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技术翻新 单产攀高——辽宁黑土玉米耕种见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8 15:09: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五一”假期正逢春耕农忙,辽宁铁岭县蔡牛镇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种地像画五线谱,农机轰鸣而过,每播种几垄玉米就空着一块地,用来覆盖去年被粉碎的秸秆。从高空向下看,田野里的线条一粗一细,整整齐齐。他们是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的保护性耕作团队,正在试验一种新的黑土耕作技术:田间条带状播种,种植带种植玉米,休耕带当年不播种,仅覆盖还田后的秸秆。两种条带间隔种植,下一年再相互交替。“我们在种植带上密植玉米,这样保证不减产。”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齐华说,与此同时,休耕带让秸秆有时间慢慢腐烂一年后,春天免耕播种机一次性作业,不整理土地,不起垄,直接完成播种、施肥等所有工序。蔡牛镇张庄合作社是这项耕作技术的受益者。张庄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10余年来,这片田坚持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蚯蚓多来,土也越来越厚实。

技术翻新 单产攀高——辽宁黑土玉米耕种见闻

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村民在播种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龙雷摄近年来,赵玉国在合作社专门为沈阳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建起了办公室和实验室。多年下来,赵玉国也学到了不少“真经”,地越种越厚实,还能实现高产。同样一亩地,他就能比别人多打100到200斤玉米。同样是高产,阜新市彰武县同心创展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用的是玉米密植,将播种密度从原来的3000余株/亩,增加到4500株/亩至6500株/亩。春耕时节走进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农机手驾驶着北斗导航播种机直线匀速前行,可以通过提前设定线路和地块数据,将播种间距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联合社副理事长张博轩说,北斗导航提高了玉米播种精准率。在玉米生长阶段,他们还会通过墒情仪动态分析土壤情况,远程操作浇水、施肥,提高出苗率和存活率。2023年,彰武县作为全国19个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之一,承接实施了国家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62万亩。经测产,项目区平均每亩增产680斤以上。北甸子村的600亩单产提升地块,首次种出了玉米“吨粮田”,亩产达到2135.2斤。今年春天,阜新市逐步扩大单产提升工程实施面积,落实玉米单产提升地块40.75万亩,并成立22个专家服务团队,指导单产提升行动,开展技术培训,真正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记者武江民、邹明仲)(来源:新华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 摄“亩产1081.23公斤,这是贵州省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最高单产。”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籽粒玉米高产示范田测产现场,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推科科长杜玉婕说。贵州
2023-10-03 21:49:00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术。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建说,过去用传统耕作方式,玉米单产不高,如今好品种搭配好技术,实现大幅增产。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和农技推广,越来
2023-11-24 07:06:00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术。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建说,过去用传统耕作方式,玉米单产不高,如今好品种搭配好技术,实现大幅增产。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持续推进种业振兴和农技推广,越来
2023-11-24 13:10: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黑土地上选种备耕忙——铁岭蔡牛镇张庄玉米合作社见闻“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一过,在辽宁黑土地上,如春雷一样的备耕火热展开。2月12日上午,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
2023-02-13 03:24:00
昌图推动玉米亩产“吨粮”常态化
...正常年景玉米平均亩产在670公斤左右。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水肥资源效率和种植效益,助推玉米亩产实现“吨粮” 常态化,近年来,昌图县积极推广应用各项农业新技术。玉米密植精
2024-05-31 06:03:00
【在希望的田野上】东北地区春播进度过半
...第一大粮食作物,今年计划春播4200万亩,当地在8个玉米单产提升重点县整建制推进高密度种植、高效率肥水技术。彰武县着力补齐滴灌设施短板,不少农机具上都安装了滴灌架,播种、滴灌
2024-05-12 21:15:00
关注秋收丨力保收成 科技助力——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秋收见闻
...来,东北三省通过良种、良法、良机等相融合,提高作物单产,提升粮食品质。金秋时节,各地正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粮食顺利归仓,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黑龙江省五常市有着“中
2023-10-25 21:48:00
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石家庄10月12日电 题: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苏凯洋、赵鸿宇、郭雅茹寒露已过,秋高气爽。燕赵大地的田间地头,随处
2023-10-12 17:38:00
吉林:黑土地上展现火热干劲
...年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公顷玉米收获超3万斤,单产提升明显。流水村计划集约更多土地推广新技术。“滴灌带需求增加,自己生产节省一大笔费用。”该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建说。10月1
2023-12-18 18: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农行临西兴业路支行:金融知识如细雨,浸润邻里街坊心
鲁网11月14日讯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正像一阵和风细雨,悄然进入街巷院落、企业园区
2025-11-14 11:31:00
农行沂水县支行:集市里的“货币卫士”
鲁网11月14日讯近期,农行沂水县支行在储蓄业务中多次收到假币,且假币的持有人多为附近菜市场卖菜的老人。为切实提升周边群众的反假意识和识假能力
2025-11-14 11:32:00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为积极落实上级行普惠金融推进工作部署,建行临沂义堂支行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紧扣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
2025-11-14 11:32:00
联舌工坊创始人李奇斌与李宁到哈萨克斯坦考察 洽谈预制食材出口及考察BAMX摩托车品牌
阿拉木图,2025年11月‌中国预制食材领军企业联舌工坊联合创始人李奇斌、李宁近日率团到哈萨克斯坦考察,就预制食材及调味酱料出口业务与当地企业展开洽谈
2025-11-14 11:34:00
轻信“投资理财” 芜湖一市民19万养老钱差点“打水漂”
大皖新闻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保住了19万元养老钱!”11月12日,芜湖市居民徐女士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表达着感激
2025-11-14 12:01:00
吉林骄傲!冠军张骐载誉归乡,机场致谢父母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62公斤级决赛在广东清远圆满落幕,吉林姑娘张骐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中沉着应战、敢打敢拼
2025-11-14 14:42:00
临沂四中勇夺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团体桂冠
鲁网11月14日讯10月18日—19日,“中国体育彩票杯”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举行。临沂四中勇夺高中组团体总分桂冠
2025-11-14 15:11:00
新雪季|吉林市打造“吃住购娱”特色消费场景
这个冬天,吉林市将重点打造哪些新消费场景和特色体验活动?14日,在2025—2026新雪季系列发布会第四场活动中,吉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
2025-11-14 15: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新雪季,吉林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及本地居民发放1亿元冰雪消费券,出台多项惠民惠企政策,激活消费市场,释放冰雪经济新活力
2025-11-14 15:15:00
河北迁安:文艺名家带学生领略翰墨书香
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李昕炜)11月13日下午,河北迁安阎家店镇中心小学书法社团的10余名学生走进迁安市博物馆,参观“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
2025-11-14 15:21:00
免签政策激活交流热潮,澳洲学子沉浸式体验现代中国 ——“汉语桥”优秀选手川渝研学行收获丰硕
近日,一支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多所高校“汉语桥”优秀选手及中文专业学生组成的研学团,圆满结束了在中国四川与重庆为期五天的深度文化科技体验之旅
2025-11-14 15:30:00
患者称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人流手术因医生“劳累”未清干净,医院拒绝接受采访
鲁网11月14日讯 (记者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民王女士(化名)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她于今年6月2日在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
2025-11-14 15:43:00
“云宝飞行器”点亮萌娃科学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汪蕾)近日,汉阳区黄金口幼儿园在“乐”文化背景下,深耕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让游戏回归生活现场
2025-11-14 15:46:00
教师的故事⑱| 把“记仇本”变成“记趣本”的引路人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
2025-11-14 15:46:00
范杰书画艺术工作室开馆暨作品捐赠仪式在淄博师专举行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苏清华)11月12日,范杰书画艺术工作室开馆暨中国画作品捐赠仪式在淄博师专图书馆举行
2025-11-14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