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季氏与鲁国国君的权力争夺:一段被篡改的历史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去世,9月份,太子去世,鲁国人拥立齐归的儿子姬裯[chóu]做国君,这个人就是鲁昭公,当时鲁昭公19岁,还有孩子气,大臣穆叔不想立他,于是说:“太子死了,有同母弟弟可以继位,不这样,就应该立庶...……更多
家臣野心与公室衰微:南蒯叛乱的背后
随着三桓瓜分了鲁国公室最后的中军,三桓压倒公室。中军被一分为四,季氏独占两份,季氏在三桓中的领头地位再次得到巩固。随着三桓的传承,在季氏中的家臣也开始了这种传承。1.南蒯的不满孔子母亲去世那一年,季武子...……更多
阳虎乱鲁:季氏家臣的权谋风云
季氏三桓欺压鲁国公室,季氏的家仆们也有学有样。季平子刚继位的时候就因为不喜家臣南蒯,南蒯联络其他人想要谋害季平子。不过这远远没有结束,等到季平子去世后,这相似的一幕再次在季孙家上演。1.阳虎控制季孙家鲁...……更多
揭秘孔子仕途之路:从委吏到鲁国投奔鲁昭公,后返鲁被鲁定公重用
...办了春秋第一家私人学校。1.投奔鲁昭公由于季孙家执掌鲁国的政权,在鲁国没有了对手,作为季氏家主的季平子就显得格外跋扈。季平子因为听信谗言杀害了季公若的家臣,坐实了他的罪名,引起季公若对他的仇恨。后来季平...……更多
鲁昭公反击季孙家: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元公夫人说季平子的人品不行,鲁昭公正准备将他驱赶出鲁国,不能让外孙女往火坑里跳啊。宋元公夫人一听也没了主意,就将这事告诉了宋元公,宋元公找来大夫乐祁询问。乐祁告诉他,现在鲁国三桓势大,公族又不得民心,...……更多
孔子的前半生,同样是非常精彩的,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记载,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但孔子的祖先却是宋人,而且是宋国公族,宋襄公之后。《孔子家语》记载,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厉公,后世传到孔防叔避...……更多
鲁国三桓的崛起:从东门襄仲到公孙归父的权力斗争
鲁国三桓崛起在鲁宣公时代,具体要从两个人说起,即东门襄仲和他的儿子公孙归父。从东门襄仲拥立鲁宣公开始与三桓敌对,到公孙归父的清除三桓失败,三桓正式凌驾于公族之上。1.拥立鲁宣公,杀害叔仲彭生鲁文公一共有...……更多
春秋秘史:文姜与齐襄公的禁忌之恋,鲁国国君因此命丧黄泉
...前来提亲。可是,最后文姜却下嫁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鲁国,这其中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能让这样一个绝色女子做出这种选择呢?原来,文姜虽然美貌无双,但私德方面却出了很大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内乱”与谋逆、不...……更多
战国时期鲁国国君被封侯爵,《盗墓笔记》中的鲁殇王为何称作王?
...,进入陨玉去实现自己长生不老的大计。【二】战国时期鲁国国君被封侯爵作者故意露出破绽吗? 《盗墓笔记》中,最初知道长生不老秘密的人只有西王母,因为她与周穆王一见倾心。为了能够永生永世与周穆王厮守在一起。...……更多
春秋时期鲁国的宫廷政治案件:庆父与季友的权力斗争
...都看错了,柔弱胜刚强啊!今天我们就从一次春秋时期,鲁国的宫廷政治案件,探讨一下强者跟弱者之间到底是如何转换的。进击的庆父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庆父跟季友。对于庆父这个人,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更多
孔子与老子的智慧碰撞
自从孔子认为鲁国三桓、季氏家仆、费地人民都以下犯上是因为周礼不再被尊崇,孔子以为恢复周礼是必要的,于是刻苦钻研周礼。孔子除了参加活动和实践中学习,还向有学问的人请教,于是就有了两大圣人的历史性会面。1....……更多
春秋奇女子文姜,为什么死后能受到鲁国的高度评价?
...后嫁给了卫国的卫宣公,所以才叫做宣姜。文姜的丈夫是鲁国国君鲁桓公,按理说她死了之后,她的名字应该叫做桓姜才对。可是我们后代称呼她,却称呼为文姜。文在古代的谥号里是个一等一的美谥。经天纬地曰文,慈惠爱民...……更多
为何说晋国成也六卿,败也六卿
...强盛,公室衰弱。后来昭公的儿子顷公继位。公元前514年鲁国的季氏把自己的国君昭公驱赶到了晋国的乾侯(今河北成安),2年后卫国、宋国派使者请求晋国送鲁国国君回国,季平子暗地里贿赂了晋国六卿之一的范献子,范献...……更多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齐国权力斗争的起落
...,公子彭生奉命结果了鲁桓公的命。 鲁桓公死在齐国,鲁国当时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让齐襄公负责,只能委婉的要求交出杀死鲁桓公的人,而齐襄公就将公子彭生杀死来平息这件事,这件事让齐襄公同时得罪了齐国的贵族和鲁国...……更多
兄弟情深与权力之争:卫急子与鲁隐公的悲剧人生
...妻的时候,鲁惠公就为他聘娶宋国公主仲子为妻。仲子被鲁国大臣接到鲁国后,鲁惠公看到仲子太漂亮,自己很是喜欢,于是就强行纳入自己后宫。仲子后来为鲁惠公生下一个孩子,叫作允,就是迎娶齐僖公女儿文姜的那个鲁桓...……更多
齐悼公的红颜祸水:季姬引发鲁齐吴三国纷争
...力与吴国争锋,吴国开始谋取中原称霸。吴国先是试探了鲁国的底线,然后又借由鲁国欺压小国攻伐鲁国,因为担心齐晋两国支援鲁国,所以只是点到为止。直到齐悼公为了女人联络吴国进攻鲁国,吴国有了中原称霸的借口。1....……更多
羊舌鲋:春秋时期最早因贪污受贿而受惩罚的官员
...个国家﹐搜刮了巨额财富﹐满载而归。三是扣押人质求货鲁国。羊舌鲋鲁国人质﹐鲁国知道羊舌鲋贪得无厌﹐就带着绸缎和食物来见羊舌鲋。羊舌鲋让手下人收下礼物﹐允许鲁国人可以给季平子送饭,但却不肯放人。羊舌鲋也是...……更多
揭秘吴起:“弃母杀妻”求功名,功成名就后却结局悲惨
...母亲说: “如果我不能为相,终生不再回家。”他先去鲁国投奔了孔子的学生曾子,学习儒家思想,这时他的母亲突然去世,而吴起却因为自己说的那句话,没有回家,这种行为那是大逆不道的,尤其他师从曾子这种大儒,曾...……更多
西周衰落之谜:宗法、领土与军事的三重打击
...室迅速强大的同时,周公姬旦的后人伯禽,则是被封到了鲁国,也就今天山东地区。由于鲁国君王的祖先,是制定周礼的周公的后人,所以后来大家都认为鲁国的周礼最兴盛。但是等到成康之治结束,到了周昭王在位时期,鲁国...……更多
齐哀公与周夷王的权力冲突:祭天事件与诸侯纷争
...祖辈一个半世纪苦心经营,实力蓬勃发展的齐国。此前的鲁国和纪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内耗。鲁国方面,鲁魏公杀其兄鲁幽公即位,鲁魏公去世后,又分别由其两子鲁厉公和鲁献公即位,鲁国开始礼崩乐坏。纪国方面,在二十多...……更多
西周的鲁国连续五代国君“兄终弟及”,是周王室默许的吗?
整个西周王朝期间,分封在山东曲阜的鲁国,第一代鲁公伯禽去世后,往后的五代十位鲁国国君,走的却都是“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这一继承现象完全违背了西周核心制度中“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而且这一制...……更多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孙行父,辅助三位国君而没有私人积蓄
...代的有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等。但是季孙行父这位鲁国的卿大夫,你可能却很少听说。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位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季孙行父。季孙行父季孙行父,他的爷爷是鲁桓公的儿子季友。季友辅佐鲁...……更多
宋国的权力继承传统:兄终弟及的背后原因
...宋庄公。 正是因为有此次变故,导致孔父嘉的子弟逃到鲁国政治避难,要不让孔圣人的国籍就不是鲁国了。如果当时也有祖国一说,必须注明,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祖籍宋国。再往上追溯,孔父嘉的祖上是宋国第二代国君...……更多
齐国灭亡纪国:大国吞并小国的策略
...齐国。为了制衡齐国,又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在南边建立了鲁国。周王朝对于齐国的期望,是指望它能够挡住东夷民族的入侵,却不希望他吞并东夷,占据胶东半岛。因为这样一来,可能会打破齐鲁两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导致齐国...……更多
血缘政治与鲁国的四分五裂:周礼的坚守与衰亡之路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最初被封在在今河南鲁山,三监之乱后改封到奄国故地,姜太公也从周南之地(南阳)改封到了薄姑故地。周公这种安排,是希望鲁国与齐国一起,用文武两套方案来统治东夷核心地区,彻底瓦解东夷人...……更多
鲁庄公:鲁国稍微有点作为的君主
鲁桓公被大舅子派人杀死后,鲁国虽然去齐国闹了一番,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于是,他们就赶紧让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即位了。鲁庄公即位的时候,只有12岁,执政32年,44岁的时候去世的。跟鲁国的历任国君相比,鲁庄公勉...……更多
解密桓彝的身世之谜
...一、桓彝的身世之谜桓彝,字子重,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鲁国的一位著名将领。关于他的身世,史书记载并不详细,因此,桓彝的父亲究竟是谁,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认为他可能是鲁国国君的儿子,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其他贵族...……更多
郑国:一国三公的混乱与独立自主的追求
...事上的帮助,所以才敢于在新郑眼皮子底下存活。其次是鲁国,鲁桓公虽然怯懦怕事,但惹事的本领还有。郑昭公的再次上台让鲁桓公十分不爽,耽心会有一天郑昭公报复鲁国,故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鲁桓公在这年冬天的十...……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由来
...殷人民心,殷人再也没有爆发大的叛乱。二,礼仪之邦之鲁国 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首府是曲阜。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一直以礼仪之邦著称。那么,鲁国的礼仪之邦是如何形成的呢?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更多
齐庄公逾越周礼:齐国与周朝的权力冲突
...到纪国附近,还占据鲁山中不少山头和村落,引起纪国和鲁国强烈不满!最令周夷王暴跳如雷的事情是,忘乎所以的齐哀公竟设祭坛,僭[jiàn]越周礼祭天。西周礼制规定:“天子祭天地(郊祭、封禅、庙祭),诸侯祭社(土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