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1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731年,时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对个人前途满怀热切希望的他,登门拜访京中的王公贵族,寻求入仕之道,却屡屡碰壁有志难伸,为朝廷效力的心愿也都沦为泡影。

有感在长安寸步难行的李白,败兴离京后不止写下了《行路难》,还有极具代表性的《蜀道难》。“大道如青天”饱含李白最初对前途的乐观,最终却发现“难于上青天”。

入仕的艰难险阻,一如蜀地的崎岖险峻,蜀地独特的山川地貌形成易守难攻之势。正因如此,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也于公元756年选择入蜀避难,刘备亦选择将都城设在蜀地。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天然屏障,有利亦有弊

公元214年,刘备相继攻占益州涪城、绵竹、江州后,兵分三路围困益州首府成都数十天,不愿连累益州百姓遭受战乱的刘璋放弃抵抗,与前来劝降的简雍同乘一车出城投降。

刘备自领益州牧,正式成为益州之主,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策。随后,刘备凭借益州这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成功夺得汉中。公元221年5月15日,刘备正式称帝,建都成都。

曹魏立国是因势而谋,占据兵强马壮的北方,蜀汉则与倚仗长江天险的东吴一样,靠的是自然环境下的山川险要。蜀汉地处西南地区,疆域为106万平方公里,是魏蜀吴当中面积最小的。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尽管号称天府之国,但蜀汉终究不比疆域辽阔的曹魏物产丰饶,也不像东吴那般占据鱼米之乡的优势。蜀汉能够耕种的地方只有成都周边的冲积平原,粮食供给处于相对劣势。

据载,刘禅降魏时,整个蜀国的粮食为40万斛,约为6000万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高。蜀汉崎岖险峻的自然环境,有助于阻挡敌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有利也有弊,险要山川同样局限了蜀汉的发展壮大。

自公元228年起,诸葛亮共五次北上伐魏,军粮的运输问题始终困扰着他。汉中与关中为秦岭阻隔,使得魏蜀之间的攻伐通道危险难行,一旦遭逢暴雨引发山险,这粮运也要落得个“中道崩殂”。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蜀汉作为地处南方的政权,存在着天然劣势。南方尚文,北方崇武,以种植为主的南方人也不比北方人骁勇善战,而北方的幽、凉等地区一直是产马的重要区域,这更有利于北方培养骑兵。

中国地域辽阔,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势,南方进攻北方面临的是仰攻的不利局面,因此南征的胜率往往远大于北伐。纵观冷兵器时代,唯独徐徐图之的朱元璋,成功依托南方为大本营收复天下。

人心不齐,内部不稳

既然南征的胜算比较高,那如果蜀汉放弃北上伐魏,转而选择征伐越南和老挝,是否就能壮大自身实力,从而夺得天下光复汉室?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公元223年五月,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返回成都,刘禅即位。即位后的刘禅形同“吉祥物”,仅仅担任祭祀类象征性的事务,蜀汉的军政大权是掌握在荆州系的诸葛亮手里。

刘备在世时,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与董和代表的东州系合作无间,可董和死后,接替他的李严却拉帮结派企图把持朝政,令蜀汉险些分裂。

刘备离世后,蜀汉内部蛰伏的各个派系纷纷冒头,一些北方武将甚至直接投降曹魏,以雍闿为少数民族代表的南中地区,在高度自治之下有三郡发生叛乱。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入蜀之初,刘备为了保障大后方的稳定,以强权手段将南中地区分为四个郡,分别派遣官员和军队镇守。在刘备的压制之下,南中地区也只平定了一段时间。

公元225年秋,诸葛亮成功平叛。为防南中再生乱,他将四郡分为七郡,然后以征兵的名义将南中地区的青壮年召入汉中,此举虽然有效削弱南中各族势力,但也引起当地百姓更深的怨恨。

南中地区本来就是不毛之地,从四郡被分割成七郡,派系林立,各方势力的缠绞之下岂有会安宁?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倘若蜀汉选择深入征伐越南、老挝,免不了要取道南中地区,路途遥远不说,届时会遭遇多少埋伏和暗算尚未可知,因此造成的人力与物力损耗更是难以估量的。

南征吃力,难有讨好

北伐山路险阻,需要翻山越岭,可南征越南和老挝同样不会轻松,越南与老挝处于热带地区,原始森林密布,毒蛇虫蚁横行,蜀汉将士要适应这样的环境作战,谈何容易?

南中地区已然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越南和老挝等西南亚地区的百姓皆以宗族为首,只听令于族长一人。外来势力即便顺利将其征服,管治都会成为一个长久而棘手的问题。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三国时期,越南北部和中部归辖交州,民风彪悍的交州远离中原富庶之地,忙于争霸的北方军阀无暇顾及,但交州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自己的“土皇帝”。

交州的土皇帝就是来自东汉末年的书香门第士氏。士氏当初是因为王莽之乱避祸于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势力不断壮大的士氏一族雄踞交州,偏安一隅。

蜀汉要全力开发越南和老挝的话,必然要面对士氏一族这个巨大障碍,而且士氏一族的背后是东吴。早在曹丕篡汉后,当时的士氏族长士燮就带领家族投靠了东吴。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东吴的影响力自交州辐射至东南亚各国,并与之建立交流与贸易关系,同时交州又是对东吴兵源的极大补充。公元220年,步骘就是率领着一万名交州义士进驻长沙。

东吴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存在较多的实际利益。如果蜀汉向南发展,势必威胁东吴的既得利益,一旦得罪东吴,实力较弱的蜀汉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彼时的蜀汉成为三国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五虎上将的凋零。继任前将军的魏延尽管勇猛善战,但他与杨仪的不和,却是酝酿着另一场危机。

当蜀汉内部人心不齐,当人才凋零后继无人,当诸葛亮之能于蜀汉无可替代时,蜀汉政权就已经走上末路。无论是南征或者北伐,皆徒劳无功,得天下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要是全力开拓东南亚地区,能否取得天下
...比三国要来得危险的多,蜀汉的身边可以有着更为强大的魏国,要是蜀汉一旦倾全国之兵去打三国,魏国岂能放过这大好时机,一定会发兵攻打,而一旦蜀汉的大本营益州丢失,就算蜀汉占据三国地
2024-05-26 15:38:00
蜀汉为何总是北伐曹魏,为何不能开发南方
先得了解一下蜀汉政权的组成及政治口号,蜀汉政权的建立成功主要有三拨人组成,第一拨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核心团队,以及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等人,这批人被称为北方人,他们是蜀汉政权
2023-08-24 17:04:00
蜀汉被灭亡时,东吴在干什么呢
...军前来剿灭,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于是遣使前往魏国,请求派出太守和军队来管理。此时是公元263年夏天,五月。九月份,司马昭伐汉的大军出发,约十八万。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
2023-05-02 16:36:00
我国历史上的那些跨国政权分别统治过邻国多少领土了
...汉、东吴和西晋统治的越南领土面积约为14.7万平方公里蜀汉统治的越南领土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东晋、刘宋统治的越南领土面积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南齐和南梁统治的越南领土面积
2023-02-17 13:21:00
三国时期,西晋与东吴的交州争夺战
...:西晋和东吴围绕交州统治权的交州之战拉开帷幕。1、魏国的优势吴国的交州管辖范围,比照前朝东汉要小一些:大体来看,吴国的交州包括如今的广西南部地区、广东的雷州半岛一带以及越南的
2024-02-18 19:48:00
诸葛亮重用姜维究竟是延续了蜀国还是坑了蜀国?
...次北伐,其实军队和人口损失都很小,甚至还获得了部分魏国的人口,而且从诸葛亮开始就实行屯田,消耗的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以攻代守”,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但是奕天认为这是蜀汉绝对正
2022-12-19 17:35:00
蜀汉灭亡后?刘禅和他7个儿子和2个女儿结局如何?
...正的安乐,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乐。他以为自己投降了魏国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给自己和他的家族埋下了一个个深不可测的坑。刘禅从小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没有他父
2023-10-16 13:52:00
如果魏延真的成为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蜀汉会怎样
...长久的对峙当中。除了对峙这种情况,蜀汉也很有可能被魏国提前灭亡。魏延虽然有过人的统军才能,但其本人毕竟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以诸葛亮自身的能力,他多次北伐都劳师无功,何况一个
2023-06-26 17:37:00
蜀国最后两位拥有重兵的将军,为何看着蜀国被灭亡?
霍弋和罗宪拥兵自重在魏国伐蜀之际没有支援成都,并不是因为此两人想要造反,而是距离成都太远不能及时救援;并且没有君主的诏书或兵符是不能带兵进都,否则就是谋反;最重要的是如果霍弋和罗
2023-06-21 05: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