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的助力和家族的辅助,一步一步迈上了顶峰。二、选择:金元时代的汉人和科举一般认为,长江以南无辽金,黄河以北无南宋,这虽然是大略的判断,但的确道出了一番历史真相:南北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和隔膜。随着科举制...……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疏为根本,难以完全以皇权为依归。元朝很长时间没有开科举,这便是很重要的原因。科举产生于隋朝,在唐朝大兴。科举选官是针对曾经的察举选官,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实行察举制。察举制的特色是,皇帝只有任...……更多
辽代吏制的承上启下作用:对唐宋制度的继承与金元官吏制度的影响
...辽代本身的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二)影响金元两代的官吏制度,促进了后世官吏制度的完善虽说,辽代的吏制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在后期还出现了《辽史》当中所记载的“设官无度,补受泛滥,惟吝财物而不惜名...……更多
清承明制的背后原因
...的汉人。清军入关后,对汉人采取了严禁抢掠、圈地,用科举考试的办法任用汉人知识分子等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显体会到入主中原的阻力大大减小。尤其是清军进入北京后,汉族士绅对满洲统治者给予支持和...……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夏复苏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承了。2.确立三省六部制。此制一直沿用到清朝。3.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在东亚国家影响深远,在当时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官员的聘用方式。4.统一货币。全国通用“五铢钱”。5.修建大运河...……更多
八旗制度:满族荣誉与纨绔子弟的起源
...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汉人子弟要入仕当官都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科举难度很大,有的人可能到白头都没能中榜。而八旗子弟则不同,可世袭官职,直接将老爹的官帽戴上,不必经由科举考试。但有些没有世袭机会的旗人也...……更多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时也解决了契丹人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金朝实行科举选官制度,就比契丹人在辽朝不参加科举就可以担任各个部门的主管官僚的做法要前进了一步。此外,金朝在地方职官制度上有所改进,在金朝传统的猛安谋克制、群...……更多
宋朝灭亡:中华文化的第一次全面冲击
...汉族人口,防止流民泛滥,重新启用了这项制度。五、对科举的干涉终元一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仅仅举办了16次科举考试,广大寒门子弟多年寒窗苦读却无处施展才华,使得社会阶层固化,呈现出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更多
清初屠城4千万汉人真的存在吗?清朝为何能统治长达200多年?
...降是非常欢迎的。3、清朝延续明朝的一些制度元朝时期科举制就没举办过几次,而且对参加考试的人还按照民族划分,汉人没有权利成为高官,一直处在社底层并且永远都不能翻身。但是,清朝时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推崇儒...……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政事处理能力,只知道吟诗作画加泡妞!元朝...……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之一。辽金元时代,儒学的地位都不算高。辽代和金代的科举以词赋为主,经义为辅。元代则长期没有科举考试,到1315年才正式恢复。但是元代科举考试歧视汉人,汉人很难通过科举做官,所以元代科举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更多
燕云十六州: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辽金时期燕云汉儿剃发图而在金元统治时期,燕云地区的胡化已经几乎完成,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燕云汉儿对待异族统治者的态度在被迫归入辽朝版图的初期,燕云汉儿仍有较强的中原认同意识,对来...……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百年。也因此,清朝非常重视自隋朝以来,延续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认为科举考试是能够吸纳到有用人才的最好办法。但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是,科举考试竟然在清朝出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更多
明末进士孙之獬:动荡时期的投机者与汉奸
...堕落并被历史唾弃。孙之獬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他通过科举入仕,本可扶正社稷,但在权钱交易的朝堂中沦丧了本心,最后甘愿做汉奸,卖国求荣,终落得一个惨死街头的下场。其一生轨迹警示着后人,不可在乱世中失去正义之心,否...……更多
探析清朝时期皇帝的避讳
...字,都是不需要避讳的,可以单独书写,即便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时,遇到这些字也无需缺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官方编撰的史料中,一旦提到这三个皇帝的名字,则需要遮盖,即在名字上贴上一个黄签,以表示避讳,但并...……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制度,于是皇太极就效仿明朝选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更多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
...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处处受打压。但到了清朝,皇帝用科举考试,公平地选拔朝廷官员,汉人和满人一样都能参政议政,主人翁心态没有失去,那么谁愿意看到自己攒下的政绩,被推翻呢?满人很聪明,汉人数量大大多于满人...……更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唐打下了物质基础。隋炀帝虽然功过难评,总归是开创了科举制度,终结了千百年间士族门阀垄断官场的现象。然而随着隋炀帝不断穷兵黩武,和政治上例如开挖大运河等劳民项目的展开。隋炀帝似乎想以一代人的力量,去做几...……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建立有效的地方秩序,可是蒙古人,建国三十年后才采取科举制度,更严重的是他的科举制度一共只招了1300个人,这就相当于,有元一代官僚体系的1%。很多研究元朝历史的人都觉得,蒙古人歧视汉人,这些人就应该会与他们离...……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武三十年三月,朝廷每三年一次的丁丑科廷试结束,这次科举总共录取了五十一名考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可正当人们用憧憬、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时,大明京城却出现了很不合时宜的...……更多
皇太极的汉化之路:平衡满汉文化的统治艺术
...叫人翻译出来的宋、辽、金、元四史。皇太极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颇为赞成,即位才有三年,便考起女真、汉、蒙三族的秀才来。考中者每人赏缎子与棉布,免服兵役与劳役。在天聪三年(也就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晚报赵慕宇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提供机遇,也为皇权社会下的官僚体系选拔必要的人才。不过,科举竞争异常激烈,不亚于当下父母“鸡娃”,培养孩子考上一流大学...……更多
贵州金元:全力推动“电动贵州”政策高质量落地
...网-贵州频道2023年10月26日,“电动贵州”政策出台。贵州金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号召动员本部各部门、系统各三级单位抢抓“电动贵州”发展机遇,加快推动“电动贵州”项目落地见效,助推“电动贵州”产业规...……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感。在这种背景下,张天纲,一个饱读诗书的汉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金国的官员。然而,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国末世的动荡时期。当时的金国面临着南宋的威胁和蒙古帝国的压迫,蒙古的铁骑不断侵扰金国的边境,而金...……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科举时代的“唯分数”争论狄永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唐代进士科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当时录取进士不仅看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诞辰
1909年的今天,太宰治出生。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是和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日本战后的重要作家,也是日本文学无赖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人间失格》、《逆行》、《斜阳》等作品
2024-06-19 23:54:00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致命驴友隋炀帝,用脚步丈量西域隋炀帝是一个驴友,致命的那种。东到洛阳,南到江都,北到突厥,西到西域。帝国的东西南北都在他的行程计划里
2024-06-19 19:50:00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拒绝和金国结盟,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金国被灭之后,你知道大金国的皇室后裔下场结局有多悲惨吗?据说比当年北宋被灭国的时候还要惨烈百倍
2024-06-19 20:03:00
隋炀帝之死,隋朝衰亡,群雄逐鹿
骁果军,只是想要一条回家的路隋炀帝其实很清醒。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隋朝就要亡国了。隋炀帝通晓占卜星象之术,好说吴侬软语,他经常夜半饮酒
2024-06-19 19:46:00
隋炀帝颜面尽失,威仪荡然无存,农民起义,烽火燎原
雁门被围,颜面尽失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百姓造反,贵族离心离德,他还要继续以往的施政风格,不停折腾
2024-06-19 19:45:00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杨隋皇室——弘农杨氏的“假冒牌”杨坚(541-604),小名那罗延,是隋王朝的开创者,北周正是被杨坚的大隋所取代。在正史记载中
2024-06-19 20:00:00
聊聊缔造大唐王朝神射手李渊,主导晋阳起兵
李渊其人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国大一统王朝最不出名的开国之君。前半生玩潜伏,死后夹在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和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中间
2024-06-19 19:41:00
杨广举全国之力,征讨辽东,为何无功而返
一征辽东,那个破碎在辽东的妄想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前,隋炀帝对如何接受投降做了安排。隋炀帝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位受降使者
2024-06-19 19:55:00
唐朝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评价牛仙客,认为牛仙客的才干,其实不适合做宰相。当然,姑且不说牛仙客是否适合做宰相,但是有一点不容否认
2024-06-19 20:00:00
朱元璋用锦衣卫屠杀数万大臣,朱棣还嫌不够用,明朝皇帝怎么啦
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在严刑峻法之外
2024-06-19 20:07:00
赵云与张飞一样,也一生从没斩杀过一流名将,但他却一生没有输过,同时也没有受过伤。长坂一战,赵子龙单人匹马独闯曹营,并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中7出7进
2024-06-19 20:10:00
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发起了叛乱。此时,能战善战的军队全都在安禄山手上,中央部队人数不足
2024-06-19 20:09:00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
2024-06-19 20:10:00
嘉靖帝三位皇后为何都不德善终
就在嘉靖皇帝“大礼议”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他的后宫接连出现凶信。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
2024-06-19 20:06:00
元朝末年名将王保保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王保保为何被称“天下奇男子”。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不久,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
2024-06-19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