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19 14: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新华社沈阳12月19日电 题: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新华社记者

隆冬的东北大地,银装素裹,万物储藏,正在蓄积新的能量。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公告,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东北三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局地极端天气等挑战,今年产粮逾2865亿斤,收获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九连丰”,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在大国粮仓中持续贡献着东北担当。

东北连年丰收背后,是黑土地上新科技日益涌现,协作链层出不穷,新农人意气风发,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乐农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传送带将玉米转运至存储仓(2022年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新品种,科技煮香“中国饭”

寒冬时节,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内正在进行一场“大考”,几百个品系的稻穗一字排开,研究员郑文静和团队成员忙着数粒数、量穗长、看米质……一穗一穗过关。优胜的品种将在明年春天进入“试用期”,开始新一轮的考核。

一粒良种,来之不易。今年10月,沈阳新民市马糖坊村传来好消息,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稻种“辽粳419”亩产达788.8公斤,实现增产130多公斤。望着丰收的稻田,村民们喜笑颜开:“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业振兴,是握紧农业“芯片”的关键。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展示培育的玉米种子(2022年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去年年初,吉林省开展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共收集保存作物种质资源2946份,为育种创新提供了种质基础。辽宁、黑龙江也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科研院校、种业企业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种业市场活力满满。

创新在加速。“原来培育一个水稻品种需要5年,现在2至3年就够了。”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员臧大鹏说,他们与科研院所共建工作室,预计明年新参试报审的品种将达43个。

品种在增多。辽宁省自2016年为品种审定开通绿色通道,每年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从原来的几十个增至300余个。吉林省2年内审定通过了500余个玉米、水稻和大豆新品种。

规模在扩大。10多年前,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还是一家种子经销商,近年来已实现年生产玉米种子6000万斤,品种推广覆盖全国26个省份。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农民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土城子村志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分拣收获的玉米(2022年11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在黑龙江省富锦市,许多种稻大户之前引进日本品种,这几年纷纷换成既能抗病抗倒伏,单产产量也高的国产种子。

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一台台智能农机奔腾辗转,一架架植保无人机空中作业,一项项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新技术接连运用……“中国饭”因科技含量而煮得更香。

新协作,让东北粮搭上时代“快车”

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张庄合作社院内,堆成小山的玉米在阳光照射下,金黄耀眼。这家集产、供、销经营模式于一体,带动3000多名农民抱团合作的合作社,是东北农业创新协作的典型代表。

依托土地广袤、平原较多的优势,东北三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领先全国。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东北人探索种、管、收、储、运等环节的新协作,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让东北粮搭上时代“快车”。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沈阳辽北七星米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驾驶铲车对收购的水稻进行攒堆(2022年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数字赋能,资源聚合在增强。

吉林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地块的农业气象信息。“现在手机就是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勇说,利用农业农村“云平台”,他们夏季科学种田、高效管理,秋季调度农机、检测作业轨迹,冬季监控储粮、下达发运任务,照顾到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北大荒集团,无人种田、无人收割等智慧产粮方式已大量应用。今年秋收,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应用的无人驾驶割晒机,可在农田里自动前进、转弯、倒车,作业流畅高效。洪河农场技术员赵华宇说,5G、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服务团队的加盟,形成了各方支撑粮食生产的合力。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无人机在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一块稻田中作业(2022年5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代管代储,种粮服务在增多。

黑龙江北安市赵光村有耕地2.43万亩,今年2.2万亩全程托管给了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从播种到收获,作物生长全程都由公司负责,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每亩大豆由此增产六七十斤,农民纯收益由此增加不少。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一处晒场的玉米堆上忙碌(2022年10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黑龙江省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整省推进,开展“垦地合作”,今年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3000万亩。

在吉林省梨树县,7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安全储粮超12亿斤,占全县玉米产量近三分之一。“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存粮‘无地方、无设施、无技术’难题。”梨树县商务局仓储规划科科长宫军说。

——“订单”生产,供需链条在增密。

在辽粮集团的合作粮库沈阳法库县秀水粮库,工作人员正组织2000吨玉米陆续入库,准备春节前经港口发往南方用粮企业。“这是农户在春播前与南方用粮企业签订的保底收购订单。秋收时,粮食直接就近送达指定粮库,协同交通部门运往南方。” 粮库相关负责人李东说,订单式生产让东北粮搭上了“快车”,农民种粮积极性更高了。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凡河镇,农民驾驶农机播种大豆(2022年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吉林省种粮大户侯刚今年也与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售粮协议。“现在是物流、储存、烘干等企业联合为农户服务,小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农民增收更有保障。”

新农人,挖掘“黑色宝藏”新潜能

今年夏汛,辽宁个别农田积水偏多,植保成了难题。法库县的梁日鹏操作无人机在玉米地上空来回穿梭,一天就完成200亩田的打药作业。

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梁日鹏,2016年看准了农业服务的潜力,成了3万亩耕地的贴心“管家”。“我们讲究的是科技种田,平均每亩地要比传统种植增产200斤左右。”梁日鹏说。

新农人有技术,有视野,有魄力,有无限的可能性。他们或挖掘黑土潜力,科技种田实现增产;或直播带货,扩大市场知名度;或打通产业链条,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沈阳市康平县方家屯镇东小陵村,农民将封装好的小米装箱(2022年9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陈雨佳的家乡在黑龙江省宁安市上官地村,当地是优质“石板大米”主产区。陈雨佳辞去工作回乡,从抖音直播带货,到扩大有机种植面积,再到养殖稻田鸭和稻田小龙虾……陈雨佳干得风生水起,今年承包的200亩有机稻田,插秧前就被认购一空,预售款接近400万元。

近年来,吉林省先后出台多个专项政策文件,多方位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支持。

呼唤“雏雁”归乡,也让“头雁”当家。2022年,辽宁启动的“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已培训1.4万余人,通过考核的学员将有机会享受农业信贷、高职入学、市场对接等帮扶。2021年,该培训班约有80位农民获得高职扩招录取资格。

“现在种地不能蛮干傻干,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头脑。”辽阳市种粮大户何峰说,他去年在培训班上了解了一些水稻高产品种,今年试种效果很好,每亩增产200多斤。

12月7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24名农民评上了初级职称,成为全县首批乡村技术员。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一级调研员刘献说,他们有的是种了半辈子地的“好把式”,有的则是懂新技术的大学生,都担负起向村民传授技术的重任。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顺利村,农机在进行大垄整地(2022年10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黑土地上这些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粮食生产新农人,既实现了自我,也带动了乡亲,更谱写了希望。(记者王炳坤、邹明仲、武江民、薛钦峰、黄腾)

海报设计:殷哲伦、赵丹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5:20: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九连,粮仓,密码的资讯:
...,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十九连丰”捷报传来,给全国人民吃下“定心丸”。粮食丰收,饱含着诚挚的为民之情。“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
2022-12-14 12:59:00
...米,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助力安徽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2023-08-22 05:04:00
“解读中原粮仓的密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潢川县启动
...办、潢川县人民政府和罗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解读中原粮仓的密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潢川县启动。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赵小平,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尚英,信阳市委常委、潢川县委
2023-10-18 16:32:00
村村有好戏|深耕良田,曲阜王庄“圣府粮仓”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加工……曲阜王庄镇因种植优质小麦供给孔府而得“圣府粮仓”之美名。现如今,该镇依托地域和历史优势,深耕脚下良田,围绕“源起、孕育、生长、丰收、蜕变、启航”六个环节打造“圣府粮仓
2023-12-05 09:34:00
《最美中轴线》探寻粮仓中的文化密码
...进一步读懂何为“粮安天下育苍生”。 探访600岁的皇家粮仓,“拾音团”偶遇纪晓岚后人南新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是明、清两代北京粮仓之一,也是我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
2024-01-08 11:39:00
吉林粮食总产量816.16亿斤  解读“大国粮仓”的丰收密码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长春12月14日消息(记者郭东隅)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今年吉林省粮食总产816
2022-12-14 17:11:00
千年古城成“网红” 浚县是如何抓住“流量密码”的
...快的豫北小城,是如何抓住“流量密码”的?一河一墙一粮仓见证变迁 文化加持 氛围感拉满浚县古城作为中原地区迄今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在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的一刻,有了属于夜晚的打
2023-07-05 12:48:00
春耕一线见闻:“大国粮仓”藏着“科技密码”
...“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大国粮仓”里藏着的科技“密码”,也是新时代农民的“致富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激
2025-03-20 09:25:00
鱼市火热 渔民笑了!解锁“浙”里“蓝色粮仓”的共富密码
...冬日的鱼市却逐渐火热起来。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蓝色粮仓”的共富密码:冷冬热销的鱼市记者到象山县石浦港的那天,气温已经到了10℃以下,前来采购的客户依然络绎不绝。温州黄鱼岛海洋
2024-12-17 12: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长假,太原大街小巷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9月30日晚间、10月1日中午时分,记者在胜利街东延、迎泽大街沿线看到,道路两边整整齐齐地悬挂着国旗
2025-10-02 06:45:00
秋来游园风景异|念兹在兹睹盛景
五一广场“欢度国庆”主题花坛。牛利敏 摄10月1日清晨,夜色尚未褪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在五一广场,大家翘首以待,只为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
2025-10-02 07:15:00
央媒看太原10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假期看非遗 老陈醋博物馆感受传统技艺》为题,报道了进入假期,太原市清徐县的4A级景区宝源老醋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2025-10-02 07:16: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国庆大花篮祝福祖国 群众齐赞新时代》为题,报道两个写有“祝福祖国”“欢度国庆”的巨型花篮在太原市五一广场亮相
2025-10-02 07:16:00
郑州方特回应“重力风暴”项目暂停:游客全部平安落地 无人员受伤
华商网讯 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官方微博10月1日发布情况说明: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10-02 07:53:00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河北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我省国庆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河北日报讯 金秋送爽,红旗飘扬。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日子里
2025-10-02 08:02:00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协同新脉动|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抓创新 聚人气 促疏解高质量疏解发展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近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河北日报见习记者李 畅摄牢牢牵住“牛鼻子”
2025-10-02 08:03:00
贵州省2025年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视导活动走进铜仁
多彩贵州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水平,推动完善乡镇村学前教育一体化教研指导网络,9月22日至26日
2025-10-01 14:19:00
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在贵阳举办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从贵州省商务厅获悉,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25-10-01 14:19:00
“满减+折扣”组合优惠 贵州商超消费购物指南→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熺)国庆期间,贵州省商务厅组织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及连锁便利店,共同开启金秋惠民促销
2025-10-01 14:1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彭绅摄制 孙上修
2025-10-01 14:34:00
2025年10月1日国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贵阳街头巷尾,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将整座城市装扮得格外喜庆
2025-10-01 14:50:00
中国网10月1日讯(记者 刘佳)当中老铁路打破老挝“陆锁国”的发展屏障,当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用绿色能源照亮当地民众的“幸福路”
2025-10-01 14:59:00
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
大皖新闻讯近日,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正式开港,这对于提升淮南市乃至皖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区域物流格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025-10-01 15:12:00
读懂济南|“双节”假期,泉城文旅集中“上新”的背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国庆中秋假期,济南一批新文旅开门纳客。在这些新文旅项目中,既有老建筑老街,也有特色文化街区。恰逢假期
2025-10-0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