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帝是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始祖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黄帝,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开端鼻祖。历朝历代修史时,也会将皇族和黄帝攀上亲缘关系,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民间修家谱时,也千方百计追溯到黄帝等三皇五帝,以证明自己家族的悠久。根据统计,《百家姓》中有411个姓氏出自黄帝的姬姓,占据总量的82%,因此姬姓被视为“万姓之祖”。如果说黄帝是戎狄之人,恐怕会遭到大部分人的斥责谩骂,然而在现在众多资料的证明下,我们也不得不接受一些事实。

一,史料中的黄帝和戎狄的关系

首先,古代史料明确记载了黄帝和戎狄是一个源头。例如《山海经》记载了两个重要的信息“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也就是说,北狄、犬戎都来自于黄帝集团。

《史记》等汉代文献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将所有部落和家族的祖先都追溯到了黄帝,甚至还说匈奴也是夏朝之后,这些“万系一宗”的思想是不可信的。而《山海经》明显没有受到官方的编撰,因此保留了许多非常原始的世系,反而显得更可靠。因此《山海经》关于黄帝和戎狄的记载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北狄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民族,但是其中的确有出自姬姓的。《春秋释例》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也就是说白狄属于姬姓。白狄早期主要活动在陕北一带,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四个部落组成,后来大部分被晋国兼并。其中的鲜虞氏东迁到河北,建立了中山国。

实际上,西周的建立者也是姬姓,西周的王族自称是黄帝的后裔。据说西周始祖是弃,是黄帝的玄孙。而弃的母亲则是姜嫄,为姜姓,炎帝之后。所以,西周的王族是姬姓,母族是姜姓。当然,西周的祖先到底是不是黄帝,这还是可以质疑的,很可能是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根据对姬姓贵族毕公的墓葬进行DNA提取,发现其父系基因为N-1998。

西周时期,大规模封建亲戚,于是炎黄子孙后裔被分封到全国各地,都自称“夏”,也就是统称为“诸夏”。到了春秋战国,大量的封国灭亡,其封国统治下的黎民以国为姓(原本平民没有姓氏),也就是成为了姬姓的分支,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祖先并非黄帝。

炎帝的活动地区,大概就是渭河流域,这里非常适合农耕。炎帝属于神农氏集团,而神农氏据说是发明农耕的集团。炎帝的姜姓,实际上出自羌,是牧羊人之意。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古羌人早期活动于青海,后来东进渭河流域,转变为农耕民族。通过对齐国公族姜姓后裔的DNA进行检测,证明其父系单倍群为O2(具体为O-MF194),而该基因在全国比例最高的地区恰恰就是青海。直到西周时期,还有许多羌未融入华夏民族,被称为“姜氏之戎”。

姜齐后裔基因在全国各省的比例分布

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应该都是古羌集团在黄河中上游创造的新石器文化。

二,入主中原?Q系人群的征服

那么黄帝的活动地区在哪里呢?一般认为,黄帝主要活动在黄土高原,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后来汉武帝直接在此建立了黄帝陵,这个地方就位于陕北的延安。可见,古人基本是认可黄帝活动于陕北的,这和白狄的活动范围基本相当。

在考古上,人们在陕北一带发现了许多重要的青铜文化。在中原的仰韶文化崩溃后,陕北和鄂尔多斯高原就开始出现了老虎山文化,其时间在5000年前到4000年前,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遗址中石头垒的城堡、祭祀台、烧制的白灰敷壁、规范的火塘,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凉城已迈入“古国文明”阶段,与其它文化地区相比,处于领先水平。”

从吉林大学的论文《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数据得知,红山文化和庙子沟遗址的人骨基本为N系。后来科学家对契丹耶道清墓主进行了DNA提取,发现耶律氏也是N系。这证明了N系人群曾经广泛部分在长城一线,西周的祖先极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南下中原,难道这位祖先真的是黄帝吗?

但此后,长城一线出现了老虎山文化、朱开沟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其主要的人群变成了Q系,N系沦为次要人群。这说明在在5000年前到4000年前,北方的Q系人群征服了N系,并且两者出现了融合。

这个时代,中国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根据中国考古网《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四千多年以前》的资料,青铜冶炼技术最早发明于两河流域,后来经过亚欧大草原传入新疆,“西方青铜文化向东传播,理应先到达中国新疆,再经过甘青等地传播到中原。”在新疆已经发现了大型的青铜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锡青铜和砷青铜器,这是中国最早的青铜遗址。有意思的是,伴随着青铜技术东传,起源于两河的小麦也传入了中国。

那么是谁将青铜技术传入中国的呢?正好是Q系人群。中国发现的Q系人群是Q1a2,这种人类主要分布在伊朗、黎巴嫩、土耳其,在印度和中国新疆、陕西、山西一带,而进入美洲的印第安人则是另外一支。从分布路线来看,Q1a2最早在西亚产生,后来不断东迁,到达了中国北方。通过这些迁徙,他们将青铜器和小麦带到了中国。

后来,Q系人群凭借青铜技术四处征战,征服了老虎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建立了朱开沟文化,而朱开沟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陕北的石峁遗址。在这次征服中,许多N系融合其中,许多Q、N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从民族的角度来说,N更多是狄,而Q则更多戎(戎是兵器的意思),两者合称戎狄。

而石峁遗址已经被许多学者怀疑就是黄帝的遗址。同一时期,来自于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出现了大爆发,并且发展到了山西、河南、河北、陕西一带。而朱开沟文化则和龙山文化的人群爆发了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被摧毁。同时,战争也加速了民族融合。根据付巧妹集团的研究:陕北地区的母系遗传成分主要是东亚北方人群,和黄河流域的古人群关系密切。

石峁遗址

如果朱开沟文化是黄帝集团,那么龙山文化则应该是蚩尤集团。根据史料来看,太昊、少昊的后裔封国基本集中在山东半岛,这可以证明蚩尤的东夷集团就在山东,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那么炎帝呢?很可能就是马家窑、齐家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等,当时黄帝两者都爆发了战争,但是和蚩尤的战争更为惨烈。

战争之后,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集团组成了华夏部落联盟。由于黄帝部落是入主中原的游牧部落,因此其人口非常至少,而中原基本都是炎帝和蚩尤人群,于是黄帝部落很快就被同化到了炎帝部落之中。后来的大禹就出自西羌,属于炎帝集团。而东夷集团和炎帝集团在文化上差距很大,因此在夏商周时期都是相对独立发展。

三,黄帝后裔的活动

朱开沟文化之后,就是李家崖文化在陕北崛起。根据考古学者研究,李家崖文化是朱开沟文化的继承,并且根据地理方位和李家崖遗址中出土的陶片文字符号研究得出,李家崖文化的创造者就是鬼方。

李家崖文化出现于商朝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商朝入主中原后,不断对西北的羌、鬼方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周人祖先也是在这时候流窜于戎狄之间,迁徙到了渭河上游。其中对鬼方的战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虽然鬼方和商代不断战争,但是鬼方的青铜冶炼技术又受到了殷墟文化的影响。

李家崖文化中的石雕

根据《李家崖文化研究》一文的资料得出,李家崖文化的酒器、礼器主要受到殷墟青铜风格的影响,但是李家崖的兵器则是土著风格,甚至和草原游牧文化有更多的联系。

鬼方战败后,部分贵族投降商朝,成为“鬼侯”或者“九侯”,与西伯侯、鄂侯位列三公。根据王国维考证,鬼方最初为鬼姓,后来改为“媿”、“隗”或者“怀”。西周时期的赤狄可能就是鬼方的后裔,《潜夫论》有“隗姓赤狄,姮(姬)姓白狄”的说法。

2014年,吉林大学对山西南部的倗国墓地人骨DNA进行了检测,其结果是:在27个样本中,有11个为Q1,其中包括墓主。从出土的青铜铭文来看,倗国为隗姓方国,可见是鬼方之国。此次发现可以证明鬼方基本为Q系人群。

倗国墓葬出土

鬼方的后裔不仅仅有赤狄,还有一些戎族。《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对西北一些墓葬的DNA进行分析,其中宁夏彭阳两个墓地的4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样本Y染色体都是Q1a1。宁夏彭阳一带,是春秋时期西戎活动的核心地区。另外在新疆东部的黑沟梁遗址(西汉早期)中也发现基本为Q系人群,有学者推测他们是大月氏人。

2017年,考古学者在宁夏彭阳姚河塬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古国遗址,这是史料从未记载的方国,根据其铭文记载,该国为获国。根据记载,西周的西北有西戎八国,分别是绵诸、绲戎、翟、镕之戎、义渠、大荔、氏、朐衍,而这个获国到底是戎国还是西周封国,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宁夏获国遗址

另外,学者在河南洛阳徐阳也发现了戎族的大墓,是历史上记载的“陆浑之戎”,目前科学家已经提取了DNA,不过其结果尚未发布,我们只能静待消息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铜石并用时代。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青铜冶炼技术是游牧民族从中亚、西域这个线路传入中国的,因为中国的青铜器也是越往西边越古老。游牧民族需要青铜进行战争,因此使用青铜器很早。加
2024-04-29 22:07:00
...高原活动的主要是鬼方民族。以前,我们以为鬼方是一个游牧民族,现在看来,鬼方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鬼方是商朝最大的敌人,商朝多次征讨鬼方,其战争规模相当大,战争也异常惨烈。从地
2024-04-29 21:23:00
历代史书:游牧民族起源描述,都会和中原的华夏文明扯上关系
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史书里面每一次到了关于游牧民族起源描述的时候,都会和中原的华夏文明扯上关系。比方说像匈奴,在《山海经》中说“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而在《史记》里面也
2024-10-28 11:19:00
黄帝究竟代表的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
...后的原因是什么?另外,黄帝究竟代表的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首先,关于汉朝以前祭祀蚩尤而非黄帝的现象,学界有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早期部落社会的
2024-10-23 19:28:00
《何以中国》之间的互通
...,或者值得商榷的地方——《何以中国》还是站在传统的中原视角讲中国历史,这和中国大历史的概念就相互背离了。什么是大中国的视角呢?我的看法是,至少在领域面积上,要基于当下的960
2023-12-12 15:48:00
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曾经出现许多游牧民族,名字也奇怪。比如:匈奴、东胡、鲜卑等等,一开始他们默默无闻,一旦崛起就会四处扩张,你唱罢我登台,很热闹。但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
2023-10-11 17:13:00
...被称为“猃狁”,长期活动在黄土高原到西辽河一带,是游牧民族。在新石器时代,他们创造了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根据基因学研究发现,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人群基本属于N系
2024-04-29 22:09:00
华夏始祖黄帝:一位传奇的皇帝与他的辉煌时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被誉为“华夏始祖”的传奇人物,他就是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黄帝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
2024-11-04 10:01:00
...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冉闵登基后,首先消灭了羯赵,塞外游牧民族在战火中遭到灭顶之灾。作为中原地区汉人起义的领袖,冉闵于血泊中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王朝,从此,影响中原大地长达135
2023-08-26 1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