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日电 题: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依托戈壁红驼种群优势,做大牧区特色产业文章,推动骆驼产业形成集科研、良种繁育、养...……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河南:黄河岸边装备制造业“绿色变身记”
本文转自:新华社绿色节能的盾构机、搭载自动填充系统的矿采设备、数字化工厂……记者近日深入多家企业采访发现,河南装备制造业正加速完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近年来,河南省将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聚焦到提...……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乌海:黄河边的葡萄产业农文旅融合探索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 题:内蒙古乌海:黄河边的葡萄产业农文旅融合探索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一大早,62岁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村民王胜云便来到自家冷库,一边查看葡萄的储存情况,...……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山东滨州张王村:一个沿黄村的“多彩”蝶变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2日电 题:山东滨州张王村:一个沿黄村的“多彩”蝶变新华社记者高天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大棚里采摘水果、孩子们在游乐园内传来阵阵笑声、骑行爱好者在村旁的林荫道上疾驰而过……在山东...……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边小镇走出特色产业升级之路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银川10月25日电 题:黄河边小镇走出特色产业升级之路新华社记者靳赫霜降已过,秋意正浓。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前渠村的温棚里,葡萄早已采收完毕,但永宁县德合众邦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后来居上的“菏泽突破”——黄河入鲁第一市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6日电 题:后来居上的“菏泽突破”——黄河入鲁第一市高质量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王阳圆满完成17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和14.6万群众的黄河滩区迁建任务,高质量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主要经济指...……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岸边的火红“椒”响曲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西宁10月17日电 题:黄河岸边的火红“椒”响曲新华社记者周盛盛、张龙正午时分,太阳高悬。韩乙布弯腰抱起一大串线辣椒,挂在家门前的晾晒架上。远远看去,一串串火红的线椒像是一个个红灯笼...……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21日电 题: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新华社记者范培珅、王朋、马希平登上皋兰山,俯瞰兰州城,黄河蜿蜒,两岸葱翠,高楼矗立,繁华尽收眼底。今年,兰州旅...……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社金秋时节,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各类作物迎来丰收季。近年来,阿拉善盟黄河流域农业积极采取多项绿色发展措施,探索推动黄河主河槽区农业生产向绿色模式转型。记...……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陕西宜川:黄河岸边苹果丰收
本文转自:新华社点击此处,观看宜川苹果园全景金秋时节,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30万亩苹果陆续成熟黄河沿岸的苹果产业带上处处丰收景象宜川县云岩镇太吉村果农在果园给苹果摘袋(9月27日摄)。 宜川县在陕西省延安市东...……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岸边果飘香——山西运城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太原10月29日电 题:黄河岸边果飘香——山西运城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魏飚、王皓、张磊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北纬35度水果生产“黄金带”,从设施大棚到大田种植,当地...……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昔日黄河沉沙区今成生态公园
本文转自:新华网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景色(10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的位山灌区,是全国第二大引黄灌区。黄河水在保障当地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每年几十万吨、上百万吨泥沙积累下来,形成了黄河...……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1月24日电 题:山东冠县:黄河故道“绿生金”新华社记者张力元秋叶随风而落,山东聊城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好似铺上了一层黄绿色地毯。这几天,林场场长申中文正和技术人员一起,查看新培...……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岸边兴起“羊联社”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 题:黄河岸边兴起“羊联社”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大力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构建起“政府+企业+协会+...……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 题: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甘肃玛曲探索高原畜牧新业态新华社记者贾钊、文静、宋佳初冬,广袤的玛曲草原静谧一片。远处雪山连绵,在湛蓝天空中勾勒出银边。原本东去的清澈黄河...……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沿着黄河遇见海”——山东沿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风光俏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15日电 题:“沿着黄河遇见海”——山东沿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风光俏新华社记者孙晓辉、袁敏灯火辉煌的古建筑、琳琅满目的商品、翩若惊鸿的仕女……今年国庆假期,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产品香飘海外新华社记者李云平记者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发现,当地依托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等优势,发展节...……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9日电 题:山东高青:黄河人家的新生活新华社记者张武岳临近中午饭点,山东淄博高青县黑里寨镇黄河新村小区办公室,裘延霄推门进来:“不好意思来晚了,帮他们收玉米,那台收割机离了...……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后进村”变身“打卡地” ——青海省贵德县关加村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西宁10月11日电 题:“后进村”变身“打卡地” ——青海省贵德县关加村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新华社记者央秀达珍秋色渐浓,关加村漫山遍野叠翠流金,民宿木屋鳞次栉比。脱贫户陈加顺怎么也没想到...……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5日电 题:甘肃庆阳:黄土高原木成林新华社记者崔翰超、梁军、宋佳山岗上,日头没有了上个季节的酷烈。秋风入林,时而夹杂雨珠,打在枝头,留在叶尖,晕染得山川飘翠,像是一幅绝美的...……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2日电 题:绿染“几字弯”——内蒙古黄河流域治沙见闻新华社记者于嘉、李云平、彭源黄河南岸的库布其沙漠边缘,不足1米高的沙柳一丛丛、一簇簇,给漫漫黄沙增添点点绿意。63岁的...……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绿里淘金” “百花齐放”——山东农业标准化激活强农富民“新引擎”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8日电 题:“绿里淘金” “百花齐放”——山东农业标准化激活强农富民“新引擎”新华社记者王志金秋十月,齐鲁大地上黄河两岸硕果累累。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潍坊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用好黄河水 种出好“丰”景——宁夏贺兰县探索节水增效“一田多产”新路径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银川10月30日电 题:用好黄河水 种出好“丰”景——宁夏贺兰县探索节水增效“一田多产”新路径新华社记者李钧德、苏醒秋高气爽,又到一年丰收季。在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稻渔空间生态...……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搭载电商“直通车” 跑出致富加速度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0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搭载电商“直通车” 跑出致富加速度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找准电商需求与集体经济结合点,瞄准市场发展方向,开展“电...……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 田地生“金”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地区:麦后复种田地生“金”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优质玉米主产地。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地因地制...……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河南开封:黄河大堤脚下看新变
本文转自:新华社河南开封市南北堤村紧邻黄河大堤,以前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随着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沿黄生态廊道的建设,小村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沙漫天的情景再也没...……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安澜黄河护佑甘肃
本文转自:新华社登上海拔2000余米的兰州九州台,蜿蜒黄河尽收眼底。从这里望去,黄河安澜,两岸繁华,人们安居。回顾历史,沿河而居的人们始终在与黄河水患作斗争。在甘青交界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有...……更多
...报道好吕梁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新亮点、新经验,讲好新时代的吕梁故事。任忠从历史人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介绍了吕梁发展概况。他说,在吕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关键期,人民日报...……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社利用好珍贵的水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阿拉善盟通过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等一系列举措,...……更多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治水、活水、亲水——山东探索发挥黄河水综合效益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1月13日电 题:治水、活水、亲水——山东探索发挥黄河水综合效益观察新华社记者高天黄河奔流,生生不息。作为山东现代水网主骨架的重要“一轴”,黄河是山东主要客水资源,引黄供水量占山...……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广州婆媳二人的午餐,晒圈火了,网友:北方婆婆吃得惯吗?
都说天下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更别说南方的媳妇北方的婆婆这样的文化和饮食地域的差异了。南方人饮食还是偏清淡一些,北方人的饮食花样相对较少
2024-06-08 06:10:00
这菜是个宝,既能当菜又能入药,爽脆好吃,可别错过
一眨眼,马上要到五月,南方的四五月蔬菜有很多,今天这个就是进入五月越来月常见的蔬菜,但是它上市的时间不长,前后不超过一个月
2024-06-08 06:11:00
5分钟做好奶茶冻,Q弹顺滑,搅一搅拌一拌,比奶茶店的好吃多了
天气渐热,不少奶茶店冷饮店的奶茶饮品开始进入销售旺季,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里还可以加许多小料,比如啵啵、茶冻、奶冻、芋圆
2024-06-08 06:12:00
春天包饺子,这个馅的可别错过,鲜香美味,实惠又好吃
虽然我是广东人,除了煲汤,也喜欢包饺子。特别是周末休息在家,自己包点饺子放冰箱冷冻,接下来一周的早餐或者晚餐都有了,很方便
2024-06-08 06:13:00
好吃不长胖的一道家常菜,包菜炒粉丝!
有许多家常菜很简单易上手,有时候不知道吃啥的时候就来我这看一看,除了广东人的日常养生汤水,也有家常小炒下饭菜,比如今天这一道就是
2024-06-08 06:13:00
青岛353万亩冬小麦开镰,18万台(套)农业机械将投入作业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收获青岛353万亩冬小麦开镰,18万台(套)农业机械将投入作业■胶州市洋河镇房家村麦田中,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
2024-06-08 06:14:00
官渡区医院完成3台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本报讯 记者黄河清报道 近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巫家坝医院(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024-06-08 06:17:00
你知道吗 端午还要吃“三白”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通讯员 邵正涵 商报记者 王然端午有个说法:“五月五,五黄三白过端午”。五月又称五黄月,所以端午节要吃“五黄”——雄黄酒
2024-06-08 06:29:00
化疗后手足麻木怎么办? 临床医生来支招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很有效地杀伤抑制肿瘤细胞。但是当患者长期接受化疗之后,由于药物毒性可在机体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蓄积和毒副作用
2024-06-08 06:29:00
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0%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0%人老了就会得白内障?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沈丽君 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主任医师老年性白内障 看近比以前更清楚晶状体 傍晚视力更好商
2024-06-08 06:29:00
浓情端午,“粽”情于“胃”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商报记者 江晓微 曾润玥 通讯员 张弛 胡彬彬端午在即,粽叶飘香。作为端午节的“顶流”,男女老少都很难抵挡粽子的“魅力”
2024-06-08 06:29:00
芒种梅雨天 留神湿病生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芒种梅雨天 留神湿病生商报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胡彬彬 “泽草所生
2024-06-08 06:30:00
理顺“阳脉之海”,夏日“养背”正当时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理顺“阳脉之海”,夏日“养背”正当时几种方法学一学,几点注意请收藏商报记者 叶歆 通讯员 吴煜俗话说“夏季养背
2024-06-08 06:30:00
买黄瓜时,选“直的”还是“弯的”?菜农说漏了嘴,以后别瞎买了
每次走进喧闹的市场,那一摊摊新鲜蔬菜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而在这丰富的色彩中,黄瓜以其独特的魅力静静地脱颖而出。或许是因为它那清新的口感
2024-06-08 06:40:00
这水果今年特便宜,广东人用它煲汤,可惜80%的人不懂
今年的榴莲是真便宜,广州许多水果摊前几乎每天都有一堆榴莲特价,最便宜的只要9块9元,对于喜欢榴莲的人来说,今年的价格可真是有口福了
2024-06-08 0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