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陕北乡村的腊月
...高峰期。这家娶媳妇,那家嫁闺女,嘹亮的唢呐声回响在山沟沟里,震耳的锣鼓声回荡在广场上空,喜事一桩接着一桩。一辆辆经过装扮的婚车行进在街头巷尾,成为乡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位楚楚动人的新娘带着几分羞...……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盛夏的陕北,清风蝉鸣,晴空万里。迎着晨雾,从延安市区向西出发,驱车24公里便抵达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沿途山峦起伏,满目苍翠。经过几个弯道驶入平整通直的乡村柏油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村庄跃入眼帘。在这里,农...……更多
15首新创陕北民歌集中发布
...惊》《走榆林》将观众带到了榆林,带到了黄土高原;《山沟沟来客》《大黄河》更是传递着来自陕北人民的心声,质朴的音乐成为最亲切的乡音。《山变水变你不变》《大地中央》在自然、人文、风俗等多领域,通过劳动号子...……更多
陕北小米的新味道
...:新华每日电讯春日的黄土高原正从寒冬中苏醒。熬一碗陕北小米粥,薄薄的米油覆在上面,米汁如脂,入口回甘。丰收,是农民朴素而恒久的期盼。“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清香醇厚的小米粥、小米饭...……更多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总书记回忆道:“今年我在陕西秦岭山区一个村看到,山沟沟里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我在山西大同也看到,围绕小黄花建成大基地,成了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总书记深刻指出:“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更多
...质朴热情,也惊喜着一个荒芜贫瘠的穷山沟到山清水秀“陕北小江南”的青绿蝶变。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沟村,是声名远播的和美生态村、水土保持示范村。这些年,高西沟村先后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更多
王二妮: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放弃百万年薪嫁给农村男友
...的决定有多么正确。从黄土高坡到舞台巅峰的歌唱传奇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上,有一个名叫冯家湾的小村庄,这里曾孕育出一位嗓音如天籁般的女孩——王二妮。她出生在一个五口之家,上有姐姐,下有妹妹和弟弟,而“二妮”这...……更多
...大年。1月20日晚,延安榆林联袂打造的2023年《我们的大陕北》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播出。整场晚会以“新时代、新陕北、新生活、新征程”为主题,以“为百年大党讴歌、为乡村振兴抒怀、为陕北巨变感慨、为走进小康喝彩、为...……更多
首届榆阳区“村晚”大联欢落下帷幕
...冰雪世界中,迎着艳阳满天,激情而难忘的“大美榆阳·陕北之窗”系列活动“喜庆祥和榆阳年春潮澎湃乡村情”首届榆阳区“村晚”大联欢圆满落下帷幕。晚会在欢快的舞蹈表演《奇妙花灯漫游》中拉开序幕,现场舞台大气,...……更多
...全国127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能站在国家级的舞台上介绍咱陕北的变化,我感到非常自豪!”韩留芳介绍,该节目当时被选为展演活动的开场节目。“新时代建设新乡风,铺张浪费要反对;婚丧嫁娶不大办,封建迷信要抵制;举办...……更多
陕北·老区新貌丨山坳坳里,“乡土记忆”点亮诗意生活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伴随着高亢的陕北民歌,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拉开序幕。村民们在演出。新华社记者 梁爱平 摄以村落为舞台,用山峁窑洞做背景,将农具变成道具……100多名演员都是...……更多
快来带上“陕味”回家过年
...邂逅陕西服务区快来带上“陕味”回家过年“洛川苹果、陕北小米、柞水木耳、镇安板栗、武功锅盔、富平柿饼……”600多种陕西农副产品摆上了陕西交控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货架。如今的高速服务区已成为农特产品的“带货窗...……更多
选准“土特产”  下好“一盘棋”(现场评论)
...收入达2.7万元,村民们多了一只“金饭碗”。窑洞里,有陕北人的“乡愁”。看到其他地方搞农家乐,甄家湾村也有人试过。然而,配套设施跟不上,游客停不了车、吃不好饭、住宿条件不好,很难形成吸引力。老窑洞是独特文...……更多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5处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据了解,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闽南文...……更多
...、形象的史料。大河网讯 提起窑洞,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陕北。其实,窑洞并不是陕北独有,窑洞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豫西北传统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物。“莫沟村是孟州市西虢镇...……更多
《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将带来原汁原味视听盛宴
来源:极目新闻原标题:《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将带来原汁原味视听盛宴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应妮)记者从31日的发布会获悉,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榆阳文旅共同出品的《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更多
护好地种好粮才能端稳饭碗
...掘粮食产能提升的耕地资源潜力。”冯永忠提出,加快对陕北、黄河三角洲、渭河流域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的修复和治理,加大对陕北榆林矿区退化耕地的生态修复,挖掘粮食产能提升的后备耕地资源潜力,将新增千亿斤粮食...……更多
...到32万元。高西沟村已成为山青、水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如今生活早变了样,我们的苹果也会越来越甜。”姜良彪乐呵呵地说道。 ……更多
乡村振兴集市开市 “科技+”赋能农业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陕南的西洋参、陕北的翡翠梨、泾阳的茯茶、大荔的肘子、紫柏山的蜂蜜、渭河边的冬枣……1月23日,西安市雁塔区神州数码西安科技园一层大厅,一场乡村振兴主题的年货集市正在直播中。琳琅满目的...……更多
榆林文旅迎来新春“开门红”
...嘉年华燃情冬日、中能文创园围炉煮茶闲话新年、“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唱响新春……春节假期期间,陕文投集团榆林文旅公司依托旗下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赵庄田园综合体、中能文创园等推出了“冰雪闹新春 文化拜...……更多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林赵家峁村何以成典型?
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初春的陕北,沟壑旮旯里还藏着少许积雪。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最近正在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忙着规划村景区老旧窑洞改造,打造“年代记忆”文化景观,提...……更多
年茶饭 庆团圆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黄米馍馍是陕北家庭餐桌上的美食。(资料图) 张彩萍做的黄米馍馍。 蔡和平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制作软馍。(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杨磊 文/图 年关将至,年茶饭是除夕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做年茶...……更多
“农”墨重彩绘就三秦好“丰”景
...今,在陕西南北,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分量的产业。渭北陕北苹果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秦岭南北猕猴桃产业带,面积、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有陕南食用菌、陕北小杂粮、秦巴富硒农产品、富平柿饼等优势特色...……更多
关中、陕北、陕南年夜饭大PK,你坐哪桌?
...有不同,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味”,当关中、陕北、陕南年夜饭同场PK,你想坐哪桌?关中,肥而不腻是特色关中年夜饭上的热门选手也常常出现在各种宴席中,年夜饭就是一场顶配宴席。肘子从食材来说显得有些单...……更多
...开放通道,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批复》中提到,以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和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汉中盆地为重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筑牢秦岭—大巴山...……更多
...、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的实践基地。目前,已形成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蟠龙战役烈士陵园、安全事迹陈列馆3条红色教育线路,年内接待参观学习65批次2400余人,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12次。该村党支部还立足实际,因...……更多
...美秦腔”非遗传统艺术亮相十四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陕北腰鼓在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上舞出新时代精气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4天时间吸引观众近6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全省举办各类非遗展示活动871场,特...……更多
郭涛,一个从山圪梁梁走出的陕北民歌“小天后”
...黄土高原走出来,用她那淳朴、清脆、婉转且浑然天成的陕北民歌一路从陕北唱到北京央视“星光大道”女歌手的奋斗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就在十年前,在央视2012年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郭涛身着一袭红衣演唱那首人们耳熟能...……更多
“圪崂面”出村记
...报通讯员 李英梅摄本报记者 陶玉琼 通讯员 王刚 张敏在陕北,名字带“圪崂”两个字的村很多,仅洛川县就有6个圪崂村。而坐落在洛川塬上的圪崂村,打造出了一款“圪崂面”。有“圪崂面”的圪崂村属洛川会议旧址所在地的...……更多
王二妮:凭《星光大道》走红,后放弃百万年薪嫁给农村男友,如今咋样?
2007年,打扮颇具陕北特色的王二妮,凭借着高亢嘹亮的嗓音,在《星光大道》这个孕育草根明星的舞台上,向全国观众展现了陕北民歌的魅力。在她独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中,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与此同时,一个...……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作为爱长结节的“卷王”器官,甲状腺是怎么一步步罢工的?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2024-06-17 19:57:00
江西林业科技实验中心: 掀启森林新“食”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赖建斌 尧宏斌 徐伟红近日,江西林业科技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在安远县版石镇石子头示范基地现场察看粮油树种--锥栗授粉情况
2024-06-17 20:15:00
北京密云5000亩麦田喜迎丰收,机械化收割助力夏粮归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洲6月17日一大早,密云区河南寨镇平头村响起了收割机的隆隆作业声,小麦丰收季,镇内5000亩小麦全面开镰
2024-06-17 20:15:00
变污为肥、绿色种养 湖南石门开辟生态种粮“新赛道”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常德6月17日电 (邓德平 陈刚 李桃石)眼下,正是冲刺“三夏”生产的关键时节,在常德市石门县夹山镇官渡社区绿色种养循环马铃薯种植试验田里
2024-06-17 20:32:00
关注肿瘤整合康复,“济愈”患者关爱行动启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抗癌之路漫长曲折,不仅是院内诊治这么简单。我们医生要做的,不仅是帮助病人实现‘活得长’
2024-06-17 20:32:00
如何提升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与稳定性?
鲁网6月17日讯小曲清香型白酒具有发酵周期短、酒体干净、出酒率高、可用作基酒等特点。然而,传统制曲方法的微生物组成不稳定
2024-06-17 20:54:00
健康问太和 |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随着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风险
2024-06-17 21:58:00
铜仁市碧江区委组织部组织老干部进行健康体检
为更好地落实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待遇,全面掌握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升精准服务水平,近日,铜仁市碧江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306名县
2024-06-17 22:14:00
修文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关工委全力护航“平安高考”
为营造良好考试环境,修文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关工委提早谋划,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精心安排,全力护航“平安高考”,确保考点有序
2024-06-17 22:14:00
共青团修文县委:为高考护航 为青春喝彩
2024年高考期间,共青团修文县委、共青团修文县委关工委派出志愿服务队伍,在修文中学考点附近设立了“高考爱心服务站”,搭设帐篷
2024-06-17 22:14:00
乔杰院士:医路漫漫,虽苦犹甜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08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
2024-06-17 22:15:00
【百万庄小课堂】如何科学有效控制痛风?医生解答来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过多摄入富含嘌呤的肉食、酒类等食物便易引发痛风。有研究表明,贪食肉类及海鲜
2024-06-17 22:23:00
中新健康丨这种病每年新增1万人,但死亡率有所下降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韦香惠)眼皮下垂、视物模糊、说话不清、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这些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常见症状
2024-06-17 22:25:00
睡眠质量差,夏季常喝这4道汤,清肝火润燥热,睡得香,身体好!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许多人会发现自己晚上睡得不好。夜里翻来覆去,感觉身体燥热,这往往与身体内的湿气和内火过盛有关。中医认为
2024-06-17 15:06:00
夏天多补“维C”,建议常吃这4种菜,补水美白又润燥
夏天到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阳光的强烈,我们的身体和皮肤都开始感受到压力。在这个炎热的季节,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成为了保持健康和美丽的关键策略
2024-06-1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