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南京2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悉,中、美、德等多国学者进行的一项农业环境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条农业减碳技术路线。通过对现有减碳方法的优化,我国粮食生产有望...……更多
“牵手”氮元素,中非学者共赴可持续研究之旅
...持下,今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谷保静与非洲科学家展开合作,试图回答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小元素 搭桥梁氮元素是地球大气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它使天空变蓝、土壤肥沃,是形成人体蛋白质的基础。然而,环...……更多
凭“空”造淀粉,他们如何把梦想变为现实?
...量效率低、生长周期长,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为此,科学家探索出了杂交育种、模块育种、分子育种等办法,还建立了人工光合系统。“这些都没有脱离植物本身的固碳模式,就像跑得再快,本质上还是依靠双脚。能不能跳...……更多
火星探索花费数十亿,背后的饥饿问题谁来解决?
...受关注的目标。数十亿的投资被倾注到这个红色星球上,科学家们憧憬着未知的发现与可能。在瞩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问题,即饥饿。当人类为了实现进一步的探索而不断砸重金进入太空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地球上日...……更多
...,他把为三农建言献策作为自己的使命责任。“作为一名科学家,要跳出自己的本位,从战略高度找到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有效的解决路径。”食物安全、耕地科学调配使用是朱水芳关注的首要问题。如今,人民群...……更多
南非科学家:中非农业合作将实现双赢
...,双方共享高产作物种质材料。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了1000多份绿色超级稻材料,其产量比非洲当地品种提高了20%以上;中非科研人员还合作进行芝麻育种,比非洲当地品种增产50%以上,以上成功案...……更多
不依赖“碳移除” 为地球降温寻找更优解
...章。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是引发地球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家们一再警告,1.5摄氏度被认为是全球升温的一个关键阈值,超过这一水平的变暖将给全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碳移除是降低碳排放、给地球降温的重要举措。金超介...……更多
科技有狠活丨从人工合成“粮食” 到奇异金属 电子科大两项研究入选“十大”
...于《自然》(《Nature》)。nature网站截图早在三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费米子奇异金属,但在团队此项发现前,物理学界还没有玻色子奇异金属相关实验的报道。《自然》认为,这项工作突破了现有对奇异金属态与无序超导...……更多
胡凤益团队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
...生产提供新途径。”在1月5日举行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水稻与麦类分论坛上,云南大学研究员胡凤益介绍粮食作物多年生性及应用时说。元旦前,三亚首次进行再生稻试验示范就传喜讯:再生季242.03公斤,加上头季6...……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此间举办的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与会专家对此充满信心,共议推动种业振兴,助力持续端稳中国饭碗。大会展示的育种科研新成果。(新华社记者罗江摄)农以种为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据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介绍,12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该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经...……更多
...会、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独特贡献。我国科学家通过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性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首次揭示不同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下的...……更多
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科学家在研究沙尘暴主要来源时发现,飞扬的沙尘中有大量来自农田的肥沃表土。“初耕欲深,转地欲浅”,我国农业生产以往大多采取的是深翻耕作制度,这样翻耕裸露...……更多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电子科大两项成果入围
...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言荣院士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James M. Valles Jr、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更多
...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2/3以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存祥介绍:“我们需要提高产能,一是把面积扩大,第二把单产水平提高。”本次会议收集了优异大豆种质资源154份,推动大豆生物育种能力提升,加快高油高产...……更多
国内知名植物学家齐聚海口 聚焦“植物·粮食·生态”话题
...会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大会主题是“植物·粮食·生态”。当天,中国植物学会前理事长代表武维华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院士等多位知名植物学家赴会,共同回顾梳理中国植物学会90周年来的成长历程。10...……更多
云岭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语种的语言到文本自动翻译的机器翻译系统……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上,我省多项领先全国的创新成果、多个前沿科技产品亮相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吸引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与传统的石膏绷带、高分子绷带等外固定材料相...……更多
为促进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当地作物种植收益提高了90%左右。迄今,这位享誉业界的科学家共发表750余篇论文,并于201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2000年起,达科拉多次往返于南非和中国之间。20多年来,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和...……更多
时隔2年,中国邮政等再次发行《科技创新》纪念邮票
...划发行数量为700万套。第一枚表现了人工合成淀粉。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首次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更多
...国院士为首席专家,以众多扎根在科研和产业一线的青年科学家为主力军,在山东菏泽、山西吕梁、山西运城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开展了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刘昊宇同时指出,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也发现,地方产业尚存在...……更多
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国计民生。1月5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玉米与豆类论坛上,来自科研、企业、院校等与会人员表达了观点和期待,助力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大豆种业科研投入,开...……更多
...性,有望带来电子信息工业的革命性变化。早在30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费米子奇异金属,但是否存在玻色子奇异金属,是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业内人士评价,玻色子奇异金属的发现,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多
报告:2022极端天气叠加区域突发事件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减产1.3%
...带一路”、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区4类重点区域。中国科学家通过持续研究,建设性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2022年是开展该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更多
让“累”瘦的耕地健康地“肥”起来江苏青年土壤科学家聚首南京支招耕地保护利用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通讯员师倩云)世界第10个土壤日即将来临。11月25日,第九届江苏优秀青年土壤科学家学术论坛在江苏省农科院开幕。...……更多
中国故事|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
...钾肥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开启了找钾之旅。跨越近70载,几代盐湖人接续“为国保钾”的任务,将察尔汗盐湖建成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源源不断的钾肥从...……更多
玉米与豆类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大豆玉米发展之道
...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1月5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分论坛——玉米与豆类论坛上,行业专家学者分享的内容涵盖基础研究、传统和生物育种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健康推进的玉...……更多
黄少卿解析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中国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路径。 ……更多
...、国家实验室集中的“科学城”,高端研究人才集聚的“科学家之城”,高端工程应用人才汇聚的“工程师之城”和高端人文艺术荟萃的“艺术家之城”。同时,积极吸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人员。 ……更多
科学施肥 增种绿肥 耕地提质
...通畅。”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水田及水生绿肥栽培岗位科学家、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聂军向村里的农技人员和绿肥种植大户传授稻田秋冬绿肥生产关键技术。“这3年来我都会在作物收割后种植绿肥,这样第二年犁田的时候...……更多
探索地下世界地图!世界首台量子重力仪走出实验室
当科学家们总结这个世界的一切,他们常常将地球视为已知领域的金字塔尖端,而地下世界则是隐藏在神秘迷雾中的未知宝藏。近日,一项前所未有的科学突破将送我们踏上一个全新的探险旅程。首台量子重力仪,那台被冷冰...……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挺进受灾村一一黎平县防汛救灾一线见闻 
乌云压顶、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入汛以来,黎平县连续经历持续性降雨。汛情面前,黎平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惧风雨
2024-06-24 18:53:00
长沙一外卖小哥被大水冲进桥洞下 交警市民联手将其救出
大皖新闻讯 6月24日,长沙市一外卖小哥被大水冲走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视频中显示,一个身着黑色雨衣骑着电动车的骑手被大水冲进桥洞下
2024-06-24 18:55:00
缅北南渡-贵慨之间这条路,能不走尽量不走,还有近百辆被堵路上
来源:缅甸中文网缅甸掸邦北部南渡镇孟茵村和贵慨镇之间,因持续降雨,道路泥泞湿滑,近100辆车被困。贵慨镇和孟茵路之间的孟茵村郊区
2024-06-24 19:11:00
用自己的肋软骨和皮肤 11岁男孩接受右耳再造
24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接诊了一名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孩子,并用该患儿的肋软骨和皮肤扩张技术为他再造了右耳
2024-06-24 19:12:00
潍坊交警:疲劳驾驶引发追尾 货物散落阻塞交通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潍坊报道2024年6月8日12时许,G20青银高速潍坊路段发生一起疲劳驾驶引发的追尾交通事故。一辆轻型货车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追尾前方客车
2024-06-24 19:20:00
紧急驰援、转移群众、开闸泄洪……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 各地全力应对灾情
央视网消息:近期,中国南方多地持续强降雨,主雨带集中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
2024-06-24 19:21:00
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25日至27日举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预计有约1600位来自政界
2024-06-24 19:21:00
6月23日,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徐州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外国网红们兴致高昂
2024-06-24 19:21:00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潍坊报道近日,济青高速交警寒亭大队发布两起因驾车期间观看手机导致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1.2024年6月8日10时许
2024-06-24 19:23:00
捡到财物将其扔掉是否违法?两起相似警情结局却大不相同
大皖新闻讯 路上捡到财物应该如何处置?近日,芜湖市镜湖区连续发生了两起因丢失金手链引发的警情。巧合的是,两起警情不仅相似度高
2024-06-24 19:27:00
湖北交投江汉运营公司:闻“雨”而动全力清障, 快速打通群众出行通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万桥毛剑)据气象部门预报,我省6月中后旬将陆续出现强降雨气候,雨水集中、降雨强度大、致灾风险高
2024-06-24 19:32:00
湖北交投江汉运营公司万全管理所:暖心帮助迷路老人 让服务更有温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丁双容)“服务美好出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一道道忙碌的身影,一次次暖心的帮助
2024-06-24 19:33:00
因贩卖这种电子烟弹 他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判刑一年
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24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发布了该院毒品案件审理情况和典型案例。2023年以来
2024-06-24 19:44:00
秦国玲潍坊报道高考成绩放榜在即,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对此
2024-06-24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