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书评:让阅读照进现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0:42: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有书读,在当下的社会,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读什么,对大家来说,选择面也很广。但更为关键是怎么读的问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是说多读书增见识,如获行万里路之人的人生智慧;二是说既读书也行路,方能把所读和人生融会贯通。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讲,把书读活,就要联系实际,去理解字里行间的真思想真学问真道理。它是聚焦读书和现实的契合,是把阅读照进现实的高度概括。

之所以说阅读能照进现实,是因为阅读要比有画面的影视剧,提供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文字能带动人的思维,甚至是一些流于指尖的细腻情愫,都要比电影诠释的更加灵动,它是一个让人可以纵情挥洒思想情感的场域。以语言为纽带,能把阅读者的联想和现实融为一体,没有了看电影一样的画面固定,没有了被编导和演员加工而窄化的思维,才使得无数真读书的人阅读成痴、忘情陶醉,渡尽劫波、破茧而出。

《论语·学而》中,孔子对学生子贡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初读,只看字面之意,“赐也“指的是子贡,不觉之深意。再读同感。忽一日,再教学此篇,与生探讨,“赐也”何指,解释说,端木赐,子贡是其别名。这时候,突然想到,这不正像生活中对人的亲切叫法吗?不直呼姓名“端木赐”,而是呼名不呼姓,“赐啊,我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顿时,境界大开。这用语的精道,见证了一位大教育家,教学艺术的炉火纯青。即便教学语言,也是那样生活化,富有亲和力,大有讲究。这当是把阅读照进现实,融会贯通后的心领神会。

《论语·颜渊》第五篇,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怎么阐释的有理有据,有点不易,即便自圆其说,也要周章。从通常的角度去把握,都会悟到,有顺其自然之意,再结合下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自然之理就贯通了。意在说只要做好自己,以敬畏之心,严于律己,谨慎从事,涵养君子之风,为人谦恭有礼,以善待人,成就君子之义,四海之内,天下一家,皆为兄弟,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再深一层去解读,具体到为啥说“死生”是“有命”的、“富贵”在“天意”的。单凭字面去理解,恐怕确有难度。尝试联系现实人生去思考,“死生有命”之含义。有生命是客观的存在,但生命的状态是处于“生”和“死”之间的,反过来说,“命”是“生”和“死”的载体,有命就是“生”,没命就是“死”。所以“命”的存在最为重要,养生保命,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广泛关注的大问题。其最为认同的可能就是要“运动”养命了。于是就衍生出了“命运”的说法。什么是“命运”,光有“命”不行,还要去“运”起来,才算“命运”,有“命”不“运”,何来命运,侧重在讲“生命”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生命是要去做事的,生命“运作”好了,那就会有好的“命运”,事成心顺,身龙活虎,生生不息,就是“生命”。反之,有“命”不“运”,乃为“死命”,颓废不振,行尸走肉,犹如臧克家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不就是“生死有命”吗?其实这里依然在强调做好自己的大问题,这是人生的大前提。至于“富贵在天”,是为自然的心理态度了,它紧承“生死有命”来说,不汲汲与“命运”后的结果如何,不刻意去追求是否“福贵”的问题,而在于持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理,不奢望不苛求,随遇而安。如同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积极地奋斗在“命运”中,可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悲喜有别,得失有分,这就“富贵在天”了,也是真实的人生常态。总而言之,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意,更在于强调,人生的严于律己和自我奋斗,至于结果,要心态淡然,坦然处之,而做好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自己,其余皆顺理成章释然。把阅读照进现实,快意哉,读出了人生之理,明晰人了生智慧。

以上二例,仅是基于人和生的角度去考量把阅读照进现实的读书效应。如果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把阅读照进现实,深入分析古典文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也是大有奇趣的。

《左传》之《郑伯克段于鄢》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不义不昵,厚将崩”,意思在“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如此简单说,仅在于字面意了,有点不求甚解,浮皮了事。若深入思考的话,可以联系郑国的现实,明理其中。《郑伯克段于鄢》表现的是郑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是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虽然此句是为家天下代言,但斗争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是丰富的。

《论语·阳货》第一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此篇中,“谓孔子曰”后的“三个曰”,出自谁之口,是阳货的自问自答,还是孔子和阳货的一问一答,所见文献,说法不一。据中华书局出版的(1962年11月第一版),由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第一册201页注释〔5〕看,“这里的‘曰’和下文的两个‘曰不可’都是阳货自问自答(依毛奇龄说,见《论语稽求篇》)”。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一书(2009.9第一版),在第322页中翻译中,主张“三个曰”是阳货和孔子的一问一答:“阳货对孔子说:‘请上前来,有些话想对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藏起自己的才能,任凭国家处在混乱的状态不闻不问。这是仁吗?’孔子回答说:‘不是。’阳货又说:‘想参与政事的处理,却数次失去参政的机会。能说这个人聪明吗?’孔子回答说:‘不能。’”

这两种解读,想必有一种说法,更趋情理。如何去分析其合理,这是一个关键。那就另辟蹊径,把阳货这个人物,从文本中放到现实来观照,分析是谁“曰”的问题。

阳货是季氏之家臣,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有着士大夫的身份,孔子一教书先生,无权无势,面对阳货的说教,只听不言,更何况,孔子不待见阳货,对阳货是不乐意搭理的,沉默应对,是为上策。阳货十分强势,不给孔子说话余地,也合乎常理,更何况孔子严守礼制,不会轻易插话阳货的。相反的,如果选择一问一答说,有点强孔子所难,这种可能有,但有些不够客观。如此分析,同意毛奇龄的“阳货一言说”,就愈发合乎人情事理、有汁有味了。把阅读照进现实,让语言意境,鲜活起来,情趣丰足,意思丰满。

西方人的《释义学》认为:阅读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实现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理解过程、批评过程、创造过程。把阅读照进现实,就是这样一个能动过程的鲜活体现,阅读和现实的互动,让”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死书,有口有心,让“十年一本《百家姓》,赵钱孙李分不清”的死读书,分得清。

快餐阅读大行其道,坐冷板凳者很少,要想把阅读照进现实,孔夫子“纬编三绝”、杜甫“读书破万卷”、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的定力,不可缺席。唯有如此,把阅读照进现实,才有可能实现。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把阅读照进现实,可以让人的思考,更具深度,锦上添花,思考的灵魂更加独特和伟大。

让阅读照进现实,以此切磋,共勉读书之趣。虽说光很微小,只要有益,向光而行,那总是好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石平林(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行——致敬奉献的青春》这本书讲述了42支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青春故事,他们是401支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的代表。每篇文章中的不同人物、不同故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
2024-01-21 19:21:00
书评|《中华善歌》:文化“两创”的典型案例
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程冠军先生的专著《中华善歌》一经问世,就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个人捧书细读,也顿觉该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以下是我读书后的几点感受
2025-02-12 10:46:00
书讯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一生都不合时宜,却又坚定地与他的时代搏斗的人
你是否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感到迷茫?是否曾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遭遇挫折,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那么王健文的《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将为你带来强烈的共鸣与
2025-03-28 11:06:00
东湖书评:人生况味,尽在“自在之间”
本网评论员 沈素芬最近读福建作家杨元攀老师的《自在之间》一书,深感特别,备受启发。和布满文字偶有插图的书籍相比,这本书用图说话,展示出无限的哲思。有人说它是一本图集,其实不对。首
2024-04-02 18:38:00
无事闲坐,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个宁静的午后,光阴也在茶香氤氲中温和下来,让我不知不觉间融入书的世界。今日拜读了《宜红文化丛书》中的第一本《宜都与宜红茶》,该书以翔实的史料、严谨
2023-12-25 15:25:00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近期拜读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深受启发。要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先要成为理想中的教师。结合笔
2023-07-12 13:18:00
这是一本关于反思的书。在品读的过程中,感觉也可以叫做《反思的记录》或《反思的结晶》。作者取名《反思的勇气》,可能是想表达一种谦虚。或者说,他想强调的不是反思的过程与结果,而是自我
2024-02-18 15:24:00
人生三忌,戒掉目标,富贵自然来
...周全,不意气用事,避免了与匡人的冲突,也救了自己。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或者突发状况,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如果不懂得控制情绪,意气用事,反而会将小事变成大事
2022-12-19 21:58:00
知识照亮前路,阅读引领未来。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犹如一盏穿越迷雾的灯塔,清晰地提醒着我们,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立身之本、成学之基、立德之源、立志之钥。古往今来,从“书卷
2025-04-22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