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是一篇讽刺小说,但也反映了古代的科举有多难。古代的读书人非常多,即使家里再困难,也会砸锅卖铁送孩子去念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但中状元何其艰难,先要经过乡试,再要考过省试,...……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一心想...……更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状元云集于此,为什么苏州状元那么多?
...题名中状元,赴琼宴打马御街前。孟郊的《登科后》道尽读书人最真实的心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呼之欲出的雀跃,扑面而来的意气风发。历史上出现状元最多的当属江苏苏州,这里也一直有许多“状元府...……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间很长,除了极个别的天才读书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考中状元,一般来说当上状元的人都三十多岁了。因为考上秀才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当上秀才后,才有资格继续考试。乡试中了是举人,没中得...……更多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读书人可以考科举,而练武之人则可以考武举,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最终拔得头筹的人就是武状元。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忧外...……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丰收,那些沉甸甸的收获就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对于读书人来说,金榜题名就是他们的愿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都是插花游街马蹄轻的荣耀时刻人们都觉得读书人只有考上了状元才能叫咸鱼大翻身,当看到《儒林外史》中的...……更多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彻底改变自身和家族的命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当然,科举是好...……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大多数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中状元,则是众多读书人中的成功者。那么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历代的状元都是有迹可循的,自唐至清,共有592名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几个很奇葩的状...……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穷的状元,考试时写了8个字感动光绪落泪
...朝统治也不稳定,科考无法正常进行。这一来,可把那些读书人害苦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上进的唯一途径是当官,而从隋唐之后,当官大多只能通过科考。科考都不能正常进行,哪怕你读书人满腹经纶,也无法出...……更多
历史上最老和最年轻的状元,竟然出自一个朝代
...的时代,还需要你祖坟冒了青烟。最开明的时代那么哪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是最开明的吗?历朝历代帝王世家都希望能够选出更好的人才,所以在防作弊这方面还是有下过一定功夫的,不过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会有一些娘家人跟自己...……更多
在古代,探花比状元还备受关注
...考试,就必须要提最后的殿试。能参加到殿试这一环节的读书人可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最后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作为成绩最为出色的人,状元自然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可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更多
最特别的状元:竟然是考生自己点的
...考试便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用途径,金榜题名更是古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共产生了五百多名状元,其中年纪最大的当属唐代的尹枢。这个尹枢不仅是年纪最大的状元,他中状元的经历也是最特别的。...……更多
王嗣宗:唯一一位通过比武成为文状元的文臣
...王嗣宗想了一个办法,他直接一把抓住了陈识的帽子。而读书人注重个人形象,俗话说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陈识自然用手去护头。这个时候王嗣宗顺势一个抱摔将陈识摔倒在地,还没等陈识站起来。王嗣宗走到皇帝面前高...……更多
...。倘若休宁古时就建有状元宝塔,那砖石便是恒河沙数的读书人。秀才、举人、进士,层层级级垒至最高端,金色宝顶即状元桂冠象征。寻访县城海阳、古镇万安等先贤曾生活之处,今人举步似乎都可能在重合状元足迹。庆幸有...……更多
清代状元夺魁年龄最小的是谁,年龄最大的又是谁
...力挫群雄。 状元在科举时代是十分吃香的,可谓是千万读书人中的翘楚。然而,也有不少状元同时在世,那么在不同时期分别又有多少状元在世呢?上面已经说过清代状元的的平均年龄为62岁,而夺魁后平均活了27岁。照这样推...……更多
福建人怎么这么会读书?
...谦的诗歌,描述的就是他在福州见到的情形:在路上遇到读书人的概率高达90%;夜晚站在街头,哪哪都传出读书声。当时在整个福建,读书这件事都火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偏僻的小山城,也没落下。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更多
施肩吾:民间开发台湾第一人,非典型性状元的传奇人生
...代人为什么这么会写诗?考试大纲里有啊。估计当时每个读书人的书案上都有一本类似于《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参考书,相当于我们现在高中生人手一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在唐代,会写诗那可是当官的入职门槛啊。施肩...……更多
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寻。 秦大士,一位出自这个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家族的读书人,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状元。然而,皇帝与百官对他的身世始终存有疑虑,秦桧的罪名似乎成为他仕途上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古代社会,家族...……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的同路人——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着数不清的读书人,不惜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只为在科举考试中,能够金榜题名。其实科举制度与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大同小异,都是逐层向上的。在科举考试中,我们称乡试的第一...……更多
李郃:以德报怨的古代状元,自我牺牲的典范
...道重要的坎,这是我们实现理想最轻松地捷径。在古代,读书人在“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下,莫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人生大事,因而又有金榜题名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说法。不过古代的科举,从隋朝实行以来,录取比例极...……更多
...月再到京城考试”,到了第二年,李渊进一步放宽条件:读书人不必看任何长官的脸色举荐、也不问以前是否有名气、皆可以自由报名参加考试,于是武德五年(622年),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就此诞生——你只要有才,...……更多
...心中的神是王羲之,水墨爱好者心中的神是阎立本,那么读书人心中的神就是孔子。那时的读书人在学校时要天天拜孔子,科举考试时也要拜孔子,考中举人了还要拜孔子,就连晚上说梦话都是“子曾经曰过……”。所以读书人...……更多
从状元到奸臣:周延儒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末年的政治风云
...中国自有科举制度以来,考中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如果能高中魁首,则更是欣喜若狂之事,前途无限光明。明朝末年的周延儒,21岁时就豪取会元、状元,也就是凭借这个身份,他两度出任首辅。只是当时...……更多
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八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知识,那生活可真是艰难,无论什么时候,社会都离不开读书人嘛。知识能改变命运,这话可一点也没错。养父母对他的深情厚谊让骆成骧倍感温暖,他也把这份情感化作动力。再加上他本就聪明,还有勤奋的态度,想想他的未...……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己的父亲宋徽宗。宋徽宗听到之后非常高兴。但是怕天下读书人说闲话,就把当时的榜眼王昂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赵楷也就成了历史上,当状元时间最短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成为状元身份最高的人。相传历史上,康熙皇帝当太...……更多
张献忠在四川的暴行:滥杀无辜,武举人命丧马下,七杀碑成谜
...政权遴选人才,他要求被大西军占据地区的地方官把当地读书人都送到成都来,不愿意来的人就强行押来。来自四川各地的读书人到齐后,张献忠下令把他们都集中在大慈寺里,一一点名,凡身高高于四尺(大约1米3)的都统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
华裔连体兄弟,在美国马戏团打拼发财,娶一对洋姐妹,生22个孩子
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毛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缪塞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奇是进步的推动力
2025-02-24 15:41:00
戴安娜才是爱情的第三者?查尔斯对卡米拉说:我想变成你的卫生棉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出嫁了,她穿着一身雪白的泡泡袖婚纱,而旁边的查尔斯穿着一身黑色的制服。在婚礼上戴安娜展现出自己最天真愉快的一面
2025-02-24 15:49:00
一位高僧告诫我:一个家庭衰败前,往往会出现这两种征兆,要小心
家庭是避风港,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的根。所以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对家庭的重视都异常高。无不希望家庭兴旺
2025-02-24 15:50:00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
溥仪和妻子重游故宫,指出1个错误,专家:别乱说,溥仪:我亲爹我能不认识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笔,世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2025-02-24 16:00:00
抗战剧里日军炮楼都有探照灯,旧中国这么落后,日本人从哪接电?
1937年的华北平原,日军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在一座座新建的炮楼里,日本兵张大着眼睛,紧盯着漆黑的夜空。他们知道
2025-02-24 16:03:00
旧上海的骗子们是如何行骗的?手段新奇,规矩森严
张继贵,旧上海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据说杜月笙每次见到他,都得喊声爷。他有个徒弟叫张仁奎,是青帮的开山鼻祖。怎么样各位,这张继贵是不是很牛
2025-02-24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