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陕北的“绿窝窝”结出了“金蛋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2 09: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牛秋鹏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日前,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走进高西沟村,层层梯田绕山梁,座座坝堰锁沟掌,家家户户新窑洞,绵绵峰峦碧水漾,一幅江南水乡景象映入眼帘。

不过,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高西沟,过去自然环境恶劣,“山上光秃秃,沟底乱石头”。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十种九不收,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肚皮装不满”是常态。

痛定思变。经过60多年坚持不懈地治沟治坡,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绿色版图不断延伸,如今40座山峁、21道沟岔早已郁郁葱葱,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自豪地说,“现在每次下雨,高西沟的降水量都比周边村子多两三毫米。”

1995年,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姜良彪常常会面临经济作物的更新换代、林草的种类更新等难题,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生态立村”的信念。

“老一辈高西沟人打下了厚实的绿色家底,我们也要借此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姜良彪表示。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高西沟人探索了很久。

在产业上求突破,在增收上做文章。姜良彪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三二一”生态经济结构,即林地、草地、基本农田分别占三分、两分和一分。

2007年,基于生态改善后土壤富含有机质,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高西沟开始种植山地苹果。目前,全村有71户果农、1000亩苹果树,每亩可以产2000斤,其中有70%是优质果,总产值可达到560万元左右。

层层梯田盘山头,阵阵果香飘满沟。“现在,山地苹果已经成为我们村的‘金蛋蛋’。”姜良彪说。

然而,苹果的生长与天气密切相关,若出现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对正处于花期的山地苹果破坏性极大。

“一旦被冰雹打,哪怕是一个绿豆大的疤眼,都能让原本一斤4元的苹果,跌价成5毛一斤的‘残次品’。”姜良彪说。

多年来,气象部门始终为高西沟的发展保驾护航,早在1972年就建有观测站,提供山地苹果专题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以及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2018年,米脂县气象局在高西沟村中心位置建成了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目前现建成8个高炮作业点、4个火箭作业点,基本实现主要冰雹路径全覆盖。

“好着咧,好着咧!”姜良彪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村的苹果基本没有再被冰雹打过。”

除了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高西沟还发展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姜良彪介绍,近年来,村里更是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党建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观光、园中采摘、生态研学等产业,使生态旅游成为推动高西沟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能。

环境美了,口袋鼓了。高西沟人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是可以变成金山银山的。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2万元。高西沟村已成为山青、水净、村美、人富的“陕北好江南”。

“如今生活早变了样,我们的苹果也会越来越甜。”姜良彪乐呵呵地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南”的青绿蝶变。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沟村,是声名远播的和美生态村、水土保持示范村。这些年,高西沟村先后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2023-07-12 21:46:00
高西沟村:当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
...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习近平高西沟村:当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高西沟谷子熟了(资料照片)。 米脂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婵摄扫一扫看精彩视频我的心里话高西沟村
2024-04-24 04:57:00
情满黄河丨黄土高原绿意浓——走近黄河中游陕西高西沟
...远眺,茂密的植被与层层梯田染绿黄土地,生机盎然。高西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北20公里处。当地旧民谣曾这样直观反映高西沟环境状况:“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
2023-09-26 21:14:00
邀媒体探索“绿色榆林”
...个人,涉及榆溪河生态长廊、无定河湿地公园、米脂县高西沟村和绥德县辛店生态治理以及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发展和科创新城氢碳智慧能源中心、中能氢储科技有限公司等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打造
2023-08-28 01:05:00
...一粒米 撬动亿元级富民大产业地点: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6月29日上午,在米脂县高西沟村小米博物馆,游客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小米做成的枣糕、黄馍馍、米酒等美食,一边听着讲解,
2023-07-10 09:49:00
宁县焦村镇西沟村俯瞰(8月22日摄)。
本文转自:陇东报宁县焦村镇西沟村位于宁县西北部,是全国文明村和省级生态文明村。近年来,随着宁县全面打响农业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西沟村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
2023-08-27 00:36:00
...细功夫” 念好“产业经”——张湾区财政局帮扶西沟乡西沟村工作纪略记者 刘俊刘奇 扶持特色产业、争取特色项目和政策资金、描绘乡村振兴蓝图……2021年以来,张湾区财政局驻西沟乡
2024-01-27 07:58:00
三秦大地披绿装
...飞摄林业人员在栽种侧柏幼苗。赵鹏飞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村,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这里林木葱郁,被誉为“陕北好江南”。赵鹏飞摄数千年前,陕西的黄土高原也曾
2024-05-19 03:23:00
...本文转自:十堰日报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湖北大西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强实践锻炼 提升综合能力本报讯通讯 员 王艳雷梦盈 报道:日前,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湖北大西
2023-03-18 07: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