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皇朝遗民录》的史料价值
编者按:《皇朝遗民录》记录了明末清初流亡朝鲜的九位明遗民,并因书中记录了明遗民与朝鲜士人谋划反攻清朝的内容,而极具史料价值。作者结合黄功与漂流民林寅观、陈得的问答记录——《黄陈问答录》进行论述,较为...……更多
明朝灭亡379年,此国仍有16万人自称大明遗民,崇祯忌日集体痛哭
...统治。而在明朝灭亡后的379年,仍有16万人自称是明朝的遗民,他们还会在崇祯皇帝忌日那天集体痛哭,以表哀思。自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之日起,民间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革命者,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终结...……更多
皇帝攻打邻国抢劫奴隶女人,此邻国国王誓死保护
...人法”。顾名思义,所谓“逃人法”,就是有骨气的明朝遗民,不堪被奴役的屈辱,纷纷逃亡的举动。而满清,以很严苛的刑罚阻止他们,但还是有许多人不顾一切地逃了出去,有一些就流落到邻国或者东南亚等国,在那里驻扎...……更多
周朝灭殷两年,周武王姬发为何就忧郁而终?
...书上,将殷纣王描写得如何不堪,在周人灭商之后,商朝遗民的实力依然远远大于周人。这就跟满清入关,抢了大明的江山类似。一个原本弱小、落后,臣服于中央之国的“蛮夷”,竟然突然入主中原,成了主人,心中自然会惴...……更多
2022-12-20 21:10王姬,周武,忧郁
...融到整合的历史性衍变。在这一文化演绎的进程中,“明遗民”具有核心影响并发挥了制约作用。本文从遗民的角度,透过遗民与满、汉文化关系的互动,去观照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满汉文化的整合,以冀对清初历史有全新的...……更多
...史书中被淡化,甚至被忽略。大夏国灭亡后,部分大夏国遗民为了躲避明军的追捕,逃往了海外。他们来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在东南亚,大夏国遗民主要定居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地。他们保留了自...……更多
...渐由乱而治;民族关系上,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过去,遗民们鉴于恢复无望也由抗争转而徘徊和分化,满汉矛盾渐趋缓和;文化上,满汉文化由冲突而调融。经过顺治时期(1644-1661年)18年的军事征服,至康熙元年(1662年)南...……更多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元朝灭亡后,遗民很多,主要原因是元朝统治宽松,社会各阶层受益,尤其是相比于朱元璋断子绝孙的恶毒统治而言。朱元璋统治期间,士大夫不是被杀就是抑郁,文明大幅倒退,老百姓的起义则此起彼伏,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更多
召公燕国从何而来
...国武庚溃败北奔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曾命商纣王之子武庚(又名禄父)留居殷都朝歌,继续统领殷地、奉祀商嗣,只是将他的地位降为诸侯。为了防止武庚叛乱,武王在原商朝王畿内又加封了邶、墉、...……更多
孔子是韩国人?韩国竟还摆出几个“事实”
...就已经出现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但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箕子则被视为韩国人的祖先,箕子就是中国山东人,孔子也是在山东出...……更多
...看,顺治时期(1644-1661年)是满、汉文化剧烈冲突、明遗民激烈抗争的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压服汉人的反抗和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展开了残酷的军事征服,推行野蛮落后的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凸显为清初社会的主...……更多
《明遗民录》:不为人知的遗民传奇
...著史,怀念故国。这些不肯为清朝效力的读书人,就是明遗民。其实,每个朝代灭亡之后,都有忠于前朝的遗民,宋元明清皆是如此,只是相对而言,明遗民留下的历史印迹更多,让后人对于明末甲申之变的社会剧烈变动,能有...……更多
...》馆,期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争取敌视朝廷的才高名重之遗民与其合作。此一时期,清朝大局亦发生甚大变化。政治上,在此前确立的对全国统治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初步呈现出稳定祥和的盛世气象;经济上,封建...……更多
为啥匈奴人生活习性和汉朝人差别那么大
...上有介绍说,当年卫青、霍去病所打败的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要说起来也是华夏民族。这种说法对吗?可为啥匈奴人生活习性和汉朝人差别那么大?对于匈奴人的来历,尽管目前还有争议,但人们所引用的基础考证史料,还是...……更多
隋唐两个朝代为何花费大量国力去讨伐高句丽
...立,吸收了濊貊、等游牧民族,只有少数的汉人和古朝鲜遗民。虽然古朝鲜中的箕子朝鲜是由殷商时期的箕子建立,高句丽也将箕子奉为神灵,但却不认同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汉时才出现的。在国家民族的结构上,高句丽...……更多
牙璋的秘密:揭示夏朝遗民的迁徙路径和祭祀传统
...迁徙路线有重叠的部分。所以三星堆人,很可能也是夏朝遗民的后裔!第三条路线则是由中原地区经湖北传到湖南。这部分人,可能是二里头文化四期遗民的后裔。最后一条则是由湖北传入福建西北部,再传到福建沿海地区。这...……更多
史林探秘:先秦商人的得与失——处境尴尬的商人之国篇
...,后来宋城改名为了商丘,宋则成为了国民,于是商朝的遗民就这么成了宋国人。所以商人的商和商朝的商,不仅仅是字相同,商人的商就是传承自商朝。作为前朝商人遗民的国家,宋国在周朝的地位也非常特殊。它的君主与陈...……更多
西周灭亡后,被抛弃的30万周人去了哪?考古首次发现周遗民去向
...大多数王畿内的周人都无力随同东迁,成为被平王抛弃的遗民。那么这些人有多少呢?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杨东晨根据周制100里内5万人计算,得出周遗民人口数在30万以上。 根据《史记》记载,在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7年...……更多
西周的鲁国连续五代国君“兄终弟及”,是周王室默许的吗?
...国“兄终弟及”的继位现象鲁国封地原住民的主体是殷商遗民姬周和殷商之间必然存在双向博弈和妥协周王朝蛇吞象消化商王朝遗产时力不从心鲁国要承担的历史使命西周政体有四大基石,分别是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更多
晚明遗民黄宗羲与吕留良,从朋友到仇敌的转变
...间的友谊,也往往如此。比如黄宗羲与吕留良,都是晚明遗民,学界大家,两人惺惺相惜,交情莫逆。当年黄宗羲到余姚,吕留良又是留客,又是亲送杭州,又是馈赠盘缠,把黄宗羲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场提笔抒情:“用晦之友...……更多
聊聊东吴遗民拥护司马睿之谜
东吴遗民那些事儿:为啥拥护司马睿,不复国呢?“王与马,共天下。”--晋代谚语话说西晋灭亡那会儿,北方那叫一个乱啊,五胡十六国打成一锅粥。司马睿一看这架势,赶紧带着一帮人跑到南方,建立了东晋。可奇怪的是,...……更多
古代没有民族国家概念,士大夫忠于一家一姓
...认元有“天命”。因为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还有大量元遗民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元的正统性真的是不需要解释的。反而是方孝孺这种说元不正统被人视为怪异。有传国玉玺又一统天下,必然是正统。忠君大于爱国大于民族...……更多
...: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所谓“监”,即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武庚在三监之列明显说不过去,所以管、蔡、霍为三监是正确的。周人取得了政权后,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为了收买...……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绍武、永历等政权。由于南明各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南明遗民的抗清运动注定会走向失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矢志抗清的忠贞之士,他们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精神做支撑,在中国历史篇章上写下了...……更多
在古代,“礼不下庶人”中的庶人指的是什么人?
...人是源自周人部族中的自由民;比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殷商遗民、诸侯国分封前的原住民,地位是要高很多的。在西周的古文献中,有诸多关于庶人的记载,如《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更多
从仁义到战败,揭秘宋襄公的春秋争霸之路
...国君为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国都在商丘,宋国多为殷商遗民。宋襄公在位期间,干过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分别如下:一、公元前652年,宋桓公(宋襄公的父亲)病重,按照周礼,桓公去世,襄公作为嫡子理应继承王位,可是...……更多
清朝一直延续到了1993年,这群清朝遗民的结局如何
在网上,存在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最后的一支清军,是在1993年被消灭的。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清朝于1912年覆灭,在1917年有过昙花一现的复辟,之后便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而1993年已经是当代的光景,那么,为什...……更多
...己在《陈宜中集》中认为陈宜中生于1226年,依据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心史》的记载,其可靠性没有问题,但当时推算有误。若推算无误,陈宜中的生年也是1230年。 宋理宗开庆年间,丁大全把持朝政,专权结党,排斥异己,太...……更多
吕留良案:一个明朝遗民的传奇故事和对清朝统治的挑战
...常与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等明朝遗民借古讽今,谈论天下大事,直击胡虏窃国的痛点,不过,由于吕留良高超的文学水平,清朝统治者虽知其人乃明朝遗民,但始终苦无把柄将其治罪。 而当时的吕留良...……更多
秦朝覆灭,为何老秦人没有复国
...起义军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在每个朝代中,前朝遗民造反复国的行为是最令皇帝头疼的,就如同现在的恐怖组织一样,令世界各国都气的牙痒痒,但却没有任何办法。那为何我们没曾听说过秦朝遗民造反的事件呢?在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