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隋炀帝与李世民,相似行为背后的评价差异
说起隋炀帝杨广,不少读者可能会想到“暴君”、“荒淫”、“弑杀”、“滥用民力”等关键词。一部《隋唐演义》,一个庙号,彻底将隋炀帝打入了历史的万丈深渊。唐代建立之后,魏征为杨广定下谥号“炀”,彻底否定了...……更多
李世民与王世充:统治者的差异与成败之鉴
...。而且,王世充特别善于揣摩上意,吹嘘溜马,因此很受隋炀帝的宠信,大业年间他又被封为了江都丞,后多次随隋炀帝巡幸江都。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是一个独裁者、又是一个暴君,在其统治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更多
隋唐对比:藏富于民与搜刮民财的差异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于世的时候,有些人甚至指出历史教科书骗了他们。确实隋炀帝时期,不论是国库还是人力都比后来唐太宗时期强了不少。然而,唐太宗是千古明君,隋炀帝却是完全不同的名声。那这样的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为什么后来...……更多
...渊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除了身份高贵外。就连他表弟隋炀帝也不大看得起他,甚至讽刺他是个“阿婆面”,用那句经典台词说就是:“长得没有男子汉气概,越看越像老太太。” 所以,当“桃李子”的谶言传出来时,没人...……更多
隋炀帝:被误解的伟大贡献者
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在我们所学的历史当中,隋炀帝执政期间荒淫无道、暴虐横行,弄得民不聊生,最后引起民愤而被起义推翻,当时所列举隋炀帝的罪证可谓是罄竹难书,感觉他是一个罪不可赦...……更多
李世民诛杀裴虔通,背后的原因与历史影响
隋炀帝死于他手,在唐朝为官多年,最后被李世民诛三族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乱世之后总会有人一统大局,应运而生的秦朝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统,隋朝完成了第二次大一统,可是,这两个完成了大一统...……更多
为什么隋朝却二世而亡了
...示着隋朝江山会绵延长久。然而,隋朝却二世而亡了。 (隋炀帝剧照)有人说,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乱政。不错,隋炀帝确实有些乱政。他有哪些乱政的行为呢?一是他的皇位,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获得的。二是隋...……更多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世,突厥与隋的关系谁出现了逆转。大业11年(615年),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关,九死一生才得以逃脱。从此,突厥便以凌驾于中原王朝的姿态示人,于是在隋末华北各地崭露头角的群雄之中,诸如窦建德及其不下刘黑闼以...……更多
揭秘唐太宗与杨家女的爱恨纠葛
...秦王府大业九年(613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杨玄感趁隋炀帝东征高丽之际,在洛阳起兵叛乱。然而,叛乱很快被平定,杨玄感及其弟杨玄奖皆被斩首。杨玄奖的一双儿女在乱世中逃过一劫,其女不久后便进入了李世民的秦王...……更多
王世充和李世民的领导能力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差在哪儿?
...李世民最初手里握着一副烂牌;而同时期的王世充,他是隋炀帝的宠臣,在洛阳建立的政权是能和李唐抗衡的,是唐统一天下最难啃的骨头;从这个角度上看,王世充手里的是一副好牌;同样是政权统治者,一个成功逆袭,一个...……更多
2022-12-16 14:58李世民,能力
隋炀帝杨广:被误解的英明君主?
...随着时光匆匆,无数人的名字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唯独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个人,大江东去浪淘尽,还在那段岁月里,格外显眼。只是他们两个人被人们记住的方式极端相反,一个是千夫所指的暴君,一个是人人敬仰...……更多
李建成:被误解的太子与他的挑战
...、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资治通鉴》也这样说:“隐太子(李建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我们首先要相信史书的史学精神。中国的“二十四史”,之所...……更多
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为何在平阳公主面前也黯然失色
...建树。李渊爱养马,窦氏经常劝李渊,将好马献给爱马的隋炀帝:“皇上爱好鹰和马,您是知道的,现在应该把骏马献给皇上,不该自己留著,否则会招人诬陷。”窦氏去世之后,李渊经常有感于亡妻的话,认为她说的有理,所...……更多
李世民与兄弟的恩怨:谥号背后的历史真相与人性较量
...我们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都是以谥号为准,比如汉文帝、隋炀帝,“文”和“炀”都是谥号,前者是“美谥”,后者是“恶谥”。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太宗”是庙号,所以我们可以叫李世民为唐太宗,也可以叫他为...……更多
萧皇后被6位帝王先后占有,他们都是谁呢
...发生政变的同时,北朝也没有闲着,北周的皇帝去世后,隋炀帝杨坚在朝中的势力日益增强,并最终窃取了北周的皇位,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当时,南梁虽然被陈朝窃取了权力,但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还在江陵建立...……更多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征服高句丽背后的真相
...半岛南部的高句丽快速崛起并且屡次骚扰隋朝边境,惹得隋炀帝大怒,接着开始三征高句丽。最后的结果是不仅没能彻底消灭高句丽,还直接导致了隋王朝的分崩离析。到了唐王朝,为了彻底解决高句丽这一麻烦,唐太宗李世民...……更多
隋炀帝的功绩与评价
一提到隋炀帝,杀兄弑父、荒淫无度的骂声就出来了。为啥呢?你看那野史正史里边不都写着吗,反正所有能用上的坏词都往这人身上砸就对了。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史书都是胜利者写就的,反隋起兵的李唐父子拿到笔杆子...……更多
揭秘古代帝王称号:谥号、庙号与年号的奥秘
...称为\"太宗皇帝\",都是褒义谥号;而隋朝的杨广被称为\"隋炀帝\",明朝的朱由校被称为\"明惠宗\",则是贬义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供奉时的称号,一般有\"祖\"和\"宗\"之分。\"祖\"是开国之君或中兴之主的称号,如汉高祖...……更多
聊聊对李渊帮助最大的三个人
由于隋炀帝的穷奢极欲,天下分崩离析,起义蜂拥而起,很多隋朝的地方行政大员也纷纷叛乱,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就是李渊的部队。李渊自晋阳起兵,成就了一番霸业,而在晋阳起兵的事件中,给予李渊最大帮助的有三个...……更多
甘肃出土石碑,解开玄武门两大疑团
...君,但唐太宗得到帝位的方法却不怎么光彩。隋朝末年,隋炀帝逐渐开始怀疑李渊造反。而此时,隋帝国的疆土之内,早已有多股势力揭竿而起。面对隋炀帝的怀疑,李渊内心忐忑。此时的李世民不甘家族成为刀俎,遂劝导父亲...……更多
...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渊家世显赫,威望颇高,隋炀帝对他十分猜忌,而李渊自然也明白,所以他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虽然早有异心,却一直按兵不动。此间由于朝廷横征暴敛,连年战乱,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到处都...……更多
罗艺:隋末唐初的英勇将领与叛乱者的矛盾人生
...形容他道:“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隋炀帝大业年间,骁勇善战的罗艺因屡立战功升任虎贲郎将,并奉命前往北平驻守。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河北地区同样如此。由于曾被隋炀帝当做...……更多
李建成违反礼法:服丧期间成婚的背后隐情
...天。不过这个待遇只有皇帝才能享受,李建成那时候只是隋炀帝的臣子,不是太子爷,更不是皇帝。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呢?有办法。最通行的做法就是“2+1”,也就是说,从逝者去世到两周年为整两年服丧期,再加上一个月算...……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劝李渊起兵造反
...大志之人,且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但事实上,最后推翻隋炀帝以及隋朝的人也正是李渊。那么李渊为何一定要推翻隋炀帝,李世民为何劝李渊起兵造反呢? 李世民为什么劝李渊起兵造反 李世民劝李渊起兵造反的原因 首先...……更多
揭秘李恪未能继位的三大原因
...做。李恪的母亲,也就是李世民的表妹,是前隋的公主。隋炀帝的女儿。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甚至她什么时候进的秦王府也含糊不清,更不确定是不是政治婚姻。李世民和杨妃近亲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完全遵循了近亲结婚...……更多
李渊为何处死夺霸天下的对手窦建德,却放过王世充?
...,都是在隋朝末年眼见天下大乱扛起大旗割据一方,待到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才开始拉拢人才去争霸天下的,所以他们部下隋朝的旧部很多,自然在政治上的认同度也高,因此李渊不会太为难王世充。但是窦建德就不一样了...……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赏赐功臣吝啬的背后原因
...御残创之民,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胜隋炀帝远矣。”一番劝谏后,爱惜民力的李世民最终叫停了东巡计划,并向张玄素道歉。事实上,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大唐已然恢复元气,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史...……更多
李渊的统一之路
...行募兵,四出活动,收揽人才。李渊的这一行动引起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他们阴谋在太原郊外晋祠祈雨时,诱骗李渊参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与高君雅相好,窃知其谋。告之李渊。李渊决定先发制...……更多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劝举义兵。《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写的,很简略,隋炀帝跑江都去了,天下大乱,各路军阀纷纷起事,李世民跟刘文静就劝李渊赶紧也起兵,凡事要趁早,吃屎也逮口热乎的,再晚就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李渊听了,决定起...……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李渊是如何做到父慈子孝的
...占据关中河东地区,期间仅仅用了四个月,刚开始是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皇帝,将隋炀帝尊奉为太上皇,此时李渊担任新皇帝的大丞相,被封为唐王。后来隋炀帝驾崩的消息传来,李渊不再假意尊奉杨侑为皇帝,而是要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