硕大、丰满。在东兴村,一辆辆满载玉米的拖拉机缓缓驶入,一穗穗玉米经过扒皮、切头去尾、高压清洗、蒸煮风干……实现了从农产品到...……更多
人民日报点赞铁岭市昌图县利用科技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层比较薄,平均为20厘米,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成了这里黑土地保护的重要课题。“近两年,昌图县粮食年产量从53亿斤左右提升到了55亿斤以上,主要因素便是持续提升耕地中的有机质含量,养肥了这片黑土地。”中国科学院沈...……更多
相约农博丨驰骋黑土地 田间好帮手 农博会上的机械化风景
...工作,为企业和农民朋友搭建平台载体,让更多农机驰骋黑土地,成为田间好帮手,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
黑土地上播下新希望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黑土地上播下新希望——产粮大市佳木斯春耕见闻“种得不错咧!”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兴隆岗镇兴胜村,黑土地上夹杂着泛黄的秸秆。远处,崭新的红色农机正隆隆地向前开去,留下两条笔直的车辙。41岁的...……更多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民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土城子村志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分拣收获的玉米(2022年11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在黑龙江省富锦市,许多种稻大户之前引进日本品种,这几年纷纷换成既能抗...……更多
2022-12-19 14:47九连,粮仓,密码
...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表示,作为一名东北黑土地上的新农人,在黑土地上推广新技术、新理念,自己乐在其中。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地区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韩凤香说:“还记得小时候,村里的...……更多
保护性耕作新模式受青睐
...也越来越深,跟旁边的普通地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都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功劳。”机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青强高兴地说。今年3月初,自治区农牧厅发布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扎赉特模式榜上有...……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长安区医院眼科与介入血管科成功开展首例眼卒中介入手术
本文转自:阳光报阳光讯(记者 张华)近日,西安市长安区医院眼科与介入血管科联合,成功为一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实施了眼动脉溶栓术
2024-06-26 02:10:00
东疆为百姓“吃全球”搭建好平台
本文转自:今晚报进口凤梨海关通关放行1.5小时后在超市上架东疆为百姓“吃全球”搭建好平台本报讯(记者岳珊)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
2024-06-26 02:38:00
副中心飘起浓浓咖啡香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从一店难寻到四处开花副中心飘起浓浓咖啡香本报记者 孙云柯潮流时尚的都市,总少不了咖啡的味道。过去,在通州
2024-06-26 03:36:00
山坳里养出生态肉鸡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通讯员 石延寿仲夏时节,地处脑山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孙家庄村,麦浪翻滚
2024-06-26 03:35:00
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利用血液发电并测量电导率新型芯片可快速监测健康情况【总编辑圈点】科技日报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近日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
2024-06-26 03:56:00
水田显新绿 第六埠村插秧忙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水田显新绿 第六埠村插秧忙特色农产品时隔一年将重回餐桌本报记者 王音从昨天起,西青区第六埠村的300亩水稻开始了为期3天的插秧作业
2024-06-26 05:16:00
荔枝好吃别贪嘴,当心吃出“荔枝病”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读者来问:什么是“荔枝病”?荔枝季来临,怎样正确吃荔枝?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健康的疑问,请与我们联系。热线电话
2024-06-26 05:16:00
“暴力梅”催生“梅雨病”,谨防身心都“发霉”
本文转自:文汇报入梅后,申城医院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就诊量均有上升“暴力梅”催生“梅雨病”,谨防身心都“发霉” ■本报记者 李晨琰上海已入梅一段时间
2024-06-26 05:17:00
将“菜园子”与“菜篮子”温暖连接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赵 慧蔬菜刚从地里摘下来,“转身”便坐上公交车进了城。在隆德县,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近年来,当地共开通29条城乡公交班线
2024-06-26 05:35:00
刘爱国:葡萄酒就是我一生的事业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本报记者 陈 郁刘爱国,酩悦轩尼诗夏桐酒庄首席酿酒师,也是国家一级品酒师、一级酿酒师。今年5月,刘爱国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24-06-26 05:35:00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本文转自:文汇报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用数字化“书写”一粒米的成长故事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
2024-06-26 05:16:00
作品讲究“与众不同”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创意咖啡赛用咖啡“讲故事”作品讲究“与众不同”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崔曜 实习生 张铭麟6月25日,在咖啡制作比赛中
2024-06-26 05:35:00
所谓养生直播不能成了“坑老陷阱”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养气血、健脾胃,教你一招解决身上老毛病……看到这类短视频的推送,不少老年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一看究竟,结果点开“报名”就会弹出一个二维码
2024-06-26 05:36:00
种植花棒绿富同兴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阿拉善左旗种植花棒绿富同兴 □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曾令飞走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乌日图霍勒嘎查百万亩花棒基地
2024-06-26 05:35:00
蔬菜育苗鼓起村民腰包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临河区蔬菜育苗鼓起村民腰包 □本报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子欢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2024-06-26 0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