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洎: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另类忠臣
...、李靖、李勣等一批贤臣良将阵容的辅佐,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局面可谓是星光熠熠。尤其在李世民统治的二十多年里,他任用的宰相也多达二十八人,且各有特色:房玄龄谦恭谨慎,魏徵直言敢谏、王珪嫉恶扬善……但其...……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有过失,不要犯错误。魏征是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大业的谏臣。太宗视魏征的谏言为镜子。《资治通鉴》唐纪贞观十五载,魏征死后,他望哭尽哀,感念不已,自制碑文写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更多
此人称自己只想做良臣不想做忠臣,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赐
...,暗主护短而永愚”…… 而其中对李世民影响最大、对贞观善政贡献最多、在历史上享有“第一诤臣”之美誉的人,无疑就是魏征。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良臣。大家可能对他的事迹已经不陌生了,很...……更多
魏徵:生前封神,死后封杀
...士的梦想,遇见知人的君主,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呢? 02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唐太宗与众臣讨论治国的方针。朝中分成了两派。魏徵认为朝代或有更替,但是百姓淳朴,可以教化,先贤所说的仁义之道不会过时。当今要务在于...……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纳谏还是沽名钓誉?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更多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到了隋朝也不例外,长孙晟以自己的奇谋...……更多
贞观之治时期的唐朝国力如何
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盛世了,唐朝初期李世民创立的一个盛世时代,成了后世无数人非常向往的一个时期。不过,所谓的盛世到底是什么样子,却从来没有人见到过,而关于贞观之治,却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更多
“读贞观事,得见全盛”
...的支持在河套猖獗,北方的突厥又虎视眈眈……一、“读贞观事,得见全盛”1.“天可汗”的霸业李世民即位的第一年,突厥可汗颉利听闻唐朝兄弟相残,当即便率大军南下,接连攻克朔方、关内,李唐的龙兴之地晋阳都成为突...……更多
聊聊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
...典章,此种情况在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其中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便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例。公元627年至649年这23年期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非常辉煌的年代,这就是被宋代以后政治家和史学家所高度褒...……更多
聊一件发生于唐代贞观之治时期的真实故事
唐太宗半身像宋佚名先来科普一下“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也是他在位二十三年(公元627至649年)唯一使用的年号。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雄才伟略、知人善用、广开言...……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的君臣佳话后续是魏征死后没多久,唐太宗李世民就亲自...……更多
...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更多
简介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德政,为什么会遭到史家的质疑?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辛未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判决死囚290人,并将这些死囚释放回家,约定明年秋末归来就刑。到期的时候,死囚全部归来,唐太宗下诏赦免全部死囚。这是《旧唐书》中的记载,唐太宗的这一仁...……更多
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贞观之治”的景象呢
...听到这样中肯的话了。”唐朝之所以能出现繁荣富强的“贞观之治”,是与有魏征的忠言直谏和唐太宗的虚心纳谏这两种政治因素分不开的,缺一不可。 ……更多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唐朝帝后共同书写‘贞观之治’
...的弱点,虚心求谏,重视贤臣,从而实现了光耀史册的\"贞观之治\"。细说起来,千古明君李世民大治天下的功绩中,长孙皇后的从旁辅就也功不可没,这位冰雪聪明、德贤并重的伟大女性也因此而被史学家誉为\"千古第一贤后\"...……更多
贞观之治,明君贤臣共同努力开创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贞观,大唐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所用年号。李世民登基,天下初定,等着他的不是歌舞升平,而是内忧外患的重重考验。太宗登基之时,大唐建国才九年,“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贞观政要...……更多
...还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自已的领导经验,对李治进行教育。贞观二十二年(648),他亲撰《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去谗》、《戒盈)、《崇位)、《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篇目来看,是在系统地总结自己君临...……更多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民取父亲李渊而代之的步伐,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巧合吧!贞观之治前奏——征服突厥,李世民政治上的第一道光环隋文帝后期,启民可汗率突厥归顺隋朝,之后与隋朝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到了其子史毕可汗时,隋朝进入...……更多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明智抉择与盛世缔造
贞观之治之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段时期之一,当时国家强盛、吏治清明,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段好时光。很显然,在中国的历史上,要想评价一个朝代是否是盛世,首先就需要考量这个时期的官员是否清廉,民众是否信...……更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有哪些贡献?
...时的世界上已经名声显赫,万国来朝。当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你是否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隋朝末期农民大起义中,驻守太原的隋朝官员...……更多
贞观之治这个盛世真的是虚假的吗
...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所以,他统治的这一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后世之人一直认为: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之路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唐朝,它是怎么发生的呢?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首先是顺应民心,天下久乱思安,发展经济,国泰民安才是最大的政治。李世民在完成权力获取后,没有大清洗,这有其政权稳固的考虑,更有收买...……更多
...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还打下了唐朝近300年的遗风基础,他的文治武功可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更多
...,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公元632年(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 这一年...……更多
聊聊唐朝时期宰相许敬宗
...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更多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的最终地点?灵州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重要位置?王朝海: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在唐朝北方的漠北地区,发生了薛延陀汗国瓦解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唐朝北方民族关系产生着巨大影响,促成唐太宗的灵州之行。唐太宗...……更多
穿越千年  感受大唐气象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在京开展穿越千年 感受大唐气象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08日 第 10 版)日前,“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更多
唐朝武力巅峰揭秘:唐高宗李治时代的辉煌与争议
提起唐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常被视作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然而,若从军事力量的角度探讨,唐朝真正的武力巅峰却出现在唐高宗李治的时代。那么,为何人们更偏爱于提及“贞观之治”呢...……更多
为何李世民晚年会变得昏庸?他昏庸到了什么程度?
...位。后来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年号贞观。可是李世民继位之后勤政爱民,善于纳谏,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在他执政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史称贞观盛世。但是到了...……更多
2022-12-22 21:14昏庸,李世民,程度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