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说夏朝发源东方,一说西方,谁说得对?可能两说都陷入同一误区
...民族起源于东方”的考证,在方法论上恰恰陷入了同一个误区之中。他们在研究夏代历史时,均以静止的、停滞的静态研究方法来考察和审视夏民族,而没有意识到,历史是一条处于流动状态的长河。实际上,夏王朝崛起的时代...……更多
西北考古发现异象,真正夏朝始于二里头
...究员赵春青:“河南新砦遗址发现有公元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及护城河,公元前1850至1750年间的‘新砦期’城址,以及‘新砦期’的巨型祭祀遗迹。新密新砦遗址可能为夏代早期都城”。《李伯谦:新砦期遗存——“后羿...……更多
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夏朝时期还有其他王朝
...权,掠夺了大量陶寺女性。另外,石峁遗址还有浙江良渚文化因素,也有猜测良渚部分先民北上抵达石峁。现代碳十四检测发现:石峁遗址始于公元前2300年,终于公元前1800年,即也是早于夏朝出现,最终与夏朝大约并存了200余...……更多
尧帝究竟做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历史文物。陶寺遗址位于中国黄河中游地区,它是以龙山文化陶寺为类型的遗址。除此之外,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那么,陶寺遗迹中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首先,陶寺遗...……更多
既要“探源”,更要“汇流”,看“龙茅”济南鉴赏会的文脉传承
...的齐鲁文明;在泉城济南,流淌着4000多年前诞生的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最早的发现地——城子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早期的中国龙——陶寺彩绘龙纹盘,以及龙山时代先民们饮酒的器具——蛋壳黑陶杯。2024年6月6日的城子...……更多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文字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蕴含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所蕴含的丰...……更多
...历史向前推进一千年左右的陶板瓦,还有蕴含5000多年前文化标志的玉龙,12月,中国考古博物馆上新十件文物,引来不少观众赞叹。观众周悠然: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个蛋壳杯。为什么它这么薄,经历这么长时间也不会碎?我今年...……更多
江山如画丨黄河魂、华夏根,在临汾寻找穿越时空的答案
...,在奔腾激荡的黄河中,山西省临汾市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形态以多种多样的方式铺展呈现开。那份精神尊崇和情感寄托,已深深镌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11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更多
夏朝前中国出现3次历史空档期,发生了什么
...下了深刻记忆。 而据考古发现显示,距今5300年前后仰韶文化中晚期,农业的成熟、人口的集中、早期城市的出现、社会阶层的分化几乎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此外,雄踞陕甘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被崛起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更多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
...上古五帝中唯一一位以仁孝著称的君主,被尊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孔子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中夸赞舜帝是“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国语》甚至将舜帝统治时期称之为“虞...……更多
山西文物亮相中考试题
...物院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50余万件文物,实证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龙年来临,在“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更多
...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更多
...和特色景观,画面突出历史质感,展现出瑰丽辉煌的历史文化遗韵。为突出文物的艺术特征,4枚邮票均由名家设计,采用胶雕套印工艺印制,运用了4种不同颜色的雕刻油墨,充分呈现文物的形象与内涵。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多
上游科考室|遇见“最初的中国”,陶寺遗址博物馆今日开馆,专家解读辉煌文明背后的故事
...观象台比英国的巨石阵还要早500年……而如此辉煌的陶寺文化为何突然消失?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已经回到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解读陶寺遗址背后的疑问。尧都平阳?中国最...……更多
夏朝之前是尧舜,那考古发现的石峁人怎么解释?
...都与尧舜和夏朝的主要活动区域和时空架构相契合。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寺遗址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经历了早、中、晚三期,其中中期受到晋西南和豫西三里桥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了中期和早期两处王族墓地...……更多
夏朝真名是不是叫夏呢
...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合理的解释是找“夏”本身就步入了误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文献记载,夏朝初期的禹、启都城或在阳城(今河南登封)、或在阳翟(今河南禹州),直到太康以后,夏都才迁徙到洛阳盆地的斟鄩。而二...……更多
...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明在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留下了哪些辉煌印迹...……更多
...形式推广陶寺文明。此外,还可以将其与地方文旅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陶寺遗址研学实践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陶寺遗址。 ……更多
千年之谜:中国这一存在1600多年的朝代,为何全球都不承认?
...传说,虽然提到过,但很少有实质的描述,具体的事迹、文化、制度等基本没有提到过。更复杂的是,中国古代还有不少以“虞”为名的政权,比如战国时期的“虞国”和传说中的“虞舜”。这样一来,虞朝的真实身份更加扑朔...……更多
《瓷魂》用歌声向传统文化致敬 一同领略超绝东方美学
...用音乐作品记录一段故事,以词意表达瓷艺,传达深厚瓷文化底蕴。歌手李允儿细腻温婉的歌声搭配极具古风的旋律,结合意蕴扣人心弦的词句,于字里行间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歌词“你可见丹青华彩五色泥尘”中...……更多
...姜氏之戎”。姜齐后裔基因在全国各省的比例分布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应该都是古羌集团在黄河中上游创造的新石器文化。二,入主中原?Q系人群的征服那么黄帝的活动地区在哪里呢?一般认为,...……更多
被忽视的真相:尧舜禹禅让背后的权力斗争
...一千五百米,总面积高达二百八十万平方米,是中原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都城遗址之一。经过多年考古发掘,这里已经基本确定曾存在过宫殿建筑群。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这座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至前1900年,正是传...……更多
为何史记第一篇是五帝本纪
...文字1985年,在江苏苏州澄湖遗址中,考古发现一件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陶器,上面四个不同字符排成一列,构成有序组合,每个刻符线条规整,个别刻符线条复杂,其中左二是“越”或“钺”,在甲骨文上有相关文字;...……更多
中国第一王朝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呢
...存在呢?对此,近些年的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印证了又一历史。考古取得重大发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山西临汾襄汾,考古发现“陶寺遗址”,距今4300—3900年。该遗址普遍被称为“尧都平阳”、“最早的中国”等,是一个没...……更多
现代考古重大发现,“前半夏”在河南郑州
...取得重大发现。新砦遗址存在“三叠层”,即下层为龙山文化层,中层为新砦期文化层,上层为二里头早期文化层,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层——新砦期文化层。考古发现,新砦期的器物与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更多
...形大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和殷墟上层物质文化相同。而商朝的疆域范围并未到达陕北,那么这个青铜文明到底是哪个民族创造的呢?寨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其实,寨沟遗址是李家崖文化的其中之一,其文化的覆盖...……更多
李群委员: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转自:人民网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4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邀...……更多
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缘何?
...集体记忆密不可分。那为什么偏偏选择龙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又到底赋予了龙什么样的美好寓意呢?新石器时代的龙崇拜据考古界最新成果,龙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近万年。最早的龙以堆塑手法成形,如辽宁省查海遗址的...……更多
深入探讨和理清关于金朝与东北人的渊源
...北人渊源的讨论。然而,一些观点却存在明显的历史认知误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清。有观点认为,东北人是金朝的后裔,岳飞抗击的金兵是东北人的祖先。这种说法不仅与历史事实不符,也混淆了金朝与后来满族的关系。...……更多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
...921年对仰韶遗址的考古发掘,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仰韶文化。但对于仰韶文化归属何时,当时并没有结论。直到8年后的1929年,考古工作者在对殷墟进行第三次发掘时,意外在商文化层下发现了一块属于仰韶文化的陶片。由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7月1日,精心改造后的临安博物馆焕新归来、重新开放。为区别于吴越文化博物馆的综合展示、避免内容重复,临安博物馆深度挖掘现有资源
2025-07-03 06:44:00
杨李青合击日伪军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八分区游击队作战中(资料图片)。1940年秋天,晋中平原的麦浪与高粱秆交织成无边无际的青纱帐,微风拂过
2025-07-03 07:20:00
央媒看太原7月1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艺术展”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其中,较为少见的徐悲鸿抗战书法真迹首次在山西展出
2025-07-03 07:20:00
【天眼问学】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在遥远的尧舜时代,中原地区的人民常年遭受洪水的侵袭。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只知道筑堤挡水,结果洪水仍然泛滥,舜继承了尧的帝位以后
2025-07-02 20:55:00
血色丰碑|徐光:白山松水中的抗日英雄
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赞歌他就是徐光1932年,局势动荡不安,徐光受中共东满特委的派遣到珲春县工作
2025-07-02 22:3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烈蔡炳炎:国将不保,家焉能存
大皖新闻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皖籍抗日将领蔡炳炎的孙女胡清。她回忆
2025-07-02 19:46:00
一件炊器 见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炎炎夏日,来首都博物馆的观众恐怕很难拒绝一支造型非常有特色的伯矩鬲文创雪糕。这款雪糕是以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伯矩鬲为原型制作的
2025-07-02 15:31:00
《寻古中国·齐鲁记》开播,“时空穿越”中探寻齐鲁文明脉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齐鲁大地的文明脉络可以追溯至多远?这一地区的文明如何起源、发展?6月30日起,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
2025-07-02 16:27:00
“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回到现代的若曦(张晓)缓缓走进博物馆,看着一件件文物,历史片段如雪花般飞来……今天我在临安博物馆
2025-07-02 08:10:00
寻访老兵足迹|97岁老兵张学芝:穿越战火的英雄史诗,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张学芝,男,1928年3月出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2025-07-02 10:22:00
抗战中的太原:劲旅出征破顽寇
百团大战(资料图片)。 初秋的深夜,细弯的下弦月微微发亮,深蓝的天空中繁星闪烁。在夜幕的掩护下,一支支八路军部队从吕梁山区娄烦的边家庄
2025-07-02 07:03: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峰,1916年生,1942年6月被中共江苏省委派至南京工作,领导江苏省委系统在南京的党员
2025-07-02 07:38:00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大皖新闻讯 13岁时,他因帮助新四军送信被排长看中,14岁就加入新四军,成了别人口中的“小鬼”。他看到连指导员被日本鬼子打中胸口却无能为力而伤心不已
2025-07-01 13:07:00
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信仰根基 苏州市相城区隧道抢通排民兵走进阳澄湖江抗纪念馆
六月的江南,蝉鸣与骄阳交织。在阳澄湖江抗纪念馆内,一面布满弹孔的旗帜静静悬垂,斑驳的纹路如同岁月刻下的勋章。6月27日
2025-07-01 16:11:00
南屏山小有天园的北宋题名者是谁?破案了!他是范仲淹好友
2025年6月28日,有幸观摩陆易导演的杭州湖山访石纪录片《两只金狮子》,大饱眼福。《两只金狮子》观影会影片中出现了诸位摩友探访南屏山小有天园遗址的场景
2025-07-01 1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