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把科举变成八股,他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取材?
科举选任人才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时期所创立的进士科则应为中国科举制度的正式起始时间。科举考试从形式到内容以至录取均奉行公开、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最适合封建王朝选出优秀有才能的...……更多
从世卿世禄制到九品中正制: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就更不敢废除九品中正制这项给予贵族特权的制度了。 科举制。关于科举制就不需要讲太多了,从隋朝确定到清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影响甚大。科举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也不是那样的一无是处。我们在学历史书...……更多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登峰造极,元代士人被拉到与其他宗教平等的地位,而且科举又不兴盛,也难怪会有今不如昔的牢骚。不过,士人们并没有因此边缘化,基层社会仍然是士人的天下,不当官不做吏,照样指点江山,造福桑梓。元代的地方官,因...……更多
...认为元朝第一词人应该是元好问,但我认为元好问生活于金元之际,他的去世的时候忽必烈尚未称汗,因此很难算是元朝的词人。因此,萨都剌作为第一词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萨都剌出生于山西北部的雁门代县,早年家庭十分...……更多
元朝这么宽松,士大夫为啥还要造反
...话语权依旧牢牢掌握在北方人手上。北宋时宰相寇准主持科举考试时,甚至在公开场合吹黑哨,将本属于南方的状元刷了下来换成了北方人,事后还满世界宣扬:我又为咱北方抢到一个状元了。作弊还能这么理直气壮,可见歧视...……更多
越南\\\
...字的在当地的重要性只增不减。随着我国的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之后的各个朝代通过科举大举人才,任命新官。2、许多年前的汉字热 隔壁的越南随之也兴起了学习汉字和\"汉文化\"的热潮。在唐朝时期,安南(越南古称)...……更多
五子登科的典故:古人留下的祝福别用错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进在中举以后,变得癫狂。而孟子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更多
西方人眼中仅次于秦始皇的皇帝,找不到任何缺点
...消除。杨坚首创的五省六部制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蓝图,科举制度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中国。除此之外,他推行均田制,他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光这一点他就能成为一代明君。隋文帝在位期间全国人...……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科举考试自大业元年(605年)建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更多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出的前提条件,为什么三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及辽宋夏金元没有人才的喷涌呢?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二、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正是由于周王室衰微,各种思潮能够毫无忌惮的产生,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自由状态。其二是诸侯...……更多
雍正感叹无人可用,张廷玉:大牢里还有个死囚
...上了。可想而知,当时要步入官场是何种艰难。按理说,科举对于寒窗苦读的汉人学子已经如此艰难,对于大部分只擅长骑射的满人来说应该更是艰难。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满人是在马背上得来的天下,要让他们跟汉人一样静...……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生最大的起伏。科举才是。因为,在科举入仕以前,他只是一名乞丐。杜衍乃唐朝名相杜佑之后,本来出身名门。可是,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暴病而亡,母亲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改嫁...……更多
大清帝国灭亡后,那些格格们都哪去了
...湘军把太平军给打败了,胜利标志了汉人崛起。后来就是科举制度在清朝被废除了,当时很多的能人义士想要报效国家却没有通道,而这个时候的清政府也没有青年才干,但是比较年长,都知道读书人的笔杆子是很厉害的,另外...……更多
历史上中秋节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汉人,他的一生可以戳破很多谣言。1323年,刘基参加了科举考试,12岁考中秀才。这就戳破了另一种谣言,即元朝没有科举制度。1333年,22岁刘基参加会试成功,考中进士。但因为兵荒马乱,一直赋闲在家。1336年被授予江西高...……更多
元朝时期妇女守节数量增多,与程硃理学对贞节的倡导有关
...在这一时期:“程朱理学”立为官学,中断了将近30年的科举又得以继续实行,元文宗天历二年立奎章阁,泰定帝在1324年开经筵。北方咏节妇诗文的创作背景又与南方不同。在北方,咏节妇诗文的主要创作区域在河北、山东、山...……更多
宋朝时期应对考试舞弊的方法,有些比现代还绝
考试作弊,这个问题可以说自古都有。自科举考试开创以来,在考场上作弊的情况便是屡见不鲜,可以说自古至今各种花样和方式层出不穷。但毕竟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云梯。现在的老师也是当年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套路...……更多
追寻中国走向近代的轨迹
...,一路追寻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呈现宋元士人突破科举重围后面对的艰难局面,呈现宋元变革下社会转型的百般样态。作为古代社会的知识精英阶层,士人的前途命运必然与时代挂钩,而士人流向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古...……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科举制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统治者为了选拔人才为自己服务创造的制度,但其中缺陷过多,便逐渐被遗忘。不过在隋唐时期用来选拔人才,也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宋朝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修改、完善,达到较为先进的...……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宋代重文轻武,因而相比其他任何朝代,都要重视通过科举制来选拨人才。如宋太祖时期创设了朝谢制度,让及第举人皆为天子门生。此举不仅增加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还巩固了中央集权,实为上上策。此后创设了殿试,与唐...……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更多
揭秘朱元璋钦点“明代首元”的精彩人生
...国在明代又进入对外交流频繁时期。吴伯宗是朱元璋重开科举后钦点的第一位状元,但他作为外交家和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知识的翻译家的两重身份,却并不为人所熟知。通过对其个人文集《荣进集》进行研究,并参校相关明清史...……更多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时任转运史,负责了明州府司法参军的事务。不过汪洙在科举路上走得并不是很顺,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才取得进士。众所周知,在古时候,重视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虽说是由特定官员...……更多
漫长的科举历史中,究竟考查了哪些科目呢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其考试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科举考试不仅是对学识的考察,更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一种筛选。那么,在漫长的科举历史中...……更多
古代科举竞争激烈,高中后的人有什么待遇?
...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范进,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准备科举考试,直到双鬓花白时才中了举人。然而,他得知自己高中的消息,竟直接高兴得疯了。当然,在小说当中是存在一些夸张成分的,但从这个故事中也不难看出,在古...……更多
宋朝是如何刺激经济的?实行买扑制充盈国库
...往能够凭借丰富的待遇招徕到足够的人才,但在古代重视科举的社会背景之下,那些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的人却未必能够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表现出同样的优秀。以酒务为例,宋朝时期的政府工作人员在酿酒之时不仅不会考虑酿...……更多
浅谈北魏的汉化与迁都
...不可忽略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拓跋鲜卑的祖先又与汉人政权不断取得联系,慢慢从游牧民族变成了被“汉化”后的中原政权,所以才有了北魏孝文帝诸多汉化的决策。一、拓跋鲜卑的汉化时间来到拓跋鲜卑的力微时代,他...……更多
聊聊元朝对中原“杀人诛心”的5种方式
...立后,很多旧有的中原先进文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比如科举、赋税等等。最令汉人难以接受的是,元朝“吸取”辽金西夏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同化力量,搞出一套等级森严的种族制度,企图通过5种方式消灭汉人。 ...……更多
宋代之后,汉人战斗力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汉民族也出现了一个极其反动且无能的精英群体,那就是科举文官阶层。对于这些人,明末清初的学者颜元曾经痛斥: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翻译成白话就是,这帮儒...……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英国伦敦1863年的大都会地铁(长度6公里)
地铁的发源地是英国伦敦,伦敦地铁(London Underground)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地下铁路,始建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2024-10-03 13:34:00
【清澈的爱】红色共和国|闪亮的坐标
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中华大地上,一座座闪亮的坐标镌刻着红色记忆,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标记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丰碑。
2024-10-03 14:57:00
孔子对“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何种智慧?
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了两件事,一是“子贡赎人”,二是“子路拯溺”,所谓的“子路受牛”指的就是后面这件事
2024-10-02 22:36:00
张作霖的心腹大将,46岁时被活埋,打开棺材后满是抓痕
说起张作霖,我们知道是奉系军阀的首领。奉系在他的带领下实力非常强大。而张作霖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手下。其中有一个叫姜登选的就是张作霖的心腹大将
2024-10-02 23:17:00
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后嫁与苏季之,遗嘱要求墓碑刻字“苏张幼仪”
提起著名诗人徐志摩,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再别康桥》和《翡冷翠的一夜》等作品,也会想到他放荡不羁的感情经历。而提起徐志摩的感情经历
2024-10-02 23:49:00
网络辟谣,还看“水浒英雄”
大众网记者 宋一鸣 菏泽报道当《水浒传》中的水浒英雄面对网络谣言,他们有话说。
2024-10-02 20:32:00
刘姥姥上门“报恩”,王熙凤厌烦,王夫人发愁,只有贾母看出机会
红楼梦演义141:庄家穷姥姥再出难题,豪门富太太存心化解上一回讲到当初来贾家打抽丰的刘姥姥,拿钱回去后,家里过了一段好日子
2024-10-02 16:38:00
她10岁患精神病,住院48年,靠“画点”年挣7亿,LV主动找她合作
“天才跟疯子,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有人曾经问:什么工作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最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说来这种工作还真不算少
2024-10-02 16:40:00
《红楼梦》第二块石头,名气不比女娲补天石小,你知它转世为谁?
《红楼梦》里隐藏的故事数不胜数。曹雪芹铺垫情节,便引用和借鉴了非常多的典故。比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开篇,提到女娲补天的典故
2024-10-02 16:42:00
薛宝钗在贾宝玉身边,有个忠实的支持者,暗中为她创造无数机会
红楼梦演义128:薛宝钗屡败屡战,花袭人渐入佳境上一回讲到薛宝钗奉承贾母,不想却惹得王熙凤不满,贾母也不满意。便连续针对她的话
2024-10-02 16:42:00
贾芸一个小角色,为何被安排主角戏份?他身上有三个关键必须重视
贾芸是贾家分支第五代的落魄子弟,父亲去世后,孤儿寡母守着一点产业生活,家境很是窘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得到曹雪芹十分关注
2024-10-02 16:43:00
《红楼梦》容易弄错的规矩:秦可卿五品称恭人,贾母八旬并非80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很多古代社会的习俗和文化。作为300多年后的读书人,可能会觉得费解。但在当时并不是问题。本文就简单讲两个曹雪芹写的当时人的“讲究”
2024-10-02 16:44:00
红楼梦:薛宝钗为嫁贾宝玉用尽各种办法,甚至打起通灵宝玉的主意
红楼梦演义129:花袭人退避三舍,黄金莺络拴宝玉。上一回讲到薛宝钗奉承贾母不成反受窘,不想袭人让贾宝玉请莺儿帮忙打络子
2024-10-02 16:44:00
红楼梦:已经有个薛宝钗,曹雪芹再写一个更出色的薛宝琴有何目的
薛宝琴一出场就是惊艳,在贾家引起巨大反响。不但贾宝玉觉得好,贾探春更推崇她从薛宝钗到这些人都不如她。至于贾母更夸张,既要放在身边养活
2024-10-02 16:44:00
贾探春被嫁去了哪里?两盆花给出重要线索,薛宝琴才是那个知情人
贾探春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是共识。她被远嫁后一去不归,独自漂泊海外,通过判词图画也表现的清楚。那么,贾探春最终被嫁去了哪里
2024-10-02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