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于谦的传奇人生与明朝的变迁
...宗弘治二年,于谦被追赠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建祠堂以表彰他的功绩。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一生的坎坷遭遇和冤屈。回顾于谦的一生,他为国家社稷拼死坚守,为正义而奋斗,但最终却因冤屈而走上...……更多
清宫秘史:皇后和皇贵妃在后宫有什么区别?
...这个特权,既不升祔太庙,也不给庙谥,仅仅是追封一个谥号。亲戚待遇:康熙朝凡皇后名分定下之后,如果娘家出身下五旗的,则一律要抬旗,比如原先是镶红旗的,则要抬入正黄旗或镶黄旗,一般不抬入正白旗。皇贵妃娘家...……更多
...位,又称周夷烈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谥号为烈王。基本介绍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展和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摆脱...……更多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和考察道路,而隋朝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开启了选官制度,并开创了科举制。因为在此之前朝廷的各路官位都是被氏族大家和门阀所控制,而如何吸收新鲜血液,也是由氏族门阀推荐。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朝廷的发展,所以...……更多
朱棣的谥号之谜,为何称其为‘文皇帝’而非‘武皇帝’
...古,崩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即位后,发动“大议礼事件”,追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不仅改...……更多
为什么隋炀帝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变成了一个“昏君”?
...吧! 隋炀帝登基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开创了完备的科举制度。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不过真正的系统化为科举制度,还是隋炀帝开始的。在此之前,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更多
...锢终身,不许再做官,史称“党锢之祸”。汉桓帝死后,谥号孝桓皇帝,庙号为汉威宗。谥号陵寝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死于德阳前殿。第二天,窦太后临朝执政。桓帝荒淫了一辈子,却没留下一个儿子。刘志的...……更多
隋朝存在感极低,为何政策却能延续千年?
...地位。其次,是州县二级制及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的地方制度改革。隋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州郡县三级,隋文帝杨坚将郡级取消,简化地方层级,形成州县二级制。地方佐官以前均由州刺史、郡太守或县令自行任命,为了地方...……更多
汉朝皇帝谥号:从刘邦到刘备,为何仅三个皇帝谥号无“孝”?
...过是非时,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于是选择用“谥号”来进行高度概括。根据西周金文记载,大约在周穆王时期,给大贵族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因此谥号最晚出现于周代初期,此后持续到近代,历经大约3000年...……更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隋朝在短短的时间内崩塌呢
...于反叛的说法,关陇世家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尤其是科举制度对门阀世家的打击。杨玄感的叛乱和李密的从贼都可以在这个背景下解释。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占领长安,对大隋帝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李渊是关陇门...……更多
隋朝名将杨素:百战百胜背后的复杂人生
...。杨素去世后,获赠光禄大夫、太尉及弘农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总的来说,杨素才具文武,于隋朝建立前后屡立大功,但其滥用民力、物力营建仁寿宫,大肆聚敛,滥杀士卒,又助杨广阴谋谋嫡夺位,成为后人眼中“欺...……更多
独孤皇后一开始贤明通达,但是晚年的一个决定断送了隋朝
...盾,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感情也很好,独孤皇后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坚定践行者。独孤皇后处事一贯贤明通达,可是她晚年的废太子而改立杨广为储君的决定断送了隋朝,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可谓是“成也独孤”“败也独孤”,杨坚...……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漫谈武将谥号方笑一■方笑一三国时代,刘备手下有五员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三国演义》里,他们被称为“五虎上将”。民间有顺口溜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更多
年贵妃:一位汉族女性的清朝皇宫之路
...她的存在无疑为清朝的历史增添了独特的光彩。年贵妃的谥号为“敦肃皇贵妃”,这个谥号在清朝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敦”意味着宽厚和温和,“肃”则代表端庄和严谨。这两个字恰好概括了年贵妃的性格特点和她的一生...……更多
司马光与文正谥号的背后故事
...候,不仅仅对国家对文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还把一个谥号给宣传了出来,这个谥号也成为无数的文臣争相追求的谥号,但是谥号虽好,纵观几千年的历史,能够得到这个谥号的文臣却寥寥无几,因为这个谥号叫做文正,皇帝...……更多
商纣王帝辛:被胜利者书写历史的背后
...是历史中真正的商纣王真的如此吗?商纣王只不过是他的谥号,他原叫辛,是帝乙的嫡子,因为哥哥微子启的生母地位低贱,所以就由辛来继承王位,因为商朝的君主名字都是以天干命名的,而臣民在称呼君主时,开头要加一个...……更多
隋炀帝与李世民,相似行为背后的评价差异
...打入了历史的万丈深渊。唐代建立之后,魏征为杨广定下谥号“炀”,彻底否定了他的所有功绩;《隋唐演义》流行之后,杨广更是被描绘成荒淫暴君,被民间百姓所唾骂。故而史学家对隋炀帝的否定,也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直...……更多
文正:唐代后文人官者的最高谥号
...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和国家重臣。这个谥号就是对一个...……更多
朱棣的庙号之争:权力与历史的交织
...讳,需要用一个尊号来代替,而这个尊号就是庙号。它和谥号一样,都是对皇帝盖棺定论之后的评价。只是随着时间的吧推移,后者渐渐沦为吹捧之词,只有庙号依然客观。大部分的帝王都很重视自己的身后名,希望大臣和子孙...……更多
详细介绍西汉孺子刘婴
...一月—公元8年十一月,仅使用一个月,西汉就灭亡了。谥号陵寝刘婴,无谥号,史称孺子婴、汉孺子或西汉末帝(其实他没有当上西汉王朝的皇帝,只是一个皇太子而已)。他死后,也没有陵(刘婴被东汉王朝当做乱臣贼子,不可...……更多
汤斌:清朝清廉爱民的理学名臣,被康熙雍正赞扬
...守廉洁,雍正评价他清德可见。汤斌去世后,清廷赐予他谥号“文正”。作为享有此“文正”谥号的臣子,汤斌还配享孔庙。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如何更好为官,执政建议中,他一直将廉政放在首位。一、事必躬亲汤斌小的时候...……更多
汉文帝刘恒:如何成为史上最难被挑剔的皇帝?
...耳熟。这个皇帝就是汉文帝刘恒。我们一看到“文”这个谥号,大约就知道他在古代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因为“文”在古代几乎是最为顶尖的谥号了,谥号上解释道:“经天纬地曰文”,历史上正常情况下被谥号为文的皇帝绝...……更多
杨广从英勇少年到夺位的皇位继承人
...皇帝的宝座,是为炀帝。隋炀帝即位后,还作了一些改革制度、轻徭荡赋、收揽民心的工作。曾下诏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课役,男子成丁的时间由21岁改为22岁,以缩短服役时间。这是自北魏实行均田制以来的重大改变。北...……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我国古代一般用庙号和谥号称呼皇帝,在唐朝以前一般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在唐朝以后一般习惯用庙号称呼皇帝,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明仁宗,...……更多
刘禅与五虎上将:谥号背后的权力与家族势力
谥号的评定标准,是根据已逝人一生的功过做出评价,是后人对前人的感情概论,在长短字数上并不会刻意控制,一两字和二十多字的谥号,在历史都有很多。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他们离世时的谥号,皆是由刘禅设定的,从...……更多
详细介绍明思宗朱由检
...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即位,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早年经历朱由检因父亲...……更多
关羽死后被刘禅给予“壮缪”的谥号,这两个字说明了什么?
提示谥号,人们都不应该陌生。比如文官最好的谥号,是文正,人们管包拯叫包文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包公的谥号是孝肃,正史中称之为包孝肃;清朝有个刘文正,那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制造并扩大文字狱的刘墉是没...……更多
朱厚照:贪玩皇帝也能成就大事
...决不是像李煜、赵佶那样的文弱之辈。再者,我们从他的谥号“明武宗”的“武”字上,也知道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赖。他不是那种只知道玩的皇帝,是一面玩,一面也操心国事的皇帝;一面玩,一面又有底线的皇帝。 ……更多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声望远不如前,已经无法力挽狂澜。1898年,奕訢病逝,谥号“恭忠亲王”,配享太庙,光绪谕旨:“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奕訢死后所得到的待遇很有意思,超出了一般亲王的礼制。首先,奕訢死后光绪...……更多
唐朝平阳公主统率娘子军,为大唐建功立业
...,将长安攻取下来。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去世,皇帝赐予谥号“昭”,因此她又被后人称为平阳昭公主。要知道,她也是唐朝第一位获得谥号的公主,更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采用军礼殡葬的公主。01揭竿而起,聚拢关中豪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端午节我们该怎样纪念屈 原
仲夏时节,又一个端午佳节如约而至。在这个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里,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以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屈原及其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传承
2024-06-10 15:37:00
揭秘三国时期的四国争霸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三国时期的历史是由魏、蜀、吴三国共同演绎的。然而,实际上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个国家存在,那就是燕国。为什么燕国会被罗贯中所忽视
2024-06-10 15:37:00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关于端午节,民俗起源的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诗人屈,原影响最为广泛。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
2024-06-10 15:38:00
非遗里的千年羌笛,何以频繁入诗
文|刘永加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6月7日,由中国非遗馆主办的“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在中国非遗馆开展
2024-06-10 15:38:00
又逢端午,遥祭屈 原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
2024-06-10 15:38:00
长平之战时期,魏国在秦赵之间坐观成败,并且魏王说道:我们何必为了赵国而把百姓置于战火之中,况且我们不能给他们“拱火”。我们看起来魏王很公平
2024-06-10 15:42:00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的历史人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如果翻看这段历史,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2024-06-10 15:43:00
“十六国”政权分别是由谁建立的
自公元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起,到公元439年北魏灭掉北凉统一北方终,在这之中漫长的136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2024-06-10 15:46:00
楚国黑棺惊现世,黑棺主人的身份到底是谁
河南挖出楚国黑棺,一碗历经千年的肉汤至今还保存完好,在其中发现一把千年前的绝世宝剑,出鞘时竟然自带蓝色火焰,瞬间惊艳所有人
2024-06-10 15:47:00
秦国强大始于谁?秦献公吗
秦献公后期,为缓解国内矛盾,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虽然在战场上秦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却是越打越穷,时刻面临着亡国之危。这时候选拔一个最合适的君主
2024-06-10 15:48:00
为何秦国能统一六国,蜀汉却只能偏霸一隅
秦占据蜀地和蜀汉占据蜀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一个是横跨秦、蜀两地,另一个则是只有蜀地一块地盘而已。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2024-06-10 15:48:00
屈 原纵身一跃,给后人留下2000多年的谜团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其中端午节无疑是最特别的,因为它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泛泛地祈福悼念之意
2024-06-10 15:50:00
春秋五霸中只有谁敢称王,他三年不飞,最终却一飞冲天
春秋这位霸主三年不飞,却一飞冲天,还引出一成语。春秋时期,众多的国家开始互相征战,当时周朝的礼乐可以说业已被野心勃勃的诸侯们亲手崩坏
2024-06-10 15:52:00
战国名人韩非子之死,警示后人什么道理
每一个人的人生结局都不同,或轻于鸿毛,泯人众人,浑浑噩噩一生,好似从未出现过;或重于泰山,忧天下人之忧,名垂青史,好似从未离开过
2024-06-10 15:52:00
吴起去世,为何有七十个仇人给他陪葬
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史记·七十列传·孙子吴起列传》这是《史记》中对战国名将吴起的描述
2024-06-10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