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6 13:25:00 来源:杭州网

盛夏的陕北,清风蝉鸣,晴空万里。

迎着晨雾,从延安市区向西出发,驱车24公里便抵达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沿途山峦起伏,满目苍翠。经过几个弯道驶入平整通直的乡村柏油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村庄跃入眼帘。在这里,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乡村旅游迸发出蓬勃活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村民们勤劳肯干,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6日下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果园更有科技范儿 乡村产业红起来

“今年套了多少袋子?”在南沟村党群服务中心,驻村干部张光红冲着电话那头喊,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爽朗的笑,特有的大嗓门一听就是陕北汉子。

苹果套了多少袋子,就能估算出有多少收入。听到村民们说套了不少苹果袋,张光红也跟着笑,“可以着呢,今年能赚不少啊!”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沟村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内。给苹果套袋,可以有效预防苹果病虫害、保持果皮细嫩光洁、降低果实农药残留。 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2011年,30岁的张光红来到南沟村,负责农村改革工作,一干就是近13年,当年落后破败的小村庄俨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

南沟村属于延安半小时经济圈,南接万花山风景区,北连枣园革命旧址,黄延高速穿村而过,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村民们都很务正!”自苹果产业发展以来,南沟村稳步走上了致富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0元,今年预计能达到22000元。”张光红说。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考察时称赞道。

如今,南沟村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内配备了全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高效节水节肥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上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造就了甘甜可口的苹果品质。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光红介绍南沟村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 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今年以来,我们把水肥一体化系统和大数据监测平台结合起来,能够对树体养分精确诊断,及时补充所需营养,确保树体健康生长。”张光红介绍,南沟村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区今年引进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了可视化追溯、气象观测、土壤营养速测等大数据平台,打造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三化”智慧果园。

“为了让苹果卖出更好的价钱,我们大力推广了苹果认养模式,通过年初园区内新增的追溯体系,认养人可以实时观察到苹果的管理全过程。”张光红介绍。

在南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内,登上一座三层小楼眺望,樱桃园和苹果园内架满了全新的防雹网,有效提高了果树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樱桃园和苹果园内架满防雹网,有效提高了果树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人民网 白鸽摄

“安塞区针对防雹网安装有普惠政策,一亩地4000元,政府补贴2000元。”安塞区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治海表示,“南沟村还有特定优惠,我们负责购买所有物料,村民只需雇人安装即可。”

“在这里,我觉得幸福感满满,陕北老乡不擅长表达,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炽热的心。”张光红说,“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进一步提升南沟村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让更多人的生活过得像延安苹果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生活掀开新篇章 老乡钱袋鼓起来

“总书记来到我们果园里,他又问吃来又问穿,还问苹果能卖多少钱……”赵永东今年67岁,个人种植20亩果树,也是苹果种植产业的第一批受益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考察时与他进行了亲切交流,赵永东连夜编了首歌儿出来。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沟村村民赵永东在果园里。 人民网 白鸽摄

“去年我年收入有5万多,今年光袋子就套了13万个呢!”坐在村里的大树下,赵永东笑容满面地算着账,“除了种苹果,我还负责园区2600余棵樱桃树的修剪工作,一年能赚1万多。我以前当过教师,今年开始给来村里体验劳动的学生们讲解农业基础知识,一节课200元,一年下来又能赚1万!”

钱袋子越来越鼓,赵永东的日子也越来越舒心。

“一天下来也累,但是心情好,赚钱呢么!”赵永东说着靠在椅子上大笑起来,“有了钱,孙子考出好成绩我就给他们奖励,娃们都爱黏着我!”

“今年老赵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其他村民也在一旁打趣道。

走上一段路,就到了村民高仲生家的果园,园子里除了苹果,还种了樱桃、葡萄、西瓜等,“平日里吃一口自家种的水果,那叫一个甜”。

谈起这些年村上的变化,高仲生毫不犹豫地说道:“那肯定好,一年赶一年好!”农闲时,他还会去安塞逛逛公园,看别人打腰鼓、跳舞,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

“现在去哪儿都方便,我想明年就退休呀,享受享受生活。”高仲生露出了淳朴的笑容。

为了充分激活南沟村的发展潜力,今年年初,村里的“塞北牧场”内新修了观光步道,种植了20亩航空育种巨型南瓜。100余亩越冬油菜正在耕种,明年4月,这里将会出现一大片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油菜花海”,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沟村“塞北牧场”内的航空育种巨型南瓜和观光步道。 人民网 白鸽摄

此外,南沟村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赵银山和胡永平老两口是高桥镇高桥村的村民,现在负责“塞北牧场”内羊场的管理工作,每天照看近200只湖羊,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

羊粪是果树生长的天然肥料,游客来到这里还可以与羊互动。“这些湖羊吃的都是苜蓿草,卖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游客带着娃来体验亲手喂羊的感觉,也别有一番趣味呢!”赵银山笑道。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南沟村“塞北牧场”给周边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人民网 白鸽摄

“总书记的话儿我记心间,感觉到心里实在甜,要给子孙后代往下传,幸福的生活是万万年……”陕北歌谣唱响在林间地头,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也会像歌里唱的那样。

课堂走进果园里 劳动教育实践热起来

采访间隙,3辆大巴车从南沟村村民委员会旁的环山公路驶过,约摸一刻钟后,张光红的手机响起。

“有个培训团队来了,我需要去园区给他们讲课。”挂完电话,张光红抱歉地说。

沿着环山公路开车约10分钟,便来到了山上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来自全国21所煤炭院校的111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坐在小马扎上,期待着张光红的分享。

从“三变”改革使南沟村脱胎换骨,到高标准果园的现代化管理,再到苹果产业带动南沟村高质量发展……张光红讲得意犹未尽,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光红为全国21所煤炭院校111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课。 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这是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体验,要把扎根于实践工作第一线的实干家们,请到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去,给新时代大学生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秋生说,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升到新的高度。

一行行低密度矮化苹果树整齐排列,一个个苹果在保护袋中舒适生长,一条条水肥一体化灌溉管道绵延数米……在现代农业展示区,清华大学探微书院的11名师生正在此看乡村振兴成果,做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南沟村的山是绿的,水坝里的水是清澈的,跟以前千沟万壑、黄土飞扬的老照片相比,能够清晰地看到我国总体生态环境的变化,非常震撼。”清华大学探微书院2021级本科生戴逸尧坦言,看到南沟村的第一眼就让他改变了对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清华大学探微书院11名师生在南沟村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园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深入实践,戴逸尧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土”就是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在南沟,就是苹果产业;“特”就是办出特色,在革命老区延安、在南沟村,把苹果产业办出自己的特点;“产”就是发展产业,如今,南沟村拥有现代农业、劳动教育、乡村旅游三大业态,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

“回校后,我们会积极参与实践成果总结分享会,把新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传播给更多同学,激励更多同学坚定理想信念,未来更好地完成学业,向着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清华大学探微书院辅导员、公管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世迁说。

近年来,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先后被评为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延安)基地、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省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基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园区制定了规范高效的接待工作流程,组建了以驻村干部、农业专家为专(兼)职主讲人的专业接待团队。

今年以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培训8000人次,劳动实践60000人次,综合收入2200万元。

“从陕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考察时说道。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南沟村,成为这座村庄华丽蜕变的见证者。

傍晚的夕阳洒在山壁上,打出一道金黄的光影,晕染出温暖的底色,远处天高云阔,山色如娥,南沟村正阔步走在新征程的大道上,绘出靓丽的新时代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淳比起黄老板这个称呼,“电商达人”黄兴更喜欢乡亲们喊他老黄。他在六枝特区木岗镇木岗冲村运营的贵州骏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当地助农增收的“旗舰店”之一。年底是
2024-01-11 05:54:00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本报记者 赵可会节日期间,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镇多下村“塞外龙源农场”里,放眼望去,红彤彤的果实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挂满枝头,看着格外喜人。微风拂过,
2023-10-06 10:30:00
25岁女子嫁给40岁男子,6万彩礼嫁到山沟沟,网友:图啥
...成了主要原因!山东25岁女子嫁给40岁男子,6万彩礼嫁到山沟沟,网友:图啥,新郎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个光棍,没有工作不去城里打工,难道在农村吃苦吗,这个女子真的是糊涂,就算
2024-02-22 14:11:00
...笛之乡。小小的竹笛要如何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带动山沟沟里的紫荆村成功突围?此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鲍明远拉着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们通过一次大讨论,定下了打品牌、拓销路、
2024-01-07 08:17:00
山沟沟“迸”出“致富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山沟沟“迸”出“致富笋”杭州林下高效生态模式打开增产增收新通道杭州市和临安区两级农技推广基金会工作人员到临安山沟沟竹园家庭农场查看毛竹林春笋冬出覆盖栽培技术实施
2024-05-09 06:17:00
...作,如今两个孩子都已经工作,他也在市区买了房子。“山沟沟里文娱生活不多,这次文艺演出非常精彩,尤其是舞蹈和乐器演奏,很有过年的氛围。”董平川说,感谢街道精心编排的春节联谊活动
2023-01-21 05:56:00
山沟沟里长出“金果子”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春末夏初,在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榆岭窊村的海红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海红果花盛放,一簇簇花朵绽放枝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榆岭窊村距河曲县城55公里,全村常住人口百
2024-05-14 14:41:00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山沟沟结出“金瓜瓜”——一个人与一个村的产业发展之路韦春花 本报记者 蒙帮婉连日来,在惠水县摆金镇的交售点,新采摘的佛手瓜堆放如“山”,村民们紧张有序地套袋
2023-09-11 16:16:00
因地制宜  山沟沟里养起了大闸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鲁渝协作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 山沟沟里养起了大闸蟹本报记者  常  钦《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5日第 04 版)“贫瘠的山沟沟,能养活这样的‘新鲜货’?
2025-01-05 05: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法治教育不缺席 菏泽中院法官走进大学讲堂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菏泽报道金秋送爽,国旗高扬。近日,菏泽中院民一庭法官魏铭应邀走进菏泽学院政法学院,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2025级法学专业本科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2025-09-15 19:09:00
赛动黔景|贵州赫章“登山+越野”双赛激活体育消费新动能
金秋九月,韭花飘香,黔西北高原清风送爽。9月13日至14日,2025首届黔山之巅登山大赛、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赛暨阿西里西高原山地越野赛在“神秘夜郎故里 多彩贵州之巅”成功举办
2025-09-15 19:26:00
2025石榴产业大会亮点来袭:523个石榴新品种集中亮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9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石榴大会要放大招啦
2025-09-15 19:56:00
香河县启动2025年“质量月”活动 多部门联动共筑质量诚信体系
河北新闻网讯(刘卫华、段君怡)9月12日,香河县2025年“质量月”启动仪式暨集中宣传活动在县人民广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
2025-09-15 20:04:00
广慧金通航空培训中心全面封顶 打造临空经济区(廊坊)航空人才培育新高地
河北新闻网讯(刘岩)9月14日,随着A1号楼(培训中心)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慧金通航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国际交流中心
2025-09-15 20:07:00
数据安全管理员赛项金奖得主刘剑钊:做数字世界的“安全哨兵”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姜梦瑶 通讯员 魏君 黎甜)9月14日,湖北省第二届"数字工匠"职工技能大赛闭幕,五大赛项金奖得主名单公布
2025-09-15 20:21:00
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按照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
2025-09-15 20:22:00
新栽53万株,企业达53家!枣庄石榴产业“三链协同”提质增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9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
2025-09-15 20:26:00
“沐言·向阳花小屋”正式启用 为瓦峪沟村儿童点亮希望
2025年9月15日,济南市中区瓦峪沟村举行“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沐言·向阳花小屋”启用仪式。项目为困境、流动及留守儿童打造专属学习成长空间
2025-09-15 20:27: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夜色拥抱花江峡谷大桥在群山中苏醒。璀璨的灯带流转着,似在勾画天堑的通途。光点沿索塔次第绽放,于深邃峡谷书写鎏金的奇迹。来源:@兵浪浪、@谢哥来了一审:曹轶二审:
2025-09-15 20:30:00
龙山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交流推进会成功举办
鲁网9月15日讯9月13日至14日,龙山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交流推进会在济南市章丘区成功召开。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2025-09-15 20:30:00
从“田间”到“云端”,商河电商点亮乡村振兴新路径
鲁网9月15日讯一部智能手机、一盏补光灯,成为了新时代农民的“新农具”;一场场直播带货,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全国市场的“新农活”
2025-09-15 20:31:00
加快建成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丨“万人专列游水都”第九批游客抵达丹江口
十堰广电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刘磊)9月13日,第九批“万人专列游水都”旅游专列顺利抵达十堰丹江口市,来自武汉的千余名游客开启了一场以“水”为媒
2025-09-15 20:34:00
太原锦绣长风项目开始签约
9月15日,太原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长风项目展示中心,申购家庭进行签约。王韵菲 摄9月15日,太原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长风项目启动签约工作
2025-09-15 20:37:00
创新高!山东港口青岛港海铁联运纸浆发运量增长4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伴着悠长笛声,一列满载进口纸浆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缓缓驶出
2025-09-15 2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