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2 17: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日电 题: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依托戈壁红驼种群优势,做大牧区特色产业文章,推动骆驼产业形成集科研、良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眼下正是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集中出栏的时节。在巴音前达门苏木阿布日勒图嘎查戈壁红驼养殖场,第一届分红大会让牧民们喜笑颜开。牧民张龙说:“今天我领到了分红9000元,觉得戈壁红驼的养殖前景很好。现在,大家参与戈壁红驼养殖的积极性特别高,养殖场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据阿布日勒图嘎查党支部书记韩贵义介绍,从2020年开始,他们依托当地产业优势,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鼓励牧民入股等方式,筹集740万元建设戈壁红驼养殖场。现在,该养殖场已出栏165峰骆驼,获得90多万元收益。除去成本开支和预留发展资金,他们给入股牧民分红33.9万元。韩贵义说:“我们围绕戈壁红驼繁育、加工、销售打造特色养殖业,进一步拓宽广大牧民的增收渠道,预计两年后年收益将达500万元以上。”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乌拉特后旗牧民养殖戈壁红驼。

乌拉特后旗历史文化悠久,具有1000多年的骆驼牧养史,现有戈壁红驼6万多峰,约占全国骆驼存栏量的20%。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将戈壁红驼确立为主导产业,在牧区划定养殖保护区,重点打造产业发展带,从政策上解决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

乌拉特后旗副旗长宝力德说:“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我们科学规划、建设了1个戈壁红驼产业园区和9个高标准养殖基地,按照基地培育、园区引领、企业带动、牧民参与的方式,推动形成集科研、良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牧民持续增收。”

记者走访发现,为延伸戈壁红驼产业链,乌拉特后旗培育出多家驼肉、驼奶加工龙头企业,开发驼奶、驼肉、驼毛、驼绒等全产业链产品,逐渐提高养殖附加值,提升品牌知名度。乌拉特后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吉仁都日布说:“我们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牧户’的经营方式,落实圈舍建设补贴、养殖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通过驼奶收购、托管代养等方式与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引导养殖户将泌乳期的母驼和驼羔放在企业集中托养,推动戈壁红驼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乌拉特后旗牧民养殖戈壁红驼。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戈壁红驼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河南:黄河岸边装备制造业“绿色变身记”
本文转自:新华社绿色节能的盾构机、搭载自动填充系统的矿采设备、数字化工厂……记者近日深入多家企业采访发现,河南装备制造业正加速完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近年来,河南省将制造
2023-10-13 15:44: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内蒙古乌海:黄河边的葡萄产业农文旅融合探索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 题:内蒙古乌海:黄河边的葡萄产业农文旅融合探索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一大早,62岁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村民王胜云便来到自
2023-10-20 20:13: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1日电 题:大地丰收美 蟹肥果飘香——黄河下游秋季见闻新华社记者邵琨秋收季节,山东沿黄两岸的多个村庄里都能看到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光计算玉米粒的话
2023-10-01 18:27: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山东滨州张王村:一个沿黄村的“多彩”蝶变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2日电 题:山东滨州张王村:一个沿黄村的“多彩”蝶变新华社记者高天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大棚里采摘水果、孩子们在游乐园内传来阵阵笑声、骑行爱好者在村旁
2023-10-22 18:04: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边小镇走出特色产业升级之路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银川10月25日电 题:黄河边小镇走出特色产业升级之路新华社记者靳赫霜降已过,秋意正浓。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前渠村的温棚里,葡萄早已采收完毕,但永宁县德合
2023-10-25 20:20: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后来居上的“菏泽突破”——黄河入鲁第一市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济南10月26日电 题:后来居上的“菏泽突破”——黄河入鲁第一市高质量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王阳圆满完成17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和14.6万群众的黄河滩区迁建任务
2023-10-26 21:39: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岸边的火红“椒”响曲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西宁10月17日电 题:黄河岸边的火红“椒”响曲新华社记者周盛盛、张龙正午时分,太阳高悬。韩乙布弯腰抱起一大串线辣椒,挂在家门前的晾晒架上。远远看去,一串
2023-10-17 17:09: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从“黄河之都”兰州到丝路名城敦煌,从莫高窟古文明到戈壁滩新面貌……6月5日至8日,来自2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走进兰州、敦煌两地,了解兰州市、河西走廊
2024-06-09 01:56: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21日电 题:城河相融 如歌如画——兰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新华社记者范培珅、王朋、马希平登上皋兰山,俯瞰兰州城,黄河蜿蜒,两岸葱翠,高楼矗立
2023-10-21 17:3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