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2 17: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2日电 题: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苏凯洋、赵鸿宇、郭雅茹

寒露已过,秋高气爽。燕赵大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和农机忙碌的景象。在部分地区今夏遭受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河北兼顾抗灾减灾与单产提升,有序推进秋收秋种工作。

10月10日,在河北省定兴县柳卓乡东江村的农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鸣不停,摘棒、剥皮、装仓等环节高效完成。种粮大户杜振清站在地头,脸上透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的330亩地全部交给专业合作社管理,施肥、播种、打药这些工作都不用我操心。今年虽然受到汛情影响,每亩地仍能收入1200元左右,收成不用愁。”杜振清说。

定兴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共有43个村受到今夏洪涝灾害影响。“我们分地块、分作物、分受灾程度精准施策,组织专人指导农民补种改种,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定兴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韩昌顺说,“全县50.2万亩玉米丰收在望,今年的收成来之不易。”

天刚蒙蒙亮,河北省永清县韩村镇楼台村一处家庭农场内,十几位菜农忙着收割、打包成熟的生菜。经过40多天的生长,200多亩灾后补种的生菜迎来首批订单。

“受强降雨影响,原来种植的蔬菜基本绝收。”农场场长刘兵告诉记者,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组织工人进行二次补种,终于在10月迎来了收获。

农场门口,来自北京、河南、陕西等地的客户已经在等待装车了。“我们合作很多年了,这里的菜品质一直不错。听说补种的生菜成熟了,我们就立刻来地里收购。”河南客商李松领说。

据了解,为保障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廊坊市陆续推进补种瓜菜1.3万余亩,修复温室、菜棚1900余个。针对部分受灾地区冬小麦种植困境,调剂3000吨冬小麦种子、1.3万吨化肥和52台液压翻转犁,助力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河北未受灾地区依靠科学的田间管理、先进的农业装备等,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高效收割作业,以丰补歉。

“今年是个丰收年,少不了科学种植管理的功劳!”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告诉记者,他承包1000亩地种植花生和玉米,今年都实现了增产。“以前就知道闷头种地,不懂技术。现在有技术员指导,种地方法越来越科学。”

据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农情办主任崔英淑介绍,当地组织了百余名植保技术员为农民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根据农技人员测产结果,今年馆陶县玉米平均亩产559公斤,其中一高产地块亩产达844公斤。

无人植保机、北斗导航定位仪……今年的秋收中,这些现代农业装备成为提升秋收效率的得力助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永宁寨的玉米种植基地,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机身收集箱装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粒。所过之处,秸秆整齐地铺展开来。

在基地控制间里,种植户黄金亮向记者介绍各种设备:“以前这块地,雇佣百十号人起早贪黑地干,也要十多天才能收完。现在用上了这些设备,一天就能收割五六十亩地,不到一个礼拜就能全部收完。”

秋收如火如荼地进行,秋种也一刻不耽误。

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西吕营镇大西高村,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托管种植的蔬菜长势正旺。“玉米刚收割完就种上了菜,按目前的长势,蔬菜收完,还能接着种冬小麦。”村民王佐德正在田里忙碌。他把自家9亩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后,又在社里当上了“托管员”,多了一份收入。

“这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托管集体经营的发展模式深受村民认可,现在基本实现了整村托管。”大西高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平说,规模化生产后,每亩地成本大约降低40%,产量大约增加20%,耕、种、管、收、售各个环节都不用农民操心了。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9月份以来,河北省提前制定农机应急抢收抢种预案,确保秋粮稳产增产。目前,河北省秋收秋种进展顺利,全省秋粮收获已超80%,全省已播冬小麦692.6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逾2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施叶面肥、生物杀虫剂等,目前酸枣树成活率在95%以上。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负责人说,河北省超过1万名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受灾区域不同农作物的情况,分类施策、
2023-09-25 16:39:00
河北一线见闻:“烟火气”渐浓 民众生活逐步回归正常
...民众生活逐步回归正常。商圈“烟火气”渐浓12月29日,河北省会石家庄裕华万达广场,商家大多已开门营业,顾客三五成群穿梭其间。元旦、春节“双节”临近,不少商家的“主打款”已换成
2022-12-30 14:23:00
战“三夏” 夺丰收丨河北“三夏”生产一线见闻①:良种一粒重千钧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田畴尽染,麦穗飘香。6月7日,河北省宁晋县北楼下村的麦田一片金黄。机声隆隆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拨禾轮翻卷,不一会儿,饱满的麦粒便堆满了收割机的储粮仓。站
2024-06-11 08:34:00
提效率、减损耗、强服务——河北邢台夏收一线见闻
...北平原上麦浪滚滚,大规模机收作业正火热进行。记者在河北省邢台市采访时看到,当地通过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机收损耗、加强助农服务等措施,确保夏收顺利进行。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收割机在
2023-06-14 15:29:00
...开新局。优化环境,打造投资创业“热土”春节假期后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石家庄市推行区域评估加速产业落地,
2023-02-11 18:41:00
战“三夏” 夺丰收丨河北“三夏”生产一线见闻③:良机收麦显身手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高播种质量方面,河北省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精量播种机,确保苗全、苗壮,种植密度合理。(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2024-06-14 08:52:00
河北落实多项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保障丰收基础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今年,河北省秋粮生产遭受旱、涝双重灾害,如何通过关键举措的落实保障粮食整体丰收的基本面?来看看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有关负责人怎么说。 今年,河北秋粮种植
2023-09-17 17:18:00
众志成城 防汛救灾|河北高碑店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面对暴雨洪灾威胁,河北省高碑店市在灾前成功组织了10.9万名群众转移撤离,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目前,当地正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记者在高碑店市东马营镇何张村走访时,电力工作人员
2023-08-22 10:25:00
守望相助 重建家园——河北涞水洪涝灾区一线走访见闻
...民在清理农家院落里的淤泥。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的下庄村,邻近多个野三坡景点,是一个旅游特色产业村,主街道两侧宾馆、饭店、农家乐、超市等有100多
2023-08-10 09: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