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宋末年10大名将,在王朝日落西山时依然血战疆场
10、杜杲,福建邵武人,南宋名将,足智多谋。1238年,庐州之战,杜杲击败80万蒙古军,主帅察罕狼狈而逃。史载:“庐州之围,杜杲以数千御八十万之众,元人倾国不能进跬步。余尝谓国势无强弱,人实为之。”几千人守城,...……更多
袁崇焕与吴三桂:勤王命运大不同
...长城肆虐关内,兵临北京城下。但好在大明王朝虽已日暮西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次危机都在勤王之师的强力回援下与灾难擦肩而过,但是就是在这两次勤王之中,两个重要人物的命运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人同是勤...……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强烈。比如金朝末年,有大量的汉人积极参与到保卫完颜王朝的战斗中。像武仙、张惠等人,他们都是汉人。但是他们为了保卫金朝,主动组织义军,拼死血战,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金朝灭亡后,金朝的汉人宰相张天纲被宋军...……更多
周朝灭亡的谶语,是什么呢
...将升,曰将落,实乃利用大自然理象,影射周王朝,日落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月将升:月亮将要升空,取代太阳了。古人崇拜阴阳五行之说,阳之太阳,阴之太阴,阴阳交替,乾坤颠倒大挪移!制造谶语的大预言家,早...……更多
洪武北伐:蓝玉一战定乾坤,终结北元王朝的辉煌与衰败
“蓝玉与沐英,同事疆场,为明立勋,不一而足。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足道者?——蔡东藩蓝玉,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妻弟,自幼追杀...……更多
汉朝六大战神盘点,个个战无不胜
...朝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说出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王朝,一个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朝代。汉朝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是这个王朝给了汉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两汉四百年的国祚,神勇大将多如繁星,我们就来看看汉朝出...……更多
僧格林沁:清末名将的传奇人生
...的时代,能够取得一系列如此显赫的战功,并最终以战死疆场的方式离世,足以让我们铭记这位名将。他的一生见证了清朝末期的风云变幻,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 ……更多
古代王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长城
...多年间,各地长城修建的总长度约2万公里。那么,古代王朝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修长城?秦灭六国后,修万里长城。图源:影视剧照01学界一般认为,长城的修建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列国纷争,交相争霸,为了增强军...……更多
唐朝一武将把县城3万多人全吃光,却还被当作大英雄是为何
...迫品尝自己酿制的苦酒。安禄山此番志在不小,他深知唐王朝已是外强中干,想要取而代之。757年正月,叛军尹子奇率部突击河南,州县望风而降。就在尹子奇志得意满之时,一件意外之事发生,彻底打乱了进攻计划。睢阳城内...……更多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武昌之战: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血战
...追赠康山王。武昌之战,十几万“汉军”战败,“陈汉”王朝灭亡,但陈友谅的一家老小,都得到优待,衣食无忧,且善终。大将张定边,不愿意为明朝效力,退隐山林,朱元璋也同意,没有为难他。 ……更多
盘点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三大名将
...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东汉时期,匈奴郅支单于称霸西域,最后自大到无端杀害我外交使节的地步。郅支单于自以为汉朝西域都护兵马不足,又没有圣旨来调动兵力,他有足...……更多
金朝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在逆境中的英勇与智慧
...太子李遵顼,拜巴尔一世出生,未来,他会成为马木留克王朝最为强悍的统治者,日本僧人希玄漂洋过海,抵达南宋,之后,这位异邦僧人将会在返回日本之前,在南宋潜心修行多年佛法。这一年,世界各地均有事发生,而这些...……更多
王保保:蒙古名将与汉奸之名的纠葛
...他是汉人,因为立功劳才被赐了蒙古名字,因此,为元朝血战沙场的王保保自然就被冠上“汉奸”的称号,被误解好几百年。01,王保保是蒙古人不是汉人最早说王保保是汉人的记载出自元末人权衡所写的《庚申外史》:“已而...……更多
南北朝七雄:功高盖世的七位上将盘点
...鲜卑族。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他善用骑兵,轻骑奔袭,攻灭胡夏、北燕、北凉,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驱逐吐谷浑...……更多
历史上“能打”的军队都有哪些?
...下北府兵南北朝时期,刘裕麾下北府兵,最能打,是东晋王朝能存在的根基。373年,桓温病逝,谢安掌握大权,主宰东晋朝政,延续国祚。谢安是名士,也是门阀,但没有一支可以依靠的兵力。司马睿立足江东以来,门阀内部相...……更多
从一个部落酋长,到清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有何过人之处
...辈人,然而此刻一个如朝阳如日中天,一个却如夕阳日薄西山。努尔哈赤的后世子孙、清朝乾隆皇帝,在回辽东祭祖时由衷感佩:【太祖一战而王基开,太宗一战而帝业定。】将“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垮十一万明军的萨尔浒之战...……更多
聊聊无愧于“国君死社稷”的悲情帝王金哀宗
...另一个便是这金哀宗了。只是这金哀宗是个异族,且这金王朝给宋王朝造成的靖康之难,是我大汉民族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所以,在同情程度上,是无法同崇祯相比的,毕竟他死后,南宋人民是举国欢庆,就如同抗战胜利时庆祝...……更多
名将阿桂的辉煌政治生涯与显赫家族背景
...清朝西南紧张局势陡然增加,崛起于中南半岛的缅甸贡榜王朝为取代清朝宗主地位,在中缅边境大肆挑衅,清缅战争于1762年爆发。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清军三次远征均失败,刘藻、杨应琚、明瑞等三任云贵总督,两个被治罪...……更多
攻略西北: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军事才能展现
...绝。后来虽然经过元朝的统一,河西走廊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手中,但是物是人非,此时的中原皇帝却换成了蒙古人。直到明朝驱逐蒙古之后,河西地区才算是真正回到了汉人手中。这段历史中,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位开国大将居...……更多
朱棣能继位最应感谢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他哥朱标
...冯胜、傅友德等大将,对追随蓝玉、冯胜、傅友德等大将血战十数载本该像张辅一样在安南、漠北、哈密大放异彩却无端受牵连的诸多军人,乃至因南北交战而流离失所的上百万百姓,朱标之死都是最大的悲剧,也是明初最大的...……更多
李陵:投降后娶匈奴公主,却造出一民族
...李陵后裔,名为黠戛斯族的草原强族骤然崛起。并在大唐王朝万国来朝之际上贡,与太宗认亲。此次认亲十分顺利,太宗亦非常欢喜。此后黠戛斯辖地成了我国属国,更成为了大唐王朝最忠实的拥趸者。这个黠戛斯人,正是如今...……更多
金国灭了北宋,百年后南宋是如何疯狂报复的
在华夏历史文明的长河中,王朝更替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进行了激烈的碰撞,两者的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多民族的大统一的国家。只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伴随着太多的血腥与暴力,足以让...……更多
大器晚成:李晟在唐朝历史的沉浮与荣耀
...他打败两个叛军,成功收复长安,挽救了危在旦夕的大唐王朝。唐德宗对此非常高兴,赐予他丰厚的封赏,并在东渭桥立碑,以示后世。李晟,当时已经58岁,他在战场上奋战了40年,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名将。然而,这并非他...……更多
...等朝代。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化后,越南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王朝体系,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再次征服越南,那就难如登天了。蒙古人征服越南是从远征大理开始的。1252年,蒙古帝国为了实现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更多
...,并没有给予实质性支持。10万金兵围攻杨安儿,杨妙真血战突围而出,派人去杭州府(临安)请求朝廷增援,但没有结果。杨安儿战败,乘坐船只逃往南宋辖区,中途被叛徒曲成推入海中,不幸溺亡。杨安儿被杀,杨妙真接管...……更多
尉迟迥的辉煌与落幕:北周名将的传奇人生
...周开国之初的雄心壮志。然而时过境迁,宇文室已经日薄西山,即使舍身取义,也无法改变这固有的历史定数。结语当韦孝宽大军压境,尉迟迥明白大势已去。他换下军服,着朝服登上城楼,痛饮几杯美酒,遥望北方故土。然后他将宝剑...……更多
...,在北伐的战争中遭到惨败,使得北宋失去了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机会。2,杨业杨业,抗辽英雄,也是北宋最有名的民族英雄。杨业原本是北汉名将,后来归顺了北宋,为北宋守卫山西,经常和契丹交战,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更多
李靖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仍获唐太宗重用?
...靖率领一万江淮精兵北上,驻守太谷,与突厥的军队展开血战。此次参战的其它唐军部队损兵折将,唯独李靖所部得胜而还,此后,他得以全面参加反击突厥的战争。武德九年,突厥进攻灵州,李靖率部在青铜峡附近与颉利可汗...……更多
狄青:从草莽英雄到帝国救星的传奇之路
...,就在弹指之间击溃了数倍优势的叛军,为这个几近崩塌的王朝,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然而,当这位浴血奋战的武将凯旋归来时,迎接他的,却不是英雄式的欢呼和赞颂,而是来自文臣们无休止的讥笑、谗言与刁难。最终,这位为帝国...……更多
他常年不上朝重用宦官,却带领大明走向中兴
...追称景帝,所挽回元气多矣。02被消失的成化中兴 一个王朝强盛与否,关键看面对外敌时的军略。土木之变后,明朝与蒙古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蒙古主攻,明朝主守,蒙古人多有侵扰边境,到了成化年间,朱见深准备主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