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19: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太宗时期,为处理北方各民族部落关系,北上灵州会见敕勒诸部首领及使者,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灵州盛会”。灵州之行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唐太宗为什么会被各部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他的民族观在历史上又有哪些先进之处?为此,“道中华”专访宁夏大学王朝海副教授,揭开那段高光历史。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灵州盛会情景。(图片来源:灵武市博物馆官网)

记者:根据记载,唐太宗北上会见各少数部族首领,从都城长安出发,历时一个多月行程至灵州,为何会选择较远的灵州作为会见各北方部族首领的最终地点?灵州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重要位置?

王朝海: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在唐朝北方的漠北地区,发生了薛延陀汗国瓦解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唐朝北方民族关系产生着巨大影响,促成唐太宗的灵州之行。

唐太宗选择当时的灵州,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方面来分析:

占天时:由于薛延陀部多弥可汗的无道统治,出现内乱,回纥部击杀了多弥可汗,薛延陀汗国亡。当时,无论哪个部落都缺乏掌控漠北全局的能力,这样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不仅会使漠北各族人民生灵涂炭,还会危及唐朝安全,加剧当时北方民族关系的对立和冲突。

另一方面,铁勒等众多部落有意愿归属唐朝。唐太宗灵州之行可以说正当其时,正如他在当年六月初的诏书中所说:“薛延陀破灭,其敕勒诸部,或来降附,或未归服,今不乘机,恐贻后悔,朕当自诣灵州招抚。”

据地利:灵州作为西北重镇,又处在北方各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之地,以及北方各民族和南方中原民族交流、交往的前沿。

再者,灵州长期处在中原王朝的实际控制之下,有专门的镇将在此驻扎,可保障皇帝行程安全。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西夏时期灵州位置。(图片来源:《神秘的西夏》纪录片)

灵州历来又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其“西据贺兰之雄,东临黄河之险,北控河套,南控庆凉”,是唐朝藩捍关中的西陲巨屏。

灵州长期以来还是商旅往来的枢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孔道和茶马贸易的要津,故为唐太宗此次首选之地。

享人和:北方薛延陀汗国刚刚覆亡,诸多部落群龙无首、内部动荡,迫切需要有能力挽狂澜结束混乱局面的人物,而当时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当属唐太宗。唐太宗在北方诸部落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薛延陀亡后,铁勒诸部一百万余户甘愿归属唐朝。当时的灵州民族团结,社会安定,选在此地接见诸部首领显然是非常好的选择。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灵武博物馆。(图片来源:灵武博物馆官网)

记者:北方各民族通过“灵州盛会”取得和平相处的方式,对当时各民族融合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大一统中央政权的巩固有哪些促进作用?

王朝海:公元646年,唐太宗北上会见众多归附大唐的部族首领及其使者,对当时北方各民族融合以及大一统中央政权的巩固均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北方诸族主动要求内附。唐太宗李世民诚心对待漠北各部落,不仅受到了各部落的尊敬,更直接促使漠北各部落主动积极内附,他们以能受到唐太宗册封为荣,认为这是“执易而归,百世之幸”。

唐太宗在位期间,对于周边不断内附的众多民族和部落,均予以妥善安置,使他们能够安定生活。

再次,增强了诸多少数民族强烈的认同意识。认同意识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之后在漠北建立“六府七州”之后,内附的少数民族首领被唐王朝册封为大唐的官吏,使得这些少数民族首领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意识,自视为大唐的臣民。

如史料记载:“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

又如,漠北羁糜府州建立百余年后,回纥兵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把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看作自己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漠北郡县制的推行。唐太宗灵州之行最为深远的影响是在漠北地区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六府七州”,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糜府州制度,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统治边疆地区,强化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辖权,将大一统的政治观念进一步推行至“蛮夷之地”,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新唐书·地理志》有记载,以中央诏令的形式确定了羁糜府州设置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管理特色。

“灵州之行”使漠北地区保持了长时间的安定,并将漠北地区纳入唐的行政区划管理,在血缘、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框架下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银川唐太宗灵州盛会雕塑。(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经过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出现了“贞观之治”,他开明、进步的民族观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怎样的作用?

王朝海:唐太宗在位统治期间,被称作“贞观之治”。所谓“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注重休养生息等,但其先进的民族观念对“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成公主生活画面的彩绘。(张添福摄)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总结了自己能使四夷朝服归化的五条成功经验,其中第五条就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若父母”。“爱之如一”也就是“各民族如一”的意思,对汉族及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同等看待,这一民族观念指导下,他采取了诸多先进的民族政策:

和亲政策。唐太宗沿袭了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并加以发展和创新,积极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供职朝廷的少数民族上层联姻。

影响最深远的文成公主入藏嫁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这次和亲成为汉藏人民友谊和团结的象征。直到今天,其历史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德化政策。唐太宗注重道德感化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首领,政治上授以官职,经济上赐以厚禄。如封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封阿史那思摩为北开州都督等。

民族团结和友好政策。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后,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约十万户突厥人移入中原,保全其部落,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并从中挑选百余人担任京官武职,从而稳定了人心,团结了突厥部族。

这些先进民族政策的执行,对于平定外患、稳固边疆,取得“贞观之治”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古风实景演出《梦回灵州》。(图片来源:灵武博物馆官网)

记者: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上实行“各民族如一”的民族观,有何进步?

王朝海:“华夷一家”是唐太宗“爱之如一”民族观的思想基础。唐太宗认为,夷狄与汉人一样皆可感化,“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同“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相比,“夷夏大防”是一种狭隘的民族观念。隋朝时期,甚至出现了隋炀帝把夷狄比为禽兽的观念,唐太宗针对隋炀帝的观念发出“各民族如一”的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历史进步性。

▲陕西礼泉县唐太宗雕像。(陈永年摄)

记者:“可汗”是少数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少数民族却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这说明中央政权在北方少数部族中有怎样的地位?

王朝海:“可汗”本是突厥、回纥、柔然等民族对本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天可汗”就等于是各民族对共同的最高统治者的尊称。西北蕃邦请求奉给皇上尊号为“天可汗”,这一尊号表示对唐太宗的尊称和拥戴。

“天可汗”称号的出现,无疑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北方结束了数百年纷繁战乱,北方少数民族诸部支持中央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唐王朝进一步走向统一、强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末最后一位反王贞观年间才被消灭,因为他后台强大
...,但其中有一支势力,称为“隋末最后一位反王”,直到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才被消灭,这位反王叫梁师都,他能撑到贞观年间,是因为他有一个强大的后台,这个后台就是突厥。隋朝末年反王梁
2023-07-11 07:31:00
唐太宗要哪四种动物做彩礼拖死了一个国家
...这个和亲的故事,这位足智多谋的皇帝也是大家都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唐朝也被称为大唐盛世,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了无数的朝,唐朝是唯一一个在世界历史上都鼎鼎有名的朝代,许
2023-07-29 17:52:00
唐朝通过防御对策,有效的抑制了薛延陀活动
...《旧唐书·铁勒传》记载,面对薛延陀的主动谢罪请婚,唐太宗认为解决薛延陀问题有两种手段,“选徒十万,击而虏之”,“结以婚姻,缓辔羁縻”。房玄龄认为战争凶险,国家初定,创伤尚未平
2022-12-25 15:13:00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名声为何没有刘邦高
...一些传奇的色彩,被后世讨论。比如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唐太宗的上位史,汉高祖的逆袭史等等。但是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好像是一个意外。他同样建立了东汉王朝,但知名远远比不过汉高祖
2024-05-23 11:25:00
...利可汗率领20万骑兵南下长安,兵临渭水,刚继位不久的唐太宗李世民用计稳住颉利可汗,并与对方盟誓,迫使突厥退兵。突厥骑兵即使唐朝与突厥盟誓,仍然不能阻止突厥年年南下抢掠,629
2024-07-19 15:17:00
李世民的弟弟李道宗,初唐三大名将之首,却会被丑化上千年
...以后辉煌的成就。在唐朝初期之时有这样一位将军,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是初唐三大名将之首,战功赫赫,本应名垂青史,却为何会被丑化上千年?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风华正茂的李道宗
2023-03-06 21:49:00
九旬教授网上开讲(追梦路上)
...礼的视力有些模糊,可他对历史细节的记忆依然清晰:“唐太宗灵州高会、朔方节度使驻守灵州、唐肃宗灵武即位、弘化公主和亲……宁夏的每段历史、每个故事都值得被铭记。”出于对宁夏的深厚
2025-05-15 06:04:00
唐太宗与突厥名将:一段超越敌我的君臣佳话
...亲自与颉利可汗在渭水议和的危险之事。不过,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还是派出李靖大破突厥,一举击溃了心腹大患,并将猖獗一时的颉利可汗俘虏到长安。突厥从此由盛转衰,东、西突
2024-02-12 10:09:00
李继迁的抗宋之路:从依附契丹到攻占灵州
...增强让李继迁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宋朝西北防御的基石—灵州。灵州,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背靠贺兰山,面向黄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宋朝在西北防御体系的重要关卡,灵州西部居住着部
2023-10-21 07: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孙玉 李春炜 鲁雅琦制作:赵燕杰 王悦
2025-08-12 08:55:00
千余次护送任务无一失误,微山湖上有一条秘密交通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白文娟“横跃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程。”抗日战争时期,为突破敌军层层封锁,在鲁南、华中地区有一条秘密交通线
2025-08-12 10:26:00
退休后重续40年前的初心,只为让革命先辈“活着”
大皖新闻讯 退休后他重拾停歇了40年的画笔,短短数年创作了近二百幅名人肖像作品,相继被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
2025-08-12 13:42: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林正良:狱中家书的丹心绝笔
“妻乎,别矣,狱中三面,尽成永决,余死若有知,灵魂当紧依妻旁,及父母之左右也……”在贵州省博物馆,有一封书信历经岁月仍显苍劲
2025-08-12 16:02:00
沈定庵诞辰100周年及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展亮相浙江美术馆
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8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2025-08-12 16:07:00
汲取力量护海疆丨潍坊海警局滨海工作站开展教育活动
大众网记者 李溯 潍坊报道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潍坊海警局滨海工作站组织全体执法员
2025-08-12 16:41: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中,山东以5个入选展览的成绩位居全国首位。这些散布在枣庄
2025-08-12 16:45:00
鲁网8月1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水泊梁山。漫步在这片英雄豪杰啸聚的山寨之中,除了感受那扑面而来的历史风云与江湖豪气
2025-08-12 16:46:00
舜城泉城双名片,童声问答探千年——东城逸家舜文化讲座点亮孩子暑假
“千佛山的镇山之宝是什么?”“是大金佛!”孩子们清脆的童音几乎脱口而出。“再想想哦,”螢火虫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副团长张芮笑着摇摇头
2025-08-12 17:17:00
阅见贵图|虞山派古琴雅集:400年前的“诗和远方”被弹出来了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400多年前,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创立“虞山琴派”,主持编写的《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
2025-08-12 17:28:00
铁骨铮铮“红三村”
红三村抗日联防指挥部旧址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菏泽曹县县城西北30公里,有座安陵堌堆。堌堆附近,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里路
2025-08-12 1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战俘营”到“矿工墓” 那些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
)辽源,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上,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与辽源矿工纪念馆遥相呼应,共同镌刻着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深刻印记
2025-08-12 19:35:00
刚刚过去的休息日,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上演了两场专家“秀”。资深考古专家常一民、裴静蓉,分别带来精彩讲解,凭借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2025-08-12 22:03:00
“火神爷”屡建奇功
清太徐手枪队队员。(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清太徐有个手枪队,手枪队有个“火神爷”,神出鬼没在敌后搞突袭,舍生忘死阵前打鬼子
2025-08-12 07:06:00
玄武湖景区再添文化打卡点“中华美学之皇家园林”文化廊建成开放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早在六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湖泊
2025-08-12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