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5: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的历史人物,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如果翻看这段历史,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就是明明是兵源成分最为复杂,军队规模最为庞大的魏国,士兵叛变的比例竟然是最小的。这其中是什么缘由呢?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我们可以看看魏国几个叛变的例子。蜀汉后期最为著名的将领夏侯霸,在蜀汉非常得到姜维的器重。其实,他投降蜀汉的时候,是一个人来的。并没有带他所属的部队。如果这个不太有说服力,我们看看在淮南叛变的毋丘俭。毋丘俭叛变的前提是司马氏的篡权,这个在道义上很能站得住脚。可是结果,毋丘俭叛变的时候,淮南军队他根本调动不了,只能利用当时新归附的屯田农民来作战。可怜了毋丘俭作为曹魏的赫赫战将,只能领着一些虾兵蟹将迎敌。再比如,攻克汉中,消灭蜀汉的钟会。钟会的结局更加悲惨,还没有等他在成都自立为王,就已经被属下杀害,还赔上了姜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可以看看当时的蜀、吴两国是什么情况。著名的事件,孟达降魏的时候。孟达投降魏国可不是空手去的。孟达带给了魏国上庸一座城,以及上庸的全部部队。吴国的情况也没什么区别。在步阐投降西晋的时候,不仅把西陵这座城献给了西晋,还把部队一块带走了。当然,后来两人被平定叛乱我们这里不讲。不要说是三国,就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期,这样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比如,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张郃在投降曹操的过程中,也是将一部分袁绍的部队带到了曹操这里。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难道说,曹魏的士兵忠诚度高?肯定不会这样,在当时的战乱情况下,虽然吴蜀两国相比于曹魏会处于弱势,但是士兵投降规模差距这么大还是不太现实的。这个主要原因就是曹魏的制度,错役制的功劳。说到错役制,就要提相对于错役制,吴蜀两国所实行的制度,即部曲制度。

部曲制度是东汉末年所实行的制度。当时的士兵与将领存在着很强的依附关系。而且大部分士兵都是在本地,这就是东汉末年的情况。当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并起。很多军阀都基本控制一个州或者数个郡。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大部分都是本土作战,也都是本土人。而曹魏,却特立独行,实行了错役制。所谓错役,在《资治通鉴》中的含义就是:“人役户居各在一方。”意思就是士兵的服役和家属在不同的地方。那这样的治军,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士兵的忠诚度。

在《三国志》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述。东吴的孙权和诸葛瑾对于曹魏的士兵管理制度曾经讨论过:“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这句话一直以来就是形容曹操治军严苛的。不过,这里面也透露了错役制的内容。曹操以杀伐战绩小作为差的变现,还让士兵骨肉分离,相当残酷。当然,对于统御将领的能力曹操确实厉害,不过不是我们今天要主要说的。这个使士兵骨肉分离,可不是对敌人,而就是指的曹操治军。曹操治军的特点就是让士兵的家人和士兵分开,这对于其他两个国家来说,确实很特立独行。可能,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项制度貌似很正常。现在当兵去服役的话,大部分人都不会留在本地,都会在其他地方服役。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曹操对于这项制度的实施,其实相当普遍。比如,在曹操平定了冀州之后,收编了大量的袁尚投降的士兵。对于这些士兵,曹操就将他们调到了中原。再有,曹操平定了关中之后,也收编了大量马超韩遂的部下。对于这些人,曹操也不能将他们都放回家,还是要继续留在军中。那怎么办呢?就将他们调出关中,到其他地方驻守。这项制度,不仅是曹操实行,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比如,司马昭在平定了淮南的叛乱后,收编了东吴的士兵。对于这些士兵,肯定也不能放在淮南,给东吴通风报信。所以,这些士兵就都被调到了当时魏国的核心区域邺城附近去驻守。

除了将士兵调往其他地方外,曹魏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就是“士家”制度。这个制度很像后来的军户制度。在曹魏最为核心的冀州地区,有一个群体就是“士家”。他们就是士兵出去服役,留在冀州的家属。这个感觉,很像是人质一样。外出作战的士兵,对于这样的情况,当然叛变就会有所顾忌。更为残酷的是,对于这些“士家”,他们是不会跟外人通婚的。他们结婚都是在“士家”内部进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冀州一个特殊的群体。

对于这么一个骨肉分离的制度,曹魏也不是对所有士兵都实行。他的重点实行区域就是边境作战部队,也就是前线部队。比如叛乱爆发最多的淮南地区,当时驻守在淮南地区的士兵就是中央派去的“中军”兵。这些士兵,大多家眷都在曹魏的核心地区,所以忠诚度都比较高。而除此之外,再有就是新归附的士兵。我们知道,曹魏的建国是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中脱颖而出的。在曹操的征战中,他的军队成分相当复杂。有早期的青州兵,吕布、陶谦、张绣的军队,还有后来占了很大比例的袁绍的部队。当然,还有后期吸纳的张鲁、马超的军队。对于这些部队,忠诚度是很值得怀疑的。毕竟,曾经曹操就因为张绣叛变的问题,吃了大亏。所以,错役制就主要实施在这两种人中间。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是错役制,那为什么吴蜀两国以及之前的很多军阀都不实行呢?这个跟曹魏的特点有关。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第一、曹魏的建国过程使然

曹魏的建国过程,就像前文说到的。曹魏的建国是经过很多次的兼并过程才得到的。当时中原军阀林立,我们熟知的大军阀就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当时还有很多我们根本就不太清楚的军阀。而吴蜀两国的情况就不同了。蜀国如果说兼并,那基本就是刘备兼并了刘璋,最多再有一部分荆南地区。在关羽之后,又丢失了。所以,基本上刘备就是靠刘关张以及诸葛亮组成的荆州集团。以及后来早就跟刘备眉来眼去的东川集团,这些人忠诚度都教高。而东吴情况也差不多,自从占了江东,东吴的势力就一直在江东盘根错节,所以也没有什么顾虑。

第二、曹魏的疆域情况使然

说到疆域,看起来东吴跟曹魏差不多。实际上,当时的东吴主要城市都是在长江一线上的。东吴的精华液集中在建业以及江陵附近两个区域。蜀汉,则更为简单。人口只有成都平原一带较为密集。以及由于张鲁打的底子好,汉中一带也有一些人口。而曹魏的情况则不同。曹魏占据中原、河北、关中几个传统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由于受到战乱影响变得地广人稀。曹操为了开垦荒地,经常大量的迁移人口。所以,这些士兵的家属当然是个很好的选择。可谓是一举两得。

魏国兵源最杂,为何叛变最少

第三、曹魏的政治特点使然

相比于曹魏,其实吴国和蜀国的政治都相对简单。魏国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后来的“高平陵之变”,政治斗争都非常激烈。所以,在曹魏内部都有很大的反对势力。面对这个局面,掌控士兵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看到,诸葛诞在反叛的时候,是阴养死士来保护自己。而司马懿长期在西北任职,可是在发动兵变的时候,也是利用养在洛阳的秘密死士来发动的政变。可见,曹魏没有发生大规模动乱,错役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出降魏国,蜀汉灭亡。当时,在蜀汉的西线,防御东吴方向的永安战区,守将罗宪却面临着来自东吴军队的袭击。在蜀汉已亡,东吴又觊觎永安的局面下,罗宪
2023-06-01 22:03:00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一直被魏国压着?
...度的差距。据《中国人口史》推算,黄初二年(221年),魏国的户数为103万户,682.4万人口。 相比之下,吴国的人口为
2022-12-31 22:26:00
诸葛亮是三国第一谋士,但导致蜀国最先灭亡的也是他
...国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魏国人口103万户、443万人、士兵60万,蜀国人口28万户、94万人
2023-01-22 16:27:00
魏国国力强大,为何不敢贸然进攻蜀国
...我们揭开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往事,《三国演义》讲述的是魏国、蜀国和东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故事,揭示了几位英雄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杀伐决断的故事。这本书塑造了很多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
2024-05-18 19:12:00
魏武卒和秦锐士哪个更强?真是秦军锐士更胜一筹吗?
...爵位制度;赵国赵武灵王时期进行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魏国魏文侯时期启用吴起创立的武卒制度;韩国重视兵器制造,以及申不害变法时严格加强军事训练;燕国燕昭王时期以名将乐毅整顿军队;
2023-06-10 11:42:00
蜀国的国力真比不上吴国吗
三国时期,魏、吴、蜀三国鼎立,其中以魏国(曹魏)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曹魏国力最强毋庸置疑,吴国和蜀国绑到一起都没有曹魏强,曹魏的国力远远超过吴国和蜀国。那么吴国和蜀国国力哪
2024-04-12 22:51:00
孙壹投降魏国之后,东吴又有哪位宗室投降了晋朝
...宗室有好几个人,因为被权臣或皇帝猜忌、加害,投降了魏国,或者投降了西晋司马炎,比如孙壹,投降魏国后,被封为车骑将军。孙壹投降魏国之后,东吴又有一位宗室,带着家属及部下数百人,
2024-01-31 15:42:00
寿春之战爆发的缘由与东吴的应对
...,东吴怎么就不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二者同心协力消灭魏国呢?每每想到此处,我们都会扼腕叹息,大骂孙权无耻。其实,历史还真给过一次机会,在孙权死去以后,东吴政权难得的有了一次远见
2023-08-27 21:25:00
三国最有名的十大计策,空城计只能垫底
...一个重要的战略单位,诸葛亮派出众将守卫各地。这时,魏国刺史司马懿率领数十万大军来到诸葛亮所在的空城。面对这样的险境,诸葛亮撤掉了城内所有的防御,打开了城门,一副城池无人守卫的
2023-02-17 21: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