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学”与“思”是《论语》中的一对组合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理论被反复论及。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关系作了系统的阐释,揭示了孔门文化观与伦理道德思想。“学”“思”的概念不同于当代的认知,...……更多
...穷。站在齐鲁大地上,孔子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人为学为政,他的智慧之火千年不熄。两千五百载沧海桑田,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从“子曰”中汲取到奋进的力量。固守本心,秉德不悖。子曰:“...……更多
...,认为“礼”是国家的纲纪,主张“为国以礼”(注:《论语?先进》。)。“礼”讲等级名分:“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注:《左传》宣公十二年。),孔子把其归结为“君君、臣臣,父父...……更多
聊聊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樊迟
...如果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见《论语·子路》)。这一点被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实不尽然。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从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并非这些专门技能。孔子...……更多
...的创始人孔子也因此受到了极高的尊敬。他的经典之作《论语》被儒家学者视为圣典。这本记载了孔子言论和行为的书籍,被儒家学者一代又一代地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阐释,因此,《论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与时俱进。《...……更多
...济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明铭——新加坡朋友把论语挂在客厅新加坡的华人占居民总人口的75%左右,4个新加坡人中就有3个是华人。新加坡也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作为一名往来于中新两国的幼教工作者,我...……更多
宰我:儒学中的异端,挑战传统孝道与智慧观念
...维敏捷,兴趣广泛,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在《论语》中,他与孔子互动比较多,孔子对他的一些言行不太认可,甚至提出严厉批评。比如孔子平时谈论鬼神之事很慎重,他偏偏要向孔子请教各种“鬼神之名”的确切含...……更多
他们都是孔子的得意学生,一个是全国首富,一个却穷困潦倒
...,他们分别是子贡和颜回。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孔子的《论语》里,子贡出现过44次;颜回的言行被写进《论语》并成为《论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可见孔子对这二人格外看重。子贡最显著的成就是成为巨商,为后世商人之典...……更多
...’这种通俗形式形象地宣扬教化的礼书”这种观点,在《论语》中凡是谈到《诗经》的地方,孔子基本上把“诗”与“礼”作了联系。这样看来,尽管《诗经》中“天”的观念具有宗教信仰之义,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更多
解读一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很多人都忽略了它下面的那一句——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后面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解释。翻译成白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与之亲...……更多
...读书的人阅读成痴、忘情陶醉,渡尽劫波、破茧而出。《论语·学而》中,孔子对学生子贡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初读,只看字面之意,“赐也“指的是子贡,不觉之深意。再读同感。忽一日,...……更多
孔子的文化水平等于现在什么级别
...至皇室贵胄都需要遵循着这样一套传统的道德规范。在《论语》中孔子对统治者对于选举人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同时又劝勉这些拥有着俸禄的君子不要因为五斗米而折腰,要秉持着追求仁义道德的最终目标。 孔子的突...……更多
孔门高足子夏还是战国法家的祖师爷
...到重视,曾被孔子称赞“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个人既是学霸,但又很务实。子夏曾有从政经历,中年曾经出仕担任过鲁国筥城父宰。孔子死后,离开鲁...……更多
儒家创始人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做出过哪些贡献?
...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孔子的教育与学习主张,可以在《论语》中学到很多。有时间了,不妨多读读《论语》,以及史书上关于孔子的事迹,会觉得真实的孔子,和印象中的孔子,有很大的不同。真实的孔子并非一个高高在上的...……更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如何理解?
...对于君子与小人之辨别,记录最多的莫过于儒家的经典《论语》。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是孔子发明了“君子”这个词,但是孔夫子他老人家在讲课的时候,可是时常将这两个字挂在嘴边。据统计,《论语》中有107次提到了“君子”...……更多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最多,恐怕没有一部书能够比得过《论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论语》上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警句。或者说,每一句话都作为名言警句传了下来。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授学)我认为,《论语...……更多
举办世界读书日 我们读《论语》活动
...:商丘日报市国学公益大讲堂举办世界读书日 我们读《论语》活动李可亭对《论语》开篇三句话进行了解读。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 岩 摄4月20日,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国学文化促进会、市文庙家学院联合举办的“市国学公...……更多
孔子为何会认为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君子不器”呢
...家来了解一下。“君子不器”的含义“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在古代汉语中,“器”通常指具有特定形状的容器或工具,它有着固定的用途和界限。当孔子说“君子不器”时,他实际上是在告诫我们,真正的君子不应...……更多
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论语》“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眼中,卫灵公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而且除了《论语》在《孔子家语》中,老夫子对这位...……更多
...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就无伴奏合唱套曲《论语节选》亮相祭孔大典,接受了大众网记者的采访。“虽然我第一次接触无伴奏合唱套曲形式,尤其是以经典《论语》作为演唱内容,我感觉很惊讶,惊讶于艺术家的创...……更多
...校本教材《杏坛魂》,内容选自《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该套教材获得“中央教科所教科研成果优秀奖”。在认真研读《论语》及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学校深入挖掘《论语》中和谐...……更多
朱元璋尊崇孔子,为何要对孟子深恶痛绝?
...以平常读了很多书,在读到儒家著作时,他觉得孔子的《论语》讲的非常好,于是开始深究孔子的书籍,看的越多,他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这是为什么呢?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就一直是统治...……更多
深度解析孔子的学生颜回去世之谜
众所周知,《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在为...……更多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因为《论语》的这句话,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人在...……更多
癸卯年公祭孔子大典全新开城仪式、乐舞表演彰显礼乐精髓
...斯仁至矣”……在曲阜万仞宫墙前,无伴奏合唱套曲《〈论语〉节选》徐徐唱响。纯粹的人声配合宛转悠扬、空灵动听,给嘉宾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俨然一曲歌唱传统文化的美妙天籁。该作品是在祭孔大典上首次出现,也是...……更多
《论语》典故伯牛之疾,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
...帮老师处理事务。因为品德高尚,得到了孔子的赞誉。《论语》:“德性,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从德性方面看,冉耕在3000弟子中排名第3,仅次于颜渊、闵子骞二人。有一天,冉耕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更多
鲁西新区陈集镇中学参与第六届“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活动
...,4月23日,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中学参加了第六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 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范洁老师做开场致辞,带领全体师生整冠肃容、端身正意,向至圣先师...……更多
国礼故事|习近平说这件礼物“很珍贵”
...典籍潇洒的笔触手写的花体记载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论语》一眼千年见证东西方文明的相遇1688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贝尼耶为法国王室而作的法文本《论语导读》第一次用法文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更多
...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论语》的开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与会各国嘉宾。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更多
树“少年君子”品牌,涵养美好心灵
...队伍,开展全校教师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开展论语大讲堂、国学名师讲座项目,用传统文化打造学校品牌,促进教师成长,涵养学生情怀。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