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16: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隋朝可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八大王朝之一。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非常频繁,历朝历代短则十几年,长则几百年,甚至还有几年的朝代,只不过都泯然于众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那为何隋朝作为一个仅仅建立三十八年的短命王朝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著名的历史人物

首先来说,隋朝的名人可谓是耳熟能详,不看历史,就看看电视剧估计很多人都能说得上几个,比如我们民间流传甚广所谓的暴君杨广,开国皇帝杨坚等等。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结束了当时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原一统的大时代。而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隋朝能够实现统一,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一点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不仅文治武功,而且政绩卓越,不仅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的私生活还非常的干净,要知道作为一个皇帝即便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那也应该妻妾成群吧?可偏偏隋文帝只有一个老婆,坚持了一夫一妻制,真的是非常难得的表率,很多人都说隋文帝是可以和秦皇、汉武等几个贤明君主争一争千古一帝的人。再说说我们明间广泛认为的暴君杨广,看看他的所作所为,修运河,三征高丽,多次下江南,其实并非是他铺张浪费,骄奢淫逸,而是另有他用。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比如修建运河,疏通了各路水路,奠定了现在的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三征高丽,既有军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但错就错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再说下江南,其实也有政治目的,是为了迁都做的准备。可为什么最后都背上了骂名呢?在我看来,杨广的战略杨光是对的,只不过太过于急功近利,造成民力的巨大浪费,并且没有调和好内部利益和矛盾,最终落得个惨不忍睹的下场。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国家工程的修建

在隋朝以前,寒门几乎难出贵子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晋升和考察道路,而隋朝最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开启了选官制度,并开创了科举制。因为在此之前朝廷的各路官位都是被氏族大家和门阀所控制,而如何吸收新鲜血液,也是由氏族门阀推荐。

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朝廷的发展,所以科举制度的创立让朝廷终于有了能够通过一种正常手段建立的考评制度,并成为了选官的主要渠道。而且通过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定的人才选择公平性,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为后续的唐宋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基础,更成为了我国后续朝代所运用的重要选官手段!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另外,从当时的修建的大运河来看,虽然劳民,伤财,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代表,大运河的修建不仅仅是交通的连接,还打通了南北经济的障碍。

对于当时的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来说,门阀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唯一拜托他们掣肘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将经济中心南移,而修建运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在接下来就是迁都,但由于太过于急躁,最终这事也没有办成。但隋炀帝修建的运河却为后世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隋炀帝堪称是古代的基建先锋!

建立三十八年的隋朝为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之一呢

结语

有句话所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隋朝短命,但评定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的历史意义不是看时间,而是看具体内容。很明显隋朝符合了相关的条件,可以说,没有隋朝就没有后世的唐宋盛世,也没有后续的一系列封建王朝的繁华。从这一点来看,隋朝是非常伟大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史上这个朝代因过于强大而灭亡
...老百姓大量的苛捐杂税,给百姓得以修生养息的机会。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中,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齿轮平稳运转。在隋文帝的统治下,中原地区的科技、民生、水利和工程等几个方面都有了
2023-12-29 05:30:00
两个朝代的相似命运:秦朝与隋朝的传承与衰落
...于不靠谱的继任者,这两个统一王朝的开创者,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千古一帝级别的明君。不过这两位明君也没有逃过虎父犬子的魔咒,继任的两个儿子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情都比不上他们的父亲。
2023-09-23 12:49:00
他是历史上最被诟病的皇帝,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也有他的功劳
...。秦朝结束战国,隋朝结束南北朝。隋朝只有两位皇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是北周宇文邕手下柱国,北周宣帝宇文赟岳父、北周幼帝宇文阐外公。宇文邕征伐突厥死后,杨坚趁机
2023-01-07 22:46:00
他因一个小妾丧失太子之位还被赐死,也改写了一个朝代的历史
在隋朝的时候,开国皇帝隋文帝一直没有纳妾,一生只有孤独皇后一人,但是这其实并不是隋文帝的本意,但是孤独皇后自己坚持一夫一妻制,隋文帝才没有纳小妾,孤独皇后不仅不允许隋文帝纳别的小
2023-01-02 20:29:00
隋朝:短暂却留芳百世的朝代
...举。反正那些地主有钱,贵族阶层纷纷用钱才敲开官路,隋文帝继位以后,急需要人才,因此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正式实行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相比较杨坚的贤德,他的儿子杨广就不
2023-10-21 15:36:00
它只经历二世,为何却是历史最强王朝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第一世隋朝第一世便是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当时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自称“天元皇帝”,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就有杨坚长女杨丽华。外戚杨坚
2023-02-01 11:51:00
为何说秦朝与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是子女教育问题
...周王朝摧毁了北齐王朝,统一了北方地区。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周建隋,公元589年,隋文帝摧毁了陈王朝,统一了全国。这时,中国进一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虽然隋朝统一了
2024-06-22 19:30:00
从北周到隋:独孤伽罗的坚韧与智慧如何塑造一个朝代
...代外戚史上绝无仅有。今天,我们以独孤家族中最著名的隋文帝杨坚的妻子,即隋文献独孤皇后为例,叙说一代女后的成长及历史印记。独孤伽罗(543-602年)隋文帝杨坚皇后,北周太保卫
2024-02-28 19:19:00
他是隋朝最差的皇帝,但却有一项重大功绩造福后人
...一——隋朝。而这个隋朝就是那个曾创下“开皇之治”的隋文帝创立的,科举制度也是从此时出现的!不过就这是这样一个本可以昌盛很久的王朝,前后也只不过几十年时间就灭亡了,而葬送隋文帝
2023-01-08 12: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