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8 10: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朝奠定了汉人的骨子里的不屈,唐朝奠定了民族的自豪和精神格局,明朝正了华夏民族的骨气,这些个盛世都在影响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观和价值观。

都说大唐是李世民的大唐,自李世民去世后,大唐的盛世站在他的肩膀上又延续了数十年。短短数十年里,大唐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万邦,来朝。

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一个人的影响力真的能引领一个民族吗?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贞观之治

其实从隋朝开始,隋文帝杨坚以其坚韧不拔、节俭怜悯的性格,就开始为盛世大唐打下了物质基础。隋炀帝虽然功过难评,总归是开创了科举制度,终结了千百年间士族门阀垄断官场的现象。

然而随着隋炀帝不断穷兵黩武,和政治上例如开挖大运河等劳民项目的展开。隋炀帝似乎想以一代人的力量,去做几代人的事情,终于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在这种环境下,关陇集团的李渊父子公开反抗隋朝统治,并在次子李世民的英明神武下,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后来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功勋,发生了著名的惨案“玄武门之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顺理成章成为大唐的继承人,以其豁达、开朗的性格,开创了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在此期间,李世民知人善任,广纳贤言,就算如魏征一般说话带刺的人,李世民也都能接受其意见。他总结了隋朝失败的教训,大力整治土地兼并之风,厉行节约,让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除了农业以外,李世民大力推广儒学,注重教育和培养人才,通过科举制度不断为朝廷输送新鲜血液。军事方面,李世民本就是军事天才,在他的带领下,大唐军民斗志昂扬。

由于动乱,隋朝690万户的人口到了李世民手中仅剩下200多万户,人口折损三分之二还多。即便是这样,大唐在对外战争上也毫不含糊,数次掀起灭国战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致使东,突厥、薛延陀彻底从地图上消失,土谷浑、高句丽再不敢于边疆挑起事端。一时间周围各国纷纷朝拜大唐,完全丧失染指大唐土地的信心。

有意思的是,大唐对外战争的胜率仅有百分之三十(不打则已,打了就是灭国战争),败多胜少的局面依旧不会让百姓恐慌,依旧能让大唐保持盛世。

这充分说明了国力强盛,除了战争手段外,还有其他手段可以压制敌人。这就是民族的自信心,是大唐给予大唐子民的荣耀,也是李世民引领华夏民族的佐证。那么盛世究竟是属于大唐,还是属于李世民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领袖的重要性

由于李世民的胸襟,臣子们深受影响,不会害怕多说多错、少做少错的情况。臣子这个样子,自然能影响到寻常百姓。所以我们能从唐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一览大唐的繁荣和气魄。

从诗风来看,贞观时期大约分为两种,一种是边塞诗,一种是贞观诗。贞观诗具备了南北朝文学辞藻之美,又有盛世的恢弘刚劲,十分大气。

就像孟郊诗中所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何等的欣喜与恣意,毫不畏惧地流于表面。就像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又是何等的豁达与凌云壮志?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与之相比,宋人的词就显得有些自怨自艾,不是李清照的“凄凄惨惨”,就是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完全没有唐代的霸气。文人这种知识分子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缺乏教育的黎民百姓呢?

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盛世大唐极为开放。男女之间没有什么过多的顾及,女性不会被封建礼教压制,男性也不会成为政治制度的牺牲品。夫妻之间可以和离,女性可以寻求自己的真爱再次成亲。

足以见得,领袖的性格和行为作风,完全能够影响臣子和百姓,也能左右国家的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我们甚至能从宋朝和明朝找到相同的案例,崖山之战后,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丞相陆秀夫的护卫下跳海自杀,听闻消息后,十万宋军跳海殉国,这就是领袖的骨气和影响力。

明朝更是如此,这个不割地、不结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最后一个汉人政权,以朱由检煤山自缢而结束。他的骨气同样影响了世人,即便清朝统治了百余年,民间打着“朱三太子”旗号反抗清朝的百姓大有人在。

这就间接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兴盛,和他的领袖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如果帝王具有血性,那么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充满了斗志,如果帝王豁达仁慈,那么整个民族也会相应克己复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李世民的影响力

正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开国皇帝都有这常人没有的魄力和能力。作为汉唐盛世开创者之一的李世民,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唐,局限于那个时代。

李世民对兵法见解独特,其与名将李靖的问答被编撰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成为我国古代七大军事著作之一。

在李世民的光辉下,就算是大唐开始走下坡路,一群大唐老卒依旧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守卫边关五十三年不曾退却。无数次击败敌人的进攻,直到满头白发。这又是何等的气魄和傲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唐太宗李世民,以一己之力开创了盛世大唐之后,让大唐的豪气深深刻在了百姓的心中,融化在了骨血之内。千百年来,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将军谋士,都无比向往那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综上所述,大唐的确是李世民的大唐,如果没有李世民,就绝对不可能会有这么一个盛世。对一个国家来说,领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合格的领袖,就不会凝聚起一个民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王朝怎样才算是盛世,是疆域辽阔还是经济富足?
...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每个盛世都达到了这个程度。李世民和李隆基足够英明,所以手底下聚集了一帮能臣,君臣齐心达到了盛世;朱棣更像是一个将军,不擅长治国理政,但他也足够英明,知
2023-04-14 07:15:00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之路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唐朝,它是怎么发生的呢?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首先是顺应民心,天下久乱思安,发展经济,国泰民安才是最大的政治。李世民在完成权力获取后,没有大清洗,这有其政权
2023-12-16 01:08:00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被各族尊称天可汗
...统治才能,缔造了贞观盛世。这位传世之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敬仰,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成为千古一帝的典范。在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下,我们将深入探索唐太宗李世
2024-02-04 19:12:00
古代中国的治世:之治、盛世、中兴的区别与联系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第一个,之治。很多人在比较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宗朱棣时,说李世民综合实力比朱棣强,解决了民生问题,所以用贞观之治这个词,而不是贞观盛世。淮下书生觉得,这么解释
2024-01-10 16:18:00
唐朝君王的表彰会,光荣榜上的都有谁?为何上榜?
...4世,传有21位皇帝。其前后顺序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
2023-04-14 06:39:00
李世民皇后杨独孤皇后和长孙皇后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君王
...上的。杨广通过夺权,夺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当了皇帝。李世民通过夺权,夺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当了皇帝。隋唐第二代君王的夺权过程,比较而言,最容易最巧妙的应该是杨广。但是夺权以后,
2023-08-09 06:40:00
隋朝的富有为何让李世民难以企及
...安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除夕PARTY。为了彰显盛唐威仪,李世民花血本装修宫廷,廊柱粉金、枯树张彩,目之所及必是灯烛辉煌,耳之所闻定要胡乐鼎沸。宫殿金碧辉煌,贵妇盛装来见,满眼
2023-05-02 13:27:00
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亲兄弟,为什么还能赢得民心
...道,国家饱受灾难,百姓民不聊生,国家人口户数坠减,李世民执政之后首要的就是以史为鉴,以隋朝灭忙的教训为戒,时时刻刻盯着自身,并鼓励文武百官积极进谏,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下
2023-05-19 21:25:00
揭秘古代君王杀戮功臣的真相
...功成名就后并没有杀戮功臣,有功者得以善终,如唐太宗李世民、统一蒙古的成吉思汗铁木真等。古代君王在功成名就后为什么会背负骂名杀戮功臣呢?其实,杀不杀功臣跟帝王的自不自信有很大的
2023-05-15 16: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