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4 11:20:00 来源:杭州网

盛夏时节,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一人多高的玉米秆上长出几个巴掌长短的玉米棒,微风吹过,玉米叶、玉米须随风摆动。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喜上眉梢:“和3年前总书记来的时候相比,现在我们的黑土地保护、农业现代化等方方面面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这玉米棒长得多结实。”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这是7月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习近平走进玉米地,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吉林松辽平原素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的美誉,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先后调研了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康平街道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这片黑土地上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把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

梨树县牢记嘱托,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行走在田间,一派生机盎然、田肥粮丰的景象映入眼帘。

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总书记到梨树来,把黑土地比喻成‘大熊猫’,当时我在一旁听了倍感振奋。”在田里摸爬滚打40来年,王贵满亲眼见证了脚下这片黑土地的巨大变化。

过去农民种一季玉米,地要反复整、压4次,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层肉眼可见地变薄。遇上大风天气,本就变薄的黑土层被扬上天空,甚至露出下面的黄土。“这样的地咋能多打粮啊。”王贵满心中一阵酸楚。

为了减少风、雨等对黑土地的伤害,让黑土重新回到大地,王贵满与相关专家一同潜心研究,最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梨树模式”。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王贵满在指导学生们分析土壤状况。 李坤摄

“这个模式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通过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实现保护性耕作,关键是少动土。简单来说,就是用秸秆给黑土地‘穿衣盖被’,保护黑土不被大风刮走,降雨时也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秸秆腐烂后还能变成有机肥料。”王贵满笑着说,“总书记对‘梨树模式’作出了肯定,这又坚定了我们保护黑土地的信心和决心,3年来,‘梨树模式’推广面积由不足150万亩增加到300多万亩,翻番啦。”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场景。 人民网记者 王海跃摄

“梨树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始于2007年,至今经历了17个年头,从建立第一块面积225亩的试验基地以来,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3个阶段。如今,“梨树模式”研发基地已连续5年突破亩产“吨粮田”,“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肥沃土壤又重回大地。

截至目前,梨树县现有耕地总面积393.9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97.58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200万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16万亩,2022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41.2亿斤,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一大清早,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来到合作社的智慧大屏前,查看地里温度、风速、雨量等情况。

“自从地里有了气象综合监测站,我们啥也不愁了,这个‘智慧大脑’能帮我们把问题都揪出来。”面对近期降雨量较多的情况,韩凤香丝毫不慌:“监测站能告诉我们哪块地的哪个位置有积水,我们到指定位置去处理就行了,又快又准。”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大脑”。 (梨树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梨树县通过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在全县选择3家合作社建设了智慧平台、智能物联网平台,韩凤香口中的气象综合监测站就是其中的一个智能化配套设施,乡亲们都称它为大田里的“千里眼”。有了它,农户们告别了看节气、凭经验判断自家地头小气象的日子。

“这个占地不到半平方米的监测站可以监测30余项气象信息,周边百亩田地都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韩凤香笑着说:“现在我们讲究科学种地、精准施策,得让好地长出好苗,产出好粮。”

让韩凤香感叹的科技力量还不止这一点。“以前需要3个人、3台机器干的活,今年有了新型免耕播种机,1个人、1台机器就能完成,现在效率高、省成本、土壤通透性好、出苗率高。”

谈到科技的力量,韩凤香打开了话匣子,“种地、收地一台机器全解决,遥感技术还可以帮我们准确分析出苗情长势和作物估产等。以前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事,现在种地是省时省力的轻巧活。”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遥控无人机参与科学种植。 李坤摄

韩凤香感慨道:“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有一天自家田地里能用上这样的高科技。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今年,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万余亩,通过手机,韩凤香对每条垄的作物长势了如指掌。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多年来,梨树县聚焦农民需求,持续完善基层技术服务体系,研制现代化配套设施,研制出的多款大型机械助力“梨树模式”进一步推广,目前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4%。值得一提的是,梨树县研制的免耕播种机目前已改进升级到第八代,适用性与功能性更加强大。

眼下,越来越多像韩凤香一样的新农人掌握了新知识,用上了新装备,学会了新技术。放眼沃野田畴,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数字农业技术已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的各环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刚一走进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子里整齐排开的大型机械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3年前,卢伟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全程为总书记讲解了生产经营情况。“3年过去了,我们合作社又壮大啦!看我们这院子里的大型机械是不是比以前多了。”卢伟兴奋地说。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大型机械整齐排开。 李坤摄

在探索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梨树县量质并举,因地制宜开辟了发展新路径。聚焦现代农业生产新变化和小农户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需求,梨树县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托管模式,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搭上增收致富快车。

8月2日上午10点左右,梨树县刘家馆镇绿福悦家庭农场法人赵刚带着大伙清理完最后一条排水沟,为近期降雨做足准备。“我们这低洼地比较多,下大雨容易发生内涝,不过有了县里新建以及新维修的‘四沟四渠’,我们再把排水沟好好清理一下,估计问题不大。”赵刚信心满满。

绿福悦家庭农场成立于2022年9月,今年是这个农场正式运营的第一个年头。凭着之前在其他合作社工作时积攒下的经验,去年,赵刚联合周边几家种植大户,成立了家庭农场。他们共流转土地37公顷,托管土地180公顷。

除了组团种地,他们还拼团“买卖”,抱团发展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组团购买农资,每公顷的种子大约能省两三百元,每吨花费大约能省400元,这么多地加一起,省得可不是一点半点。今年秋收后我们打算一起卖粮,发挥家庭农场的组织、沟通作用,和收购企业谈价,预估大豆的收购价每斤能比市场价高出1毛钱,玉米每斤能高出2分钱。”赵刚笑着说。

围绕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梨树县还积极探索实施“双保全统”土地托管经营方式,2022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83万亩,有48个社实现整社托管,全程托管面积达到27万亩,有6万余户农户在土地托管服务中受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美誉的梨树县,将不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因地制宜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中国饭碗里装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5:45: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专程到梨树县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他充分肯定梨树县探索实施的玉米秸秆还田覆盖措施,强调一
2025-07-22 10:05:00
绿水青山间|黑色沃土
编者按:对生态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江河湖泊到林海荒漠,从湿地草原到青山沃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
2025-02-22 08:28:00
吉林“粮道”
...。这些粮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吉林。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这是2015年以来,总书记第三次到吉林考察。这次来,他第一站就走进黑土地,调研粮食生产。2023年是
2024-01-24 04:06:00
...安县调研“三农”工作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稳扛牢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提高
2023-09-15 14:47:00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激扬黑土振兴动能 吉林省2025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
...紧扣“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聚全社会守护粮食安全的共识与行动。活动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
2025-10-20 09:48:00
用丰收致敬耕耘
...喜悦。2018年,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
2023-09-23 02:14:00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特别海报|护黑土 稳粮仓 向未来
黑土地是吉林大地的馈赠,它孕育了金黄的稻浪,捧出了饱满的粮仓,是咱吉林人最珍贵的“家底”!7月22日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来了,让我们一起关注黑土、守护黑土,护好百姓 “金饭碗”!中
2025-07-22 13:16:00
主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定向领航本报记者 闫虹瑾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2023-09-19 01:05:00
“黑土粮仓”携手“天府粮仓” 吉林粮食品牌赴四川展开推介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粮仓”孕育出“流脂炊能白”的优质大米、“香甜软糯味丰饶”的鲜食玉米,成为吉林粮食引以为傲的名片。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
2024-03-24 09: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行菏泽分行驻村第一书记牵线搭桥,村企联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鲁网11月26日讯为积极稳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好平原特色乡村振兴郓城路径,近日,郓城县随官屯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村企联建项目签约仪式在镇为农服务中心举行
2025-11-26 11:55:00
@河南人 医保影像可以跨省调阅啦!将带来哪些便利?
大河网讯 “您之前拍过肺部影像,但片子没带,是吗?没关系,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跨省调阅。”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仪式上
2025-11-26 12:05:00
近年来,校友经济正加速成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广大校友以及校友会等组织参与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同学聊天叙旧
2025-11-26 12:08:00
11月25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铜仁市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作宣讲报告
2025-11-26 12:35:00
祝贺!武汉工商学院学子在这项赛事中夺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蓝静)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精英赛在浙江永康落幕
2025-11-26 12:39:00
贵州遵义:酒香情韵酿古今
多彩贵州网讯 赤水河潺潺,这条蜿蜒于云贵川交界处的“美酒河”,每年端午节,雨季的到来让河水变得赤红如血,这是丹霞地貌被雨水冲刷
2025-11-26 12:41:00
贵州金元威宁能源公司织金区域首台风机吊装成功!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任益廷 陈羿西 何元强)近日,随着风机叶轮组件在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威宁能源公司织金区域小寨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顺利完成
2025-11-26 12:41:00
黔北大地展新颜——遵义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多彩贵州网讯 茫茫黔北群山连绵,浩浩乌江奔流不息。在这片曾见证历史转折的红色热土上,“十四五”的五年,是遵义跨越发展的生动注脚——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4000亿元
2025-11-26 12:41:00
三明市举办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业务培训会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东南网11月26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文/图)为深入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提升三明市在海绵城市领域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
2025-11-26 12:50:00
鲁网11月26日讯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积极探索商圈互嵌式统战工作模式,锚定商圈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打造“同心奔富”统战工作品牌
2025-11-26 13:07:00
河南民企创新“新画像”:量质齐升,主力军地位凸显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赵檬)企业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当前区域竞争的关键焦点和科技政策的支持重点。11月26日
2025-11-26 13:07:00
“吉品进京”香飘生态环境部 “吉字号”名优特产推介活动在京高潮迭起
白山松水,吉品飘香。一场独具吉林风情的名优特色资源推介活动近日在生态环境部成功举办,将大美吉林的生态宝藏与黑土地馈赠带进国家部委
2025-11-26 13:24:00
链接政策、资源与机遇——通州区文旅产业推介会释放新信号
11月20日,通州区在太阳花酒店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政策宣讲及推介会。活动以“运河之韵·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系统宣介最新政策
2025-11-26 13:37:00
建为新闻 | 建为历保登场长三角文博会 以科技领潮文化遗产保护
11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顺利举办,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为历保”)携核心成果亮相
2025-11-26 13:37:00
鲁网11月26日讯 (记者 邢喆 通讯员 丁一芮)为切实回应群众期盼、有效破解占道经营治理难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综合执法中队紧扣“执法为民
2025-11-26 1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