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国字号” 文化产业发展迎机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01 07: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商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5处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据了解,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已达12个。

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近日,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通过文旅部验收,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这一“国字号”招牌,将为陕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什么?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公告》指出,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现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如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具体代表什么内容?将有什么意义?1月31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刘晓霞教授。

刘晓霞教授表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容包括历史古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范围为榆林市,但也会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将非遗文化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有可能包含了榆林之外,从行政申报主体来讲,是榆林市。陕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交界处,耕地与草原、沙漠在此交汇,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相遇并长期冲突、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模式。以榆林市为代表的陕北地区,既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相互交融的前线,也是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性区域;既有大漠草原、黄河黄土等自然奇观,也有长城边塞、红色革命、民俗民歌等厚重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

为什么榆林市能通过验收?

刘晓霞教授表示,近年来,榆林市针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推出了全面的规划体系,包括全域旅游规划、县域旅游总规以及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文旅融合等专项旅游规划,顶层规划体系比较完善。在文旅融合方面,建成了多个重大文旅项目,成绩突出,比如榆林市除了已建成的石峁遗址、统万城、镇北台、波浪谷、红碱淖等高等级旅游景区,还新增了民歌博物馆、非遗文化博物馆等多业态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成功申报了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成果为榆林市通过文旅部评审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选后有什么深远意义?

刘晓霞教授分析,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十多年来,我国已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此次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入选,是陕西省首次获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讲,陕北文化长期处于西北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错地区,也属于丝路沿线区域,入选后,这一带丝路沿线的文化特色能得到加强。

从陕西省层面来讲,陕西省的文化发展和保护,长期以古都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文化为主,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出现,将展现多种文化,陕西文化的多样性能得到大家的认识。

从榆林市层面来讲,多年来榆林市专注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展示的是文化符号,但让大家忽略了长期的文化底蕴,所以很有必要对文化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和开发;另外,优化了榆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榆林市需要加强文化自信,经济、社会、文化得到共同推进和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会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次评审也是有力的宣传,而“国字号”的招牌,会大力带动陕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知道一下

什么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保护理念和方式的重要探索与实践,也是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华商报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唐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新增2家“国字号”营地!假期带娃走起~
近日,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公布2023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录,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衢州市灵鹫山景区在列。目前,浙江已有全国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6家,数
2024-01-10 08:28:00
走进江源小城,感受文化魅力!玉树何以获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玉树野生动物摄影大展、山歌展演、玉珠峰登山等6项“国字号”活动蜚声在外,玉树赛马会荣获“2024国家非遗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康巴风情街入选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玉树美
2025-06-13 20:07:00
山东唯一,全国只有12家单位入选!济南再次摘得“国字号”招牌
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王小曼10月19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进会在江西景德镇举办。会上公布了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名单,济南市成功入选。2011年起,原文化部先后批准
2023-10-19 18:13:00
...养、养老、健康、体育、旅游等产业,编制印发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现有森林康养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点鲜明、特色突出的产业优势。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纳入《六盘水市“十四五”
2022-12-18 00:10:00
...计划参与院校。非遗企业、非遗研究机构全面升级,非遗国字号再添新名片。同时,我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全省现
2024-06-11 03:58:00
上兴牛马塘、白露山入选“国字号”休闲旅游线路!
...村景观是其特色亮点。 姜下村瓦屋山下,神女湖畔,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竹箦镇姜下村自2021年起,打造了集“鹅农场乐园”“鹅湖”“鹅餐厅”等特色项目于一体的“鹅生活”特色田园综
2023-02-13 14:58:00
“晋商故里”的2024奋斗“路线图”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块“国字号”招牌,推动“旅游+文创”“旅游+文博”“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旅产业打造成
2024-02-29 22:39:00
...淳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大胆改、深入试。如今,高淳三年“农综改”接近收官,这
2023-12-28 07:38:00
...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规划体系,着力在文旅、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港航物流等领域实施一批先导工程,围绕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功能,深入谋划江海联运物流组织体系,强化陆海联动,比如,建设
2024-01-25 10: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这个“陆港”为何能吸引沿海客户?(图)
在南昌市南端,有个看似普通却充满活力的小镇——南昌县向塘镇。在这里,每天都有火车鸣笛奔赴全国各地,将一辆辆车、一袋袋盐
2025-11-18 05:0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16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42条,其中,南昌青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5-11-18 05:03:00
已要求车队加强人员培训
城市洒水作业是改善空气质量、维护道路整洁的民生举措,但若操作不当可能给群众生活带来困扰。近期,抚州市东乡区有网友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1-18 05:03:00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 南昌大学近日传来喜讯,据ESI(基本科学指标)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南昌大学化学学科ESI排名为0
2025-11-18 05:03:00
抚州市水源村岭下组排水沟工程绘就民生新图景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是连接党心与民心的纽带,是改善群众生活、赋能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石。在水源村岭下组,一项总投资近100万元的排水沟工程
2025-11-17 17:31:00
石家庄市栾城区开展新就业群体冬季送温暖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张思梦、田野)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共青团栾城区委、区残联,依托全新升级打造的三苏社区暖“新”驿站
2025-11-17 17:3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谱写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篇章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17 17:32:00
近日,湖北省纪委监委推出的廉洁微视频《立冬:玄律凝霜淬骨清,寒威正节守坚冰》,以节气时令为喻,将立冬“水始冰、地始冻”的自然规律与廉洁自律的政治要求巧妙融合
2025-11-17 17:3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2025-11-17 17:32:00
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童心护粮 不负‘食’光” 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李敏)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增强未成年人珍惜粮食的意识,11月15日
2025-11-17 17:34:00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做强“链上党建”,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鲁网11月17日讯一直以来,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以下简称:泰安移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党建强链”为载体
2025-11-17 17:36:00
安徽出台深化药械监管改革措施,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皖新闻讯 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药品和医疗器械(以下简称药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5-11-17 17:38:00
因环保问题,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太行矿业有限公司被罚4万元
据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因环保问题,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太行矿业有限公司被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万元。文号“邯环罚决字〔2025〕02-3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2025-11-17 17:39: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
2025-11-17 18:03:00
聚焦秋冬季掘路施工高发特点,市城管市政部门在强化日常掘路施工监管的同时,加大违规挖掘行为的巡查处置力度,为市民营造畅通
2025-11-1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