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状元与进士:科举制度下的人生分水岭
...状元与进士。状元,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一甲第一名的考生,是所有考生中的最高荣誉。而进士,则是指通过了会试,得以进入殿试并最终合格的考生。虽然两者都是科举的成功者,但在古代社会的眼中,状元的光环远胜于普...……更多
秀才科举多次落榜,怒题反诗后亲手毁掉一个帝国
...这首杀气腾腾的《不第后赋菊》,很难想象出自一个文弱书生之手。长安皇榜前,黄巢殷切地目光透漏出了绝望的神色,他再次名落孙山。这个自负五岁就能作诗的落魄秀才,开始仇恨起了科举制度,对唐太宗李世民都赞叹不已...……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今的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度差别较大,但是金榜题名是每个考生最大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那一刻。很多人说如今的高考不公平,其实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一种考试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拨官员...……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殿试已经不是淘汰性质的考试,只是经由皇帝之手重新为考生排名次而已。进士的社会地位很高,因为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读书人,无论是哪个社会阶级都不会太过小觑他们。同时进士们大多政治前景良好,在明朝只有进士出...……更多
陈安高中状元20天就被朱元璋车裂处死,他为何如此苦命?
...给他带来了灾难。他参加考试的这一年,一共录取了52名考生,但是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一个都没有人被录取。阅卷的考官也是南方人,这么一来,北方的很多考生就十分不满,认为是南方的考官对南方的考生比较偏心,只录...……更多
清朝最有毅力的考生,年近百岁白发苍苍才考上举人
...天能够中举,科举制度也是传承了千年,而在古代是对于考生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高龄考生中榜,据《古代科举制史》记载,清朝一个高龄考生,年近百岁,考上举人,可以说是史上最有毅力的考生。一千...……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激发了寒门子弟考试的热情,但也引来了不少投机取巧的考生。比如一些有钱有势的贵族家庭,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通过徇私舞弊的手段来获取入仕的资格。如果这样,不仅破坏考试制度,而且朝廷花大气,却没有招到真才实...……更多
武则天心血来潮的哪项发明,我们至今仍在使用
...就是将试卷上的名字给密封上,不让批改试卷的官员看到考生的名字,这样就完美杜绝了官员为自己人打高分的情况。于是,武则天就将试卷密封姓名的这一制度在科举考试推行,美其名曰:糊名制,很显然,此举取得了很显著...……更多
一品大臣因贪污16两银子就被斩首,千年来就这一回
...京顺天府的一场乡试上,在这场乡试中,有一个叫平龄的考生榜上有名,且还是第七名。令人惊讶的不是排名,而是这位叫做平龄的考生的真实身份是一位京剧演员。在当时的社会,等级还是很森严的。伶人这种身份连参加科举...……更多
宋朝时期应对考试舞弊的方法,有些比现代还绝
...“弥封”制度。“弥封”,顾名思义,就是把试卷上填写考生“姓名”以及“编号”等资料的地方折角或者用纸给糊住。通过这种“匿名”的方式来防止“阅卷老师”给关系亲近的学生“开小灶”,借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在...……更多
清朝的这五人买了个县官,三年后赚得盆满钵满
... 这个人有一颗当官的心,但是没有当官需要具备的这些条件,但他不甘于屈服自己的命运,决心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当官之路。就像是这篇文章的标题里所说的那样,他窘迫的现实情况没有能够限制住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更多
朱元璋把科举变成八股,他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取材?
...过元代的官方认定和提倡,遂为明代八股文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明代是八股文最终形成的时代,但在明代的初期,八股文尚不是科举考试中的文体形式,洪武年间所用的八股文还没有像此后那样的程式化。特别是洪武年间的八股...……更多
古代土匪为什么不抢劫书生
...的规矩,特别是在古时候,土匪一般不会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这就让人有些奇怪了:作为见人就抢的土匪,为何偏偏不抢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呢?对于这点,我们首先要该清楚古代的阶级划分。在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被划分为\"...……更多
王致和:从落第书生到臭豆腐帝王的逆袭之路
...苦却考取不上功名,还落得个没饭吃的下场,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他何用?所幸天无绝人之路,这臭的豆腐既然大家都喜欢吃,不如一心卖豆腐,说不定还能发财。山穷水尽疑无路,置之死地而后生。生活永远存在另一种可能。...……更多
在明清中了科举,为何比现代做官还舒服
...久考不中,穷苦潦倒,被街坊邻居视为米田共,称呼穷酸书生,被世人瞧不起,连同居共枕的妻子也看他不起,毫无地位可言,但范进中举之后,不但街坊领居奉承称颂,连其家乡的士绅地主也上门送礼,可谓中举之后,范进的...……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诸如到了唐朝中后期以后,请托和投献风气大长,经常是考生还没有考试,就已经定下了名次。举子们的名次压根不是靠真才实学得来的,而是由考官和当朝的权贵人物提前内定好的。像发展到这种境地,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更多
明朝两位考生同为榜首,皇帝出一题巧妙选出状元
...在上京赶考途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就是渔夫见船上的书生们谈论甚欢,就给他们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并说:“对上对联的奖鱼十斤,上联是:水涨船高,蠢子无知称竿缩。”这是各个考生均默不作声,其中有人听说伦文叙特...……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字迹来进行评分。再者,实行严格的考试监督制度。比如考生过程中上厕所都有相应人员进行监视,考生通过夹带小抄进行舞弊的途径也被切断。通过各种举措,最大限度地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但科举制也并非绝对公平,在...……更多
‘出恭’的由来:明朝科考与如厕的含蓄表达
...数是使用“出恭”这种更为常见的说法。古代厕所的卫生条件非常差,权贵的衣服饰品又非常繁琐复杂,如厕时弄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为了避免衣冠不整,很多权贵出门时都会准备几套衣服,方便如厕时进行更换。换句话说,...……更多
...然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命运的重要环节。成功通过第四关的考生将成为进士,直接获得官职。而对于那些到达第五关的考生来说,如果能够进入前三名,他们将有机会参加殿试,角逐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头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更多
古代状元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更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因为科举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有些人一辈子也考不到一个功名来,这些状元自然就成为了考生中最为优秀的,如果他能够在官场上好好的混下去的话...……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会有这种待遇,还要从宋代说起。宋代有一位名为张元的考生,因廷试下第,竟投奔西夏,成为宋朝大患。为避免再有优秀的人才埋没,宋朝改变了廷试的淘汰制度,除触犯皇帝名讳、文理不通者,基本上不黜落考生,只重新拟...……更多
状元李春芳的幸运与平庸:科举考试背后的故事
...为殿试。通常来说,能够成为状元的人,是从数万名科举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因此每位历代的状元基本上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最终都能够受到重用。然而,在明朝时期,却有一位状元李春芳,他的为官之道却让后人极为不...……更多
邓钟岳的状元之路:机遇、书法与为人之道的完美结合
...备一展所学,期望一鸣惊人从此天下知,邓钟岳也是茫茫考生中的一员,但是邓钟岳这个人虽然年龄不小了,但是学识真的有限。在会试的时候,考官一看邓钟岳的卷子就把他的卷子着落了,文采实在平常。俗话说的好,吉人自...……更多
沈阳市外国语学校今年招生政策有新变化
...、市十佳创新教师、市名师、市骨干教师等。在学校“魏书生教育研究室”,省数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市日语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教学实力与优势不断凸显。近年来,学校从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高校又招聘了多名优秀毕业生...……更多
宋朝为何有很多河北士子凭借军功入仕
...即不经解试直接参加礼部考试)的资格外,甚至赐给回家路费,可谓皇恩浩荡。为了鼓励这些河北士子们积极参战抵抗辽兵,宋真宗向他们许诺:如果以后再次参加抵抗辽军的战斗,朝廷不吝封官。河北士子大受鼓舞,纷纷加入...……更多
从孔武君子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儒家学派的历史变迁与命运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人黄仲则《杂感》,此君文章颇负盛名,却屡次不第,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愤懑之下写出了这首自暴自弃的七言诗。这句话虽断章取义,颇有偏颇,却也能反映出哪个时代大多数读书人的生存...……更多
颜值在古代科举中的隐藏重要性
...飞黄腾达了。所以说,能够考上状元,对于参加科举制的考生来说,是最高兴的一件事。但其实,如果有考生中的是探花,他们反而会比中状元还高兴,这是为何呢?探花,是殿试中的第三名,第一名是状元,殿试三甲同为进士...……更多
首个AI高考全卷评测结果发布:数学全都不及格
...的满分中获得303分,OpenAI的GPT-4o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浦语2.0文曲星(InternLM2-20B-WQX)排名二三位。本次评测采用全国新课标I卷,参与评测的所有开源模型,开源时间均早于高考,确保评测 “闭卷”性。全卷试题既包含...……更多
你们安心赴考我们全心护考
...安保机制,确保高考期间道路交通畅通和考点、考生集中食宿点的安全,并派员保卫试卷安全。卫健部门向考点派出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全程服务保障。市场监管部门专班入驻考生食宿宾馆监管食品安全。工信部门派出无线电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卅载春秋写初心,看晋安历经沧桑谱新篇。
2024-09-21 11:4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甲秀楼简介:甲秀楼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筑于贵阳市南明河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2024-09-21 06:12:00
平凡笔触 诗意征程丨刘明航:以“无用”眼光看待传统文学
作家简介刘明航,笔名伊白,作家,南岸区作家协会企事业文化创研部主任,散文和诗歌作品散见于文学刊物和网络平台。平凡人的不平凡语1
2024-09-21 06:36:00
拿破仑说“中国是沉睡雄狮”,知道下一句,你就不会把它当称赞了
拿破仑是西方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期间法兰西一度强盛,不断对外扩张,拿破仑也因此名闻世界。辉煌总是很短暂,1814年拿破仑退位后
2024-09-20 22:09:00
红楼梦一出龙阳丑事,掀开明清豪门娈童风气,未出门孩子看着揪心
薛蟠一贯有龙阳之好,之前就在贾府的学堂,对那些附庸而来的亲戚家男孩子下手。金荣、香怜、玉爱这些小孩子,贪图他的钱财,一一被他得手
2024-09-20 19:20:00
细说红楼梦:贾宝玉的前世,究竟是神瑛侍者还是女娲补天石?
上回讲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形容正月初一出生的贾元春“这就奇了”,源于贾元春出生的那天不但是“新年”元月初一,还是立春日的“春节”
2024-09-20 19:21:00
贾宝玉抓周,只取脂粉钗环来玩弄,为什么是对贾政的最大嘲讽?
上文讲到贾宝玉的前世,就是神瑛侍者和女娲补天石合二为一转身。而根据三生石的典故《僧圆泽传》,也佐证了神瑛侍者为和尚,转世的母亲姓王
2024-09-20 19:22:00
贾宝玉被骂色鬼,为何是曹雪芹最大讽刺?答案就在冷子兴演说中
上回讲到冷子兴提到贾宝玉抓周趣事,只抓“胭脂钗环”导致贾政不喜。真不知道家长这种“又当又立”的虚伪和莫须有的定罪是什么立场
2024-09-20 19:23:00
妙玉和刘姥姥:道德底线的巅峰交手,同吃贾府这碗饭,谁更显高贵
妙玉很不喜欢刘姥姥,从“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后,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就能一清二楚。(第四十一回)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
2024-09-20 19:25:00
《红楼梦》共有四位“凤凰”,却只一人是真凤,其他假凤都死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几乎每一人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标签,成为他们日后结局的影射和伏笔。有些标签是大类,代表了两类人的不同命运
2024-09-20 19:38:00
邬思道为何向田文镜要八千两银子?他真正意图少有人猜透
邬思道全身而退之时,就开始实施他的“半隐”计划,而半隐的最终目的,却是全隐。正所谓“困鸟出笼,鱼跃大海”,离京后,邬思道直奔李卫处落脚
2024-09-20 20:18:00
钱学森活了98岁,他病逝之后,他的一儿一女如今在哪?过得怎样?
十年前,一个很普通的日子里,丧钟缓缓敲气,一名满身功勋的98岁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这个人就是钱学森,相信我们大家对他的名字都不陌生
2024-09-20 20:25:00
状元到底是什么?看到清朝最后一位状元的书法,没人敢不服
科举制度是我国流传了一千三百余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因为其独特的公平性,曾为国家选拔出了无数栋梁之才,而这位清朝的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2024-09-20 20:36:00
家中出现三大征兆,好运常在,子女有福,看看你家里有没有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在来临之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征兆,有的人在征兆来临之际做足准备、抓住时机,走上了人生巅峰
2024-09-20 20:47:00
她将一狼崽当“儿子”养,放归自然10年后,再次碰面如何了?
引言狼跋其胡,载踬其尾。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踬其尾,载跋其胡。 公孙硕肤,德音不瑕!——《诗经》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写道
2024-09-20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